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女娲的形象是什么
女娲的形象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图片摘自《网络》
② 女娲补天女娲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功绩
女娲神话的起源
女娲的神话,在《山海经》《楚辞》《礼记》等先秦文献史籍中就有了广泛的记载,说明最晚在战国时期,民间对女娲的神话就已经有了广泛和久远的流传。这比盘古在汉末三国才出现在典籍中可早太多了。
而将一个女性作为创世、造人的始祖,这种理念是很难起源自父系氏族社会的,可信的解读应该是,女娲崇拜应该始自母系氏族时代。也就是说,可能在炎黄时代,民间就有女娲神话的相似传说在流传。这是上古先民的记忆,不断的传颂下来,并伴随着部落的迁移、融合,逐渐扩散。
女娲根据自己的形象“抟土造人”
这是女娲给后世留下的最大的功绩,也是最为人熟知的女娲的神话内容。
在女娲之前,世界上存在神(例如女娲、共工、祝融等),却没有“人”的存在。是女娲在游历世间的时候,感受到了这天地间缺少了和自己相似的“人”,于是利用黄河中的泥土,根据自己的样貌捏出了“人”,并通过神力,让人成为了具有灵性、有智慧的真正的“人”。
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华夏文明里,最早对于自我意识的探源——上古先民认为,“人”是神的映射(女娲于黄河中看到自己的倒影而想要造人),是神格赋予到人身上后形成的特殊物种。
后世因为统治阶级对统治合法性解释的需要,女娲造人的神话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女娲最先是用手亲自捏人,后来因为速度太慢,而选择用绳子蘸着淤泥甩在岸上,大量的泥点化为人形。用手捏出的,就是高贵的人,也就是统治阶级;用绳子甩出来的,就是普通百姓,是天然被统治的人群。
这听起来,和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起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治洪水、灭恶兽、炼石补天——让人类延续下去,巩固了女娲作为人类母亲的形象
人就在女娲的手中诞生,第一次睁开了眼睛,认识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快就给了人类巨大的震动。
是真的震动,因为天塌了。
相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爆发了一场大战,共工战败。他一怒之下撞向了不周山,将不周山撞塌。
而不周山,是撑天的天柱。天柱倒了,直接结果就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整个大地,不分东西南北,全部都陷入了各种各样的灾难之中:
天火蔓延不灭,洪水泛滥滔天,大地到处地震,遍地是食人的猛兽凶灵,空中飞的是捉人的鸷鸟恶龙。
用现代人可以想象的画面来说,就是到处都在火山喷发,到处都在天崩地裂,到处都是穷凶极恶的怪兽。
对,就是加强版的《2012》的场景,再加上《长城》里满地横行的饕餮怪兽。
天塌之后的恐怖三连
女娲不忍心自己亲手创造的人类消失在滔天的灾难里,于是她再度成为人类的保护神,而且在补天神话里,女娲的神力得到了更完整的体现:
战斗力 - 女娲扫灭了横行在大地上的恶兽,代表性的动作是击杀了黑龙,拯救了冀州百姓。这说明女娲在战斗在武力上,是很高的。对比西方的神话来讲,女娲兼备了希腊神话里雅典娜、北欧神话中女武神瓦尔基里的角色。
工匠能力 - 为了支撑倾斜的天,女娲先是斩断了巨鳌的四肢,使其成为支撑四极的天柱,然后炼化五色石,将天的窟窿填充圆满。这充满创造力的施工能力,放眼神话领域,是可以比肩希腊神话里的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他在奥林匹斯山上,是司掌火、火山、锻造、冶炼、工匠的神。
治水 - 女娲神话中,因为天倾导致的大洪水,是华夏文明里最早的大洪水记忆。这应该是人类幼年时期面临无计可施的大洪水,由心底产生的无可抵御的恐惧感代代相传下来的。
在关于女娲的神话中,有认为女娲是和伏羲处于相同时代,并且女娲与伏羲是兄妹及夫妻关系。我们经常看到的两个人首蛇身、尾部相交的壁画图案,就是女娲与伏羲。这类壁画,多见于东汉时期,说明女娲伏羲的神话,极有可能大成于东汉时期。
虽说女娲伏羲关系密切,但在后世的传说中,女娲更加神话,而伏羲却显得更加世俗化,这一点从功绩上我们可以感受出来:
我们看看女娲的功绩——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平洪水灭猛兽、置婚姻定人伦,这些大功,均是需要以无上神力才可能完成的。这大地上创造了人类,并且为了人类的福祉消弭了灾祸,这是中华文明里时代尊崇女娲娘娘的原因。
再看看伏羲的功绩——发明八卦、结网渔猎、创造文字,等。伏羲的功绩,是作为华夏民族的人文祖先,以人的智慧开创文明。这是他位列三皇的理由。
甚至在一些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的并不是盘古,而是女娲。也就是说,女娲的神话,是从源起的无天无地的状态开始。
总结
不同于盘古,女娲是华夏文明原创的神话传说,她的形象,继承了远至母系社会的上古记忆,而且贯穿了天地起源、人的传说、治水救世等最核心的神话事件。从这些来说,女娲的内容远比盘古还要丰富和精彩。将女娲称之为中国神话体系的第一大神,实至名归。
③ 我国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有什么寓意呢
自汉代以来,出土了许多伏羲和女娲的画像。这些画像的材料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伏羲和女娲手中各有一把尺子和一个指南针。作为古代创造的伏羲女娲的神祗,显然可以有更壮观的东西,但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工匠器皿呢?在中国出土的伏羲女娲地图中,尺子和指南针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明我们对古代的规则和时刻的意义不是很清楚。指南针和方尺也许只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两种绘画工具,但在古人眼中,它是站在天地之路上的。
