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架豆王株距行距多少种图片
扩展阅读
ps如何斜面贴背景图片 2025-08-22 13:31:21
图片叶子唯美图片 2025-08-22 13:31:19

架豆王株距行距多少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19 19:38:23

A. 架豆王秋季播种多少天丰产

架豆王是从江苏省农科院豆类研究室引进,其产量高、抗病、抗热,豆荚少筋,荚肉厚,纤维少,商品性好,品质鲜嫩。中熟、蔓生、生长旺盛、叶深绿、叶片肥大,自然株高3m,有4条侧枝,侧枝继续分枝,花白色,第一花穗着生在3―4节上,每穗花4―6朵,结荚3―5个。荚绿色,长圆形,长25―30cm,横径1―1.2cm。单荚重28g,单株结荚65个左右,最高可达110个左右,667亩产量2500kg。从播种到收嫩荚70天左右,采荚期30―40天

B. 温室架豆王一亩多少株

温室架豆角一亩可以种500株。
豆角栽培技术
土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均匀、无盐碱、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保持3年以上轮作,100米内不能种其他品种的豇豆。按常规秋翻、秋施肥、冬灌保墒。
整地施肥
起垄前施基肥,起垄施肥时应加施农药以防有地下害虫。方法是每亩用40%至50%的辛硫磷乳油250至500毫升,拌土20千克,随后盖上朔料、麻袋等捂一昼夜。晚上撒遍繁种田,撒后随即翻入土中。4月末起垄,垄宽0.6米,高20至25厘米,沟宽0.4米。关于垄高,土壤若偏沙可矮些,反之则要高些。垄面一定要平整细碎,要随起垄随即覆上地膜。
以有机肥为主,适量加入速效化肥。有机肥一般每亩2000至3000千克,再配合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争取做到氮磷钾均衡施用。
适时播种
1、播种方式
豇豆采用直播方式种植。
2、播种要点
直播豇豆主根深、根瘤多、茎叶茂盛,播种宜在终霜期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不宜早播,要尽量避开晚霜。以4月底至5月初为好。播前1至2天在太阳下曝晒种子有利于苗齐苗全;然后用30℃温水浸泡5至6小时后播种。每畦种2行,畦面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至4厘米,每穴播2至3粒种子。
苗期管理
小苗长出第一对真叶到出现三出复叶时是间苗、补苗时期,拔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健壮苗;田边地头由于通风透光,每穴可多留1棵苗。间苗时对缺苗处即可补苗,可用移栽的办法,把多苗穴的苗移来。移苗宜早,越早越容易成活。
出苗后期因土壤干燥出苗很差的地块,要及时灌水促使出苗,再不出者立即补种。在开花前如果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灌水;干旱时灌水也应灌小水。蔓生长豇豆在植株长到5至6片叶时,蔓长约50厘米要及时插杆,一穴一杆,然后把一垄两行之间相对的4至5根竹杆绑在一起,绑结点以1.5米左右为宜。竹杆的长度要求2.5米以上。
开花结荚期管理
第l花穗以后要促进结荚和籽粒发育。肥水管理要以促为主。灌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即在进入结荚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伏天时应在傍晚凉爽的时候灌水,每隔7至10天浇1次水。浇水的同时追施1次磷酸二铵20千克/亩,在开花结荚盛期应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共喷3至4次。以提高籽粒饱满度,采收后期早衰现象易出现,需追施尿素5千克/亩,延缓衰老,以达到提高后期产量的目的。

C. 架豆王种植时间

架豆王春秋两季都可种植,但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种植。种植前,一定要先将种子放在稀释好的杀菌液中浸泡两三个小时,然后捞出用水洗干净后再播种。

D. 大棚架豆王啥时候打叶子

大棚架豆王(角)不用打叶的。

豆角栽培技术

土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均匀、无盐碱、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保持3年以上轮作,100米内不能种其他品种的豇豆。按常规秋翻、秋施肥、冬灌保墒。

整地施肥

起垄前施基肥,起垄施肥时应加施农药以防有地下害虫。方法是每亩用40%至50%的辛硫磷乳油250至500毫升,拌土20千克,随后盖上朔料、麻袋等捂一昼夜。晚上撒遍繁种田,撒后随即翻入土中。4月末起垄,垄宽0.6米,高20至25厘米,沟宽0.4米。关于垄高,土壤若偏沙可矮些,反之则要高些。垄面一定要平整细碎,要随起垄随即覆上地膜。

