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塞纳河上一共有几座桥
目前巴黎总共有35座桥,陆续建于不同时期,其中已经被列为历史古迹的有三座。在巴黎的建桥史上成为“里程碑式”的桥梁的应该算是“新桥(Pont Neuf)”。新桥其实很有点年头了。这座跨越整个西岱岛的桥梁开工于1578年亨利三世时期,1603年建成,由亨利四世主持了落成仪式。建造新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卢浮宫、圣-日尔曼?德?普雷修道院和塞纳河左岸之间的联系。整个工程是五位建筑师的共同成果,桥面宽度为那个时代所罕见的28米,由12个桥拱支撑,桥拱装饰有三百多个形状各异的面具。被人们称为“圣玛利丹Sanmaritaine”的水泵就安置于第二个桥拱,塞纳河水由此供给卢浮宫和周围地区。之所以命名为“新桥”是因为在此之前巴黎建造的桥梁上都建有一层是商店、二层至五层是住宅的公寓,而唯独这座桥上不设公寓,开创了当时建桥的新潮流,所以得名“新桥”。1786年前后,考虑到有碍市镇美观和空气流通,巴黎所有桥梁上的公寓都被拆除。新桥本身后来根据路易十三的旨意在桥上醒目位置安放了亨利四世的骑马塑像。这些雕像曾于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毁,但又于1818年重塑。在新桥建成后整整两个世纪里,桥屹立不动,这里逐渐成为各种娱乐和商业活动的中心,如今这里依然是巴黎着名的河边旧书市的核心地带。至今法语仍将“经久耐用”的东西比作“Pont Neuf”,即所谓“历久弥新”。
在新桥西面是“艺术桥(Pont des Arts)”。这是一座连接卢浮宫美术馆与法兰西学院的步行桥。1804年,拿破仑下令开始兴建此桥。之所以命名为“艺术”,据说一是因为邻近当时被改为“中央艺术博物馆”的旧皇宫(虽然后来因为桥名太容易与“艺术博物馆”混淆而又将“艺术博物馆”更名为“卢浮宫”);另一是因为这座桥从建成时起便是专供行人通行的步行桥,桥上种植了小灌木,并有供游人休憩的小石凳,堪称塞纳河上的“空中花园”。
在卢浮宫一带塞纳河上的着名桥梁还有协和桥(Pont de la Concorde)、皇家桥(Pont Royal)、卡卢索桥(Pont Carrousel)等。协和桥由工程师贝豪奈设计,建于1791年,一部分筑桥石料来自被拆毁的巴士底狱,目的是使“人民可以继续藐视旧城堡”。桥上最初装饰有拿破仑时期的将军和君主复辟时期文武官员的雕像,后来因为有人担心桥身会不堪重负而塌陷,这些雕像被搬到了凡尔赛宫。皇家桥呈夸张的驴背状,与新桥和玛利桥(Pont Marie)一起,是巴黎历史最悠久的三座桥。此桥于1685年至1698年间由伽伯里艾尔和蒙萨尔设计建造,因全部工程由路易十三出资而得名“皇家桥”。卡卢索桥始建于1834年,重建于1930年,但桥的两端各保留了两座17世纪的雕刻,北侧是“工业”和“富足”,南侧则是“巴黎市”与“塞纳河”。
塞纳河右岸的玛利桥是以这座桥的设计者、1614年开拓在西岱岛旁边的圣-路易岛(Ile St-Louis)的发起人克里斯多夫?玛利(Christophe Marie)的名字命名。桥身同样呈驴背形,桥墩附近饰有壁龛。1658年时塞纳河的一次骤涨曾经冲毁了桥拱,但修复后以木桩支撑的桥墩依然屹立至今。在圣路易岛还可以看见苏利桥(Pont Sully)。该桥以圣路易岛的一个岬角为中心,由南北两个方向分别跨越塞纳河。北向的分支较短,是单拱桥;南向的分支较长,是三拱桥。整座桥梁将亨利四世大街和圣-日尔曼大街连接为一体。两段桥会合处有一个小广场,是法国君主时代一个花园的遗址。
亚力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Ⅲ)应该算是目前塞纳河上最漂亮、或者说最“招摇”的一座桥。虽然桥上的装饰充斥着古典风格的神仙骑士,但这座桥其实落成于1900年,是当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表示法俄亲善而送的礼物。大桥的名称也得自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力山大三世。全长107米的大桥只有一个桥拱,为了不影响香榭丽舍大道和荣军院的视野而将桥身造得特别低矮。桥上所有的装饰雕塑几乎都有讲究。桥身的一面塑有俄国圣彼得堡的城徽以及象征涅瓦河睡神的雕塑,另一面则是象征巴黎与塞纳河成长历史的两个侏儒;桥的两端还各有两根象征科学与文艺的立柱以及象征工业与商业的两匹奔腾的骏马。桥的每一个入口都耸立着高高的角柱,柱上是镀铜骑士群雕像;桥的两侧还装饰有水生动植物与花环图案。即便是在阳光忽隐忽现的巴黎,这座精心装饰过的大桥也是终日金光闪闪。
