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帮忙看看这几个紫砂壶的底款
楼主提供的图片由左至右篆书落款分别是:【李娟制陶】【周成易制】【李桂敏制】。三人的其它作品落款附图:
‘贰’ 德壶堂的紫砂壶都有那些款式
https://tieba..com/p/5233908493
款式挺多的,证书应该都会有,不过一般都是以作品说话,当然这个就是见人见智了。
‘叁’ 紫砂壶的种类和名称有哪些
紫砂壶是实用的饮茶器具,也是具有监赏价值的艺术品。它的外在价值是实用的器皿,而其内在的价值则是美的艺术品。紫砂壶艺始于宋朝而成于明代。
凡几百年间,紫砂工艺经历无数兴废衰荣,薪尽火传,逐渐形成今日世界性的紫砂文化热潮。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术,共融于一体。
紫砂泥是红泥(朱砂泥)、紫泥、团山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的总称。这三种泥由于矿区、矿层分布的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丰富多彩。其中以朱、紫、米黄三色为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浓淡,紫又有深浅,黄则富有变化;如果辨色命名,则有铁青、天青、粟色、猪肝、黯肝、紫铜、海棠红、珠砂紫、水碧、沈香、葵黄、冷金黄、梨皮、香灰、青灰、墨绿、铜绿、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诸色。
紫砂壶独特的泥料,独特的成型工艺,融和了造型、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于一体,这些特点造就紫砂壶成为一种兼具实用和监赏双重价值的饮茶器具-宜兴紫砂器。
样式
据专家介绍,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谓纷繁多样。
历代流传的紫砂壶型制都有一定名称,至今还有数十种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龙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鱼儿龙、寿星等,仍普受欢迎。现代人较注意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单从其收藏价值考虑,紫砂古壶价值连城、寸柄之壶则更珍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紫砂壶
‘肆’ 宜兴紫砂壶有哪几种传统款式
紫砂壶种类
宜兴紫砂壶自古以来就用“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形容其造型形式的丰富。清代吴梅鼎在为紫砂壶作的赋中写到:“尔其为制也,象云罍兮作鼎。陈螭觯兮扬杯。仿汉室之瓶,则丹砂沁采;刻桑门之帽则莲台擎台。卣号提梁,腻于雕漆。君名苦节,盖以霞堆。裁扇面之形,觚棱峭厉。卷席方之角,宛转潆洄。诰宝临函,恍紫庭之宝现;圆珠在掌,如合浦之珠回。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腰洵约素,照青镜之菱花;肩果削成,采金塘之莲蒂。菊入手而疑芳,荷无心而出水。芝兰之秀。秀色可餐;竹节之清,清贞无比。锐榄核兮幽芳,实瓜瓠兮浑丽。”。这段赋中提到的僧帽壶、圆珠壶、束腰菱花壶、竹节壶、提梁壶等等,都是紫砂壶传统造型的代表作品。紫砂壶器的类型可概分为四大类:圆形器、方形器、(这两种也可以叫光货),筋纹器、花色器(俗称花货)。
光货主要是指壶体表面为素面的壶,或圆或方以及半圆、六方、八方,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壶型。筋纹器是指几何形体的壶上,纵向有很多的线条,这些线条称为筋纹。有筋纹组成的壶体称为筋囊,筋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有直的,也有扭曲的。
花货是直接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鸟兽虫鱼的造型,既包括整体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如松、竹、梅、柿子、莲心、竹笋、石榴、牡丹花;也包括以几何形体为主,以自然形态诸如竹节、松鼠、葡萄等为器皿的嘴、把、盖、足等局部的造型。
此外,不管是光货还是花货,都是取材于我国以有的造型艺术和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比如鼎、尊、爵,还比如笠、斗、筐等等。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抽象造型以及西方的造型也有移植运用到紫砂壶造型的情况。
紫砂壶的分类无论依据什么,都不会是完全准确的。这也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最好的诠释。然而略分一个造型种类对于了解紫砂壶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宜兴紫砂壶鉴别法则
