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红军图片素材大全红色背景
扩展阅读
s7英雄联盟背景图片 2025-09-21 09:40:51
民国眼镜男人图片 2025-09-21 09:09:47

红军图片素材大全红色背景

发布时间: 2023-03-03 10:00:07

㈠ 红军的旗帜是什么样子的 图

工农革命军打出第一面斧镰军旗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在此的枪声宣告了中共独立领导的军队诞生。然而,这次起义是以国民党左派的面貌出现的。起义后,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然打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

一个多月之后,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树起了建军史上的第一面军旗。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8月20日,新的湖南省委在给中央的信中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地树起红旗。”中共中央认为这种观点超前了,对湖南省委进行了批评。9月初,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将参加起义的武装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月9日,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分驻各处的部队同时打出了统一样式的军旗。毛泽东1927年9月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军旗参照苏联红军军旗,长方形,红底象征革命,旗幅正中的白色五角星代表中共的领导,嵌于五角星内交叉的黑色镰刀、斧头代表工农大众,靠旗柄一端有条幅式部队番号。

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和广东省委联席会议提出南昌起义部队应改称工农革命军,“一律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头、镰刀为标识,与国际旗同”。11月,中央扩大会议决定,起义部队正式定名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中共中央发布通告,取消工农革命军名义,正式命名为红军。

1930年4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规定旗幅上方增加横写的文字“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旗边加饰旗须,并确定了旗帜的规格、斧头样式和刃锋的方向等。

这段时间对军旗有过一些新的规定,囿于当时的条件,红军各部的军旗在细节上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旗式是一致的:长方形,红地,图案皆为黑色镰刀、斧头(或有铁锤),白色五角星。

中国工农红军的正方形锤镰旗

1930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会议指出:“苏维埃区域的最主要任务是建立红军。”此后开始起草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政治工作草案和纪律草案。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颁布上述条例,正式使用中国工农红军称谓。《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对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作出如下规定:中国工农红军军、师、团三级旗帜为尺寸不同的正方形;靠旗柄的一边为条幅式部队番号;上边为横幅式“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文字;中间缀嵌有交叉的镰刀锤子图案的五角星;除旗柄一边外,其他三边缀飘穗。

这是一面随中国工农红军定名而规定使用的军旗,它存世的时间不长,较前者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原五角星中的斧镰交叉图案改为锤镰交叉。正式结束“旗号镰刀斧头”的历史。(二)旗帜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公布新军旗

1931年3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红军军旗样式为之一变:镰刀斧头中的斧头改为铁锤,色彩由黑色改为金黄色,置于旗幅中央;五角星由白色改为金黄色,单独置于旗幅内上角;用红、黄、黑、白、蓝、绿色旗穗区分部队步、骑、炮、工、辎、医等兵种。同时规定了授旗范围和红军各级旗帜规格:中央军委5.6×4(单位为市尺),集团军5×3.6,军4.4×3.2,师、团3.8×2.8,营、连3.2×2.4。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一大”结束后,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即席讲话:我们甚至连国歌、国旗、国徽都来不及制定出来。这没有什么关系,孩子都生出来了,还怕取不出名字?没有国歌就唱《国际歌》,没有国旗就暂时打红军的军旗嘛。毛泽东所指红军的军旗即上述军旗。

1933年5月,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发布命令,要求中国工农红军一律更换新样式的军旗。

1934年1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国徽、国旗、军旗的决定》,规定军旗的样式为:“军旗为红色底子,横为五尺、直为三尺六寸,中为黄色的交叉镰刀锤子,右角上为黄色的五角星,旗柄为白色。”这是一面深受前苏联国旗影响的军旗。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7月15日,中共为公布国共合作发表宣言:“取消红军的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军旗虽名义上被取消,但在根据地并未完全停止使用。

建国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诞生

抗日战争后期,一些部队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初期,为争取国内和平,中共中央命令有关部队停止使用解放军称谓。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称谓开始全面使用。1947年10月10日,中央军委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联名签署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底,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

1992年9月5日,中央军委主席**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使用的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10月1日起启用。陆军、海军、空军军旗上半部(占旗面的八分之五)均保持军旗基本样式;下半部(占旗面的八分之三)陆军草绿色,海军蓝白条相间,空军天蓝色。http://tieba..com/f?kz=33924105

解放军建军史上早期军旗的图案是斧镰,还是锤镰?(附图)
http://5039.blogchina.com/blog/1041660.html

㈡ 红军长征有关的图片哦,一些故事。

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期间重要战役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㈢ 手抄报红色文化为内容

红色之旅手抄报图片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㈣ 关于红色革命的手抄报要写些什么内容,画什么图啊

可以画红旗,还可以画英雄人物,例如,毛泽东,雷锋,不会画可以查一查!可以写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㈤ 孩子讲红色故事比赛,在哪里找背景音乐和图片

可以在ppt网站里找素材。
里面有很多红色主题背景和图片。
图片是指由图形、图像等构成的平面媒体。图片的格式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点阵图和矢量图两大类,我们常用BMP、JPG等格式都是点阵图形,而SWF、CDR、AI等格式的图形属于矢量图形。有形式的事物,我们看到的,是图画、照片、拓片等的统称。图是技术制图中的基础术语,指用点、线、符号、文字和数字等描绘事物几何特征、形态、位置及大小的一种形式。随着数字采集技术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片以数字形式存储。

㈥ 红军长征的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

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1933年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

但蒋介石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一再对日妥协,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到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甚至遭到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实力派的反对。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大旗,不断发表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对日宣战,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

在日本加紧侵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高举着抗日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本应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剧烈变动的新情况,进一步制定出正确的战略策略,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在革命的生死关头犯了“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王明“左”倾错误推行的恶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

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影响了其他苏区,使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

两大危机,考验着濒临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谋生存、图发展为主旨的长征随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6)红军图片素材大全红色背景扩展阅读:

长征起因:

长征的起因就是中央根据地在先后打败国民党4次反围剿斗争后,第五次失败,为了保住革命火种,保存实力,被迫撤退,开始长征。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中关键转折点是毛泽东提出向国民党部队实力较弱的贵州转移,随后大事件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三人军事小组,扭转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教条军事指挥,把长征引向了胜利的方向。

还有着名的四渡赤水,为了摆脱消灭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被列为世界经典军事教科书的四渡赤水的胜利,使得中央红军主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主力军队的围追堵截,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基础。

红军在遵义进行整修,伤员较多,当地老百姓热心拥军,在董公寺,老百姓拿出董酒为战士消炎,疗伤,活血化瘀。因为董酒为高度纯粮固态酿造的白酒,百草入曲具有一定的药酒特性,效果奇佳,深为红军战士认可。

㈦ 纯玖红色背景素材图片

向你推荐:贝壳素材网 、享图网、佳图网

都是不用注册的,免费下载的

㈧ 红军长征背景是什么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