对于更看重塞纳河浪漫的一面的人来说,塞纳河上保留的最有价值的桥应该是米拉波桥(Pont Mirabeau)。当年阿波利奈尔曾经在这里吟诵:“米拉波桥下,塞纳河水在流淌,我们的恋情随波荡漾……人生的脚步迟缓,我们的心渴望激荡……”而阿波利奈尔所称的“一群低泣的桥”则在与这座“浪漫之桥”完全相反的方向。那是一组从建成之日起就更为巴黎下层居民所熟悉的桥:因不堪过往运货车辆的重负而于1848年断裂,到1862年才得以重新修复的路易-菲利普桥(Pont Louis-Philippe);以1830年在此罹难的一位起义者的名字命名的阿荷高勒桥(Pont d'Arcole);圣母桥(Pont Notre-Dame)的前面是兑换桥(Pont-au-change),它是12世纪货币兑换业兴起的见证。而当年兴起于此地的花鸟市场如今仍是巴黎的一景。在左岸的是都尔奈勒桥(Pont de la Tournelle),桥上装饰着巴黎保护神:圣-热那维埃夫的雕像。过了阿西卫士桥(Pont de l'Archeveche)再往前走,便是小桥(Petit Pont)和紧邻的双倍桥(Pont au Double)。小桥的名字恰如其分,因为它是巴黎最短小的桥梁之一。双倍桥建于17世纪,教会医院坐落于此。全桥跨越塞纳河两岸,因为照料病人的嬷嬷们必须在河边清洗医院里的衣物,需要方便地往来于两岸同时又不能妨碍行人,于是政府规定桥宽的1/3供行人行走。由于禁行的桥宽恰恰是步行道的两倍,桥名便由此而来。如今嬷嬷虽然不见了,但步行桥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
当然,塞纳河上还有一座到20世纪才“一夜成名”的桥。那正是“Bateau Mouches”码头所在的阿尔玛桥(Pont de l'Alma)。阿尔玛桥桥侧伫立着一座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搬来的巨型雕像,原来这座桥是因为可以利用雕像观测塞纳河水位而小有名气,但自从戴安娜在这里出过车祸以后就身价百倍。事后这里竖起了一座火炬状的纪念雕像。雕像的基座上一度被涂抹满了各种留言。这些涂鸦中的英文远多于法文,但巴黎人仍在去年年底很负责地对雕像进行了一番清洗,如今它金光闪闪程度已经可以媲美亚力山大三世桥上的雕像。
㈡ 塞纳河的美景
塞纳河的两岸,都种植着梧桐树。树林的后面,就是庄严的建筑群。河北岸的大小皇宫,河南岸的大学区,河西面的埃菲尔铁塔,还有位于河东段城岛上的巴黎圣母院,等等,都以富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形态,展现出了它们所共有的华美风格。在游船的一个转弯处,好似半岛的地形上,还矗立着一座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像,造型与美国纽约的那座一模一样,虽然纽约的那座是法国民众送给美国民众的礼物,可是巴黎的这座却明显地比纽约的那座矮小许多。河的某处有水闸,水闸都是巨大的铁门,至今开合仍用手工操作。然而在距离如此古老的设备不远处的河面上,就停泊着用豪华游艇改建成的船型餐厅,舱内的食客可以一边用餐一边观赏河中与对岸的景象,游船上的人也可以一边观赏河景一边观看用餐的人们。
名桥荟萃
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有特点,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这座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建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当时是1900年左右,俄法两国在百年前还是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而且将桥通向拿破仑墓。大桥两端四只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其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别显眼。
巴黎最古老的桥有三座:玛力桥、王桥和新桥。这三座桥都是17世纪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
玛力桥
玛力桥建于17世纪初路易十三时代,桥的名字来自建桥者———建筑师玛力。他将每个桥墩都塑了凹刻洞。桥南是圣路易岛,岛上的房子看去和桥一样古老,建筑物已经倾斜,着名雕塑家罗丹的女弟子卡弥儿·克罗黛工作室墙皮都脱落了,可隐约看见裂缝。
王桥
