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雪素的价值
观赏价值
大雪素的观赏价值极高。
兰花作为家庭常见花卉,种植范围广,养殖简单,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大雪素就是其中非常着名的一种。
大雪素花瓣全素,舌心有轻浅水迹印。主瓣为窄荷型,副瓣平肩,花朵端庄和谐,清雅高洁。花葶高出叶面,群花盛开时,如白鹤翔空栖息绿野,呈现一派祥和气氛。叶子对生,颜色翠绿。是兰花观赏的佳品。
⑵ 这是什么兰花
这是大雪素兰花
对比下图片!
⑶ 大雪素是春剑吗
看下面的转载可知,答案是否定的:
随着滇兰热一再升温,又有许多新的朋友加入艺兰大军。但这些涉兰坛的兰友,和曾经的我一样,到兰市上逛时,面对一盆盆不知真假的大雪素,越看越糊涂,不知哪盆是真?哪盆是假?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极少数道德败坏分子以次充好,以伪冒真,用春剑、绿兰、宽叶绿(白)莲瓣冒充大雪素,不时听见有人上当受骗。现将我个人积累的识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各位新兰友参考。
一、大雪素
大雪素是清朝咸丰或同治年间一个叫李建阳的人从金沙江边石鼓镇的江边采来的。因叶宽,花白如雪而得雪素之名,又名大素馨。
其显着特征如下:
1. 假鳞茎圆形,接近出土部分呈蒜头状;花芽、叶芽刚出土时白,芽尖微红。
2. 叶质厚,手感硬,多为7片叶。
3. 叶鞘浅绿色,无麻杂点。
4. 老壮叶片叶色深绿有光泽,新叶嫩绿;部分叶片带脊椎斑和起绉。
5. 叶背脉纹有中脉一条,左、右侧脉各六七条;其中主、侧脉共3条明显突起,另有2条(一边一条)微突;锯齿明显、粗糙。
6. 叶基部迭抱互生。
7. 1-3月开花,着花2-4朵,花瓣全素,唇瓣洁白有桃腮和轻浅水迹印。
在滇西北月惯上把大雪素分为丽江石鼓大雪素、鹤庆大雪素和巍山元旦兰(可分为大元旦兰和小元旦兰);这三个品种中石鼓大雪素最佳,鹤庆大雪素较好,巍山元旦兰也不错。其区别在石鼓大素叶片厚实,手感硬,叶基部紧合,不散,包脚叶紧、高,高15cm以上;元旦兰叶质柔软,且非常垂,叶极薄而扭,假鳞茎小,不太明显膨大,包脚叶矮,易于死,而叶基部张开、散开;鹤庆大雪素则介于两者之间。
二、大雪素的相似品
在兰市上,经常用来冒充大雪素的相似品种有春剑、绿兰、宽叶白(绿)莲瓣等。这些品种与大雪素的区别如下:
1. 春剑:假鳞茎较小,稍呈球形;2)叶片薄,4-6枚,直立;3)叶色墨绿,和大雪素相比,春剑叶色显得黑区区的;叶面粗糙;4)叶背、包脚脉纹多,且都明显突起;5)花多为黄绿色。
2. 绿兰:假鳞茎不明显;2)叶8-10匹;3)丛生,而叶基部很散;4)叶基部多有水关节,而大雪素没有水关节;5)叶背共5股筋脉,其中连中脉在内共有三股明显,即左右各有一股明显微突;6)叶缘有细锯齿或无锯齿,不细看不易看见锯齿;7)着花4-6朵,花色绿色,唇瓣颜色为绿色,绿素唇瓣纯绿,不素则唇瓣绿底上有杂点。
3. 宽叶白(绿)莲瓣:这类莲瓣包脚素净、清秀,叶幅又宽,极像大雪素;只是其叶质较厚,较硬,叶沟较深;刚出土叶芽、花芽颜色较杂,不似大雪素芽尖只有点微红那样素净;假鳞茎较小,稍呈球形,花苞和新件包脚叶上都有杂丝。
三、荷瓣大雪素
又名野生大雪素,现在仅从欣赏的角度补充介绍这一滇西名品,只因以往未加宣传;且存量少而知道这一品种的人也少。这一品种与大雪索非常相似,属宽叶,中、高秆,叶半垂或垂,微带桃腮和水迹印;不同之处为其瓣形为荷瓣或准荷瓣,捧瓣自始至终捧得很紧,不开天窗,叶沟较深,叶片厚实,微带锯齿(细看也很看不出来),叶片一登一登的起横龙。早在1991年,四川兰家陈远星先生在撰写《中国兰花素问》一书时,就曾写道“谁要是在云南发现一棵大雪素或小雪素的荷瓣,定会轰动兰坛”。野生大雪素的发掘和培植,可否说是圆了陈先生的兰之梦呢?
