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见绿化树木种类名称
在我国绿化树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树种,一般情况下只分为南方与北方。
以南北区域划分绿化树木的种类:
长江以南的常用的树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本)有:中华红霞杨、悬铃木、毛白杨、垂柳、旱柳、雪松、龙柏、洒金柏、铺地柏、水杉、银杏、冷杉、白皮松、朴树、桑树、构树、牡丹、红叶小檗、白玉兰、腊梅、香樟、海桐、蚊母树、杜仲、蔷薇、月季、海棠、红叶石楠、樱花、紫叶李、合欢、紫荆、槐树、刺槐、紫藤、椿树、苦楝、黄杨、火炬、冬青卫矛、五角枫、元宝枫、栾树、爬山虎、木槿、梧桐、柽柳、紫薇、石榴、柿树、白蜡树、连翘、丁香、流苏、金叶女贞、大叶女贞、小叶女贞、泡桐、梓树、金银木、锦带花、淡竹、箬竹、棕榈等。
❷ 都有那几种石头
氟石、孔雀石、芙蓉石、木化石、黑云母片石、腊石、鱼鳞石、英石、菊花石、户县石、龟纹石、灵壁石、昆山石、宣石、砂片石、千层石、鹅卵石
1、氟石
又称软水紫晶、软水绿晶、萤石。石色为黄、绿、蓝、紫等。具有玻璃光泽,加热时有萤光吊现,破碎后的石渣可作为过滤器中的滤材。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冶炼金属辅料和制造氟化物,也可以加工成低档玉石。产地为浙江金华、江西德安、河北隆化。
2、孔雀石
实际为铜矿的尾矿石,色泽碧绿且具有光泽,石面上有如孔雀尾状的圆形图案,故而得名。其中的铜离子会缓慢溶于水中,有助于补充水草对铜的需要,但不可摆放过多或过大,以防止铜的过剩。
3、芙蓉石
别称样南玉、蔷薇石英。有玫瑰色、浅红色和白色。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产于内蒙古、山西。
4、木化石
又称硅化石、树化石,1.5亿年前侏罗纪的树木经地壳运动及火山灰的埋没,演变成的化石。有灰色、黄褐色、褐色和黑色等,木化石在水族箱中更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木化石本身原是有机物,经过亿万年的演变而成为无机物,其外形仍保留着树木的轮廓,甚至可以从断面处清晰地看出年轮,是任何别的岩石所不能比拟的。
5、黑云母片石
是云母的矿石,黑色具有丝光。主要成分为黑云母,同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结构致密、细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6、腊石
由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组成,质地似玉,有黄色、浅黄色和白色。我国江南地区均有分布。
7、鱼鳞石
又称虎皮石、松皮石。色泽为青灰、青绿、黄红以及多色相杂,带布白色斑点和洞眼。产于浙江长兴县。由石灰岩组成,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
8、英石
灰黑至黑色,内有白色或灰色条纹。因产于广东英德而得名,亦称英德石。
9、菊花石
在白色、灰色或暗紫色的石面上有菊花形的花纹。产于湖南浏阳。
10、户县石
褐色,石形古怪为石玩珍品。产于陕西户县。
11、龟纹石
又名风化石。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主要由石炭岩组成,其中的钙会慢慢涂人水中,使水质变硬。因此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但可用于非洲水草造景中。产于四川重庆歌乐山、涂山。
12、灵壁石
又称罄石。冈石质坚硬,敲击进声音清脆悦耳而得名。有黑、白、绿、褐等色,属大理石类。产于安徽灵璧县磐石山。
13、昆山石
石质呼硬,具有沟纹和小孔。有黄、白两种颜色。产于江苏昆山县马鞍山。
14、宣石
白色有光泽。石质坚硬有沟纹。产于安徽宣城。
15、砂片石
又称砂积石。石色为灰、黄、绿等色。石质坚硬,有沟纹洞孔,呈片状。产于川西。
16、千层石
青黑色与白色片状岩石相间重叠,石质坚硬。产于江苏太湖。
17、鹅卵石
具有各种颜色。产于全国大大小小的河道中,可用于非洲式水草造景。
(2)石韦有多少种及图片扩展阅读:
石头按照大的类目来分: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1、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古地理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陆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内的古地理影响。
2、火成岩
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3、变质岩
按原岩类型来分,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为正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为负变质岩,变质岩可以成区域性广泛出露(如中国东北地区的鞍山群及中南、西南地区的昆阳群、板溪群等),也可成局部分布。
❸ 鲜石苇与干石苇功效有差别吗
1.石苇的药性
中医认为石苇是一种很好中草药药材,石苇是一种性微寒,味甘、苦的一种中草药药材。
2.石苇的采集
石苇是在全年都可以采收的,先把石苇采回来以后,再清洗干净,然后再鲜用,也可以晒干各用。
3.石苇的功效
1)石苇有很好的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清热止血,对于小便不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石苇也可以用来治疗吐血、衄血、尿血,对于崩漏以及肺热咳嗽等病都是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的。
2)我们也可以刮取石韦叶背面一些黄色的粉,然后再敷在伤口上,这样就有很好的止血收口的作用了,石苇也可以用来治疗尿路感染,对于肾炎水肿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石韦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支气管哮喘,对于一些慢性气管炎,以及急性、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石苇的用法用量
石苇的用量是五钱,加水煎服,可以治疗小儿惊风。
❹ 请问我们当地有种草药叫金瓢根,清热的,就一片叶,底面黄色,叶柄细如小针,直接长在阴凉岩缝中,有哪位
可能是有柄石韦,又名金瓢羹
望采纳
❺ 苇茎和石韦是否同一种中药
苇茎是芦苇的嫩茎,苇茎长于清透肺热,具有清热生津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壅胜、咳痰黏稠的咳喘。石韦,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通调水道,清肺泄热,主要用于治疗热结膀胱的淋证,例如石淋、血淋,小便时茎中作疼等。
但两者都有清热的共同点,只是归经不同,治疗的侧重点不一样。
❻ 世界上有多少种植物
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0000种植物。
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释放氧气后,剩下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亚里斯多德将生物区分成植物(通常是不移动的)和动物(时常会移动去获取食物)两种。在林奈系统里,则被分为了植 物界和动物界两界。
后来,人们渐渐了解过原本定义的植物界中包含了数个不相关的类群,并将真菌和数种藻类移至新的界去。然而,对于植物仍然有许多种看法,不论是在专业上的,还是在一般大众的眼中来看。而也确实,若试图要完美地将“植物”放至单一个分类里是会发生问题的,因为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植物”这一词对现今分类学和系统分类学所立基的种系发生学的概念之间的关连性并不是很清楚,繁殖方法主要有压条、分株、扦插、嫁接、种子、孢子等。
