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古画云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女人的内裤到里面图片 2025-09-24 05:43:26
包装纸盒图片设计软件 2025-09-24 05:41:08
大丽绣球动态图片 2025-09-24 05:40:33

古画云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3-01-20 05:17:21

A. 谁能给我一个云纹的素材如图,ps

B. 世界十大最漂亮的云 你肯定没见过夜光云!附图片

如果你每天观察天空,就会发现天空也会有很多变化,例如各种各样的云。云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没有云,就不会有雨和雪。那么接下来呢就由本站我为大家揭秘世界十大最漂亮的云,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世界十大最漂亮的云

1、乳状云

它也被称为乳房云,这些云的形成通常发生在雷暴过后。当阳光透过云层反射时,云的形成看起来很美。如果下沉的空气中含有大的水滴和雪晶,这一现象就会存在很长时间,因为云的较大部分将需要更多的能量来蒸发,随着时间的推移,云滴将蒸发,当然乳状云也会消失。根据研究,云在外观上是不祥的,但它们是无害的,与龙卷风没有任何关系。

2、雷暴云

一种低水平形状的云,它们通常出现在雷暴或冷锋之后,大多数假龙卷风和漏斗云报告都与其有关。说到外观,雷暴云的边缘是光滑的,然而,有时它们是分层的或梯级的。

3、赫尔姆霍兹云

这种云的形成非常罕见,因为它们很快就消失了。云层的形成看上去像是层层海浪,在云层顶部可以看到翻滚的样子,肉眼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其形成主要发生在有风的日子或空气密度有差异时,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云的形成是大气不稳定和飞机存在湍流的一个标志。

4、夜光云

这些云的形成也是非常罕见的,通常形成在80公里的天空中。通常可见在黄昏,这也取决于许多因素。说到外表,云层颜色是银白色或蓝白色的,由冰晶和流星烟雾中的尘埃所组成的。

5、水母云

通常是白色或灰色的颜色,云的形成以波浪、卷、堆甚至薄煎饼的形式出现。它们通常是当潮湿的空气从墨西哥湾流来并被困在干燥的空气层之间时形成的,这种云的出现并不表示下雨,但它们可能预示着一两天内天气的变化。

6、蘑菇云

也被称为蕈状云,这些云的形成是由烟雾和凝结的水蒸气组成的,其形成也是核爆炸和火山喷发所导致的结果。蘑菇云的火焰从头部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对流。这些电流在头部边缘施加一种力,使其向下移动,然后再次加入中心柱,使其看起来像蘑菇,因此得名。有两个条件可以导致蘑菇云的形成,要么是人为的,要么是像火山爆发那样的自然爆炸。

7、荚状云

也被称为飞碟云,这些云也非常罕见,它们看起来像静止的透镜状云,通常是在很高的高度形成的。形成这些云的原因是流经山间时潮湿的空气,在逆风一侧形成波浪,其中一些以波浪云的形式出现。对于大型飞机的飞行员来说,这种云层可能是危险的,云的形成常常与不明飞行物混淆。

8、滚轴云

它们也通常在雷暴和冷锋之后出现,这些云的形成是由于微爆发活动造成的,呈圆管状。云的形成通常看起来是沿着水平轴缓慢滚动,然而滚轴云是不会产生龙卷风的。

9、层云

常以群、线和波的形式出现,在较低的高度形成的。云的形成可以覆盖整个天空,但是中间可以看到片片蓝色的天空。形成层云的原因是由于不稳定的空气,形成浅层的弱对流。

10、雨幡洞云

也被称为洞云,洞云形成的原因是云中的水温低于零度,但水还没有结冰。这些云层通常是圆形的,但是它可以是长方形的,甚至是五角星形的。这种形成将从云层上的一个清晰的洞开始,然后慢慢被很多云层填满。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世界十大最漂亮的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天空中有许多不同的云层形成,云是大自然最美丽的礼物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C. 哪些网站能下载高清的古画素材

包图网,网站可以的,我找大素材就是用的里面的,大尺寸图片不好找,不过有的需要会员,也不贵,
希望采纳

D. 中国山水画云雾怎么表现

刘安祥着中国山水画总论之六2010-12-10 12:49

28、山水画泉水论

山水画自然离不开水,山水相依,水有山而威武,山有水而秀润,水作为山水画的基本组成部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以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南方山水画,更是画之灵魂。水在南方人眼中是财富的象征,选房舍墓冢均重江河水流,故画南派山水应重视画水及水上景物,且水面面积应大一些,充分展示水之韵味。

水的类型可分为江河水、湖泊水、溪流水、瀑布水四种,又以静面水、微波水、流动水和浪涛水四种形态表现其存在方式。静面水以湖泊水为最常见,其画法也简单,留出空白就行了。微波水可是湖泊,也可是平坦的江河,用纤细的波浪线条表现即可,流动水多以溪流水、瀑布水和江河水表现出来,而浪涛水主要为大海和江河中表现较多,其画法也复杂一些。历史上以画水闻名的画家不少,如南宋马远、清代二袁等都是高手可参见其作品。