----------------------------------------------
关于大雪素和元旦兰。。。
大雪素,俗称大素心,亦叫元旦。属地生兰类,常见的有五、六个变异品种,均系园艺栽培变种,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原产于滇西的部分地区。大雪素,由于花形结构几乎一样,所以习惯上把大雪素和元旦兰视为同种。但叶形上看,有明显区别,大雪素比元旦兰吐幅宽且稍短,叶质稍厚兼硬,元旦兰叶质柔且垂软,假鳞茎比之大大雪素要小,不太明显膨大。大雪素以叶态优美、自然、洒脱,花色洁白清雅、幽香宜人、迎着新春盛开而传名,是滇兰中的佼佼者。历史上曾有野生种,在滇西巍山县有大小元旦兰两个珍品。大元旦兰比小元旦兰株形高大,且生长旺盛,叶为弧形曲带状,每丛吐6-7片,丛生;小元旦兰一般成6片丛生,叶弯垂,中部微宽。大元旦兰比小元旦花径大 0.5-1cm。萼片花瓣宽0.2-0.5cm,着花也多1-2朵,花期大体相近,大元旦花比小元旦兰生长气势要雄健大方。大雪素,肉质根粗肥壮实,不分叉,假鳞茎圆形,接近出土部分呈蒜头状,叶形曲垂,质地稍厚,手感硬,整体姿态悠雅。大雪5-6月,春芽出土,叶鞘浅绿色;叶而深绿有光泽,叶背面比叶面色淡。8-9月发花箭,12月抽花葶,1-2月开花,花期差不多在元旦前后,花开历时一个多月。苞片绿白色,有翠绿条纹,葶梗似玉绿白色,高20-30cm,直立。一般花开叶上,着3-4朵,总状花序,花色乳白素净、清雅,香飘逸元,香气清洌,沁人心脾。花型以水仙瓣见多,也有窄长荷瓣,平肩或近乎平肩,花径7-8cm。唇瓣洁白反卷,蕊柱无瑕,侧裂片郛白素净,蕊柱舟形,牙白色,花帽嫩黄、白色扁圆状,褶片白色纵列
⑷ 大雪素的品种赏析
云南大雪素,它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珍稀植物。因叶宽、花白如雪而得雪素一名。别名大素心、宽叶素心,是独立的品种,有千余年的家养历史。再无野生品种发现,是云南的传统名兰花,鹤庆、巍山、丽江、石鼓多有殖养,198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12届世界兰展中获金奖。叶宽而环垂,如阉鸡尾,如绿玉环。叶有高秆、中秆、矮秆之分,叶长在40~80cm左右,叶宽在1~1.5cm左右。叶有5至9匹,对生,爽绿。出苗,色幽白,尖有细微红点,极淡。叶鞘白绿色,无麻杂点。春节开花,故名又名元旦兰。一葶花开2至5朵。花瓣全素,舌心有轻浅水迹印。主瓣窄荷型,副瓣平肩或弓形肩,花朵端庄和谐,清雅高洁。花葶高出叶面,群花盛开时,如白鹤翔空栖息绿野,呈现一派祥和气氛。除叫大雪素外,又名宽叶莲瓣素,大素馨,元旦兰。元旦兰在岁首开花,其元旦所指是中国传统的农历之日,即春节。元旦兰栽培历史悠久,据清代《蒙化志稿》记载:花之属有兰为首(冬开者为兰,夏开者为蕙,或又谓一茎一花者为兰,一茎数花者为患。有朱兰、绿兰、雪兰、春兰、建兰、素馨、元旦、莲瓣、火烧、虎头、独占春等种,然以素馨兰为最。素馨与元旦相似,推元旦兰叶稍宽而大,雪兰有硬技软技,软枝尤佳。绿兰有紫茎缘茎,绿茎尤香。莲瓣有红白麻三种,白者为难得。火烧兰则香气过烈),莲(有红白二种)。
元旦,据《辞源》载,一年的第一天。来吴自牧萝梁禄一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因此,元旦兰顾名思义即在元旦前夕的农历三十开始放花,幽香四溢,给节日增添新的气氛。据云南兰界人士左有成、张永良先生曾着文肯定元旦兰是蒙化,即今巍山县产宽叶莲瓣中的白花素馨兰。另据考察,巍山宽叶莲瓣只生长在巍山县城以西30多公里的漾溪江(澜沧江上游的一个支流)以东的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的几座山上(现已被采挖一空),其植株有区别于云南丽江和怒江一带所产的莲瓣。