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观音菜的介绍
观音菜又名补血菜 (The blood dishes),因其叶背紫红,又称红背菜,是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健 壮,病虫害少,栽培容易。适合在公路绿化带、花坛或家庭的阳台和大棚种植。
② 观音菜的植物简介
补血菜 又名观音菜(The blood dishes)可盆栽作为观叶植物观赏,茎直立,分枝性强,叶互生,卵圆形,边缘锯齿,在茎上呈5片叶序排列,叶面绿紫色,叶背紫红色,花橙色或黄色,头状花序,花
序梗明显高出叶丛顶部,、紫背菜极耐贫瘠,耐旱,可全年栽培。
功效:具有补血、消炎、治疗经痛、血气亏等轼效,炒食拌腐乳做肉馅,沙茶酱等,做佐料更佳。
③ 观音菜怎么种 观音菜的种植方法
1、土壤、环境选择
观音菜抗逆性极强,耐瘠薄,容易栽培,病虫害也少,一年四季都可栽培。由于该菜主要以供应超市、宾馆、饭店,因此对产品的要求比较高。生产基地要求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感染,具有良好生态条件观音菜的地方。同时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蓄水保肥能力强的田块,有利丰产丰收。
2、扦插繁殖
因为观音菜节部容易生不定根,可以通常多采用扦插繁殖,以春秋两季为宜,有利生根。扦插后3-7天内,白天要用遮阳网覆盖,有利保湿、生根、早活棵。平时要少浇、勤浇水份。3-5天喷多菌灵一次,浓度600倍,一般20天后可生根移栽。
3、施肥作畦
观音菜一般多以保护地栽培为主,生长期较长,因此移栽前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kg-2000kg、BB肥或复合肥50kg、尿素5kg、过磷酸钙40kg,然后翻耕整地作畦。
4、定植管理
当观音菜扦插20天以后,新根长10cm左右时,为移栽适时。移栽前,一定要浇足底水,带药移栽。定植时,每畦种4行,行距40cm,株距35cm,每亩定植3000-3200株。栽后结合浇定根水加入600倍多菌灵,之后覆土为宜。
5、田间管理
补血菜定植后及时浇1次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再浇1次水。当肉质根长到1厘米左右粗时,应及时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定植后15—20天追施一次肥,每亩复合肥15—20公斤。及时拔除杂草。缓苗后7—10天叶面喷施1—2次浓度为0.1—0.2%的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喷施量为50—75公斤。补血菜露地越冬裁培,若冬季采用地膜覆盖或拱棚薄膜栽培,可提早收获上市。夏季及初秋栽,要有防雨避曝晒设施。
6、病虫害防治
补血菜的抗性很强,极少发生严重病虫危害,偶有蚜虫,要及时防治。
7、及时采收
一般定植后5—7周(直播栽培在播种后80—90天),肉质根粗(横径)3.5厘米以上时开始收获,陆续供应市场。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
④ 石韭菜的学名叫什么
石韭菜。
【植物特点】石韭菜是一种野生植物蔬菜,学名宽叶韭菜,有些地方也叫观音菜,为百合科葱属。其外形气味与韭菜相近,似蒜非蒜,似麦非麦,大多为野生,它生长于山区小溪边的石缝或山坑潮湿背阴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只有在水质优良且潮湿的地方才能长得粗壮。
石韭菜以嫩叶、成叶、花薹供食用,口感很好,味鲜甜而脆,韭菜味很浓,无辛辣味,能去肉、鱼类的腥气,可直接清炒或做馅,广东韶关乳源瑶山烟熏肉炒石韭菜就是一道地方名菜,该菜色香味俱全,爽口奇香,且含高维生素、高纤维,是野生蔬菜中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石韭菜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根味辛,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功效;叶味甘辛咸,有益肝健胃的作用。
山区种植石韭菜表现为生长快,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高,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2克、脂肪0.26克、总酸0.05克、粗纤维1.19克、干物质8.1克、还原糖1.49克、维生素C5.7毫克、氨基酸总量1.56克、铁3.24毫克、钙70.89毫克、锌0.44毫克。
石韭菜具有补肾温阳、益肝健胃、行气理血之功效。石韭菜味道鲜美,四季可食,益肝健胃,市场表现非常好。
⑤ 观音菜是什么,图解两种观音菜的区别
观音菜也可以叫做红背菜,石韭菜。是属于一种菊科植物,比较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观音菜外型似兰花叶,碧绿而无污染,入口先感有韭菜味,再嚼依次会感有大蒜、大葱、微苦、甘甜的味道,具有清湿排瘀的功效。属于药膳同用植物,既可入药,又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
⑥ 和紫苏叶子差不多,接的种子和紫苏大很多是什么植物
叫“紫背菜”.是一种野生的紫色菜品,它是三七科植物的一种,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嫩叶和嫩茎可以食用,多出产于中国的云南、江西以及四川等地,这种紫背菜不但能当野菜食用,还可以入药,具有凉血和去虚火的重要作用。
紫背菜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有些地方称为红背菜,又名观音菜、当归菜、红凤菜、观音苋、菊科植物,以上称呼都是对的,除了不可以称为紫苏。紫背菜喜欢生R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叶子的底面是绿色,背面是紫红色,所称为“红背菜”。
扩展知识:
紫苏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紫苏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壤土,重黏土生长较差。整地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200厘米,沟深15-20厘米。
2、松土
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虽然植株高度能达到,但植株下边的叶片较少,通光和空气不好都脱落了,影响叶子产量和紫苏油的产量。同时,茎多叶少,也影响全草的规格,故不早间苗。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3、温度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4、追肥
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在封垄前集中施肥。
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千克或硫酸铵112.5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垄前再施一次“巴内达碧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叶子。
5、灌溉
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业道,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6、采收加工
采收紫苏要选择晴天收割,香气足,方便干燥,收紫苏叶用药应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进行。
⑦ 请问这种野菜叫什么名字
叫,马齿笕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马齿苋
581.3万 35"
马齿笕
177.6万 42"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36.8万 1'23"
【秒懂少儿】革命草和马齿苋的区别
25.4万 58"
“天然抗生素”马齿苋
15.5万 1'
马齿苋 [mǎ chǐ xiàn]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概述图片来源:[1])
中文学名
马齿苋(蜀本草)
拉丁学名
Portulaca oleracea L.
别称
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蚂蚱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共18张
马齿苋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
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2]
产地生境
⑧ 观音菜是香椿吗
观音菜又名补血菜 (The blood dishes),因其叶背紫红,又称红背菜,是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栽培容易。适合在公路绿化带、花坛或家庭的阳台和大棚种植。它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作绿化带种植;除此之外,还兼具非常高的食疗功效,既可用来补血和抗菌消炎,还能治疗气血亏损等症状。
所以观音菜不是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