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大葫芦烙画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苹果6p图片壁纸高清 2025-09-22 20:45:43
动态图片怎么加静图字 2025-09-22 20:39:04

大葫芦烙画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3-02-08 15:12:48

㈠ 葫芦上画什么图案最好(一幅在葫芦上绘制的艺术珍品)

生命因传承而精彩,在“时代记忆·非遗地图”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时代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文化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本期非遗传承匠人:裴正明,为“时代记忆·非遗地图”平台合作匠人——

裴正明,1991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培训辅导中心主任。

葫芦是我国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因外形呈"S"形,酷似八卦图中阴阳的分界线,因此是佛道文化中常见的法器,而在民间,葫芦又与“福禄”谐音,并且葫芦多子,有着“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在民间信仰中有着独特的寓意。

以前,家家户户总会有那么几件葫芦制品,水瓢、酒器还有婚礼时的礼器等等,而葫芦与烙画的结合,更为这传统的“吉祥物”增添了几分艺术的色彩。

葫芦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电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具有不腐、不坏、保存时间长、艺术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民间一项传统的艺术形式。

“葫芦烙画对手艺人也有极高的的要求,创作时要注重火候、力度和速度的把控,电烙笔的温度、运笔的速度和力度都是葫芦烙画成功与否的关键,最好能一气呵成,因为在创作时稍有停顿和迟疑,就会出现颜色过深或过浅的现象,影响整个画面的协调和美观。”裴正明说道。

因为自幼研习国画,裴正明对葫芦烙画可谓是如鱼得水,将国画中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还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悠远的意境。

在他的工作室中,满是各种成品、半成品葫芦,最小的不足一厘米,最大的有一米多高,造型图案足有上百种。形状除了常见的八宝葫芦,还有鸡蛋形、苹果形等等。

之前在创作题材方面,裴正明是率性而为,想到什么画什么,从不拘泥于传统,创作的作品中除了原有的山水、花鸟、人物题材,还有各种各样的菩萨和卡通动漫,各种象形栩栩如生,与葫芦相得益彰。

现在裴正明将烙画艺术与现代人生活紧密相连,陆续推出了葫芦香囊、葫芦打火机、葫芦车挂件、葫芦茶具、葫芦项链。目前他一年能售出大大小小五六万个葫芦,线下有自己的工作室,并在大唐不夜城开了《大唐葫芦记》铺位,线上在各大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上都有网店,既达到了销售葫芦的目的,又让更多的非遗爱好者买到了自己心爱的葫芦烙画艺术作品。

葫芦烙画传承数百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裴正明也将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并且喜爱上这项中国传统非遗技艺!

更多作品欣赏:

㈡ 没有绘画基础怎么学习葫芦烙画

1、首先是选烙画素材,尽量要以老画、名画、画工较好的题材为临摹对象。因为这种题材适合葫芦这种器物,不要采用现代的题材,画的内容和葫芦不协调,感觉也不舒服,而且还有点格格不入。

经过这几个步骤,葫芦烙画就完成了。

(2)大葫芦烙画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知名的产地有山西,安徽。烙画葫芦艺术家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遂又兴起。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㈢ 小时候一笔画的葫芦叫什么

小时候一笔画的葫芦叫烙画葫芦。
烙画葫芦艺术家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烙画葫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遂又兴起。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烙画葫芦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㈣ 葫芦烙画素材

网上有很多烙画素材图,网络就能搜到。可以借鉴国画

㈤ 怎样在葫芦上过稿 想在葫芦上烙画 请教高手如何往葫芦上过画稿

1、首先是选烙画素材,尽量要以老画、名画、画工较好的题材为临摹对象。因为这种题材适合葫芦这种器物,不要采用现代的题材,画的内容和葫芦不协调,感觉也不舒服,而且还有点格格不入。

2.在葫芦上烙画要有美术功底。画人物要有素描和工笔画的基础。画山水花鸟虫雨还要有国画的基础,切忌心浮气燥,急于求成,要完全按照技法来烙画,才能做出意见完美的作品。

㈥ 葫芦烫画教程入门画法是什么

在葫芦上烙画需要准备的材料工具:电烙铁、葫芦、铅笔。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用铅笔描绘出想要烙出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㈦ 非遗传承|烙画技艺——火木相交融,铁笔绘丹青