通过图片作比较,不难看出元旦兰和巍山宽叶莲瓣别无异样。加上云南省各县的方志中只有巍山(蒙化)县有元旦兰的记载,至此不难作出这样的判断--元旦兰就起源于巍山县(蒙化)。至于丽江一带现今栽培的元旦兰(叶稍直立,花秆偏绿)品种,可以有三种解释:一是从巍山(蒙化)县传至丽江一带的,据鹤庆籍现仍健在的老一辈讲述:祖辈(清末)当地富贵人家有人到蒙化(今巍山)县购元旦兰回鹤庆等地栽培。二、因环境、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方法的改变而出现的植株生长肥壮高大或纤柔矮小是自然和必然的。三、也不排除是继巍山元旦兰之后,培养驯化成功的又一原生品种。两者从植株体态相比较,后者的野性要多一点,原因是家养驯化的年代不如前者,前者较为成熟,驯化培养年代无疑就久远很多。
⑸ 大雪素是否都属于好兰
大雪素不是都属于好兰
大雪素,因叶宽、花大、整花素色洁白如雪而得名。别名元旦兰、大素心、宽叶素心。是云南家养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是滇兰的品牌,有说是云南第一个命名的品种,已是一个独立品种,云南鹤庆、洱源、剑川、大理、巍山等地均有栽种。
其显着特征如下:1. 假鳞茎圆形,接近出土部分呈蒜头状;花芽、叶芽刚出上时的白,芽尖微红。2.叶质厚,手感硬,多为7片叶。3. 叶鞘浅绿色,无麻杂点。4. 老壮叶片叶色深绿有光泽,新叶嫩绿;部分叶片带脊椎斑和起绉。5. 叶背脉纹有中脉一条,左、右侧脉各六七条;其中主、侧脉共3条明显突起,另有2条(一边一条)微突;锯齿明显、粗糙。6. 叶基部迭抱互生。7.1-3月开花,着花2-4朵,花瓣全素,唇瓣洁白有桃腮和轻浅水迹印。
在滇西北月惯上把大雪素分为丽江石鼓大雪素、鹤庆大雪素和巍山元旦兰(可分为大元旦兰和小元旦兰);这三个品种中石鼓大雪素最佳,鹤庆大雪素较好,巍山元旦兰也不错。其区别在石鼓大素叶片厚实,手感硬,叶基部紧合,不散,包脚叶紧、高,高15cm以上;元旦兰叶质柔软,且非常垂,叶极薄而扭,假鳞茎小,不太明显膨大,包脚叶矮,易于死,而叶基部张开、散开;鹤庆大雪素则介于两者之间。
花的识别:春节前后开花,民间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所以在云南巍山一带称为元旦兰。花径约8cm,瓣长4cm左右,花瓣与荷型瓣近似,主瓣窄荷型,副瓣平肩或落肩,唇瓣阔圆,雪白反卷,唇盘的中部*后有淡淡的红晕(这是识别大雪素的关键特征)。整花洁白如雪,一葶花开2至5朵,花型大,花盖叶,群花盛开时,好似白鹳翱翔于森林。花杆为绿玉色或白玉色。
叶的识别:叶宽而环垂,如阉鸡尾,草质叶,叶头无剪口。一株有5至9匹叶,对生,无叶关节,叶长40cm至80cm,50cm以下为矮杆品种,60cm左右为中杆品种,80cm以上为高杆品种。叶宽为1—1.5cm,分为中宽叶和宽叶。叶色如绿玉,有暗绿色斑块,中脉透亮。叶基部成“v”字型,中部以上放平。叶鞘成绿玉色,无杂点。
牙的识别:大雪素的花牙壮实,成净白色。叶牙幽白色,顶尖部位有微微的紫红色点(这是识别大雪素的关键特征)。
根的识别:假鳞茎圆大,根粗而长,直径为0.6--1.0cm,长为25—35cm,不分*,为白色。
大雪素花叶爽绿,赏叶爽心,赏花清心,花姿清洁高雅,叶姿清净优美,观赏价值高,近年来再无野生品种发现,是及有栽培价值的几种云南兰花品种之一,希望各位兰友在购进云南大雪素时,充分认准以上识别特征,以防购入假草,既费财又费神还费时,给自己带来严重损失。
⑹ 大雪素兰花在云南省值多少钱
大雪素现在40-70一苗
⑺ 大雪素兰花今年多少钱一苗
60/150不一定
⑻ 关于大理兰花的品种和价格有哪些
