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真正的修行之人是什么样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修行其实就是修心……真正的修行人一般都很低调,在世界中默默利益众生却不求回报。
具体的说的话,不说是非,一心念佛,或者受持经咒为众祈福。行为端正,守信用……作众善而不以为意,但求回向圆满菩提普度众生。
❷ 所谓修行之人指的是什么
净空法师--- 一个真正修行人,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天天认真改过,改过就叫做修行。
1 一个真正修行人,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天天认真改过,改过就叫做修行。如果我们一天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过失,换句话说,你这一天没修行;一年都没有看到自己的过失,你这一年也没修行。
2 我们居住的这个环境,到处都是恶缘,恶缘是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要是禁不起诱惑,天天为贪嗔痴三毒忙个不停,你天天往下堕落,你还是免不了轮回,免不了三途!娑婆世界这个因是什么?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所以一定要舍。
3 佛法的行门无非是忏悔、改过而已,一天不改过,一天增长罪业,增长迷邪染,增长贪嗔痴!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在世间,如果不是每天戒定慧增长,肯定就是贪嗔痴增长。
4 现在的外缘很不好,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我们是哪一方面在增长,哪一方面在衰退?如果我们贪嗔痴天天在衰退,戒定慧天天在增长,这一生就没有白来,这一生就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去干!
❸ 为什么修行的人总是会有很多磨难
修行 磨难
今天给大家讲“修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修行,那么修行人这几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你们徒弟称不称职?如果是一个修行人,必须要有一个境界,首先要对人世间任何苦的事情,在人间发生痛苦事情的时候,都要有承受能力,境界要慢慢提升;而且修行的人,修到一定时期,要不觉得痛苦,因为当你觉得痛苦时,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修行的境界要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才能被称为修行人。
作为修行人,首先要做到不生烦恼,你今天在修行,而烦恼四起,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修行的人,就算烦恼已经生起了,自己要在心中立刻制止,这才能称得上是修行人。修行人,就算生起烦恼了,为什么说就算生起烦恼了,因为人都有七情六欲,有烦恼障出来时,你要立刻制止。告诉大家我们在修行中会有一个魔出来,这个魔在佛法里称为烦恼魔,烦恼越多你的魔障越深。必须把这个魔障驱除。如何消除烦恼魔?首先要想到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和别人不一样,不能痛苦,就算痛苦来了也要制止,而且要慢慢不觉得痛苦。烦恼魔来时,最好的方法是要顺境,顺着境界走。逆境来时也要保持平静不起波浪,不管什么灾难来了,先平静下来。
心中不起波浪,其实这就是佛法里讲的禅定,禅定是修学佛法里比较高的境界。如果没有定力,人间的一切能起烦恼。希望你们能修学一点佛法里的禅定。禅定能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任何人间事不能深究,我们要学禅的精神,禅的精神就是境界,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是顺着境走,用一颗平静的心,心中不起波涛。犹如小河里的水滚滚而来,一流到大海里,什么波浪都没有了。有禅定的人,心犹如大海一样宽广能容纳汹涌的波涛,而不起浪花。禅定必须自己先稳住,才能定。
心气任运。一个人的心所产生的气场就任由它去运作,任由它去运动,不要阻止自己的气场。比如:当一个人很不开心在生气时,如果你阻止他不要发脾气,不要难过等等,接下来他就会生病,让他去讲,让他去发泄,发完了就没事了。如果阻止他这个气场向外发泄,接下来就有麻烦了,最容易生癌症,或各种肝病。心中的气场随运走,走到哪里就应该修到哪里,称为正;并不是恶运来时,就不修了,或好运来时就不修了,这都是不对的,应该是不论好运还是恶运都要好好修。
明觉恒住。明白了,觉悟了之后,首先能减少执着,因为执着的人是不明白道理的,明白道的人绝对不会执着。明觉恒住,就是永恒的明白,永恒的觉悟,然后才能常住,才能留住,如果不明白,没有开悟的人,是不能永恒觉悟的,是留不住的。用人间的话讲“看透了”,看透了,不自私了,看淡名利了,你就明白了,就觉悟了,这个永恒在心里才能站住脚,这叫恒住。你们要记住:“一切自然来,一切自然去”。
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无论好坏都是自然来去的,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如果你能经常这样想,你心中就不会起波涛,会明白身上所发生、所接触的事情都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会明白现在受苦是因为前世没有修,所以今世受报是很自然的,你说还会再执着吗?心中不执着,你聪明的智慧就永恒住世人间了。要离开渴望求取,渴望是非常饥渴希望得到,想想看人能得到什么?如果得不到渴望的东西,换来的就是痛苦和烦恼。求取,明明不是你的,想获取,但求时是非常痛苦的。希望在人间修行的人,把渴望求取全部忘掉。渴望来的就是痛苦,求取来的不是你的,自然来的才是你的。
任何念头的升起,均能一刹那驱除,不要残留在心中,因为残留在心中之后就会给你带来劫难。任何事物,任何念头的升起,佛法里讲可以在瞬间驱除,可是你们是任由念头在大脑中翱翔,当一个私心,当一个贪念,当一个很不好的念头在脑子里升起时随它去,那就麻烦了。比如,当听到一个好朋友赌博赢了钱,脑子里就会一下子想到自己,实际上我也有这运气的,当这念头一出来,你马上要把它驱除,我不能这样想,更不能去做,是不可以的,我绝对不能做,要一下子把这个念头消除。
又比如:用水笔在黑板上写字,就算是黑色的墨水,当你刚刚写上去时用手很容易擦去,但是几秒钟之后,就不容易擦去了。当有不好的念头升起时,就会在你的八识田中种下不好的因,菩萨教我们一个驱除的方法,当你有不好的念头时,当你有不好的想法时,当你愤怒时,你要趁它刚刚出来的一瞬间马上驱除,如果能在瞬间驱除,你就是一个智者。当一个不好的念头升起时,就会在心中生一个恶果,不要残留在心中,所以菩萨教我们要快断除,如果残留在心中就会给你造成孽影。