一方木板,一支铁笔,

笔尖落下,青烟腾起,

精美画作的轮廓便开始出现。

这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术,

而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烙画。

【失而复得的古老技艺】

烙画又称烙花、烫花、火笔画,还有个更加形象的古称——“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制铁笔的温度,不加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丝绸、绢布等材料上进行烘烫作画。

“以火作画”这种艺术形式的雏形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据记载,商代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将金属坯件在火上加热,然后制造出各种形状的烫具在器皿上烫字和烙绘图案。但“烙画”技艺何时真正起源并无史料可考,只是民间传说中有一些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到东汉年间开始兴盛。据传烙画最早批次的流行得益于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因为在纸张出现以前,民间艺人仅仅在丝绸、木板等材质上进行烙画创作。而这些原材料比较昂贵,使得烙画技艺难以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直到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这一革命性的发明对文字书写和绘画艺术起到颠覆性的改变。在纸张上进行烙画开始在民间风靡起来。

后来因为连年的灾荒与战乱,烙画技艺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1877年),才又被河南南阳一名叫“赵星”的善画者重新寻得整理,经历代民间艺人传承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烙画在清代盛行与皇帝喜养蝈蝈有关。尤其是康乾两代皇帝,他们不仅为蝈蝈赋诗,还命令内务府专门饲养蝈蝈。而装蝈蝈的容器,最流行的当属烙上画的葫芦罐。这样的流行风向,八旗子弟、各地的达官贵人都纷纷效仿,一时间烙画依托于葫芦罐开始再度风靡。

【木火碰撞的铁笔艺术】

烙画这种艺术形式对技法要求极高,不仅要把握火候,还要控制好下笔的力度,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在他的书中对烙画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

“火烙画,其法最古。法,用细铁针,握手处装以泥团,防其传热。其针在炉中炙红,画于竹木或石上,则焦痕斑斓可见。日本用酒精灯。钢针连于皮管,皮管连于皮球。一面将针烧红,一面将皮球挤出空气。皮管、皮球热后,钢笔传热不退。握笔作画,用可长久,不必要屡屡更其笔也。今用注竹箸式之铁针十余只,装以木柄,烧于炉中,互相更换,亦火画简便之法也。”

而用来烙画的工具也各有不同。古早时期,民间烙画艺人通过最原始的方式:拿着特质的铁扦在油灯或火炉上加热后,在木头、竹子等材质上进行创作。后来煤油灯出现,烙画艺人可以侧卧于床进行烙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烙画线条更加灵活多变。

20世纪50年代后,火烙铁成了烙画的主要工具,相比较铁扦,火烙铁能够进行大面积上色,绘制的线条更加粗犷硬朗。随着电烙铁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烙画艺术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保持焊头温度恒定不变,烙画画面更具美感和富有变化性。

【流派纷呈的非遗工艺】

历史上烙画技艺曾经形成了燕山、南阳、金陵、山东等烙画流派。河南南阳是烙画技艺最古老的传承地,该流派的烙画题材内容繁多,如人物、博古、花鸟乃至山水,以铁杆代笔用古朴典雅的烙色绘出独特奇观。近年来,南阳烙画以冬青木为主要材质,以烙画筷为主要输出形式不断进行技艺的传承与更迭。

而江南地区也是烙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据地方府志记载,苏杭等地区早在东晋前就出现了烙画技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不少烙画名家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如张友琴、刘锦堂、钱怀瑾、潘三四等。刘锦堂技艺精湛,烙画作品以扇骨和梳篦为主,擅于烫花鸟和仕女;钱怀瑾长于书画,烙画作品以扇骨和笔筒为主,擅于烙烫高士人物等。江南地区的烙画名家们将烙画这一火与木的艺术与江南文人浓浓的书卷气相融合。他们将数不尽的江南情致深深烙烫在细巧的器物上,如檀香古扇,亦如笔墨纸张。

参考文献

[1] 刘子冀. 烙画艺术研究[D].沈阳大学,2021.

[2] 李文奎. 怎样烙画[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THE END-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