品茶赏器,用一把真正的宜兴紫砂壶泡茶品茗,可谓赏心艺事。自明代始以冲泡之后,银,锡,铜瓷等壶,公论以紫砂壶为最佳。明代李渔评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紫砂壶产放江苏宜兴,颜色有紫褐色,朱红,泥黄三种基调,外不施釉,颇有一种素雅纯朴之美,自然天真。经1200 C高温烧成后,胎身尚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透气性,冷热急变性能好,泡茶不易变味,久用表面产生浆似的光泽,美似古玉。紫砂壶乃系手工精制而成,它表达作者的意象美,有抽象的光素器,有形象的花塑器,品种之多,可谓千姿百态。要选一把好壶,如择友,既要有机缘,又要舍得花费,爱壶若深交,又得宝惜,实殊不容易,有时得一壶,只是浮光掠影,不耐细赏。或不好用终觉憾事。逢得佳品,又恐使用不小心,化为碎片,更是难堪事。综上所述,须慧眼识宝,用时珍爱。 笔者仅以一管之见,探讨识别宜兴紫砂壶,从制壶选取壶之法归纳如下:
(一) 首重造型美态其形神兼备它是紫砂壶的主体,优美的造型才能打动使用,收藏者的心,它包括形体的权衡比例,形变化适度,作者对形象的表述。
(二) 再试功能的实用性泡绿茶宜选取扁形口大之壶,散热快,绿茶不易变色。泡红茶,宜选高壶小口壶,经开水冲泡后,茶汤色香浓。容量宜适中,端把提握方便,壶嘴出水通畅,盖严宜合逢 ,能互换通转,壶纽摘手触觉舒适。壶身抚摸光润。
(三) 视其色泽肌理的光泽,听其壶的音质。紫砂陶土经烧成后产生丰富的色泽肌理。紫砂陶土烧结范围较宽,色泽深浅由烧成温度决定,紫红色偏深些,一般温度高些,表面不出现毛疵,斑点为好。色偏红表面无光泽是未选好烧结温度。其它地区(指广西与浙江,山东,安徽,陕北等地)所产紫砂壶,仅以紫红色陶为标准,表面细腻光泽,缺少结晶状的颗粒,成型方式以注浆成型为主,有明显的模型痕迹。宜兴紫砂壶,敲击的声音质朴清纯,若有芒音,可判断为开裂现象如壶身,壶嘴把等地方,有明显的开裂如底内部,口部,盖部,属制作或烧败中的缺陷,判为次品。其他地方产的紫砂壶敲出的声音一般音质清脆,因原料含铝(高岭土)量高,烘结后所产生类瓷器的声音。
(四) 观制作的精致程度,究紫砂壶各部位结构的合理性。宜兴紫砂壶,总体上说属全手工制作的,采用石膏模仅仅作统一形状的辅助工具。加工整理,达到质格的核准,靠一系列程序方才完成,一般来讲表面光洁无疙瘩,线条光泽流畅,底部平正各部位匀称,细部处理粘接痕迹较少,细部刻画周到,给人以一种高尚的品位。
(五) 审阅壶的印章字款,使其名副其实。宜兴紫砂壶上留下作者的印章名款,有着历史的源流。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得以留传。在制壶的最后一道工序中完成。名家之所以成名是作者的艺术素养与制作技艺达到的水平,同社会所承认的名声。由作者的风貌,身份乃至阅历加以品评。高档的名家壶,一般出自专营商店。名壶者随一整套的印章,盖放壶底,壶把,壶盖之上,大小相宜。谨防假冒,有时以证书签名,或暗记号示之,每个作者都有他自身的防伪方式。若购特艺品应熟悉作者最好。市侩们以种川方式去冒,一是印章模仿刻之,只须将真品对照观其细部即可识别,
二是用真品的印款用胶泥,塑料等材料拓印仿造,只须比较真品与伪品的尺寸即可,,因为真品尺寸大,伪品拓印章款,经烧成收缩又小了10%以上。有的市侩以种种方式去伪造明代,清代的老壶。一般有经验的人,可用验证紫砂壶的泥质去分辨。过去采用手工方式练泥,质精。现今用机械粉碎加工,质细,何况紫砂泥仅此丁山一地所产,老壶泥取于地表层,现今已属砂井的深层,泥质大不相同为了骗人在他们的表面作旧,假以充古等等。总之真正的老壶,除名章款外,制作水平与方式,没有现今制作人的技艺水平高,这点是仿制伪造者设法想的,因为他们缺少历史的证据和基因。好壶出自名工名手,好的作品的作者精神的传现,尤如中国名画一样,天地造就方可出佳品。凡属佳品都需自己细心体味。紫砂壶不仅可泡茶,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中品赏,才能真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品味本身就体现自身的爱好和修养,真正的鉴别标准难立,好壶好在于喜欢,你爱它,用它,品它,它才讨你的喜欢,宝惜珍视。
四方面鉴赏壶艺
壶艺是指制作一把紫砂壶的技术水准。一把优秀的紫砂壶在外观上应符合:壶的把、盖、肩腹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且同时满足以下四方面要求:
泥:“泥”是紫砂壶的基本制作原料,也只有用宜兴紫砂泥做出的壶才具有使用、收藏价值。例如紫砂壶的保味功能就是由于紫砂泥独有的双透气孔结构,这种结构使紫砂壶能较长时间地保存茶水不变质。
形:紫砂壶的“形”千变万化,经历数代工艺人的填补增益,如今的紫砂壶已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不过考虑到茶文化所推崇的“超世脱俗”宗旨,外形古雅、朴实的紫砂壶是购买首选。
款:款是指壶上的铭文、图案等。主要考虑两点:其一是铭文和图案的作者是谁?其二是欣赏这些图案的内涵。