29、山水画云雾论

云雾为山水增添了深远、高远和幽远感,使山水更具韵味,那种山在虑无飘渺间的镜象更使画面具有仙山意境。云雾通常有五种画法,古祥云、皱擦云、留白云、拉丝云、墨染云,工笔画多用祥云法,写意画多用留白法和破白法,破白渲染云更能表现云山意境,故也是本人的最爱。破白云有干染湿染之别,干染云层清晰,界限分明,湿染云雾蒙笼,意韵悠远,各有情趣。

云雾的画法熟宣干染、湿染均可,生宣则应湿染才行,否则,笔与笔之间会留下一道白印,不能交融。渲染可用分染法、混染法、积墨法、刷染法等,根据用纸和风格而定。古代的云雾画法通常采取留白法和祥云法,留白法即在山顶、山腰、山谷等处留出空白以示云雾,但此法似雾却不太象云,祥云法采用线条勾肋法勾画出祥云状态,但多用于工笔画中,写意画尚末发现更好的表现方法,现代画家为此作了不懈探索,发明了破白法,即大胆破坏留白的地方,或点或皱或擦或染,用淡墨染出云头云脚,从而更有效表现了云的形态,使山水画更加形象生动。

30、山水画题跋论

山水画的题跋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实现诗书画印合一,提高作品艺术价值和品相的重要环节,不可偏废,不可随意。题跋可分为题款、题字、题词、题跋等。题款是指款识,多题自已的名称和年份,题字多指画作本身的名称,如山水册、仿某某山水等,题词多指题诗词,题跋则多指题内容较长的句子。内容尽量与画面相吻合,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再加上篆刻的印鉴,从而达到诗书画印合一的目的,这样的作品无疑其艺术价值要高许多。

31、山水画写意论

除工笔外,写意山水是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方式,也是文人画的主要表现方式,在山水画中占绝大多数份量。所谓写意,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物象形态不同,它区别于写真版的山水画,写真山水以实景实物为原型,以写生原稿为基础,其画以真山水为原型进行创作,强调形似,具有与照片相类似的物象,西方的风景画大多如此。而写意并不以真山水为原型,而是概括了所有山水的最美一面进行组合创造,强调神似,中国的写意山水要求如此。二是笔墨技法不同,它区别于工笔山水,在笔墨技法上,不象工笔那样严谨细腻,而以一种较粗放的,随意的笔墨技法进行描绘,其物象在似与不似之间。

写意山水可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两种,小写意笔墨上介于工笔与大写意之间,属于工写结合式画法,既有工笔严谨的成份,又有大写意随意的成份。在笔墨技法上,主要以勾、皱、擦、点、染的方法绘制,其主旨强调笔法(线法和皱法)为主,是典型的传统技法,历史上自五代以来至当代,绝大多数山水画都是小写意画法。

大写意画法是近现代蓬勃兴起的一种画法,它打破了勾、皱、擦、点、染的方法程式,用近乎于涂抹的笔墨技法大挥大就,甚至用泼撒的泼墨方式作画,此种画法强调的是以墨韵墨法取胜,笔法己退居其次。大写意画法其物象较为模糊,重在似与不似之间,此种画法往往不作初稿,一气呵成,所以看似简单,实则较难,需要深厚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因此作得好的作品不多。

写意画法有湿画和干画二法,干画是指不湿纸,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直接在干纸上勾画,画好后也不渲染,画好即成,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主景就是全部用枯笔干画而成,山体主要用解索皱勾画,树木主要用点簇法和勾画法绘画,明清以后的许多画法亦如此,此种画法不太择纸,生宣熟宣绢纺都较适用。

湿画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纸喷湿后再勾画各种景物,此画法因墨色遇水易浸染,故景物多呈蒙笼状,最善于表现云雾中的景色,大写意画中常用。二是主要景物先干画,然后再湿染,此画法主景山石树木清晰,虚景远山云雾蒙笼,小写意画中常用。

32、山水画水墨论

水墨山水画是运用墨汁遇水所散发出的迷人墨韵这一特性所作的画,自从唐王维发明了水墨入画的画法后,画家都很推崇这一技法,但怎样运用水墨这一技巧却大有学问,从绘画的历史看,水墨山水画水墨的运用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水墨代色,墨分五色,古人尤其是文人画家不太主张用彩色,而是以焦、干、浓、淡、清五种浓度不同的水墨代替色彩,去表现景物的层次感。

二是水墨渲染,用浓淡不同的水墨渲染景物阴暗面,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其画面格外有韵味。