王桥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钱建了这座桥,以后成为巴黎人举办庆典的地方。历史上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以这座桥为中心,当时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尔泰工作过的楼,他1778年5月30日在这个小楼辞世。旁边还有作家阿那多尔法兰西写作10年的地方。
新桥
新桥则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开始动工,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了。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桥有12个拱,每个拱上塑了壮士的头颅,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闭目静思。新桥横跨西岱岛,桥下的岛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纳河,将河一劈为二。新桥建成后整整两个世纪,一直是巴黎的商业中心,桥上热热闹闹,有书商、自编自演的艺术家、流动摊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桥仍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从桥上走过,见桥两边的人行道还建有半圆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记载着岁月沧桑。这座巴黎最古老的桥却叫新桥,已有近400年历史了。
塞纳河艺术桥
距新桥不远处,是专为行人而建的金属为主体的艺术桥。桥上种植着花木,桥栏杆上竖立着艺术家弗朗西斯·加佐的作品,有塞纳河上花园之称。站在艺术桥上,只见桥北是卢浮宫,桥南是法兰西研究院,桥东是大法院,曾关押过路易十六王后,桥西就是王桥。桥上常有摄影师或画家在桥上寻找灵感,也不乏艺术家的作品在桥上展出。
2010年5月,法国巴黎市政府决定,为了保护横跨塞纳河的艺术大桥,将清理掉世界各地的游客挂在桥上的各种挂锁。法国巴黎被称为浪漫之都,许多来过这里的情侣们都把刻有双 方名字的挂锁挂在艺术大桥上,表达对爱人的恒久之情。因此巴黎市政府的拆锁决定也招来一些情侣们的不满。
㈢ 塞纳河美在那里
塞纳河美是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76.6公里。它是欧洲有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它就是巴黎之河;巴黎在该河主要渡口上建立起来的,河流与城市相互依存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离的。
㈣ 塞纳河上有多少座桥 包括巴黎以外的
32
㈤ 法国塞纳河边都有什么出名的桥
留学的这几年,走过欧洲的许多城市。
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泰晤士河上的伦敦,
运河间竖起泪水塔的阿姆斯特丹,
少女望着水手离开的方向,
汽笛吹响,岸边的浅水那么清澈,
可流淌的河水不曾停歇,
洗刷着一座城池千百年的喜怒哀乐…… 这座青铜色的桥是19世纪末金属建筑物的代表,更是一座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的桥。法国诗人纪尧姆 阿波利奈尔(1880—1918)曾作了一首唤做米拉波桥的诗:Sous le pont Mirabeau coule la Seine
Et nos amours
Faut-il qu'il m'en souvienne
La joie venait toujours après la pein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Les mains dans les mains restons face à face
Tandis que sous
Le pont de nos bras passe
Des éternels regards l'onde si lass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L'amour s'en va comme cette eau courante
L'amour s'en va