工:工是指紫砂壶的制作工序。一把好的紫砂壶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只有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才能使紫砂壶在外形、款式、使用舒适度上表现出众。
真假鉴别小常识
对于古壶来说,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做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做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对新壶的造假主要是雕刻名家印章,或者臆造名家款式。
鉴定紫砂壶的真伪,也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鲜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另外,据专家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地摊上已几乎不可能淘到宝贝,投资者完全可以抛弃这类紫砂壶的购买。
‘伍’ 中国宜兴紫砂壶底款有哪些
“中国宜兴”底款,一般都是中后期的“文革壶”使用居多。随着紫砂工艺厂外销任务的增多,开始在壶底盖“中国宜兴”制造地款,一用就是近十年。当时无论是高手或者是学徒工,所做的商品壶,都是用一样的泥料,除了少部分艺人需设计参展作品外,其余艺人全厂上下无论手艺高低,无一例外都投入到生产面向大众的产品中去。--引自网络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经历了十年内乱,大大限制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很多名人大家成为了批判的对象,他们不敢在紫砂壶签下自己带有印章的底款,但是又不能耽误。中国宜兴紫砂壶的出产量国内国外市场对于中国宜兴紫砂壶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紫砂壶底款印下中国宜兴这几个字作为批量生产的标志。一般这个时期的文革壶把底没有作者款印。
现代制作紫砂壶的名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印章,印章是一个人的象征,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样,会跟随自己一辈子,在紫砂壶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就代表是自己的作品,印章和紫砂壶是相辅相成的作用,有的紫砂壶因为印章扬名天下,有的印章因为紫砂壶身价百倍。
一个普通的紫砂壶盖上了名人大家的印章,可能价值涨了几十倍,这就是一块印章的价值。
‘陆’ 春宫图的紫砂壶一共有多少种
春宫图的紫砂壶一共有36种
‘柒’ 紫砂壶的篆书款都有那些
1、种类主要有:大篆和小篆两个大类。其中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等,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2、美观:篆书作为中国书法的一种都很美,看个人的审美观点。大篆类的比较古朴,小篆类的比较端庄秀美。
3、有一些古文字比较有装饰美,如叠篆、鸟虫书之类的。
‘捌’ 传统紫砂壶都有哪些款式
冲罐(水上漂)、石瓢、西施、井栏等,也是现在常用、好用的实用型器型。
‘玖’ 都有哪些紫砂壶款式
谈文玩鲜事儿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文玩大事我先知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这些经典壶式自其创制后,就成为各时代壶艺家们喜欢制作的品种,并不断衍生出新意。
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如:西施壶、石瓢壶、德钟壶、仿古如意壶、井栏壶、掇球壶、报春壶、供春壶、秦权壶、竹段壶,等等,这十几种壶型几乎所有制壶艺人多做过。
造型经典的紫砂壶为什么那么有魅力?因为紫砂壶造型得以流传至今的,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历代爱壶人审美的洗礼而终成经典。
鉴别紫砂壶,懂得紫砂壶之美的第一步是辨别紫砂壶的造型。如何从紫砂壶造型方面鉴别好坏优劣?首先要学会看懂历代紫砂名家的上乘佳作,根据自身的喜好去欣赏、感受。
“圆器”讲究“圆、稳、匀、正”,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和线条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如石瓢壶、西施壶、仿古壶、掇球壶、井栏壶、德钟壶、秦权壶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典型作品。
