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音菩萨有多少种
观音菩萨有32种。
1、杨柳观音;
2、龙头观音;
3、持经观音;
4、圆光观音;
5、游戏观音;
6、白衣观音;
7、莲卧观音;
8、泷见观音;
9、施药观音;
10、鱼篮观音;
11、德王观音;
12、水月观音;
13、一叶观音等等。
2. 佛教中有多少位菩萨,他们分别是
八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坚勇菩萨。
佛教八菩萨有多种说法,包括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密宗的八大菩萨包括: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以上八大菩萨是比较普通的为人们所共知,还有其它经典开列的八大菩萨,如《般若理趣经》等所开列的,则略有不同。
毗舍浮佛
毗舍浮佛,巴利语Vessabhū,梵语Viśvabhū,汉语音译毗舍浮,意译遍一切自在。谓烦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而为庄严劫中千佛之最后一佛也。(烦恼者,无明也。)
毗舍浮佛又译作毗湿婆部、毗湿波浮、毗舍婆、毗怒沙符、毗锁婆浮、毗舍罗婆、鞞恕婆附、毗摄浮、毗摄罗、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婆、必沙部、毗叶罗、毗叶婆、比叶婆、毗锁浮、随叶、鞞舍、毗舍等,意译为遍一切自在、一切胜、一切生、能变现、遍现、广生、胜尊。依据巴利文《大史》所记载,毗舍浮佛是以燃灯佛为首的二十四佛中的第二十一佛。
3. 佛教中有哪些有名的菩萨
在诸多菩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萨。它们分别是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音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
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
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
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
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
(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
(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
(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
(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埵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
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
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除盖障菩萨
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地藏菩萨
。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
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僧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3)菩萨有多少个分别是谁图片扩展阅读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千手观音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简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
又《佛地论》有三义:“1. 谓诸萨 求菩提故。2. 缘菩提萨 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 萨 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参考资料:网络-菩萨
4. 菩萨有多少个 分别是谁
菩萨有8个,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
1、文殊菩萨
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有不同。
5. 佛教的菩萨有哪些 具体名字是什么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
1.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地藏王菩萨道场在九华山,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谛听。
2.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嵋山,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
3.文殊菩萨——象征智慧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坐骑是是青狮——虬首仙。
4.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普陀山,坐骑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5)菩萨有多少个分别是谁图片扩展阅读: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6. 一共有多少位佛,分别是多少位罗汉,分别是多少位菩萨,分别是
有20位佛,18罗汉,18位观音。
注: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即是佛也是菩萨)
1、诸佛
(1)三世佛
横三世佛: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现实世界﹚的教主,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佛诞。
药师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农历九月三十日佛诞。
(2)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古佛。
现世佛——释迦牟尼佛。
未来佛——弥勒佛。
(3)三身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4)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东方不动佛﹙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5)华严三圣
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6)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2、罗汉
十八罗汉是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骑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3、诸菩萨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准提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金刚拳菩萨、除盖障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救脱菩萨、宝檀华菩萨。
(6)菩萨有多少个分别是谁图片扩展阅读:
一、佛教其他神灵
1、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个着名门徒。传说他们各有一方面的独特专能。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2、十九伽蓝
十九伽蓝神原为十八伽蓝,都是古印度神话中的神祗,后增加了关羽,成为十九伽蓝。伽蓝作为佛教护法神,维护寺院僧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 视 、遍视、关羽
3、二十四诸天
一大梵天、 二帝释天、 三多闻天王、 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 六广目天王、 七金刚密迹天、 八大自在天、九散脂大将天、 十大辩才天、 十一大功德天、
十二韦驮天神天、十三坚牢地神天、十四菩提树神天、 十五鬼子母天、 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天、十八月宫天子天、 十九娑竭龙王天、
二十阎摩罗王天、二十一紧那罗天、二十二紫微大帝天、二十三东岳大帝天、 二十四雷神天。
4、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故名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5、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二、观世音三十三化身
1、杨柳观音, 2、龙头观音, 3、持经观音
4、圆光观音, 5、游戏观音, 6、白衣观音
7、莲卧观音, 8、泷见观音, 9、施药观音
10、鱼蓝观音,11、德王观音,12、水月观音
13、一叶观音,14、青颈观音,15、威德观音
16、延命观音,17、众宝观音,18、岩户观音
19、能静观音,20、阿缛观音,21、阿摩提观音
22、叶衣观音,23、琉璃观音,24、多罗尊观音
25、蛤蛎观音,26、六时观音,27、普悲观音
28、合掌观音,29、一如观音,30、马郎妇观音
31、不二观音,32、持莲观音,33、洒水观音
7. 佛教里面八大菩萨
关于八大菩萨的版本很多,认可度较高的版本出自《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菩萨”一词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为中文,就是“觉有情”之意,亦即求道求大觉之人。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就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其出生于古印度舍卫国,从小善根深厚,后随佛陀出家。侍奉于佛陀左右,助佛陀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吉祥”的意思。文殊菩萨智慧超群,故成为司理智慧的菩萨。
8. 佛教中有记载的佛、菩萨有多少位
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个佛,就是释迦牟尼。大乘佛教认为,众人皆可成佛,也就是说多不胜数。
菩萨的数量也非常的多。在汉传大乘佛教里以四大菩萨为代表,分别为:
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以普陀山为道场
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以九华山为道场
文殊菩萨:代表大智,以五台山为道场
普贤菩萨:代表大行,以峨眉山为道场
(8)菩萨有多少个分别是谁图片扩展阅读:
地藏菩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菩萨之一,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为四大菩萨,在中国境内各有其应化道场,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就是文殊道场五台山、观音道场普陀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地藏之“藏”,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一切众生皆为累世父母,明了本心,方能真实孝亲报恩。“地藏”之“地”,也是一切众生之本然清净心地,是一切众生之本觉。“佛”即是“觉”,我们通过学佛,了达本觉之后,当依本觉而修,戒恶修善,积累一切功德资粮,福慧圆满,才成为“究竟觉”。
9. 在佛教有全佛图里都有谁,都叫什么名字
全佛图,基本上就是二十个人,顶排是三世佛,由左到右,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药师佛,两尊者是年轻的阿难尊者,老的是迦叶尊者;第二排,骑白象是文殊菩萨,骑青狮是普贤菩萨,中间是观音菩萨,侍者女的是龙女,小孩是善财童子;第三排中间是地藏菩萨,两侍者是闵公和道明和尚,第四排中间是弥勒佛两位侍者是伽蓝菩萨(关公)和韦陀尊者,三四排外围是四大天王,持国天王持琵琶,增长天王持宝剑,广目天王持龙(蛇),多闻天王持伞;
10. 有哪几个大菩萨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
一、文殊菩萨
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
二、普贤菩萨
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三、观世音菩萨
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四、金刚手菩萨
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一般认为是大势至菩萨在密教的现身。
五、虚空藏菩萨
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求闻持聪明法观想虚空藏菩萨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美妙而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下垂,手掌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