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瓜草,说是叫一种地玉,到底是啥。说是一种药名求图片和别名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Ⅱ 这个植物是什么植物啊
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L.
蔷薇科Rosaceae地榆属
别名:黄瓜香地榆八面威风白地榆
Ⅲ 一种俗名叫didi(音)的野生植物学名是什么有什么药物作用
翻白草 *
别称:鸡腿根、天藕(陕西)、翻白萎陵菜、叶下白、鸡爪参
翻白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可作药用,一般生长于低丘山坡草地或疏林下草丛中,全草皆可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可治疗痢疾、腹泻、白带、疟疾、吐血、便血、外伤出血。
最早记载于《救荒本草》:翻白草,出钧州山野。苗高七、八寸,细长锯齿,叶硬厚,背白,其叶似地榆叶而细长,并黄花,根如指大,长三寸许,皮赤肉自,两头尖觥。《纲目》:鸡腿儿,生近泽田地。高不盈尺,存生弱茎,一茎三叶,尖长而厚,有皱纹锯齿,面青背白,四月开小黄花,结子如胡萎子,中有细子,其根状如小白术头,剥去赤皮 其内白色如鸡肉,食之有粉。
Ⅳ 一种植物地方都叫它西瓜香,它的学名及药用价值
当地叫西瓜香能治拉肚子
Ⅳ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白花地榆。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bk&sf=1&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0%D7%BB%A8%B5%D8%D3%DC&s=0
Ⅵ 地榆煮水喝功效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分地榆炭,酒地榆,盐地榆,地榆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敛疮,地榆的作用是治吐血,咯血,便血,血痢,赤白带下,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地榆用药禁忌是虚寒者忌服地榆。
基本概述
地榆
药名:地榆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药材基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
炮制方法
1、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3、醋地榆:取地榆片,加麸醋拌匀,吸尽后放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麸醋10kg。醋地榆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崩漏下血。
4、酒地榆: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匀,吸尽后放入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盐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内老黄色,喷洒盐水炒匀,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b,用食盐3kg。
功效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活法机要》记载:地榆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
2、《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
3、《日华子本草》记载:地榆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4、《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记载:地榆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5、《唐本草》记载:地榆主带下十二病。
6、《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
7、《本草正》记载:地榆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8、《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9、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记载:地榆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10、《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11、地榆治湿疹: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一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12、《圣济总录》地榆汤 记载:地榆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
13、《纲目》记载: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义》记载: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
15、《圣惠方》记载:地榆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
16、《开宝本草》记载:地榆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17、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18、《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地榆治胃痛,胃肠出血。
19、《别录》记载:地榆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20、《全展选编·皮肤科》记载:地榆治湿疹: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21、《本草求真》记载: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22、《药物图考》记载:地榆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23、《纲目》记载: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24、《药品化义》记载:地榆解诸热毒痈。
25、《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26、《药性论》记载:地榆止血痢蚀脓。
27、《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地榆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
28、《本经》记载:地榆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9、地榆治湿疹: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
30、《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地榆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
31、《本草选旨》记载: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食用方法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1、虚寒者忌服地榆。
2、《本草经集注》记载:地榆得发良。地榆恶麦门冬。
3、《本草衍义》记载: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地榆。
4、《本草经疏》记载: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地榆。
5、《本草汇言》记载: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地榆。
6、《医学入门》记载:虚寒冷痢禁用地榆。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7、《本经逢原》记载: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Ⅶ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常见但不知道名字,看下面的图片
地榆(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是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Ⅷ 求助,路边绿化带的植物名
路边绿化带的植物名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中文学名:地榆别称: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
Ⅸ 地榆的功效有哪些 地榆资料大全
1
清热解毒
地榆性寒,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
步骤阅读
4
止血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各种出血。
5
治烧烫伤
治疗各种烧伤,烧伤感染,红肿等。
Ⅹ 大家知这中药叫什么吗如图片,我家叫大田头,但不知它的植物学名
虎杖 ,拉丁学名: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别称: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斑杖根、黄地榆,是蓼科虎杖属植物。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