三是水墨作画,直接用水墨勾画、皱画、点画、染画景物,其画法多种多样,如米芾的米点云山,倪瓒的白描画法,李可染的涂染画法,张大千的泼墨画法等。

用水墨作画感觉有个问题应探讨。即依本人所见,写意水墨画构图应简练高雅,不太适合画较复杂的画面,这是因为,一是水墨不太好掌控,太复杂的画幅很容易画出败笔,二是纯水墨无法有效表现山石的质感,尤其画高山大岭仅靠一个大墨团是难以满足画面品相需要的,所以,本人主张写意水墨山水应遵循写意花鸟画的章法特点,构图简约、典雅、枯笔为上。事实上,从元代开始,水墨画就以这种方式在传承,尤以清四僧表现最突出。

33、山水画语言论

无论讲话、作文、赋诗、绘画,都有语言表达的问题,而且传统和现代的表达是很不同的,例如讲话、作文,传统表达是文言文,现代表达是白话文,如果用文言文去作会议报告,恐让人笑掉大牙。又如作诗,古韵律诗、古宋体词必用古语词汇,如用现代白话词汇恐又让人笑掉大牙。绘画亦如此,古典山水的绘画语言和现代山水的绘画语言也是不同的,如果用现代语言去画古典山水,画出来肯定没有古韵味道,所以,不懂绘画语言是不行的。

那么,古典和现代的绘画语言区别在哪里呢?经初步分析,至少有七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线性的运用,山石树木曲线造型和折线造型较能体现古韵,而直线包括直弧线造型则较能体现现代风格,君不见,现代产品和建筑造型大多采用直线或弧线黄金分割法造型,如电器、房屋大多是直线方形或长方形,汽车、玩具等多是直弧线流线型造型。而古代建筑、家用具、器具多采用曲线或折线造型。山水画线法亦如此,现代山水多用直弧线画成馒头山状,而古典山水多用曲线或折线画山石和树木等主景更显高古苍桑。

二是山体的构造,古典山水多采用层叠式的造型更显高古,而单一的山体造型更具现代感。

三是树木的形态,古画尤其北派山水多以苍松古柏为树景更能彰显古韵,而花柳杂树显得现代一些。

四是云雾的画法,工笔画的古祥云和写意面的留白云古韵更浓,而破白云等现代风味更重。

五是画法的区别,通常古画以工笔和小写意画法为主流,大写意画法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画法,自然现代风味浓重一些。

六是理念的不同,古画讲究意向描写,反对实景入画,现代山水注重写生,写实画法盛行。

七是色彩的运用,古画以水墨为基色,反对浓装艳抹,现代山水七彩俱备,真实感极强。

古今绘画语言的不同,还可列出很多,需要大家探讨,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写实与写意的区别,或者说是国画与西画的根本区别,当代画坛受西画影响太深,许多人巳经不懂国画的绘画语言了。

34、山水画方法论

学习中国山水画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有必要作些探讨。目前通常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美术类院校大多采取西式教学方法而正统国画院及民间画家多采用传统式的学习方法。西式学法强调光影效果,三维空间,色彩运用,野外写生等现代绘画技法,以写实性理念为基础,强调物象的真实性,画出的画作具有照片一样的效果,具有真实感,但缺乏意趣,更谈不上意境韵味,所以这种学习方法并非学国画的理想方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实际上也形成了一个画派—写实派。

传统画法以写意为基础,以临摹入手,先师古人再师造化,循行渐进自成体系为基本方法。先广为浏览古今名家山水画作品,初步选定自巳喜欢的风格画家,仔细观察分析其特点及画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从临摹中去揣摹前人的笔法墨法,构图造型的规律等,当较为熟练后,可临摹一些其它画家的作品,了解揣摸各个画家不同的画法和特点,尽量集大成于一身。见得多了练得多了必有不少心得与感受,这些感受自然是自成体系的基础,并在实践中集各家之长创出自已独立的风格。

独立的风格是画家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并非是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博览群书,广摹名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法,集合了各家之长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画家的个性、情趣、爱好、技法的反映。所以创立自巳的风格要根据自我的特质确定,不能老是去追摹别人。即便是师承也不能一味摹仿老师,也应自出机杼。

山水画还涉及写生问题,一些初学画者急于深入大自然写生,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写生是西画的学习方法,却并非国画的学习方法,学国画急于写生,很容易堕入将写生稿直接入画,造成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画风中去。不主张写生并不是说写生不重要,而是有个阶段性问题,在掌握了基本技法,进入创作作品阶段时,多写生多深入大自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应明白的是,绝大多数写生稿都只能是创作的素材,并非是直接作画的画稿,而是应当经过选择、剪裁、组合、再创造才能进入画面,既人们常说的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谓高于生活,即经过再创作,比真景真物更优美更吸引人,那种将写生稿直接作成画的作法是幼稚的作法。不可否认,写生是创作的基本方法,画家行万里路,看万座山,历万道水,阅历丰富,素材丰足,创作起来必然泉思如涌,得心应手,这是画家不竭的创作源泉。