以有机肥为主,适量加入速效化肥。有机肥一般每亩2000至3000千克,再配合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争取做到氮磷钾均衡施用。

适时播种

1、播种方式

豇豆采用直播方式种植。

2、播种要点

直播豇豆主根深、根瘤多、茎叶茂盛,播种宜在终霜期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不宜早播,要尽量避开晚霜。以4月底至5月初为好。播前1至2天在太阳下曝晒种子有利于苗齐苗全;然后用30℃温水浸泡5至6小时后播种。每畦种2行,畦面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至4厘米,每穴播2至3粒种子。

苗期管理

小苗长出第一对真叶到出现三出复叶时是间苗、补苗时期,拔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健壮苗;田边地头由于通风透光,每穴可多留1棵苗。间苗时对缺苗处即可补苗,可用移栽的办法,把多苗穴的苗移来。移苗宜早,越早越容易成活。

出苗后期因土壤干燥出苗很差的地块,要及时灌水促使出苗,再不出者立即补种。在开花前如果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灌水;干旱时灌水也应灌小水。蔓生长豇豆在植株长到5至6片叶时,蔓长约50厘米要及时插杆,一穴一杆,然后把一垄两行之间相对的4至5根竹杆绑在一起,绑结点以1.5米左右为宜。竹杆的长度要求2.5米以上。

开花结荚期管理

第l花穗以后要促进结荚和籽粒生长。肥水管理要以促为主。灌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即在进入结荚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伏天时应在傍晚凉爽的时候灌水,每隔7至10天浇1次水。浇水的同时追施1次磷酸二铵20千克/亩,在开花结荚盛期应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共喷3至4次。以提高籽粒饱满度,采收后期早衰现象易出现,需追施尿素5千克/亩,延缓衰老,以达到提高后期产量的目的。

E. 芸豆适合在什么季节栽培,如何安排茬口

芸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粗纤维,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钙含量是鸡的七倍多,铁为4倍,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高于鸡肉。芸豆富含蛋白质、铁、钾等营养素,健脾壮肾,增强食欲,抗风湿。

F. 精美田笑大家族豆角种栽培技术要点

豆角的生长特点虽然有根瘤菌能固氮,但它们是以嫩荚及嫩豆粒为收获物的,所以氮素供应不可少,尤其是前期。合理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其中微量元素钼能促进根瘤旺盛发育,豆类对硼、锌等微量元素也很敏感,所以在合理施N、P、K肥的基础上,适量喷施硼肥、钼肥及锌肥,对提高豆类的结荚率,促进籽粒饱满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豆角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单叙述,从而促进豆角产量与质量的提升。

1 栽培模式
1.1 地膜覆盖豆角与玉米套种
采用120cm地膜,按照垄距140cm,平均行距70cm,株距30cm,种植密度3100株,膜上按一行玉米一行豆角种植,实际亩留苗玉米豆角各1550株。种植示意如下:
1.2 豆角纯种
采用作畦栽杆爬蔓或地头两边栽桩,横拉铁丝方式,按照宽窄行种植,行距70cm,株距30cm,亩种植密度3000株以上。
2 播前准备
2.1 整地覆膜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及排灌方便的川台坝地。套种模式3月中下旬整地及早覆膜以利保墒;纯种模式4月中、下旬整地作畦。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40公斤(或碳铵、磷肥各65公斤)。
2.2 选用品种
豆角品种选用高产、抗病,适宜加工的夏栽品种,如泰国架豆王、绿龙架豆、农人一尺嫩豆角、架豆之星和吉美特等品种。玉米品种选用植株高大、直立性好的中糯2号糯玉米或强盛101、潞玉36等杂交玉米品种。

3 播种技术
3.1 玉米于4月中旬播种。豆角于5月上旬播种,每穴下种2-3粒。
3.2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4cm左右。播后及时进行镇压,使种子与湿土紧密结合,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提高幼苗群体齐整度。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苗
出苗前及时破除板结,助苗出土,缺株要及时补种。及时间定苗。
4.2 加强中耕
出苗一周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促苗早发。
4.3 肥水管理
玉米进入拔节期、豆角甩蔓期后进入生长高峰,有条件的田快要及时浇水,后期发现脱肥,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
4.4 病虫防治
发现蚜虫危害,可用60%吡虫啉1500倍液喷防。豆角锈病可喷洒25%丙环唑乳油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5 适时采摘
依据企业收购标准及时采收豆角和糯玉米。豆角生长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速效叶面肥,促进后期增收。豆角采摘结束,及时拉秧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