大理是中国兰花的主产地主一,在全国31个兰花属种中,大理地区就这25个之多,占全国80%以上。自1992年在厦门举办的全国兰展以来,大理共获奖牌111枚,其中,获国家级总亚军3枚,组织贡献奖3枚,金牌23枚,银牌32枚,铜牌50枚。大理兰花在兰界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中国兰花在云南,云南兰花在大理”之理念已得到兰界认可。 目前在云南,地生兰的栽培以滇西北大理、保山、丽江、维西,演东南文山、西畴,滇中昆明、宜良、滇南石屏、建水一带最为兴盛,时有新类群、新品种叠现。而大理一直是云南兰花产业的龙头,据不完全统计,大理庭院养兰规模在万盆以上的有20余户:5000盆左右的50余户;2000盆左右的有800余户;100---1000盆的近万户;10一100盆的达10万户以上,兰花资源市值不少于20亿元,年交易额约6一8亿元。可以说大理养兰的群众基础很深。 大理地理条件优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纵横与境;云岭山脉、横断山脉、无量山脉三大山系排列其间;洱海、剑湖、天池、西湖等高原湖泊星罗棋布。特殊的地形地貌与立体气候,构成了生物分布的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了独特的生物资源,使大理地区自然而然地成为兰花贵族莲瓣兰的主要产区,可以说,莲瓣兰是大自然赐给大理的一份特殊厚礼。 大理兰花以传统名兰“大雪素”、“小霉素”和“朱砂兰”最具代表性,几百年来长盛不衰,一直是爱兰之士竞购的对象。1987年,被日本引种的大雪素和杏黄兜兰在东京举办的12届兰花博览会上分别夺得最高奖和会场总冠军,引起兰界极大的震动。1988年,在全国第一届兰展会后发行的邮票:小型张“红莲瓣”使大理兰花传扬四海。近年来,莲瓣兰新品种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兰花家族。大理莲瓣兰具有植株挺拔高大,根茎粗壮圆实,花色品种繁多,花瓣宽大短圆,花香清远淳正等众多优点,并兼有“春兰之香、慧兰之秀、建兰之质、墨兰之韵”,是一种名符其实的优秀品种。近年来,大理莲瓣兰中的名品大雪素、领带花、剑阳蝶、长脚梅、苍山奇蝶、奇花素及啸天豹等等已经创下相当的知名度,引起兰界的广泛关注。新近由台湾权威杂志出版的《细叶兰专辑(2)》更是将大理的莲瓣兰多舌奇花(黄金海岸)及奇花素作为其镇典名品与压卷之作。随着国际转向细叶兰的欣赏,海内外兰友对大理莲瓣兰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花是大理的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亦是一种文明的代名词。从风花雪月到户户养花;从五朵金花到赶花节、朝花节、插花节,对世人而言,花是“大理”的同义词,为此,发展兰花产业对大理的文化旅游大州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兰花具有三种生命:生物生命、文化生命及艺术生命。以此可见,兰花是一种植物,又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是一种花草,又不仅仅是一种花草。她更是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品格、一种美学、一种文化,她浓烈的弥漫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了解兰文化、研究兰文化、发掘兰文化、传播兰文化已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园林文化、花卉文化及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现