35、山水画四宝论

文房四宝是作画的基本原素,有必要作些了解。作画用宣纸,有生宣熟宣之分,生宣宜画写意,尤以大写意较佳,因易浸润却不宜画工笔。熟宣宜工笔,也宜写意,但写意墨韵不如生宣。按常理通常工笔用熟宣较好,写意则用生宣作画较好,但也不尽然。我作过许多实验,事实证明,写意花鸟画用生宣不错,因为写意花鸟画很少用到渲染,而山水画渲染是必不可少的,如染云雾,染山石的阴面,而生宣渲染很不好掌握,特别是大型复杂的画很容易出败笔甚至作废,而熟宣则易作,所以用熟宣画写意,包括大写意山水往往比生宣效果好。绢的特牲介于生宣与熟宣之间,但成本高一些。

毛笔作画是中国画的特色,其千变万化的笔法使国画世界生辉,毛笔多用制式毛笔,也应自制一些特制毛笔,如本人自制的秃笔、钝笔、刀笔等,这样用起来即得心应手,还创造出许多特殊的笔法和效果,对提高作品的品相作用不可低估。画山水用笔要求不高,一般的笔就行,但大中小号都应有,笔毛硬一些的狼毫较佳,羊毫太软,画出的笔痕无力度。

墨要用鲜墨,隔夜陈墨无光泽且染不开不可使用,一幅画其实只需几滴墨就够了,墨分五色,即运用焦墨、干墨、浓墨、淡墨、湿墨五种浓度不同的墨色表现景色,在用墨时,一般以淡为要,切忌浓墨重笔,通常焦墨相当于用墨锭直接作画,浓度最高,未加水的墨汁为干墨,加三至五倍水为浓墨,五至十倍水为淡墨,十至二十倍水为湿墨,山水画多用后三种足矣,焦干二类用得很少。

绘画与书法不大一样,不一定用砚台,可用几个碟子和色盘代替,备一个缸或盆作洗笔用即可。

36、山水画现代论

现代山水画是相对于古典山水画而言,现代山水画目前主要有四种形态,一是近代史上以黄宾鸿、传抱石、李可染以及岭南派、关中派为代表的粗狂黒体山水,二是以吴冠中等为代表的中西融合式抽象山水,三是当代以白雪石、宋涤为代表的以真山真水为描绘对象的写真山水,四是当代以刘有成、周俗国、曾刚、张泉踪为代表的彩墨山水,这几类山水是现代山水画中风格比较突出,而且作得比较精到的山水画。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第一大科,经过五代,元代两个发展高峰期和宋代,清代两个复古期的曲折发展,而今出现了一些反传统的状况。之所以如是说,是清未民初开始,一批画家为了突破旧的传统,探索了内容上写真山真水,技法上走中西融合之路的路子,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画家均走的这一条路,真正以古典风格作画的人己很鲜见了。当然,典型的古典绘画,包括唐宋元明大师画的一些技法画法在今天看来也都存缺陷,无必要全盘摹仿,继承其精髓,开创新的画法技法也是势在必然,然当今画坛人才济济,山水作品层出不穷,但创新之路走得并不理想,细细想来,感觉以真山真水为描写对象的路是对的,但因画法有别有许多问题应当探讨。

描写真山真水与画古典山水是有很大区别的,古典山水的技法和绘画语言、形式都已非常成熟,而画真山真水许多人抛异了千余年来人们探索总结出的许多传统技巧和法度,这就意味着自己要去重新探路,而这种探索绝不是十年百年能成的。因而成功者聊也是情理之事。

古代的山水画强调意向描写,并非以真山真水为原型,而是概括提炼了所有山水景物最美的特征,并将其组合起来,以自我意向作画,讲究整体构图、景物造型和各种勾皱之法,技法上体现的是以笔法为主,墨法为次的理念,墨法仅是区分阴阳面,表现立体质感的手法之一。古代山水画中,虽然很推崇水墨、但除米氏云山外,几乎没有不用勾皱全用水墨作山水画的。这是因为,古画最讲究气韵生动,而气韵主要来自于笔法对画面的总体构思勾画。因此,古代山水画的一些名画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以画面总体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细看各种景物如树、石、云、水的造型亦非常别致,非常美丽,用笔刻划也非常细腻,从而构成了无懈可击的精品风范,这是古代山水画最大最显着的特点。

