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要写一篇从教育部补助职校生这件事情的感想..联想到什么2000字左右 给点素材也可以
(共2篇)第一篇:我对国家助学金的感想
国家助学金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我感谢祖国对我的关怀,我要把国家的关怀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学习,同时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有人说“获得了国家的资助,一要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二要合理计划,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这句话很正确,尤其对于我这个天生就是贫困的人来说是特别会善用资源的,绝不会乱花一分钱。
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骂我们这些贫困生的文章,我看到了之后,我的心很痛,对于他们的批斗我也难以平伸,现在新的国家助学金条例出台后他们就骂得更加轰轰烈烈了。我在沉思,我们也是人,有情感的人,有血有肉与他们没有任何区别的人,可是在他们的眼中就是看我们不顺眼?难道我们贫困有罪吗?有谁想贫困呢?有谁有头发想做光头呢?难到我们这些贫困的人接受国家的帮助都不行吗?我们不是罪人!你们不要抱着这种奇特的眼光来看我们,来对待我们行不行?
我不知到别的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但是我相信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我自己来讲吧。我的家庭有六口人,我爸我妈,我爷爷奶奶,我,还有一个读中专的弟弟。我的爸爸和妈妈是家庭收入主要得力者。我妈我爸不仅要抚养我和我弟弟,还要照顾我爷爷奶奶。我自己也20岁了,现在还要继续学习。对于一个靠种养为生的家庭来讲,养大我已经很不容易了。而现在,我的学费还没有交齐,还差学校6000元,我尊敬的大哥大姐们你们想一下这个一家六口的家庭会好得怎样呢?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些同学是装出来去骗取国家助学金,但我认为这是少数的。正如我所说的有头发谁想做光头。而我真的很需要这个国家助学金,有了这助学金最起码减轻我妈我爸的一半负担,另外,我再也不会那么频繁的问同学借钱度日;再也不那么频繁的去做兼职而耽误学业。我的精力也因此而集中在学习上,更有充裕的时间学好自己这门课。祖国谢谢您!我这个贫困学生也总算见到曙光了。
今后,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个有用的人,来回报社会,服务国家。
第二篇:学会感恩 明确责任 肩负使命
主题: 学会感恩 明确责任 肩负使命——关于材料学院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深入调查
调查目的:调查学生对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看法
调查时间:11月29号
调查地点:材料学院学生公寓
调查对象:材料学院学生
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不记名回收
发放问卷:20份
回收问卷:20份
问卷有效率:100%
调查内容:
1 您对此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满意
2您是否发现过领取助学金的贫困生有奢侈消费的现象?
A经常 B偶尔 C未发现
3 您认为应该由谁决定助学金的发放具体对象?
A辅导员 B班干部 C学生自己
4说出您对此次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看法:
调查结果:
第一题 选A占15% 选B占70% 选C占15%
第二题 选A占10% 选B占80% 选C占10%
第三题 选A占10% 选B占5% 选C占85%
第四题两种代表看法,
甲同学:我们不是孤独者,学校时刻在关注我们,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传递着爱心和关怀。我们应该怀揣感恩的心,励志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一位受助同学)
乙同学:助学金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鉴别谁是贫困生,谁有条件获得助学金,只要多走“群众路线”,让学生做主,并打破“终身制”,及时调整受助对象,促使助学金达到因人而助、因时而助,才可能趋于公平合理。
调查结论:
马克思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样在国家助学金评选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公平、公正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国家助学金给我带来什么感想,我觉得——反思大于欢喜。想到许多贫困学生因家庭条件而被迫辍学,想到我有这样的机会获得国家的资助,我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是的,除了“感恩”,我想,没有其它词汇能诠释我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该选择了这样的道路。
最后让我以那首熟悉的歌曲作为此次调查的结束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❷ 郭晶晶晒一家六口合照:爷爷霍震霆罕见出镜,孩子给父亲送祝福,你怎么看
6月20日,一向不张扬的郭晶晶在新浪微博发布一家六口的合影照片,甜美告白丈夫。
郭晶晶配图图片出文:孩子们眼里最好是的爸爸,我眼中最好的你。意想不到一向不张扬的郭晶晶逐渐秀起了相爱,而且禁不住称霍启刚是自身心里最好是的那人。
网民留言板留言:这一家中确实让人羡慕嫉妒,与钱不相干,确实仅有温暖与幸福快乐。
郭晶晶大约算作知名人士圈中最幸福的人吧,嫁给了霍启刚以后享有着美好的生活。一家人都变成大伙儿艳羡的目标,祝愿她们始终这般。
❸ 求一张图片,经常在公交站台看见的公益广告,上面有一家四口在那里趴着托着下巴,爸爸妈妈女儿儿子。
请查收,是否正确?