Comme la vie est lente
Et comme l'Espérance est violent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Passent les jours et passent les semaines
Ni temps passé
Ni les amours reviennent
Sous le pont Mirabeau coule la Sein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米拉波桥下塞纳河滚滚的流
我们的爱情一去不回头。。。
○
○
除了以上所列出六座桥,
小巴黎地区的塞纳河上还有很多座美丽的桥。
巴士底狱石材的重生, 协和桥
Pont de la Concorde
法国大革命时期,拆卸的巴士底狱的石材建造,完成于1791年。
美丽的曲线错层, 索菲里诺散步桥
Passerelle Solferino
低调的华丽,回转时光的皇家桥
Pont Royal
这是仅次于新桥与玛丽桥的第三古老的桥,桥梁连接了左岸的巴克街和博纳街以及左岸的花神宫。
巴黎古监狱旁的兑换桥
Pont de Change
桥梁连接了正义宫,巴黎古监狱及右岸的夏特雷剧院。
玛丽桥
Pont Marie
小桥
Le Petit Pont
道布勒桥
Pont au Double
托内尔桥
Pont de la Tournelle
苏立桥
Pont de Sully
奥斯特利茨桥
Pont d'Austerlitz
路易斯菲利普桥
Pont Louis Philippe
阿尔科莱桥
Pont d’Arcole
卡鲁塞尔桥
Pont Carousel
荣军院桥
Pont des Invalides
德比利行人桥
Pont Debilly
耶拿桥
Pont d’Lena
挑一个阳光满溢的午后,
沿着塞纳河走走停停,
奥赛博物馆的钟,协和广场的方尖碑,
圣母院前惊起的鸽群,闪烁的铁塔,
这些都是我喜欢的巴黎。
毕竟,在巴黎,沿着塞纳河漫步才是正经事。。。
而你又最喜欢塞纳河哪里的景致呢?
【法兰西一分钱】 法国本地资讯博主,擅长买买买,从日常生活到精品小众,不怕剁手吃土,只想物有所值。 ID:francepromo
㈥ 巴黎塞纳河上的十座名桥是
巴黎塞纳河上的十座名桥是米拉波桥、比阿盖姆桥、阿尔玛桥、圣母院桥、双倍桥、新桥、艺术桥、卡卢索桥、亚历山大桥、伊阿纳桥。
米拉波桥
桥身用青色的钢铁铸成,满是旧工业时代特有的罗纹、铆钉,增添了许多沧桑的味道,两边的桥墩各有青铜雕刻的海之女神像;米拉波桥附近的河岸最宁静,没有喧嚣的市井声音,就像那首依然刻在桥侧的短诗《米拉波桥》一样。
比阿盖姆桥
离开米拉波桥向东,是一条横跨在塞纳河上的双层桥——比阿盖姆桥,桥的上层是地铁6号线的轨道,下层通汽车、自行车和行人。沿着人行道在河的中央处伸出了一个平台,上面是一尊青铜像,策马奔驰、手执长予,前进的方向正是埃菲尔铁塔的方向。也许比阿盖姆桥不是塞纳河上最美丽的桥,但是却能在这里看到巴黎最美的风景。
阿尔玛桥
阿尔玛桥墩上有4座法国士兵雕像,其中一座名叫“如阿夫”的雕像,它是由着名雕像家迪鲍尔制作,现在成为了塞纳河水位的标记。阿尔玛桥是塞纳河上最“新”的桥,其设计非常简洁。而真正让它成名的原因是戴安娜王妃殒命于此,就是阿尔玛桥右岸的隧道内的第13根柱子,让这朵“英伦玖瑰”猝然凋谢。阿尔玛桥也由此一夜成名。
圣母院桥
圣母院桥由两岸分别向河中伸出一段石头墩柱,中间是一段优美的金属弧度,正是这并不被太多人注意的圣母院桥,连接着巴黎的两个中心:巴黎圣母院和市政厅。
双倍桥
双倍桥有非常特别的木头颜色,在永远灰色的或者青铜色的塞纳河桥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建成的时候专门供当时在旁边的教会医院里的修女使用。如今桥中央宽阔的“双倍”空间,成了玩滑板车的少年和手鼓艺术家们的天地。
新桥
新桥或许是塞纳河上最出名的桥了,它曾经是无数电影和照片中美丽的取景地,虽然被称为“新桥“,却是巴黎最古老的一座桥,它建于1578年,是巴黎建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塞纳河上第一座桥面上没有建房屋的石桥。新桥还是巴黎的商业中心,桥上很热闹,有书商,自编自演的艺术家、流动摊贩,甚至还有拔牙的。
艺术桥
艺术桥是座步行桥,没有汽车通行,是一座墨绿色的小桥,由纤细的钢架支撑着,用一块一块的杉木铺成,桥中间种着鲜花和灌木盆栽,配上长条木椅,色调古朴,十分怀旧。在这里观赏卢浮宫和西岱岛最惬意不过了。
卡卢索桥