而现代山水大多不注重笔法,不注重各种景物的构图造型,许多山水画更多体现的水墨和色彩的运用,追求的是墨法色法为主,笔法为次的技法,部份北派山水尚有勾皱笔迹,而南方山水尤其是水墨彩墨山水近似于没骨画法,全用水墨渲染,强调以墨韵取胜,所以,无论是画高山大岭,还是江南水乡,都喜用浓烈的墨团色团一抹了之。从以上特点分析不难看出,现代山水画的画法与传统画法己有很大的不同了,不但绘画理念、构图方式有区别,笔法墨法也有很大变化,就其特色看,写真派以追求高度逼真为主要目标,与中国画写意为重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写意派则水墨淋漓,近似于没骨画法,也与国画要求有笔有墨的规范不相符合,故这两种画法均有创新,且各有千秋,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代表了今后国画发展的趋势。但虽如此,却还很不成熟,因此,怎样继承传统,在传统绘画技法基础上去求变创新对发展较为有利,那种试图抛弃传统另辟奚径的作法并不可取。

我们知道,山水画有南北派风格之分,北派风格构图雄伟壮丽,较能表现山的精神山的气势,南派山水构图典雅隽秀,较能表现水的柔情,水乡风光。画真山真水也须分别要表现的对象,根据自己的笔墨特长把握应追随的风格和描写对象,如果弄得不南不北,不东不西,自然难有鲜明的独立风格名世。

山水画还有粗笔细笔之分,粗笔较适合表现高山大川,却不太适合表现江南水乡风情,细笔适用范围较广,各种景物均可适用,故要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笔墨方法。

山水画有勾斫法与水墨法之别,勾斫较能表现山石树木特质,水墨较适合表现水乡风情并用于渲染山石树木,并不太适合单独表现山石质地,如果用大写意的墨团墨块去表现高山峻岭,其效果并不看好,相反,用勾斫之法去表现江南水乡,则缺乏韵味,应有所区别。

山水画的写真和写意从描写对象上看亦有不同,写真派画法具有北派山水的特性,能较好表现山石树木的本质,却不太适合表现水乡风情,写意画法相反,对山石本质的表现力要差得多,故写真派多画名山大川,写意派多画江南水乡。

除此之外,感觉还有以下几点深层因素需注意:

首先是急功近利作崇。当代画家太多受功利主义影响,不是潜心在研究探讨怎样作得更精,而是潜心研究怎样标新立异,炒作自已,只要身价上去了,哪怕是胡涂乱抹也成了宝贝,价格不菲,这样即可名利双收,非常现实。画史表明,历史上的山水画大师大多是淡泊名利,退隐山林,潜心事画,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写心中所想,静心静气的抒胸中情怀,故能成就力作问世。大凡画家画作成了商品,追名逐利,画风跟着市场走,乱抹一气,也就难出真正的大师了。例如明代以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始尚可,后索画的人多了,润格也高了,来不及创作就临摹,甚至以学生及他人作品代替自己作品,滥竽充数,整体品质大大下降,也就逐步衰微了,当今画坛再加上媒体为利亦推波助澜,或根本没有专业艺术眼光,或有鉴别力却视而不见,人为造出许多“大师”“精品”,起了很坏的误导作用。

其次是未谙国画真谛。国画以写意为主要特征,并非是采取写意的运笔用墨技巧作画就叫写意,而是指画家在纵观名山大川的基础上,概括提练出山水景物最美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科学合理的组合起来,采用最能表现这些特征的笔墨方法将其反映在纸上,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这里,概括提炼和科学组合是关键,至于采用何种笔法,用工笔还是写意去表现,用水墨还是青绿去表现,用何种笔法墨法,何种线型皱法去表现,没有固定的程规,这要根据描绘对象来决定。

所谓概括提炼,是指将真山水的美感看透,把最美的景物,最能反映此山此水的特征提练出来,所谓合理组合,是指按照传统国画的构图造型法则和美学原则将其组合起来,再用精细的笔墨描绘在画面上。而许多画家只研究运笔用墨技巧,没有概括提练和构图造型的传统功底,更没耐心作精细的笔墨煅炼,所以作不出好作品理所必然。

诚然国画讲究笔墨功夫,但许多画家对笔墨功夫的理解太狭义,仅为运笔用墨而巳,纵观许多画家的作品,其实运笔用墨功夫并不差,有的还很深厚,但作出的作品却难看,究其原由,其根在于未谙国画之真谛。绘画是制造美的艺术,注重画面的总体美才能出精品,绝非单凭笔法墨韵就能美,懂得个中含义方解作画真谛,失之真谛那怕笔墨功夫再好也只能是涂鸦。应当说,衡量笔墨功夫的核心标尺是画家对景物的概括提练能力和组合能力,单纯的运笔用墨技巧仅仅是画家的基础功,如果连运笔用墨基础功都还值得夸耀,岂能当画家之名。吴冠中曾说笔墨等于零,其意恐也是如此。

古人作画讲究气韵生动,气从笔出,韵从墨生,笔法即指怎样运用点线面去构图造型,构画出有气势的山魂,墨法既指怎样滋润的表现景物的质感,只重墨法不重笔法即为有墨无笔,有韵无气,只重笔法不重墨法叫有笔无墨,有气无韵。当今许多画家,不重此道,强调学国画的去练素描,写生,然后把这些素描写生稿拿来直接作画,从而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国画”。在现代山水画中,吴冠中的江南风情,白雪石的桂林山水,刘有成的黄山云松有些特色,是真正概括提炼并组合出了特征的,不妨一观。