生命的起源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DNA和原生浆液。植物伊始距今二十五亿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志留纪),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裸蕨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
(6)石韦有多少种及图片扩展阅读:
植物组成器官
组成器官
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茎是植物体中轴部分。直立或匍匐于水中,茎上生有分枝,分枝顶端具有分生细胞,进行顶端生长。茎一般分化成短的节和长的节间两部分。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功能为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花是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果实主要是作为传播种子的媒介。种子具有繁殖和传播的作用,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
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气生根和固着根除外)根由薄壁组织、维管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茎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是大多数植物可见的主干。当然,例如仙人掌的变态茎。茎下接根,通过木质部将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和矿物质往上运输到各营养器官,通过韧皮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往下运输。茎来源于植物胚胎的胚芽。胚轴组成部分的茎,准确地说是子叶下的部分。
叶
叶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侧边发育自植物的茎的叶原基。叶内含有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同时,植物的蒸散作用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
果实
果实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来,多数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里面。草莓的“果实”由花托生长而来,是一个例外。一个果实内部的种子数量各不相同,有些只有一籽,有些则很多。果实成熟时,有些富含水分,有些则变干。
种子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❼ 石苇与抱石莲的区别,是同一种植物不
石苇,又称石樜、石皮、金星草等,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高13~30厘米。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抱石莲(学名: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为水龙骨科骨牌蕨属下的一个种。根状茎细长横走,被钻状有齿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相距1.5-5厘米,二型;不育叶长圆形至卵形,长1-2厘米或稍长,圆头或钝圆头,基部楔形,几无柄,全缘;能育叶舌状或倒披针形,长3-6厘米,宽不及1厘米,基部狭缩,几无柄或具短柄,有时与不育叶同形,肉质,干后革质,上面光滑,下面疏被鳞片。孢子囊群圆形,沿主脉两侧各成一行,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
❽ 知道种类吗是什么石
好象是火钢石,旧中国老人用它来打火链抽旱烟用的,有一些青石中间也含有这种石头,非常坚硬,纹理错杂不齐,无法打磨。
❾ 中药有多少种
有几百种 常用的有几十种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解毒。(血热妄行吐血)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 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清虚热药: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退蒸,清泻肺热。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退虚热,清疳热。
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
芦荟:甘寒,归肝大肠经。泻下清肝,杀虫。
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导滞。
润下药:
火麻仁:甘平,归脾、大肠经。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峻下逐水药:
甘逐: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下逐水,祛积杀虫。
大戟: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祛风湿药: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鲠。
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活络,定惊。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秦艽:苦辛微寒,归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草: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芳香化湿药: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
利水渗湿药: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泻热。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
车前子:甘寒,归肾肝肺经。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海金砂: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
石韦: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苦微寒,归肝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苦微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活血通经。
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除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
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泻热通乳。
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水,止痒。
地肤子:苦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水,止痒。
温里药:
附子:辛甘热,归心肾脾经,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亡阳症,脾肾阳虚,寒湿痹证)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寒侵脾胃或脾胃虚寒、亡阳症,寒饮犯肺)
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心腹疼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及瘀滞经闭痛经)