【 石 瓢 】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 西 施 】
西施壶,首创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或“倒把西施”。
【 井 栏 】
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可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六方、八方) ,但于壶的整体形式却没什么大的改变。 只是在细节 :如钮、 流、 把、 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 ,也可以从是看出历史的痕迹 。另外井栏壶简单的形式留下很大的发挥的空间, 在装饰手法上的运用也层出不穷, 诗书画印皆可点睛 。
井栏壶流大多数是一弯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长似鲸虹, 短如鹰喙, 曲直皆微妙 。 此壶式也应属曼十八之列 。一改当时繁琐, 守旧, 题材狭窄贫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简洁 、明快、 新颖的壶式 耐人寻味 。搏得当时文士的青睐。 多少年来经历时间考验, 终成紫砂壶式中的传统经典。 后来之匠师从井栏之中汲取了不少灵感 。
【 掇 球 】
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 仿 鼓 】
仿鼓壶可以说是现代每个制壶人学徒时期学的第一把壶。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 德 钟 】
典型的传统壶型,清代邵大亨初创,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 秦 权 】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与韵石合作,一如当年陈鸿寿与杨彭年的传奇。紫砂题铭,直追曼生,神采翻飞。“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 桃源卖茶,以壶为秤。充满了想象的意境和潇洒不羁的情趣。
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将秦权做成了素器的巅峰典范。
【 美人肩 】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来,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暖。
窈窕秀美的壶身,漂亮匀称的壶肩,肩项及腹,骨肉匀亭。纤细绰约的壶把和壶嘴,自然舒展,曲线优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动,清扬婉兮,美目盼兮。
【 供 春 】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为求读书清净,县官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读书于宜兴(旧称阳羡)南部山区的金沙寺中,闲暇时供春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砂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此时已成佛界习俗。也许是出于好奇吧,偷偷地跟着寺里的老和尚抟坯制壶,他见寺后山上一颗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树瘿,像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爱。于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壶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壶身,(那时候还没发展到拍身筒这个工艺步骤吧?呵呵)再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把,用手指按揿壶身表面并留下许多指螺印,烧成后果然生动异常,连老僧与吴颐山见了都连声称赞。供春之壶,胜于金玉。
往期精彩内容:
这种纪念币没有流通,只发行了666套,存世量很少,假的很多(视频)
神了,橄榄核雕刻十八罗汉手持法器五坐骑*(视频)
视频讲解,梅花桩、飞碟桩,对比一下金刚菩提手串(视频)
‘拾’ 时大彬真品紫砂壶有多少品种
时大彬(1573——1648)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着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
时大彬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书扁壶
玉兰花瓣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