再次是随意性用之不当。国画很讲究随意,即随心描写自已胸中情怀。尤其是文人写意画,更是抒发文人雅士心源的抒情之作,历来文人画家很讲究这些,比较卑视那些图式式制作的工匠型画家,但这里讲的随意性主要是讲描绘题材内容和笔法上的随意性,随意写心中冲动之所想,不画世俗规矩之所求,随意写胸有成竹之所图,不画眼中现实之所见,运笔用墨下笔流畅,不疑不滞,挥洒自如,不去刻意为之,但涉及画面布局,景物造型却是态度非常严谨,非胸有成竹而不为,所以,纵观史上名画,其题材内容笔法虽千恣万态,各不相同,但画面布局构图造型却给人强烈的美感。而今的画家却本未倒置,随意性用错了地方,致使作品大失层次。

E. 古画(国画名画)素材到哪里找有比较好的图

古代国画名画素材

这个国画名画素材合集包括各朝代名家古画名着约6.8T大小,大概两万多张,单张名画最高可达6G每张,而且是超高清扫描TIF格式,主要是复制藏品居世界各大博物馆之冠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世所罕见的大帧唐宋元书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浩瀚如海的历史文物及当代画家杰出的艺术作品,这都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财富。字画在我们这个国家,代表着一种崇高的民族文化,有着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这个6.8T的国画名画合集如果你想获得,注意图中这幅名画的边角有个印章、、、、、然后我不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古代名画国画素材合集目录:

(玄)五代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卷绢本40.3x70.5.tif
│ (玄)元 任仁发 出圉图绢本34.2x201.9.tif
│ (玄)元 张果 见明皇图卷 绢本41.5x210.7.tif
│ (玄)元 赵孟頫 幽篂戴胜图(全卷)纸本174x36.2.tif
│ (玄)唐 张萱 捣练 绢本 37X145.3.tif
│ (玄)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51.8x148.tif
│ (玄)唐 郑虔 峻岭溪桥图绢本24.8x26.3x2.tif
│ (玄)宋蛛网攫猿图页绢本.tif
│ (玄)宋 何荃 草堂客话图.tif
│ (玄)宋 佚名 白头丛竹图页.tif
│ (玄)宋 李唐 牧牛图页.tif
│ (玄)宋 李嵩 明皇斗鸡图.tif
│ (玄)宋 李嵩 花篮图故宫博物院.tif
│ (玄)宋 李嵩 骷髅幻戏图.tif
│ (玄)宋 林椿 枇杷山鸟图.tif
│ (玄)宋 林椿 葡萄草虫图页.tif
│ (玄)宋 陈居中 四羊图.tif
│ (玄)宋 陈居中 柳塘牧马图.tif
│ (玄)宋 陈清波 湖山春晓图.tif
│ (玄)宋 高宗题 秋江瞑泊图页.tif

(玄)明 唐寅 草蒲团屋图纸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鸟.tif
(玄)北宋李公麟 临韦偃牧放图绢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肃 关山积雪图绢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绢本57x60.tif
(玄)南宋 张训礼 春山渔艇图绢本29x29.8.tif
(玄)吕纪 桂菊山禽图绢本 55.7X100.tif
(玄)宋赵士雷 湘乡小景图 绢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游晚归图 绢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树鹦鹉图绢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图绢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云图绢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传毛益) 榴枝黄鸟图 绢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绢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凉图绢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篮图故宫绢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图绢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钱选 招凉仕女图绢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远眺图.绢本37x44.tif
(玄)宋 马世荣 碧桃倚石图50x92.tif
(玄)宋 马远白蔷薇绢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马麟 秉烛夜游图 绢本24.8 x 25.2国立故宫.tif
(玄)宋人 松阴庭院图绢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绢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莲浦松荫图纸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图轴绢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宠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30X307.tif
(玄)明 蓝瑛 江皋飞雪图绢本148x46.7.tif
(玄)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绢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诩 琵琶行图轴纸本154x46.6 故宫.tif
(玄)桃潭浴鸭.tif
(玄)清冷枚 梧桐双兔图绢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宫图轴二玄社绢本194.x60.5.tif
(玄)湘乡小景图.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纸本.tif
(玄)程璋 双猫窥鱼纸本66.33X120.tif
(玄)范宽 溪山行旅图绢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乐图 绢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乐图绢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马远 踏歌图.绢本191.8x111.tif

