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太空舰队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图片生成电子签名软件 2025-09-23 05:54:39
动态图片奥特曼 2025-09-23 05:47:26

太空舰队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3-02-03 03:38:07

㈠ 找一款老游戏,太空舰队对战类,人物画风是二次元风格

太空之战(无敌版)

㈡ 迪迦奥特曼中的 "地球防卫军UNDF"是什么防卫军

全名“Terrestrial Peaceable Consortium(地球平和连合)”是20世纪末,以联合国秘书长泽井聪一郎的提倡为开端,世界上的科学家团体协力设立的超越国家范围的组织。
为过去将联合国转变为国际维和组织世界和平联盟(世界平和连盟)后,与增设的IEPF(国际环境保护连合)、WUSRO(世界先端科学研究机构)、NSDA(宇宙新开発事业団)合并而构成,于2005年成立,并以“地球,应该是一颗更为和平与美丽的星球”“地球、より平和で美しい星に”的标语为理念,在世界范围的试点以维持永久和平作为目的。
但是,重度异变到来的时代,原本是防御组织的TPC被加强成为具备作战能力的军事武装组织,并旗下设下多项支部。
过去曾解体的“地球防卫军UNDF”也被此收纳在它旗下,基本上除警务局的小型武器以外没有其他武装。
在世界各地皆设有支部,主要为北美支部(佛罗里达州)、南美支部(圣地亚哥)、欧洲支部、西亚支部(加德满都)、非洲支部(亚的斯亚贝巴)和南太平洋支部(茂宜岛)。
此外由于宇宙殖民的因素,在月球设有迦罗瓦基地,及三角洲宇宙空间站。

㈢ 为什么三体系列中的太空舰队会独立特别是亚洲舰队。

政府能够控制军队的三个核心要素:人事权,财政权,后勤补给的控制权。
在真正进入太空时代,特别是相关技术已经成熟普及时。地球母国以及联合国逐渐失去对以上三个权力的控制。
太空中的资源相较地球来说实在是太充沛了。在太空采矿技术日益成熟后,舰队已经事实上不再需要地球的补给,甚至反过来地球需要太空上的资源。同时控制了足够的资源就自然有了独立的财政能力。且面对三体人的威胁大量的尖端科学研究必然优先为舰队服务,久而久之舰队的科学技术超越了地球国家的水平。
此时地球已经事实上失去了对财政权和后勤补给的控制权,更糟糕的是地球政府很可能对舰队提供的太空资源非常依赖,舰队事实上拥有了对地球国家的财政权。
随着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永久居住在太空城市。开始第一代人还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到三代人以后就会和地球母国产生非常大的文化隔阂。原因非常简单,长期生活在外太空所产生的新文化注定和地球环境才是的文化是不同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的隔阂只会越来越大。渐渐太空上的人不在认同地球母国甚至地球本身。最终地球母国无法再指挥太空舰队,事实上失去人事权。
其实在人类历史就有过类似的事件,美洲大陆的独立和美国的建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还有,新加坡人也是华裔,但是他们会认同中国吗?
不要忘记人类发源自非洲,你会认为你自己是非洲人吗?

㈣ 求教一支完整的太空舰队【或宇宙舰队】的组成部分

主要 核心 太空堡垒 配有等离子大炮 2艘
作战力量 星级巡洋舰 配有机关炮 12艘
护卫 星际护卫艇 配有反磁能保护罩 256艘

㈤ 求各类星际小说中宇宙战舰的名称和描述!越多越好~~

标准宇宙战舰种类:

穿梭机(小型):一种用于宇宙港、空间站与星球表面之间的短途交通工具,形状酷似现代的战斗机,大多只能搭乘1至2人。

护卫舰(小型):星际宇宙中最基础的小型战斗舰船,优点是飞行速度快,反应敏捷,一般往往扮演着侦察、警戒、护航,或巡逻危险区域的角色。标准搭乘舰员800至1000人。