吴茱萸: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寒滞肝脉致寒疝腹痛及头痛。中焦虚寒,呕吐泛酸及脘腹冷痛。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细辛:辛温。归肺肾心经。温肺化饮,祛风散寒,止痛,宣通鼻窍。
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理气和中。(寒疝腹痛,脾胃虚寒)
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花椒:辛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丁香:辛温,归脾胃经。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理气药:
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苦辛微寒,归 脾胃大肠经。破气化痰,除痞消积。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
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苦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有小毒。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佛手: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白: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青木香:辛苦微寒,归肝胃经。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
柿蒂:苦平,归胃经。降气止呃。
消食药: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
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谷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固精止遗。
驱虫药:
使君子:甘温,归脾胃经。驱虫消积。
苦谏皮:苦寒,归肝脾胃经。有毒。杀虫疗癣。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雷丸:苦寒,归胃大肠经,有小毒。杀虫。
榧子:甘平,归肺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通便润肺。
贯众:苦微寒,归肝脾经,有小毒。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止血药:
大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苦酸畏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读敛疮。
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侧柏叶:苦涩,微寒,归肺大肠经。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蒲黄:甘平,归肝心经。收敛止血,祛瘀止痛。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
棕榈炭: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收敛止血。
血余炭:苦涩平,归肝胃膀胱经。收敛止血,化淤利尿。
炮姜:苦涩温,归脾肝经。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调经。
活血祛瘀药: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痛,清心开窍,利胆退黄,凉血止血。
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安神。
虎杖:苦寒,归肝胆肺经。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有小毒。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行血补血,舒经活络。
ZHE虫:咸寒,归肝经,有小毒。破血逐瘀,续经接骨
❿ 生扯拢草药图片这种草药有哪些用途,配什么效果最好
生扯拢在临床上一般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和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
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每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开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治疗慢性气管炎
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一煎剂:鲜庐山石韦全草每天1.6两(第一疗程用全草,第二疗程去毛、叶柄及主脉),头煎加水300毫升,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后煎20分钟。混合2次煎液,以8层纱布过滤,分2次服。疗效:第1疗程服药人数计21例,有效率为47.6%,其中显效1例。服药2个疗程的16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1例。副作用主要有心馆,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停药后症状即消失。二冲剂:日服3次,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1两。治疗117例,服药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47%,其中显效12例,好转43例,无效62例;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显效22例,好转39例,无效47例。继续服用到3、4个疗程时,有效率可增至87.5%与82%,显效率增为46.2~51%。说明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三提纯石韦"410"糖浆: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当生药1.5两),10天为一疗程,共服二个疗程。治疗40例,第一疗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显效16例(40%);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的36人,有效率为88.9%,显效率为55.6%。个别患者每天服3次,疗效更为显着。四复方石韦冲剂:用庐山石韦15两,江剪刀草1两,煎成浓汁,焙干,制成粉末,加适量糖粉,每天分3次,开水冲服。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显效51例(23%)。大多数患者在服药2~3天后见效。在使用石韦各种剂型,特别是提纯石韦"410"糖浆过程中看出,石韦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疗1~2天后,痰量减少,粘稠度减低,咯痰转爽。这对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促进病变的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复方石韦(与江剪刀草合用)镇咳作用较单味石韦为佳,平喘作用两者均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韦全草,压榨去毛及孢子,水煎制成糖浆。第1~4日,按每天含生药1两分3次服。第5~10日,每天剂量加倍。第11~15日照第1~4日剂量服。治疗5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2例,显效1例,进步2例;单纯型4例,仅有1例显效。说明石韦糖浆对喘息型患者疗效较好。
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