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桩基工程有几种桩
两种。
如果按照基础力原理来划分,有两种,一种就是摩擦桩,还有一种属于承载桩。如果按照施工的方式来划分,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制桩,将已经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桩直接打入到地下,一种是现场浇筑的。如果按照大小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小桩,中桩和大桩,当桩基直径超过80厘米,就属于大桩了。
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一定要戴好帽子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持证上岗,这样才符合操作要求,同时对于需要使用的设备应当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现故障,要及时进行维修,确保产品没有问题后再使用。
要注意在桩孔的四周围上护栏。并且还要设置明显的标识,这样才能起到提示以及警戒的作用,另外在施工时,如果碰到井壁渗水的状况,一定要尽快将水排出,在施工时,各个桩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将垃圾清理干净。
2. 桩基工程有几种桩
一、按照基础的受力原理大致可分为摩擦桩和承载桩。
1、摩擦桩:
系利用地层与基桩的摩擦力来承载构造物并可分为压力桩及拉力桩,大致用于地层无坚硬之承载层或承载层较深。
2、端承桩:
系使基桩坐落于承载层上(岩盘上)使可以承载构造物。
二、按照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1、预制桩:
通过打桩机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下。优点是材料省,强度高,适用于较高要求的建筑,缺点是施工难度高,受机械数量限制施工时间长。
2、灌注桩:
首先在施工场地上钻孔,当达到所需深度后将钢筋放入浇灌混凝土。优点是施工难度低,尤其是人工挖孔桩,可以不受机械数量的限制,所有桩基同时进行施工,大大节省时间,缺点是承载力低,费材料。
桩基的检测技术:
(1)静载荷试验:
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桩基静载测试技术就逐步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基本建设规模的逐年加大,特别是灌注桩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低应变处理:
20世纪80年代,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低应变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低应变法在基础理论、机理、仪器研发、现场测试和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桩和模型桩验证研究、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3)高应变应用:
我国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研究是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已有相关的软硬件,实际应用效果已不弱于国外,在灌注桩检测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方面显示出中国特色。
(4)声波透射法:
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在结构混凝土声学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70年代,声波透射法开始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
(5)钻孔取芯法:
20世纪80年代钻孔取芯法主要应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检测,同时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地区也用在检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钻芯法是一种微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