工业舰(小型):量产泛滥的宇宙运输船,完全没有任何攻击力,飞行速度相对缓慢,而且体形也很笨重,舰体大概是护卫舰的三倍,标准搭乘舰员100至200人。

拦截舰(中型):小型护卫舰的威力加强版,主要功能是阻断敌方战舰的空间跃迁行为,使得限制范围内的敌人无法安然逃脱。不过随时间流逝,拦截舰却成为了星际海盗们的专宠,用以堵劫在星之道的贸易航线上,阻断商船的逃生去路。标准搭乘舰员3000至5000人。

突击舰(中型):以行动迅速和攻击灵活着称,是小型护卫舰与中型驱逐舰的结合体,配备十米厚的外部装甲,能抵抗一定的密集炮火打击,反击能力也表现得不俗,属于全天候的多功能战舰。标准搭乘舰员4000至6000人。

驱逐舰(中型):性能跟反应敏捷的护卫舰恰好相反,驱逐舰牺牲了其灵活的机动性,用来提升本身装甲厚度,炮火的打击能力,因而舰身坚固、炮火密集的它,通常在战场之上皆有不俗的表现,驱逐舰的另一个特点作用是排雷、布雷。标准搭乘舰员5000至8000人。

星际货舰(大型):好似宇宙中的巨型油轮,同样没有任何的攻击力,飞行速度缓慢。但是庞大空旷的船体空间,可以搭载几百艘小型护卫舰,内部相当于100艘工业舰的容量,外观看起来足有航空母舰的五分之一规模。标准搭乘舰员5000至10000人。

巡洋舰(大型):最常见的大型宇宙战舰,是突击舰防护、体积和攻击能力的四到五倍,舰体性能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平均,没有什么显着的优点,也没有什么太突出的缺点。属于是经济实用性、中规中矩的作战舰船,配备大型宇宙战舰,所拥有的中性粒子流主炮。标准搭乘舰员两万至三万人。

战列舰(大型):战斗力强横的大型宇宙战舰,一支规模中等的战列舰编队组合在一起,其所能释放出的能量是非常之震撼的。足以轻易地让一艘巨型航空母舰,包括其附属的混编战舰集群,在三次主炮齐射之后,没有悬念地变成太空垃圾。标准搭乘舰员五万至八万人。

航空母舰(巨型):强大的蜂巢型战舰,配备有数量不等的护卫舰、驱逐舰、突击舰,以及搭载的人型机甲、防御卫星等。舰体好似一座可以移动的太空堡垒,能够全方位地炮火打击任何角度的敌舰,不过也因为自身蜂巢原因,无法安装大型战舰招牌装备的粒子主炮。标准搭乘舰员二十万至三十万人。

无畏舰(巨型):广泛作为宇宙舰队的核心旗舰出现,是国家之间星际战争的中坚力量。专门用来打击毁灭太空防御建筑,一举冲垮对方的舰队阵型。威力恐怖的高能粒子流主炮,有时可以一次性摧毁空间站、宇宙港,引爆小行星。虽然无畏级战舰移动起来,缓慢而笨重,但与航空母舰类似,其本身就是一座充满威胁的太空堡垒。标准搭乘舰员十万至十五万人。

泰坦战舰(超巨型):拥有“天堂猛兽”,或“阳光杀手”的称号,威力自然不必多说。一般就算准备好所需要的全部建造材料,不考虑人力、物力和能源的消耗,制造一艘泰坦级战舰也需要三十年以上的时间。它的超巨型船体,质量惊人,甚至能改变星球的潮汐现象。目前在整个宇宙三大国中服役数量不明,标准搭乘舰员不明,最低操作人员不明。

标准宇宙战舰规格:

小型宇宙战舰:标准长度在500米以下,宽度为100米~200米之间。

中型宇宙战舰:标准长度在500米~2000米,宽度为200米~800米之间。

大型宇宙战舰:标准长度在2000米~5000米,宽度为800米~2000米之间。

巨型宇宙战舰:标准长度在5000米~10000米,宽度为2000米~4000米之间。

超巨型宇宙战舰:理论长度超过两万米,宽度超过八千米,具体规格没有限制。
------------------选自《星空战国》作者:落拓青衫
-----------------------------------------------------------

比较经典的搭配1

第一轮测试最风光的战舰搭配
大舰LV9 + 10引擎 + 撞角 + 装甲
按照撞角的解释,杀伤和耐久速度挂钩,而相对于高速战舰脆弱的护甲,明显还是大舰的高耐久大容量更加吃香.
优势
1.高耐久,高杀伤,撞角威力虽然不是最强,不是大范围,但是依然拥有中上等的杀伤力
2.廉价,对比高科技出的制导、定向能、弹道等,什么都不需要的撞角在科技点和生产时的造价都是超级的廉价
3.建造时间,相对于满装的武器,只占装备1的撞角会节省很多生产时间
4.低消耗,撞角不消耗H3,这使撞角舰如同神一样可以一夜十战
劣势
1.普遍不会选择安装火控雷达,所以面对高回避战舰时很头疼
2.没有远距离作战能力,一旦被炮灰包围容易受到敌远距离打击
3.对行星能力超级低下,如果数量不是爆多,没有其他武器战舰配合,攻击行星时你就郁闷去吧

比较经典的搭配2

第一轮测试出现的闪电战配备
高速战舰 + 10引擎 + 撞角 + 护盾或装甲
高速战舰 + 10引擎 + 存储舱 +对行星武器 + 护盾或装甲
这种两种战舰搭配使用可以出现跃迁时间低于30的恐怖速度,一般国家防御都存在于外围结构,一旦被打开口子,这种舰队可以长驱直入,迅速瓦解无数星系.
优势
1.神话般的跃迁速度,本人LV6高速战舰LV2的推进系统,已经能使舰队跃迁时间达到29分之低,如果是顶级战舰,顶级引擎估计速度能到达20分
2.等同于大型撞角的一些优势,如低消耗、低成本、建造时间快等
3.对行星武器和存储舱的配备使舰队不需要单独配备运输和其他攻击舰队,所以可以实现闪电战的理论
劣势
1.高速的耐久、空间明显不如大型战舰,所以在面对对方主力作战舰时,会大量损失
2.由于超高的推进速度使得补给成为不可能,因为没有任何殖民船能追赶的上......(所以需要在战略上有合理布局)
3.需要指挥官尽可能的持续作战,一旦你休息,那么在敌人内部会被轻易围剿
4.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和RP,进攻路线尽量飘忽不定,尽量避开可能是对方生产基地的星系,否则一头撞上基本就完蛋了

比较经典的搭配3

批量化的低级战舰配合高价远程武器
这种极端配置其实没什么好评价的,只要你先制够高,先出手来那么一下就够敌人受的,不过需要有其他近战战舰配合,否则被反击时就能看烟花了

比较经典的搭配4

炮灰神作
低级战舰 + 撞角(还有无武装型) + 1引擎
还是没什么可评价,撞角型可以当炮灰的同时消耗敌人,不过命中和杀伤都有问题.而无武装炮灰可以有效阻挡敌人移动.炮灰一般3种布置方式,单炮灰编组,3炮灰斜向编组,9炮灰满编组,主要针对是否有面伤武器来配置设计的

--------------------------------------------------------------

㈥ 中国真的有太空舰队

你所说的太空舰队太广义了。。。根本就没有答案!
比方说卫星就属于太空飞行器吧--也是星际舰队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吧。。
比方说美国的军事卫星通过发射能量波频线能够摧毁飞入大气层的导弹(当然这个也是理论上的,谁也没见过)--但你能说这不属于太空舰队的一部分??
毕竟太空舰队在现在来说还很难说,没有标准的定义。。