❹ 有什么好用素材又多的免费图片网站
推荐20个优秀设计资源网站,希望能帮助各位在设计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
1. 花瓣网
“花瓣网”帮你收集、发现网络上你喜欢的事物。用户可以将网上看见的一切信息都保存下来,简单上手,玩味无限。通过专属于“花瓣网”的浏览器插件——“采集到花瓣”快速完成信息的收集。这些信息不但附带原始的网页链接,还会以图片/视频的形式美轮美奂地呈现在“画板”里。
来源:网页链接
❺ 求一张银魂高清电脑壁纸~(万事屋一家的一张照片)
这张是我自己调的,毕竟素材有限
❻ 家里6口人,大平层多少平方最适合居住
家里6口人,大平层多少平方最适合居住?房屋档案房屋类型:大平层(平墅)
房屋面积:320㎡
房屋格局:6房2厅5卫3阳台
居住成员:大人X3、小孩X3
设计风格:现代简约+混搭风
设计公司:奇承威设计
设计师:杨允帧
主要建材:铁件金属、风化梧桐木、KD木皮板、海岛型木地板、彩岩薄片、烤漆玻璃、灰镜、100x100抛光石英砖、LUX硅酸钙板、进口厨具、琉沙木化石材、热压皮革板
平面图品酒的陈列区,既是收藏也有隔断功能
❼ 谁有一家三口的动漫人物图片
http://t1..com/it/u=2502101169,3765915058&fm=0&gp=0.jpg
❽ 60平米两室一厅装修图房子如何装修好看图片
日式风格深受年轻一族的追捧,小编手中有一个这种风格的装修案例,房子来自成都元益花园小区,60平米,二居室,的装修方式,一共花了10万,我们看看实际的装修效果,同时也给大家分享一些装修注意事项。
这是一个一家六口、两室一厅的住宅伴随着上小学的大宝,和两个双胞胎弟弟的出生加上前来照顾孩子的老人原本舒适的夫妻二人空间不得不变得局促起来
客厅布局要合理。面积比较大的客厅,在布局的时候将要注意沙发、电视的距离,过远会导致看的不清晰。大客厅的沙发就不要买小了,要不“压不住”空旷的客厅。
没有完整的客厅、厨房卫生间逼仄家里有了小孩以后空间更是小的可怜小户型只能注定没春天了?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条件做出风格化的设计才是老房改造的最大难题
以上就是60平米日式风格二居室的全部效果图,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有了新的灵感呢?本套案例的布局、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日式风格更是处处体现时尚、大气。房子装修预算在10万左右的业主们,可以借鉴本套案例的设计,装修出自己满意的房子。
对于装修风格有不明白的地方,点击小编头像在线客服专业解答。
❾ 关于写《家》的作文素材
每个人都有家。我们大家生活在那里,并从那里获取温暖,我们家有六口人,我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妹妹,还有我。我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我们家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特别是爸爸妈妈。
我爸爸工作认真。他是一名司机,他总是尽他最大的努力去搬运每一车的东西,尽力使他们舒服。有的时候,他工作太认真以致于忘了日期。
我妈妈是一位记性很不好的人。她总是做很多家务活,但有时却因为她的粗心而做错事。比如说,有一天,她用洗衣机洗衣服,最后却发现自己忘了在洗衣机中放水。
现在让我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一天,爸爸想象平时一样早起,但是由于他前天没有设置闹钟,所以他起晚了,当他起床时,他匆匆忙忙地刷牙洗脸就去上班了,爸爸离开后,妈妈神秘地对我说:“他一会儿一定回来的。”“为什么?”我十分惊讶。“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他的假日。”妈妈正说着的时候,不一会儿,爸爸就回来了,并且再次上床睡觉了——因为他太累了。
你瞧,多么有趣的家庭!我希望你也有一个像我一样的家庭.