一般人在没有证道和开悟之前,诽谤他人开悟法门,将有百劫,轮回一千个生,百世断佛性。一般的人在没有开悟,还没有得到佛菩萨这个道之前,他没有开悟,他如果诽谤开悟法门,一定有恶果。开悟法门是普遍讲的,不是专指某一个法门,你不开悟你就没有这个法门,你开悟之后就得到这个法门。你诽谤它,你有百劫(一劫为一个受难),一千个生,百世断佛性。如果一个人诽谤一个正道,他有一百个劫难,有一千个生死轮回,投生一百世没有佛性了,再也看不到佛性了。就像投胎到畜生道一样。
没开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得到这个境界,没有境界的人不要去给他讲法。师父给你们讲,许多弟子在修,但是他们的脑子是没有超脱凡尘的修,应该把人世间的凡尘超脱,超脱实际就是开悟,开悟之后的修,
修出来的感觉和没有脱离人间的烦恼道在修,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带着烦恼在修,一个是完全超脱烦恼道在修,你们说修出来的是不是一样的?一个是真空包装,脑子里很干净,一个是脑子里杂念多多,妄念不断。比如:你在念经时,一边做事一边念经和你规规矩矩在佛堂里安安静静念经,念经的效果能一样吗?你们把自己修心的境界拉到烦恼道,然后再修是很累的。
恭录 修行人应明觉恒住
❹ 为什么修行的人看起来很年轻
下面是我个人的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从身体上来说,
修行人饮食知量,不非时饮食。这样就避免吃过多的东西给身体器官造成负担导致不舒服乃至疾病。同时不非时饮食(如避免睡前饮食等)可以保证睡眠的质量以及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会整个人很健康,精神。
不过度睡眠,因为烦恼较少(指粗重的烦恼),一般修行人睡4至6个小时,睡眠质量会比较高。一般人可能8个小时都不够睡,睡觉做梦都在想着俗事,睡眠时间过长或质量不好就会造成昏沉,脸色看起来也会显老。
修行人需要经行,跪拜,运动量刚好足够保持活力,但又不至于太激烈而造成疲劳或损伤。
从心灵上来说,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断除烦恼,即使没有达到目标,也可以减少烦恼。通过行持戒律,积福行善,心里远离不健康的情绪,所以渐渐的慈眉善目,别人愿意亲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烦恼减少,通过观察修培养了智慧,就会有真正的不退转的自信,有自信的人看起来也就年轻。
从因果上来说,
修行人不杀生,怜悯生命,自己也会得长寿。修行人乐于助人,自己会得身体健康有力气的果报。懂得修行的人是具足智慧的人,无论出世入世,自己都会得到方便。
❺ 为什么修行的人磨难很大 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佛心
想断生死,出离轮回苦海,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修行的人磨难很大,这是世间人的看法,修行佛法人没有这么认为的。其实世间人磨难更大,仅贪嗔痴的烦恼,就让世人苦不堪言,更不用说别的了。
所谓磨难,就是逆缘。修行人没有逆缘,只有增上缘和逆增上缘。就是遇到逆缘,也视为增上修行的动力缘。一切诸法,都是成佛因缘,这才是修行人的当有的心态。另外说修行人没有佛心,更是颠倒。不能说一个人业障重,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就说人家没佛心,。既然一心向佛来修行,就是开显本心佛性的开始。修行就是成佛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的。不可以把经受磨难,克服困难的过程,错称为没有真正的佛心。什么叫真正的佛心?知众生心皆是佛心是真正佛心,出离世间法的心是真正佛心,发菩提心于一切众生同圆种智的心是真正的佛心。
❻ 修道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人和修行人的主要区别:
1、是否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普通人介意别人怎么看他(欣赏或不欣赏,喜欢或不喜欢),所以有求皆苦;而修行人不介意别人怎么看他,所以无欲则刚。
而实际上,天下本无事,“多想”自扰之,越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往往就意味着自己越不清楚别人怎么看。而越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往往也意味着自己越清楚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是因为自己已出离了先入为主、一厢情愿和主观臆测,而能客观如实地了知事物的各种因缘、来龙去脉。
(6)修行人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学道人的五种心主要为以下五种:
1、要为生死心切
学道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人活在世上,要经历诸多磨难和痛苦,如果再不珍惜人生,作恶多端,以后还会在六道之中轮回,求出无期,苦不可言。一个学道者从入道之初就应当认识到生死轮回的苦楚,从而真为生死发慈悲心。
2、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业之本
修道者要认真修道,要时时想到身是苦本,想到自己在五浊恶世中所受到的各种苦难,更加增长自己的道念,从而积极向上,早日成就。
3、要看破,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虚华不实
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人之所爱,很少有人能够看破。我们常说“名缰利锁”,意思是说名和利就像缰绳和枷锁一样束缚着人的自由,使人得不到解脱。如果我们能看淡一些这些名利,我们将会过得轻松而充满乐趣。
4、要怕今生造下恶业,将来一堕地狱,无人救护
学道之人应当明因识果。在修学道法的过程中,始终要将因果放在心中,时刻铭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时常畏惧恶报之苦,在日常修行生活中,时刻要想想如果人造作种种恶业,将会遭受境遇不同的苦报,或来世或生生世世在地狱之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
5、要知现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间
对于生命如此短暂和脆弱,我们要珍惜生命,善用人生来精进修道,不要将修行的事都拖到明天去做,要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旦学道者失去人生,再想用功修行,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更谈不上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