❶ 中国南方农村常见蛇类大全图片及名称
丝带蛇,或袜带蛇是无毒蛇。(个人更偏向丝带蛇…丝带蛇很温顺且不怎么攻击人)
❷ 中国有哪几种蛇以及图片
1、银环蛇: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于福建(福州周边的几个县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方。
❸ 蛇的108个品种分别是什么
蛇[shé](蛇亚目动物的统称),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❹ 各种常见的毒蛇图片;要求给出每一条蛇的毒性,生活习性加以解释。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温暖,很适宜各种蛇类生长。其中常见 的陆地毒蛇有9种,海蛇有15种。本书把15种海蛇合为1种介 诏。现将这10种毒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概述如下。
一、眼镜蛇
海蛇科与眼镜蛇科一样,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世界已知心.50多种海蛇,我国15种,广西沿海所产的海蛇有青环海蛇、 卟纹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小头海蛇和海蝰6种。
海蛇由于终年生活于海水中,所以它们的形态有一些共同特征:腹鳞退化,体圆柱形,尾侧扁,鼻孔朝上,有鼻瓣,体1.5~3米。除扁尾海蛇外均为卵胎生。每胎产蛇仔数因蛇种不 同, —般在2~20条。
海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 江苏、山东和辽宁等省区的海洋沿岸近海区。特别是半淡半咸水 的河口带,每逢雨季河水猛涨,夹带大量的有机物的河水冲入海水中,此时鱼群集中于人海河口,以鱼为食的海蛇随之增加。侮 蛇在繁殖时期也常到海河口产仔,进行鱼类捕捞时应提高警惕,小心被海蛇咬伤。海蛇的蛇毒均为神经毒。
❺ 这是什么蛇
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❻ 图片上这条是什么蛇
颈槽蛇
为游蛇科颈槽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野鸡项、红脖游蛇、扁脖子。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锡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生活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22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与眼镜蛇等剧毒蛇一样,红脖颈槽蛇属进步蛇类。生态习性:生活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白天活动,以蛙为食;受惊扰时,身体前段膨扁,局部皮肤扩张,背鳞间露出腥红色,有警戒威吓作用。1998年12月出版的《中国毒蛇学》(第2版)亦未把红脖颈槽蛇列入毒蛇分类。
然而此蛇在国内已经造成多起严重伤害甚至致死的案例,颈槽蛇属毒牙位于口腔后部,为后毒牙,而不是更先进的管牙,需要咬得很深并咀嚼才能注毒,一般被咬一口不会出现严重反应,加上性格大多温顺,所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颈槽蛇属咬伤无对应血清,目前只能透析治疗。
树栖,穴居。白天活动,多发现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主要以蛙、蟾蜍、蝌蚪为食,也吃小鱼、昆虫、鸟类、鼠类。该蛇分布广,适应性强。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❼ 广东最毒的是什么蛇
银环蛇,国内最毒的蛇之一(我不知道为什么又是“之一”)
毒性剧烈且咬人没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