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仿古建筑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视频图片的处理软件 2025-05-15 08:30:41
男人的才正常图片 2025-05-15 08:30:30
河南回族男人图片 2025-05-15 08:12:50

仿古建筑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08 22:44:37

什么叫仿古建筑其标志是什么

一、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二、最具有标志性的是保定老城的裕华路。保定老城以明清文化最为着名,裕华路是保定市最繁华的街道,市区范围内90%以上的文物古迹都聚集在这条道路两侧。然而随着岁月变迁,许多古建都已不复存在。面对有历史不见历史风貌、有文化不见文化景观的尴尬,许多专家和市民都呼吁还原这条老街的历史风貌。

② 中国十大名楼

1.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海拔高度为61.7米的蛇山顶上,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黄鹤楼一共有五层,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李白有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全楼高达25.35米,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其四柱高耸,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宋人范仲淹有《岳阳楼记》。

3.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东岸,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波海内外的千古名阁。因初唐诗人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闻名天下。巍峨雄壮的建筑表现出“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其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王勃有文《滕王阁序》。

4.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名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于其上而得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诗因楼作,楼因诗名,一首《等鹳雀楼》使其名扬天下。登上鹳雀楼顶层,远望山峦魏巍,俯瞰大河滔滔,千里盛景,尽收眼底。

5.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丹崖山巅,是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6个单位和附属建筑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积18500平方米。素以“人间仙境”着称于世,其“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6.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3年(1864年)改建,是一座木结构的三重檐,四攒尖顶式楼阁,高三层,18米,面阔17米。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金兰湖光山色而得名。

7.阅江楼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北,濒临长江。因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而闻名于世。楼高52米,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珠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因其古典的皇家气派,被誉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8.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中心,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阁与古城墙及天心公园其他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

9.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市中心,钟鼓楼为砖木结构,是古城西安的象征,现为我国古代遗留钟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鼓楼为目前我国所存较大的鼓楼之一,以歇山式重檐三滴水为建筑形式。

10.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为明朝隐退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③ 占地面积300平方左右仿古建筑

都是仿古建筑图片
http://image.haosou.com/i?src=360pic_normal&q=占地面积300平方左右仿古建筑

④ 仿古建筑屋顶有哪些样式

建议网络图片仿古建筑屋顶,或者千图网、昵图网、素材中国等等素材网站上直接搜索图片,都会有不错的设计。

⑤ 杭州清河坊仿古建筑图片

什么仿古,杭州河坊街的古建筑都是在真正的古老建筑的基础上修旧如旧的,不是重新建造的仿古建筑~!是跟一些城市那种完全重建的仿古建筑不同的。 所以你的问题根本就问错了,也没答案。

⑥ 中国古代建筑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中华文化圈国家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之后常用于各类别建筑。
故宫
[1]编辑本段中式建筑屋顶的分类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2]编辑本段庑殿顶的形式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俗称”四大坡“,是
重檐庑殿顶
“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其中庑殿顶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据《周礼·考工记》载:“商人四阿重屋”,即早在商朝,已有四阿屋顶,但只是四坡水的茅草房而已。 自从西周时代屋顶使用瓦件之后,人们对瓦当与屋脊逐渐重视,因为屋面两坡相交的地方必须把屋脊搭盖好,才不致漏雨,故该建筑形式逐渐形成,实物以汉代阙楼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3] 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只有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采用此种殿顶。 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编辑本段庑殿顶与社会等级
建筑等级主要通过对财富(包括人力)的消耗来体现,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贵重程度、装饰的精细程度等成为表现建筑等级的主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些等级因素并不是财富消耗的体现,而另有其社会文化原因,比如屋顶形式的等级、建筑色彩等级等。 如果说悬山的复杂程度明显低于庑殿及歇山,因此等级较低的话,庑殿和歇山的技术复杂程度则难以排出高下,不能将其等级差异归结于财富的消耗,在东亚范围内来看,庑殿等级也未必高于歇山,如韩国朝鲜时代的景福宫正殿勤政殿即用歇山,而勤政门用庑殿。 中国古代庑殿等级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和二者的技术地域来源及北方的正统政治地位有关。歇山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唐令:宫殿皆四阿)。 与这一问题类似,殿堂式和厅堂式构架的等级问题、铺作形式汉唐间的发展问题等都可以从南北方技术源流差别和北方正统地位方面来思考。 庑殿顶简易变落舍:东南沿海,多暴雨台风,乡民以草结庐,屋顶参照庑殿顶作成流线型,减小阻力以抗强风,并有利于屋顶雨水顺势流下,称之谓“落舍”,亦有朝风一面作成单落舍屋顶。编辑本段庑殿顶的特征
以土木结构为主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还有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其屋顶的造型与众不同,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的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曲的。 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飞动之美。在宋代建筑学名着《营造法式》中,介绍了这种凹曲屋面的建造方法:先定举高,再将桁枋按一定衰减规律向下折降,最终形成屋面的凹曲线。这种方法叫做“举折”。[4]编辑本段庑殿顶建筑的文化内涵
通过“举折”技术建造的凹曲屋面,不仅造型优美,还包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和“天人合一”观念在建筑上的生动体现。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古人的观念中,天圆与画圆的“规”联系在一起,地方与画方的“矩”联系在一起,建筑物上圆(以曲线表示)象天象规,下方(用方正的台基和屋身表示)法地法矩,通过法天象地表现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它又与古代天地人学说相吻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符合“天人合一”学说。 《易经》中的大壮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象征,它同样也反映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大壮卦上面的两个阴爻代表凹曲的屋顶,下面的四个阳爻代表方正的台基和屋身。根据这个模式建造的建筑外柔内刚,曲直互补,刚健而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坡度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为26度~30度,这个角度非常接近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夹角,这也是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5] 重檐庑殿顶的故宫太和殿
单檐庑殿顶 故宫弘义阁
重檐庑顶的泰州南山寺大雄宝殿
日本东大寺的大佛殿采用重檐庑殿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