卡卢索桥建于1831年,原名“圣佩尔桥“,因桥头正对塞纳河左岸的圣佩尔街而得名。1834年,国王路易.菲得浦把它改成现在的名字。卡卢索桥初看虽然并不起眼,但这灰色的建筑,沉重的石头质地,褪去了花哨的修饰与后天的雕琢,是真正从中世纪流传到今天的巴黎的感觉。而今,桥的两端各保留了两座17世纪的雕刻。这座桥连接起巴黎最重要的两大博物馆,卢浮宫和奥塞美术馆。
亚历山大桥
亚历山大三世桥于1900年落成,有“世界最美的大桥“的美称,全长107米,桥身由一个拱桥组成,桥身较低是为 不影响香榭里舍和荣军院的视野。作为当时法俄友谊的象征,桥以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桥的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镀铜骑士群雕像,桥身是一群水生动植物图案与一组花环图案,桥上做工精致的金属路灯在夜间更添魅力。
伊阿纳桥
伊阿纳桥的左岸是埃菲尔铁塔,右岸是夏乐宫。它本身没有太多醒目的雕塑、花样。但每天有无数人走过它,走向自己的梦想。
㈦ 塞纳河的介绍
【名称来源】
塞纳河的河源,距巴黎东南275公里。在一片海拔470多米的石灰岩丘陵地带,一个狭窄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沿溪而上有一个山洞。洞口不高,是人工建筑的,门前没有栅栏。洞里有一尊女神雕像,她白衣素裹,半躺半卧,手里捧着水瓶,嘴角挂着微笑,神色安详,姿态优美。小溪就从这位女神的背后悄悄流出来。显而易见,塞纳河是以泉水为源的。当地的高卢人传说,这位女神名塞纳,是一位降水女神,塞纳河就以她的名字为名。考古学家根据此地出土的木制人断定,塞纳女神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已降临人间。
还有一种说法,距河源不远的地方有个村镇,镇内有个玲珑雅致的小教堂,里面墙壁上图文并茂地记载说:这里曾有个神父,天大旱,他向上帝求雨,上帝为神父的虔诚所感动,终于降雨人间,创造一条河流,以保永无旱灾。这个神父是布尔高尼人,他名字在布尔高尼语中为“塞涅”,翻成法文即“塞纳”,于是这个村镇和教堂教名为“圣·塞涅”。故有人认为,塞纳河名来源于这个神父。
早晨的塞纳河
【自然特征】
(1)自然地理
塞纳河发源于勃艮地科多尔(Cote d'Or)大区朗格勒(Langres)高原塔塞洛山(Mont Tasselot)的海拔471米(1,545呎)处,全长776公里;当其曲折流经沙蒂永(Chatillon)那边多孔石灰岩村野时仍是一条小溪。它从勃艮地流向西北、进入特鲁瓦(Troyes)上方的香槟;它在香槟干燥的白垩高原时是两岸坚固的濠沟。流到罗米伊(Romilly)附近与奥布(Aube)河会合,朝西流向蒙特罗(Montereau)附近时河谷变宽,在此它从左岸接纳约纳(Yonne)河。塞纳河又折向西北,当其筑成濠沟似的河谷跨越法兰西岛奔向巴黎时,通过默伦(Melun)和科尔贝(Corbeil)。当其进入巴黎时,在右岸与其大的支流马恩河汇合;在蜿蜒流经大都会后又在右岸接纳瓦兹(Oise)河。在通过巴黎时,塞纳河已经过修整,两岸码头之间的河道已经变窄。它沿着大盘曲的河道流去,在芒特拉若利(Mantes-la-Jolie)下方穿过诺曼第奔向位于英吉利海峡的河口湾。它宽阔的河口湾迅速张开,通过唐卡维尔(Tancarville)延伸26公里(16哩),抵达勒哈佛尔(Le Havre);它常有涌潮现像。
从发源地到巴黎,塞纳河流经一连串逐个年轻的沉积岩的,填实构造盆地的同心地带,地带的中心就是紧紧环绕巴黎周围的法兰西岛的石灰岩台地。这一盆地的岩石都以巴黎为中心略呈倾斜,并具有一系列表面向外而间隔有较窄的黏土溪谷的石灰岩(包括白垩)马头丘(cotes)。这些马头丘被塞纳河及其支流冲破,已造成一些明显的缺口。在巴黎以下,塞纳河下游的河道,按照影响盆地北部的结构性虚弱线的走向,大致沿西北方向入海。英吉利海峡在盆地的北面,打破了它的对称,打破了同心地带的完整性。塞纳河是仍在白垩地带入海的。
塞纳河夜景塞纳河盆地的地势没有惊人的起伏不平。从其源头出发48公里(30哩)已下降244公尺(800呎),而巴黎距河口365公里(227哩),却仅高出海平面24公尺(80呎)。因此,塞纳河流势平缓,显然适航,又因其水情一般有规律性而更加适航。
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地区。塞纳河从盆地东南流向西北,到盆地中部平坦地区,流速减缓,形成曲河,穿过巴黎市中心。巴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其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巴黎市沿塞纳河十多公里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的堤岸,有30多座精美的桥梁横跨河上,高楼大厦排列于两岸,倒影入水,景色十分美丽壮观 。