(玄-辽博)临唐太宗帖
(玄-辽博)任伯年人物图
(玄-辽博)元 赵孟頫 归去来并序
(玄-辽博)南宋 陆游 行书自作诗卷
(玄-辽博)曹娥辞
(玄-辽博)梅花仕女图
(玄-辽博)楷书东坡记游
(玄-辽博)楷书勤政励学笺
(玄-辽博)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玄-辽博)泥金书四得绪论
(玄-辽博)清 黄慎 柳塘双鹭图
(玄-辽博)清 龚贤 渔歌子词卷
(玄-辽博)祝允明行书七律诗
(玄-辽博)竹菊图
(玄-辽博)节书远景楼记
(玄-辽博)草书千字文
(玄-辽博)草书洛神赋
(玄-辽博)草书论书帖
(玄-辽博)董其昌行书七律诗
(玄-辽博)行书仲尼梦奠帖
(玄-辽博)行书吴门避暑诗
(玄-辽博)行书归去来辞
(玄-辽博)行书欧阳修秋声赋
(玄-辽博)行书蔡行敕
(玄-辽博)赵之谦牡丹
(玄-辽博)郑板桥五言诗
(玄-辽博)郑板桥行书
(玄) 冷枚 梧桐双兔图
(玄) 清 恽寿平 晴川揽胜图
(玄)五代 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玄)元赵孟頫 鹊华秋色
(玄)元 佚名 草虫图
(玄)元 倪瓒 枯木幽篁图轴
(玄)元 张渥 竹西草堂图
(玄)元 方从义 溪桥幽兴图
(玄)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玄)元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玄)元 赵雍 先贤图卷
(玄)元 鲜于枢 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
(玄)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完美合璧卷
(玄)刘松年 罗汉图
(玄)北宋 宋徽宗赵佶 竹禽图
(玄)北宋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玄)北宋 李成 小寒林图卷
(玄)北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玄)北宋 苏轼 新岁展庆人来得贴
(玄)北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
(玄)北宋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玄)北宋 赵佶 祥龙石图卷
(玄)南宋 陈容 九龙图卷
(玄)吴宏 燕子矶莫愁湖
(玄)唐冯承素 摹兰亭序
(玄)唐 佚名 摹小楷黄庭经
(玄)唐 怀素 自叙帖
(玄)唐 欧阳询 扑商帖
(玄)唐 韩滉 五牛图
(玄)唐 颜真卿 争座位帖
(玄)宋 佚名 十八学士图
(玄)宋 佚名 花石草虫图
(玄)宋 孔子弟子像卷
(玄)宋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玄)宋 米芾 研山铭
(玄)宋 米芾尺牍全册合卷
(玄)宋 赵光辅 番王礼佛图
(玄)宋 赵构 行书白居易自咏诗
(玄)宋 陆游 怀成都十韵诗卷
(玄)宋 马麟 橘绿图
(玄)宋 马麟 荷香清夏图
(玄)宋 黄庭坚 寒山子庞居士诗
(玄)宋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
(玄)宋四家墨迹
(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全卷原图)
(玄)居廉 富贵白头图
(玄)张舜咨 雪界翁柏鹰图
(玄)文征明 忆惜四首次陈侍讲韵
(玄)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
(玄)明 仇英(传)桃花源图卷
(玄)明 吕纪 秋鹭芙蓉图
(玄)明 唐寅 山路松声图
(玄)明 唐寅 松林扬鞭图
(玄)明 唐寅 行书 落花诗册
(玄)明 唐寅 诗意图
(玄)明 唐寅 骑驴归思图
(玄)明 商喜 过海图
(玄)明 夏昶 淇水清风图
(玄)明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合卷)
(玄)明 孙克弘 玉堂芝兰图
(玄)明 尤求 墨笔山水人物
(玄)明 文俶 秋花蛱蝶图
(玄)明 文征明 兰亭修禊图
(玄)明 文征明 手卷
(玄)明 文征明 携琴访友图
(玄)明 文征明 桃源问津图
(玄)明 文征明 湘君湘夫人图
(玄)明 文征明 白玉兰图
(玄)明 文征明 行书千字文
(玄)明 文征明 行书悟阳子诗叙
(玄)明 汪肇 柳禽白鹇
(玄)明 沈周 春云叠嶂
(玄)明 沈周 瓶荷图
(玄)明 沈周 盆菊图
(玄)明 沈周 青山红树图
(玄)明 王守谦 千雁图
(玄)明 王时敏 丛林曲调图
(玄)明 王时敏 山楼客话图
(玄)明 王时敏 山水册 纸本
(玄)明 王时敏 浅绛溪山图
(玄)明 王鉴 富春山居图
(玄)明 祁豸佳 仿董源笔意图
(玄)明 祝允明 兰亭序
(玄)明 祝允明 楷书东坡游记
(玄)明 祝允明 草书杜浦秋兴八首
(玄)明 缪辅 鱼藻图
(玄)明 董其昌 潇湘白云卷
(玄)明 董其昌 潇湘白云图
(玄)明 董其昌 行书七律诗
(玄)明 蓝瑛 云壑高逸图
(玄)明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
(玄)明 陆治 红杏野凫图
(玄)明 陆治 雪后访梅图轴
(玄)明 陈洪绶 人物图
(玄)明 陈洪绶 戏婴图
(玄)明 陈老莲 老迟像
(玄)晋 王珣 伯远帖
(玄)最新版图集19张
(玄)李嵩 货郎图
(玄)汪肇 柳禽白鹇
(玄)沈铨 蜂猴图
(玄)清 傅山 草书临阁帖
(玄)清 关槐 上塞锦林图
(玄)清 冷枚 百子图
(玄)清 弘一法师 金刚经
(玄)清 李士倬 皋涂精舍图
(玄)清 沈铨 松梅双鹤图
(玄)清 王士祯 放鸟图卷
(玄)清 袁江 梁园飞雪
(玄)清 袁江 阿房宫
(玄)清 袁耀 山雨欲来图
(玄)清 郎世宁 八骏图
(玄)清 郎世宁 弘历观画图
(玄)清 郎世宁 瑞谷图
(玄)清 高凤翰 西亭春艳图
(玄)清 黄慎 捧梅图
(玄)清 龚贤 高岗茅屋图
(玄)秋山红树图
(玄)董其昌仿古山水
(玄)蓝瑛 白云红树图
(玄)袁耀 山雨欲来图
(玄)辽博)楷书自诰身
(玄)陈录 烟笼玉树图
(玄)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玄)韩滉 五牛图