生产劳动之美在古代,人们每天采摘和狩猎食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祖先们不仅能制作各种生活用具,还能在上面画图案,这不仅是原始的用具,也是原始的艺术。最早的图形甚至不是规则的,而是模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月亮、星星、鸟类、动物、昆虫和鱼类。但渐渐地,人们开始画出更有秩序的几何图形,正方形或圆形,弯曲或直线。这些纹样,后来成为器物生产的必要形态,因此迫切需要上升到规范和标准的层面,规则和时刻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④ 伏羲女娲图的作品意义
“口言不忘信”,很直接地指出了口识是属是属于信德的,口一开,就不能够忘记守信。可见,口识和身识在信德的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内修信德培养后天之本,外用信仪恪守信德的法则,信受奉行,信守承诺,守信不违,恭谨诚信,言而有信,信而有真,讲信修睦,“言必信,行必果”,不违信用,诚信待人,就成为德育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和根本性的基础。
左执规右执矩的伏羲女娲,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选自《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先生着ISBN:97875117335667
图片来源:德慧智原创、网络
文章来源:德慧智微信公众号
⑤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因为在古代,圆规和曲尺有着很崇高的意义,它们象征着立于天地之间的大道,象征着规则,象征着天圆地方,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努力的结晶,圆规和曲尺象征着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规则,有法度,很好的和女娲的形象相契合,是正义的化身,也代表了人们对女娲的崇拜与尊重,把女娲当做人类的最高法则来看待。
除了这个意义之外,女娲拿这两个东西在手上还跟这两个东西的独特的意义有关系,圆规跟曲尺一个是圆的,一个是方的,既代表着天圆地方,也象征着人们心中所崇尚的自然法则,以及一切为人做事的准则,将这两样东西置于女娲的手上,就代表着女娲是人间法度的掌管者。
⑥ 女娲图片要真人,真实
没有人见过女娲,就没有真实的图片,都是人造的图片。
⑦ 王者荣耀鬼谷子女娲图片
一、王者荣耀鬼谷子技能介绍:
被动技能:封闭机关,鬼谷子的技能对防御塔有效,并沉默0.5秒
技能1:飞遁鸣高,鬼谷子向前召唤鬼火,击中带150点法术伤害(每提升一级+15点)并提高移动速度30%持续2秒。
技能2:占星之术,鬼谷子标记敌方,并在1.5秒后承受185点法术伤害(每提升一级+18点)
技能3:仙风道骨,鬼谷子提升法术防御物理防御50%,持续6秒
二、王者荣耀女娲技能介绍:
气数终焉:对于距离自己更远的敌人造成更高的伤害;
太古雷霆:女娲召唤法阵,并在锻造的延迟后对法阵内的敌人造成法术伤害;
造化勒令:女娲在制定位置召唤法阵后对法阵内的敌人造成法术伤害并标记,女娲的其他技能伤害会触发标记,造成法术伤害与眩晕效果;
制裁神谕:将自己固定在一个法阵上,无法移动和攻击,使其他技能的射程增加并获得额外的法术穿透,最多持续10秒,效果结束后增加移速。
三、王者荣耀鬼谷子和女娲对比分析:
从两个英雄的技能来看,鬼谷子的伤害更高,但是女蜗的伤害范围更大,两个都拥有晕眩技能,不过鬼谷子的技能仙风道骨可以提升法术防御物理防御50%,持续6秒,这个技能是非常变态的,个人认为鬼谷子要更出色一些。
四、鬼谷子的图片
⑧ 女娲长什么样
人首蛇身。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在中国神话里,女娲是创造一切生命的万物之母,是传说中许多女神化身的原型,也是永远活在中国文化里的原型母亲。
女娲为创世神,但创造既包括自然界的创造,也包括人类的创造,因而女娲又是造人之神。根据传说,某一天,她经过黄河的河畔,想起开天开辟以来,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一遍寂静的世界。
(8)女娲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女希氏、有蟜氏等,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中说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是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两人结为夫妻,缔造了人类。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据传,女娲补天就在就是湖北郧阳西南处。
当女娲路过五卦山,看到了一堆废土,就挑了一担运往河径巷边存放着,成为了现在的南练和北练两座山包。为了纪念女娲氏,吴卦庄太公陈朝钦,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在皇家墩修建庙宇,现名曰西云庵,原名曰陈家庵。原庙巍峨,正面供奉担山祖师女娲娘娘。
⑨ 女祸长什么样子图片
女娲补天女娲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女娲真身长什么样子一直都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因为女娲娘娘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我国民间传统的天穿节就是为了纪念女娲补天而设立的。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直到最近网络上扒光了一组女娲真身吓人图片大全,女娲的真实面目才被揭开。
女娲真身吓人图片大全,人首蛇身的诡异存在真可怕
女娲娘娘的真身是跟人一样只是叫做类,而人由于外形很像神则叫人类,从女娲真身吓人图片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女娲娘娘的法身是人首蛇身,象征神籍之首,补天之神,伏羲之妻,净化生命,女娲娘娘的外表为十八岁红衣女神。女娲娘娘全称女娲忠圣天皇娘娘或青灵圣母女娲娘娘,称号亦有地皇、青后、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