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湄公河虾王在越南重达一斤泛滥成灾,为什么来中国却要靠养殖为生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要怪中国吃货,是他们造的孽。中国吃货确实牛逼,经常会把一些本应泛滥的物种吃到绝种,至少要靠人工养殖才能保证种族的繁衍。不过,在湄公河泛滥成灾可重达一斤的虾王罗氏虾,在中国要靠养殖为生,真的不能全怪我们无所不吃的吃货。
不过,我们无所不吃的吃货大概要承担50%的责任。这50%的责任主要在“要靠养殖为生”。国内之所以大规模养殖罗氏虾,肯定主要是为了满足吃货的口舌之欲。但说到罗氏虾没有办法泛滥一事,更大的原因是国内的气候和环境,不太合适罗氏虾的生长和繁殖。
罗氏虾被引进国内之后,在野外从来就没有大面积存在过。之所以这样,主要和气温有关。罗氏虾繁殖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0-34℃。一旦温度低于10℃,罗氏虾就会停止进食。除此之外,还会影响罗氏虾的繁殖,以及会冻死很多小虾。
国内养殖罗氏虾的省份都在南方,譬如浙江、安徽、广东等地。其中广东的养殖量最多,这是因为广东的气温更加合适罗氏虾的生长和繁殖。但,就算是广东,气温在某些时候,一样会低于10℃。单单这一点,就杜绝了罗氏虾大面积泛滥的可能性。
‘贰’ 吃小龙虾的正确姿势你知道是哪些吗
又到了一年一度光膀子嘬龙虾的季节,这个时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每当夜幕降临,人群便开始蠢蠢欲动,这是在辽阔的华夏土地上一场自发的红色狂欢。从花臂金链大哥到幼儿园小正太都聚集在全国各地犄角旮旯的夜市大排挡,一起挥汗如雨,挑灯夜战,气氛一片欢乐祥和,欣欣向荣。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