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京剧为何被称为国粹
京剧本身的成熟和对中国文化的审美的代表性,称为国粹毫不意外。 实际上,国粹这个词是在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才出现的,它要求能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代表性,国粹是对外而非对内的一个词, 因此,广东听粤剧,江浙听越剧,河南听豫剧,京剧的国粹身份,并不妨碍地方戏曲的发展,反而,京剧和地方戏曲的交流很多,所以,京剧是国粹没有问题,但国粹并不是全部,它只是一个切片,具有代表性而已。
首先,京剧不只是代表北京的剧。北京真正的地方戏叫“曲剧”唱腔念白艺术表现手法与京剧是有差异的。京剧的名称也不是亘古就有,而是民国时候诞生的,也叫过平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吸收了各大剧种的表现手法。就其传播的广度而言,非但在北京受众广大,全国各地都有成规模的京剧拥趸,京剧为舞台娱乐时代中国人最主要演出形式。才被成为“国粹”。因而不存在北京本土的戏就是国粹的说法,京戏不是北京的戏,而是戏中的北京。
其次,谈国粹。粹者精华也。我们民族自从有戏以来,就在不断的把自己艺术的精华,把所有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贴上去。繁缛的点翠头面,不惜工本。不断磨合,日渐完善的音乐,令人如痴如醉。具有表现力的舞蹈、身段。以及丰富的文学创作,精彩纷呈的故事。无一不是戏曲的重要载体。因而此粹代表了我们民族最精彩,最漂亮,最用过心思的东西。凡是有这些东西的,都可以谓粹。因而我觉得,地方的戏也可以谓之粹。
最后,要看对国粹的定义。
一、由中华民族孕育而生。
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戏是国粹,无论是一声吼动八百里秦川的秦腔,还说江南温婉缠绵悱恻的落地唱书越剧。地方戏受一方水土浸润,而无论是秦、是越、南腔北调,都是地方的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创造、完善、欣赏的,地方也是中国,是在我们民族的审美需求下孕育下诞生的,福建土楼、高坡窑洞、平遥古城、徽派建筑无一不是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精神财富。
二、代表中国艺术精华。
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戏又只能算“地方粹”不能算“国粹”。地方戏代表的是地方,受众会因为方言比如越剧,或是艺术风格比如秦腔受到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地方戏感受地方的魅力,了解地方的文化。但是京剧受众面之广,跨社会阶层之大,是地方戏花雅部都难以比拟的。因而从这个角度讲,福建土楼、高坡窑洞、平遥古城、徽派建筑都不如万里长城更能象征整个中华民族。从这个角度讲,京剧是真正的“国粹”。
2. 闾山派:田公元帅
闾山派中的田公元帅
田公元帅,又称风火院三田都元帅、雷海青,是闾山派中的重要神祇。以下是对田公元帅的详细介绍:
一、人物背景
田公元帅,本名雷海青,是唐代着名的宫廷乐师。他精通各种乐器,尤其擅长琵琶,其乐技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因此深得唐明皇的赏识。雷海青不仅技艺高超,更有着坚定的忠君爱国思想。
二、忠义事迹
在安禄山叛乱期间,雷海青被叛军俘虏至洛阳。在叛军的庆功会上,雷海青故意在额上画了一只大螃蟹,寓意“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当奏乐开始时,他毅然将乐器摔在地上,大声痛哭并痛骂安禄山是乱臣贼子,鼓动众人反抗。这一英勇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激怒了安禄山。最终,雷海青被安禄山肢解示众,以身殉国。
雷海青死后,他的忠义事迹广为流传。唐玄宗听到后十分感动,封其为“天下梨园都总管”。同时,他的忠魂也得到了玉帝的嘉赏,被御封为“九天纠察使、提点昭烈侯”,掌管玉府风火院。
三、神职与信仰
在道教信仰中,田公元帅被视为掌管风火院的神祇,具有纠察世间善恶、赏罚分明的权力。他不仅在道教中受到尊崇,还在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地方都建有田公元帅的庙宇,供奉其神像,祈求其保佑平安、驱邪避灾。
此外,田公元帅还与戏曲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由于他生前精通音律,死后被尊为戏曲界的保护神。许多戏曲团体在演出前都会祭拜田公元帅,以求演出顺利、技艺精进。
四、形象与象征
田公元帅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身着战袍、手持琵琶的威武将军。他的额上常绘有螃蟹图案,象征其冷眼观世、不畏强权的品质。同时,琵琶作为他的标志性乐器,也寓意着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五、闾山派与田公元帅
闾山派作为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对田公元帅有着深厚的信仰和崇拜。在闾山派的法事活动中,田公元帅常被作为重要的神祇进行祭拜和祈求。同时,闾山派也通过传承和弘扬田公元帅的忠义精神,来教育和引导信徒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六、文化传承
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闾山派道教文化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田公元帅作为闾山派中的重要神祇,其忠义事迹和信仰精神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的重点。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我们可以凝聚更多道教文化爱好者的力量,共同推动闾山派道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注:以上图片展示了闾山派道教文化传承的场景,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