❿ 《父母的心》全文并批注
虽然是复制的。。。但祝你早日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
川端 康成 ( 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Kawabata Yasunari )
(1899年6月24日—1972年4月16日)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着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编辑本段原文
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当驶出懒户内海到了志摩海面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着华丽、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高贵夫人。有一个老女佣和一个侍女陪伴在她身边。
离贵夫人不远,有个四十岁左右的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
不知为什么,高贵夫人总看着这父子们。后来,她在老女佣耳边嘀咕了一阵,女佣就走到那个穷人身旁搭讪起来:
“孩子多。真快乐啊!”
“哪里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
“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函馆的大富翁,年过四十,可是没有孩子。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后嗣?如果行,会给你们一笔钱作酬谢。”
“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还是和孩子的母亲商量商量再决定。”
傍晚,轮船驶进相模滩时,那个男人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夫人的舱房。
“请您收下这小家伙吧“
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夫人舱房。
第二天清晨,当船驶过房总半岛,父亲拉着五岁的二儿子出现在贵夫人的舱房。
“昨晚,我们仔细地考虑了好久,不管家里多穷,我们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把长子送人,不管怎么说是不合适的。如果允许,我们想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
“完全可以“。 贵夫人愉快地回答。
这天傍晚,母亲又领着三岁的女儿到了贵夫人舱内,很难为情地说:
“按理说我们不该再给您添麻烦了。我二儿子的长相、嗓音极像死去的婆婆。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婆婆似的,实在太对不起我丈夫了。再说,孩子五岁了,也开始记事了。他已经懂得是我们抛弃他的。这太可怜了。如果您允许,我想用女儿换回他.。”
贵夫人一听是想用女孩换回男孩,稍有点不高兴,看见母亲难过的样子,也只好同意了。
第三天上午,轮船快接近北海道的时候,夫妻俩又出现在贵夫人的卧舱里,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
“你们怎么了?”贵夫人问了好几遍。
父亲抽泣地说:“对不起。昨晚我们一夜没合眼,女儿太小了,真舍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我们愿意把钱还给您。请您把孩子还给我们。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贵夫人听着流下同情的泪:
“都是我不好。我虽没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羡慕你们。孩子应该还给你们,可这钱要请你们收下,是对你们父母心的酬谢。
编辑本段文章简介
《父母的心》是日本着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
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父母的心》是日本着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小说字里行间既表现了浓浓的爱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学作品情感复杂多样的艺术魅力。 一、浓浓亲情 爱心无限 川端康成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在这里,无论多么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听,没有豪言壮语,却也掷地有声,只因为有亲情的力量、爱的力量! 当女佣提出“东家”想向穷人要一个孩子时,“到了他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三个优厚的条件一清二楚,这对于“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也引人注目”穷人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呀!但这位父亲的表情“却十分犹豫”,要与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父亲本该满口答应,可他却“犹豫”了,为什么呢?理智告诉父亲,答应女佣的要求,因为这样既能使儿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还可以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以免“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可“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却一再地反对这样做。理智与感情之间斗争的结果,最终还是舍不下这份亲情。所以,穷人夫妇把七岁的大儿子给财主太太后,分手时,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这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打动了穷人夫妇,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后悔了。 “第二天早晨”,“那位父亲领着5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财主的太太的客舱”要求用二儿子把大儿子换回去,理由是长子是“我们家的接班人”。“无精打采”一词内涵丰富,父亲可能因为思念大儿子彻夜未眠,甚至与母亲整晚讨论怎样换回大儿子,总之,一个“无精打采”把亲子之爱写得动人肺腑。紧接着,当天傍晚母亲又要用三岁的小女儿来换二儿子,理由似乎很可笑,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噪门,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如果把二儿子给了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这个理由其实是谈的孝顺父母的话题,是与上一代的亲情不断的一个侧面体现。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穷人夫妇的后悔之情达到顶点了,“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先声夺人,以哭感人,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财主的太太莫名其妙,两口子边哭边诉衷肠,“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冷酷无情。……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语言平淡朴实、真诚感人,连财主夫人也深受感染,“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禁不住落泪”,“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至此,亲情战胜了物质,战胜了“理智”。 二、淡淡感伤 缕缕哀怨 川端康成父母早逝,他的作品大多是淡紫色的,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父母的心》同样具有种风格特征。 故事的结尾尽管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但仍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总觉得有一缕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 综上所述,川端康成无论是泼墨描写浓浓的亲情,还是轻点丹青流露淡淡的哀怨,总能扣动读者的情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展示其大手笔的魅力。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 ,3岁丧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