│(玄)明 唐寅 草蒲团屋图纸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鸟.tif
│(玄)北宋李公麟 临韦偃牧放图绢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肃 关山积雪图绢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绢本57x60.tif
│(玄)南宋 张训礼 春山渔艇图绢本29x29.8.tif
│(玄)吕纪 桂菊山禽图绢本 55.7X100.tif
│(玄)宋赵士雷 湘乡小景图 绢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游晚归图 绢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树鹦鹉图绢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图绢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云图绢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传毛益) 榴枝黄鸟图 绢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绢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凉图绢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篮图故宫绢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图绢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钱选 招凉仕女图绢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远眺图.绢本37x44.tif
│(玄)宋 马世荣 碧桃倚石图50x92.tif
│(玄)宋 马远白蔷薇绢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马麟 秉烛夜游图 绢本24.8 x 25.2国立故宫.tif
│(玄)宋人 松阴庭院图绢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绢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莲浦松荫图纸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图轴绢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宠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30X307.tif
│(玄)明 蓝瑛 江皋飞雪图绢本148x46.7.tif
│(玄)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绢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诩 琵琶行图轴纸本154x46.6 故宫.tif
│(玄)桃潭浴鸭.tif
│(玄)清冷枚 梧桐双兔图绢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宫图轴二玄社绢本194.x60.5.tif
│(玄)湘乡小景图.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纸本.tif
│(玄)程璋 双猫窥鱼纸本66.33X120.tif
│(玄)范宽 溪山行旅图绢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乐图 绢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乐图绢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马远 踏歌图.绢本191.8x111.tif

F. 请问,这种云用photoshop和coreldraw分别是怎么做的

这种云是素材,千图搜索 中国风素材,中国传统花纹,可以找到的。
如果问怎么做出来的。
钢笔工具钩出来即可。一般都是先手绘出来,然后扫描或者照片录入电脑PS或者CDR,CDR直接在图片上钢笔钩,然后删除图片。 PS直接新建图层 钢笔钩路径,勾出路径后,在钢笔菜单栏中有 像素,路径,形状 三个选择,点击形状 路径就会转换为形状,然后删除参考的图片即可。

G. Photoshop摄影谁能帮我找些像素大点的“云”的素材

你可以用ps把云给抠出来啊! 我没装Ps否则我帮你。

H. 中国画云的画法

中国画云的画法可以采用勾云法。极富动感的云,用湿染法无法表现其动势形态,可用勾云法。国画创作中,云的画法和水的画法差不多,也有勾、空、染之分,勾云法主要用在白描,工笔中,而在山水画创作中主要以空云法和染云法为主。

I. 有人见过云阶梯吗 类似于这种图片的云阶梯,我小的时候见过。到现在不知原因,云彩的阶梯直通云霄

我也见过、是在我上小学左右、20多年了、我家在长春、和我妈去附近的乡下一个寺庙、然后寺庙开光、我还小也不懂、然后有人说看天上、我看到就是云和楼梯一样、然后等云消失也不是一下子消失、是一层一层的、然后是寺庙开光就说有观音下了、先不说迷信不迷信、这个云我真见到过、就是这么奇特的云、我觉得应该会在网上找到当时的图片、但是并没有找到、听说那时候还有人用相机照到观音下来、具体真不真不知道了

J. 各种云的图片及名称

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