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教几种野草的名字,见所附图片。
图一
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 Miq.)为毛茛科毛莨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须根伸长簇生。生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林边及平原湿地。由于扬子毛茛草的形状类似于鸭脚,又称为鸭脚板草,而鸭脚又为扁平的,类似于平足状,在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中,又称之为“平足草”,如苗族语言中的“Flatfoot nyom”。
2. 这是什么植物的花
我们管他叫三角菜,学名叫鸭跖草,又叫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策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
是一年生草本。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3. 这是 什么植物
鸭跖草。为一年生草本, 喜欢在潮湿的草地生长, 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 叶序为互生, 茎为匍匐茎, 花朵为聚花序, 顶生或腋生, 雌雄同株, 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 下面一瓣为白色, 花苞呈佛焰苞状, 绿色, 雄蕊有枚。异名: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䇲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
4. 这是什么草,很像拉拉秧
老鹳草(学名:Geranium wilfordiiMaxim.)是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根茎粗壮直生,茎直立,单生,叶基生和茎生叶对生;托叶卵状三角形或上部为狭披针形,基生叶片圆肾形,花序腋生和顶生,稍长于叶,总花梗被倒向短柔毛,苞片钻形,花梗与总花梗相似,花、果期通常直立;萼片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花丝淡棕色,蒴果被短柔毛和长糙毛。6-8月开花,8-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陕西、甘肃和四川。俄罗斯远东、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
老鹳草的叶形美观,叶色鲜艳,花色多,花美观,植株矮小,适合做地被植物用。全草供药用,祛风通络。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1])
中文名
老鹳草
学名
GeraniumwilfordiiMaxim.
别称
老鹳草,鸭脚老鹳草,鸭脚草,五叶草,老贯筋,老鹳嘴
5. 什么植物名字里带鸭掌两个字
鸭掌木,也叫鹅掌柴,是被子植物门五加科下的一个物种。
6. 鸭脚草的植物形态
植株高10-35cm。根茎细长,横生,与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盾状着生,边缘略有齿。叶疏生;叶柄长5-20cm,禾秆色,基部有关节,向上光滑;叶片厚纸质,通常3裂,偶有5裂或2裂,长5-15cm,宽4-10cm,基部圆楔形或圆形;裂片披针形,长5-10cm,宽1-2cm,中间1片最长,先端渐尖,全缘或略呈波状,有软骨质狭边,两面光滑;中脉与侧脉两面均明显,小脉网状,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圆形,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本品之叶有二、三歧似禽掌者,背生黄褐色孢子囊群,状若星点,故有鹅掌金星草、鸭脚金星草、金鸡脚、独脚金鸡诸名。主要内容在“金鸡脚”词条。
【摘录】《中华本草》
7. 中草药 老姑嘴 是长什么样子的
老姑嘴又名老鸪嘴,学名老鹳草(学名:GeraniumwilfordiiMaxim.)是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别名:鸭脚老鹳草、鸭脚草、五叶草、老贯筋、老鹳嘴。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具体形态特征如下:
老鹳草:又名鸭脚老鹳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短而直立,具略增厚的长根。茎直立或下部稍蔓生,有倒生柔毛。叶对生;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向上渐短;托叶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有毛;叶片肾状三角形,基部心形,长3-5cm,宽4-6cm,3深裂,中央裂片稍大,卵状菱形,先端尖,上部有缺刻或粗牙齿,齿顶有短凹尖,下部叶有时近5深裂,上下两面多少有伏毛。花单生叶腋,或2-3花成聚伞花序;花梗在花时伸长,果时弯曲下倾;萼片5,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有芒,长5-6mm,被柔毛;花瓣5,淡红色或粉红色,与萼片近等长,具5条紫红色纵脉;雄蕊10,基部连合,花丝基部突然扩大,扩大部分具缘毛;子房上位,5室,花柱5,不明显或极短。蒴果,有微毛,喙较短,果熟时5个果瓣与中轴分离,喙部由下向上内卷,长约2c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8. 想知道这是什么药草
具体网络看看对不对
老鹳草(学名: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是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根茎粗壮直生,茎直立,单生,叶基生和茎生叶对生;托叶卵状三角形或上部为狭披针形,基生叶片圆肾形,花序腋生和顶生,稍长于叶,总花梗被倒向短柔毛,苞片钻形,花梗与总花梗相似,花、果期通常直立;萼片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花丝淡棕色,蒴果被短柔毛和长糙毛。6-8月开花,8-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陕西、甘肃和四川。俄罗斯远东、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
该种全草供药用,祛风通络。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1])
中文学名
老鹳草
拉丁学名
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别称
老鹳草,鸭脚老鹳草,鸭脚草,五叶草,老贯筋,老鹳嘴[2]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牻牛儿苗目
科
牻牛儿苗科
属
老鹳草属
种
老鹳草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880
9. 鸭脚草的基本信息
【别名】鹅掌金星草、鸭脚草、鸭脚掌、鸭脚香、三角风、鸡脚叉、三叉剑、七星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中暑腹痛,痢疾,腹泻,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10. 谁有鸭脚板草的图片注:一种野菜
别信上面的,鸭脚板这个别名很多野菜都有,起码五六种都叫这个名字,扬子毛茛有毒,不能吃,能做野菜的有可能是鸭儿芹,具体找老人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