代市民生活水平、档次乃至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弘扬传统文化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大理兰友俱乐部正在积极申报“云南兰谷”项目,编制了《“云南兰谷”项目建议书》,并于今年7月9日在下关召开了项目评估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长字国顺、州政府办、州生物办主要领导及州人大农环工委、州政协经科委及大理州兰花协会等有关专家参加了评估会,与会者一致认为:“云南兰谷”建设项目,思路正确,符合云南省发展绿色经济强省和大理州“十五”计划提出培植四大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该项目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选择也是广大兰友的迫切要求,建成后可牵动旅游、文化及生态等产业的联动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在进一步完善运作实体,积极向省计委、省创新办申报。 面对业已形成一个产业,我觉得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应予以特别重视: 一、规范经营。目前市场上的兰花交易大都是自发的,其中不乏恶意炒作的成分,所以兰花市场亟待规范。 二、寻求产业化发展道路。群众养兰的热情很高,但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大都处于庭院经济和“阳台经济”规模状况,今后兰界应该着眼大市场,公司化和产业化发展方向,大理兰界应该向广东顺德、浙江兰溪和呈贡斗南学习,走出一条无愧于大理兰花资源优势的整合效益型产业化发展道路。 三、保护工作不容迟缓。随着“兰热”的升温,大量野生兰花资源遭到破坏,近年更是达到毁灭性开采的严重后果。由于兰花自身的特殊性,野生繁殖很不容易,毁坏的植物资源很难恢复,所以对兰花野生资源的保护非常迫切。 四、依靠科技,科学养殖。兰花产业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为使这一产业得以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对其进行支撑。只有在种植、养植上要引入高科技来改造传统的自然养殖方式,进行组织培养等提供足够的商品,才能使野生兰花得到保护并实现有效的开发利用。 五、立足地方,依托兰花文化,开发特色产业。云南省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兰花产业可以横跨这两项。兰花既是经济的,又是文化的,同时又是生态的,为此,可以借以开发独具观赏功能的特色旅游项目,招徕更多的游客,为大理的“旅游文化大州建设”增光添彩。 六、呼吁各级政府关心支持兰花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兰花产业一直处于民间自发状态,不仅零星分散且发展空间有限。如今,兰花产业的发展态势已远非昔比,行业自身、市场需求以及时代发展都提出了公司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需求。为此,我们兰界衷心希望各级政府对此行业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在市场及产业化运作方面加以积极的引导,我们相信兰花产业完全有理由成为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