㈦ 《三体》-2000艘超级太空巨舰对1个水滴的战争

三体文明的“水滴”与地球太空战舰之战,是两个文明真正的第一次战争。由于数量和性能方面的强烈对比,让人们显而易见地认为地球必胜,但全军覆灭的惨烈给人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水滴 科技 的先进让人们感到梦幻,但对水滴而言,对地球舰队的攻击却堪称惊艳。

壹 人们对水滴的初步认识

罗辑真正开始面壁计划后,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并以5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做为目标进行了试验。三体文明得知后,一方面第二次派地球三体组织暗杀罗辑,一方面在第一舰队中派出了10个水滴,提前到达遮挡太阳。

水滴的真正名称是“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第一次露面是哈勃二号太空望远镜控制中心的两位专家在危机纪年12年发现的,他们发现三体第一舰队1000艘战舰的航迹中多出了10个航迹,经过计算,多出的东西体积只有三体战舰的几十万分之一,也就是一辆卡车大小,人们估计是探测器。第二次露面是193年后在哈勃六号太空望远镜控制中心。不过这时望远镜已经不再用哈勃命名,而是叫林格-斐兹罗望远镜,控制中心也改为林格-斐兹罗监测站。此时,探测器发动机已经熄火,说明正在减速即将到达太阳系。第三次露面,就是三大舰队派出研究人员抵近研究,发现探测器约3.5米,像水银一样。由于人们无法破解它的高 科技 认为它是来和平谈判的,因此给探测器取名“水滴”。

贰 迎战前太空舰队的准备

既然人们认为水滴是来和平谈判的,出于三大舰队参战机会的公平性,也是为了给人类强烈的视觉震撼,因此拦截舰队采用了检阅阵型。

三大舰队共2015艘战舰,由2000艘组成100*20的矩阵,战舰之间的间隔20公里,其余10多艘处于阵列外的机动状态。由于人们认为水滴没有攻击性,而且三体舰队远未到达,因此这个阵型可以确保安全。

2000艘超级巨舰对1个水滴,谁输谁赢,一目了然。然而人们刚知道了水滴的强互作用力结构下的强度和隐形,灾难就发生了……

叁 水滴对太空舰队的惊艳攻击

1、水滴发动机启动时发出的蓝色光环,温度近似太阳的核心,“螳螂”号考察舰的金属船体瞬间象蜡一样熔化,然后爆炸。

2、水滴启动后利用50秒飞行1500公里到达地球太空舰队矩阵一角,速度不减拐了一个30度的锐角冲向第一艘“无限边疆”号,接着穿透“远方”号、“雾角”号、“南极洲”号、“极限”号等,不到1秒的间隔接连穿透多艘战舰,共1分18秒飞越2000公里贯穿第一列的100艘太空战舰。

3、1分31秒后,第二列100艘太空战舰也被全部摧毁。

4、第三列100艘战舰开始逃亡,但水滴像绣花针一样上下翻飞,在2分35秒内将它们全部毁灭。

5、太空战舰开始反击,但金属弹只能减慢水滴的速度,而水滴可以立即高速推进力恢复到原来的速度。由于水滴的强互作用力材料,人类对水滴的攻击,如同海浪冲击礁石,短时间内不能造成任何破坏。

6、随着太空战舰的逃离,舰船之间的间隔扩大,但水滴继续加速拦阻,像一只迅猛的牧羊犬一样维持羊群的形状,同时仍以撞击燃料仓的方式毁灭它们。

7、20分钟击毁1000多艘太空战舰后,水滴的速度超过第三宇宙速度的十倍,即每秒170公里,继续追击剩余战舰。

毁灭人类全部太空力量的,只是一粒水滴,而这样的水滴还有9个三年后也将来到太阳系,这10个水滴的大小不能一艘三体战舰,而1000艘三体战舰正在夜以继日地向太阳系飞来。

人类,该怎么面对……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