(2)水文
塞纳河盆地大多是由可渗透的岩石构成的,岩石具有吸水能力,可缓解洪水氾滥的危险。整个盆地的降水量适中,一般为650�6�5750公厘(35�6�530吋),而且常年雨水分布均匀,仅在较高的南部和东部边缘地带偶而降雪。塞纳河是法国最具有规律性的大河,也是最天然适航的河流。为提高其适航性,已进行过促进河水规律化的建设,枯水现象业已消失。冬季洪水很少具有危险性。在巴黎,河的平均流量约为每秒280立方公尺(10,000立方呎)。
塞纳河上的游船
【发展经济】
塞纳河(尤其是巴黎以下)是一条货运的通衢。它将巴黎同大海及大海港勒哈佛尔连接起来。卢昂(Rouen),虽距海约121公里(75哩),但在16世纪是法国的主要海港,而在19世纪却被勒哈佛尔所超过。吃水达3.2公尺(10呎)的船只可航抵巴黎的码头。多数货运——主要是沉重的石油产品和建材——可上溯到达位于热内维尔(Gennevilliers)的主要巴黎港口设施。塞纳河下游系统经马恩河可通达莱茵河,经瓦兹河可连接比利时的航运水道。塞纳河水对沿岸居民是重要的资源。大型电站,无论热电站还是核电站,都从河内抽取冷却水。巴黎周围地区的用水(包括工业和居民两方面的用水)有一半取自塞纳河,在卢昂和勒哈佛尔之间这一地区的用水,有3/4也取自塞纳河。
塞纳河上的船有不同档次,豪华型的船上有乐队奏乐,游客可以在高出地面约20公分的面积也就10平米的“舞池”中跳舞,可以享用到着名的法国大菜法国蜗牛鹅肝酱什么的;普通型的没有餐饮,分上下两层,上层敞篷,下层封闭,视野都很好。游船从码头出发沿着塞纳河的一岸行驶,到西岱岛打回头,沿另一岸边行驶回到码头。人们在美妙的音乐和英语、法语的解说中,尽览两岸旖旎风光。 [编辑本段]【河流发展】虽 塞纳河风光然塞纳河的水势平均较平缓,而自19世纪开端以来,都认为有必要加以改善。为了提高其航运能力,已在约纳河盆地修建水坝和水库,提高了塞纳河的水位。塞通湖(Lake Settons,1858年,原为浮木而设计)、克雷森特(Crescent)水库(1932)和绍梅康(Chaumecon)水库(1934)都已为降低洪水氾滥和保障夏季经常供水而发挥作用。自1950年以来,从盆地上溯在约纳河、马恩河、奥布河和塞纳河本身已建成4座大型水库。这些比较浅的水库,周围有林地和乡村环绕,现已成为鸟类保护区和观光胜地。 [编辑本段]【名桥荟萃】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有特点,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了。这座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建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当时是1900年前后,俄法两国在百年前还是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长地将桥通向拿破仑墓。大桥两端四只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它的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别显眼。
塞纳河上的桥巴黎最古老的桥有三座:玛力桥、王桥和新桥。这三座桥都是17世纪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玛力桥建于17世纪初路易十三时代,桥的名字来自建桥者———建筑师玛力。他将每个桥墩都塑了凹刻洞。桥南是圣路易岛,岛上的房子看去和桥一样古老,建筑物已经倾斜,着名雕塑家罗丹的女弟子卡弥儿·克罗黛工作室墙皮都脱落了,可隐约看见裂缝。王桥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钱建了这座桥,以后成为巴黎人举办庆典的地方。历史上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以这座桥为中心,当时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尔泰工作过的楼,他1778年5月30日在这个小楼辞世。旁边还有作家阿那多尔法兰西写作10年的地方。
塞纳河上的新桥