父母、祖母、姐姐,祖父相续过世,这种对于死亡的体验给他留下的恐惧的影响是一生的。孤独的川端康成一边拒绝现实中的热量,一边在文字的世界里绘制着想象中热量,那个时候他开始阅读《源氏物语》,在他的一生中,这本书是另一个重大的影响,评价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语》。中学时,川端康成对于《源》还仅仅一知半解,但就他所能体会到的感觉,他开始尝试自己写作。
16岁时,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这既是作者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可以看出这种不幸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孤独。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子,装订成册,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开始具有文人的意识,最初的写作欲望已经萌发。
中学时代,他无数次投稿石沉大海,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创作天分,认真考虑自己的才能是否可以成为文学家。在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生,在大皈《团栾》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他就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掌小说。《文章世界》举办投票选举“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对于立志当作家的少年来说,这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他在大学预科的同窗好友中有许多志向文学者,他们一起谈论文学,议论文坛现状和探讨当时日本很流行的俄罗斯文学,使来自农村的他顿开茅塞,受益匪浅。这期间,他在学校的《校友会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千代》,他以淡淡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同三个同名的千代姑娘的恋爱故事。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改革和更新文艺,复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描写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是比较成功的,受到文坛老前辈的称赞。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川端发表了《招魂节一景》以后,由于恋爱的失意,特别遭未婚妻伊藤初代解除婚约,他感到幸福的幻灭,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此后他为了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又借助自己手中的笔,为杂志写出短篇小说《林金花的忧郁》和《参加葬礼的名人》。与此同时,他在爱与怨的交织下,以他的恋爱生活的体验,写了《非常》、《南方的火》、《处女作作祟》等一系列小说,有的是以其恋爱的事件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则加以虚构化。川端这一阶段的创作,归纳起来,主要是描写孤儿的生活,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描写自己的爱情波折,叙述自己失意的烦恼和哀怨。这些小说构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群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感伤与悲哀的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和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调。川端本人也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1924年大学毕业后,川端康成踏上社会,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他积极与横光利一等人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并发表了着名论文《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和创作了《感情的装饰》、《春天的景色》、《浅草红团》等少数几篇具有某些新感觉派特色的作品,并无多大的建树,他甚至被称为“新感觉派集团中的异端分子”。后来他公开表明他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同路人,决心走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川端康成的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忧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机会,偶遇巡回艺人一行,与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对待,并说他是个好人,他便对她油然产生了纯洁的友情;同样地,受人歧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友善的中学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他们彼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彼此流露了淡淡的爱。川端将这段经历化为艺术,便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了。
1926年,除了发表了《伊豆舞娘》,川端康成一生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也被拍成电影,获得赞誉的川端康成并没有停留不前,其写作风格从新感觉到新心理主义,又到意识流,1931年的《针、玻璃和雾》可以说是其中一个的代表,接下来,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佛教空、无的思想。
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
1936年,川端康成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广泛参加相关活动。
1940年,川端康成参与成立日本文学会。
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中国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
1947年,历经13年《雪国》定稿。
1949年,川端康成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只鹤》开始连载,195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
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学勋章。
1968年10月17日,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二位后第三个获此奖项的东方人。当他在瑞典科学院领奖时朗诵了论文《美丽日本之下的我》(美しい日本の私),在这篇论文中川端康成引用了几位日本古代得道高僧的诗词,来抒发自己对于日本,日本这个民族的审美体验。
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
1972年4月16日,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两人相继自杀留给了后人无数的疑问。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