新桥则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了。此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桥有12个拱,每个拱上塑了不知名壮士的头颅,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闭目静思。新桥横跨西岱岛,桥下的岛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纳河,将河一劈为二。新桥建成后整整两个世纪,一直是巴黎的商业中心,桥上热热闹闹,有书商、自编自演的艺术家、流动摊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桥仍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从桥上走过,见桥两边的人行道还建有半圆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记载着岁月沧桑。 这座巴黎最古老的桥却叫新桥,已有近400年历史了.
距新桥不远处,是专为行人而建的金属为主体的艺术桥。桥上种植着花木,有塞纳河上花园之称。站在艺术桥上,只见桥北是卢浮宫,桥南是法兰西研究院,桥东是大法院,曾关押过路易十六王后,桥西就是王桥了,视野开阔,水天一色。 这是网络中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㈧ 姜太公即吕尚吗塞纳河上有多少座桥
姜太公指姜尚,姜性,名尚,字子牙,其先祖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也叫做吕尚。
塞纳河上横亘着有36座桥,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
㈨ 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桥有哪些,名字是什么
塞纳河流经巴黎市区13公里,河上横亘着36座桥,陆续建于不同时期。比较知名的桥如下:
新桥,新桥则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已有近400多年历史了。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此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
玛力桥,建于17世纪初路易十三时代。玛力桥建于17世纪初路易十三时代,桥的名字来自建桥者———建筑师玛力。
皇家桥,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钱建了这座桥,以后成为巴黎人举办庆典的地方。历史上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以这座桥为中心,当时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
路易菲利普桥,始建于1833年,1848年革命期间被焚毁,现在看到的桥是1860年建成的。
亚历山大三世桥,它是塞纳河上最宽、最漂亮也是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桥。大桥为全金属结构,全长109米,宽40米。1896年修建,是一座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是为了满足即将举行的世博会的需要,并最终于1900年世博会开幕时正式落成。
阿尔高勒桥,该桥为巴黎最窄的桥,始建于1828年,是一座单跨拱桥形式步行桥,1854年改建为可供车辆通过的新桥。
塞纳河艺术桥,是专为行人而建的金属为主体的艺术桥,没有汽车通行,是一座墨绿色的小桥,由纤细的钢架支撑着,用一块一块的杉木铺成。
列奥波得-谢达尔-申高桥,该桥原名使用拿破仑三世1861年定下的名字,索尔菲雷诺桥, 2006年为了纪念一位名人诞辰100周年而更名列奥波得-谢达尔-申高桥。该桥为一座单拱型钢结构步行桥。
阿尔玛桥,让它成名的原因是原英国戴安娜王妃殒命于此。这朵“英伦玖瑰”的猝然凋谢。让阿尔玛桥也由此一夜成名。“这就是狄安娜王妃出车祸的地方,左边第十一根柱子,现在那里塑了她的小金像。”
比哈坎穆桥,1900年为了世博会的需要在此处建设一座公路铁路双层桥,1902年完工。目前桥的上层是地铁6号线的轨道,下层通汽车、自行车和行人。20世纪70年代此桥因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而盛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