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地瓜能吃吗
地瓜就是红薯。生地瓜能吃,我以前就经常吃生红薯,感觉很甜很好吃。但是吃的时候一定要洗干净外面的泥。再将红薯皮刨掉,注意卫生。,否则就会有沙子。
2. 生地瓜干怎么做好吃
在乡下老家父亲种的地瓜已经可以收获了,地瓜也叫红薯,红薯成熟之后就能收获好多,除了用一部分来做红薯淀粉和红薯面条之外,也会留一部分在家里,平时可以煮着吃,烤着吃,那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地瓜干,地瓜干是家里一家老小都会喜欢的,香香甜甜的还有嚼劲,小时候每家每户都要晒很多,现在住在城市,没有那种屋前屋后晒红薯干的场地,所以每次只能少做一点,但也因为做的少,每次都不会浪费,吃完了还会想吃下一次,所以制作方法也从以前的反复蒸熟晾晒变成了一次蒸煮晾晒,方法更简单;
以前制作地瓜干会先把地瓜清洗干净,然后“蒸煮、去皮、切块、晾晒、二次复蒸、再晾晒、三次蒸熟、最终晾晒”,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之后才能成功,第一次蒸是为了方便去皮,避免氧化,第二次蒸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让地瓜更甜,第三次蒸可以定型,而且让地瓜的口感不会太硬,这样操作太难也太费时间;
今天和大家分享在家制作一次成型的地瓜干,比较适合家庭少量制作,那想要做出来的地瓜干好吃,颜色还不发黑,是有技巧的,晒红薯干的红薯不能直接煮,直接煮出来的红薯干容易发黑,从地里收回来之后先放一段时间,去去水分淀粉沉淀之后会更甜,如果是市场买的也可以买回家先放几天,然后用盐水浸泡来避免红薯干发黑,盐水的浓度和海水的咸淡差不多就可以,然后再蒸制晾晒,两天左右就能做出健康又美味的地瓜干了,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
【原材料】红薯、盐水2盆;
【制作方法】
1、准备一些家里的红薯,没有的就去买一些,准备好的红薯去皮,尽量的削的干净一些,消好一个就清洗一个,把表面清洗干净,然后直接放在盐水中浸泡,这样能避免表面氧化,颜色发黑;
2、红薯削好之后把它拿出来,也是一个一个拿,拿一个切一个,把红薯切成条状,和手指头差不多粗细就可以了,切好的红薯马上放在另外一个盐水盆中浸泡,这样能去掉表面多余的淀粉,能防止红薯表面氧化,让它不会变色,还能锁住红薯里面的糖分,全部切好之后放在盐水中浸泡20分钟;
3、把浸泡好的红薯干放在蒸屉上,建议用蒸的,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存红薯的营养,而且口感会更好,把红薯条码在蒸屉上,我没有叠在一起蒸,这样能更快蒸熟,取出来的时候也会更加方便,冷水上锅蒸,水开再蒸10分钟左右就能熟了,或者是用筷子插一下红薯条,能轻易插透就说明熟了;
4、蒸好的红薯条稍微晾凉,然后拿出来放在饺子垫或者竹篾制品上,这种上下两面都能透气,晾晒起来更快,更好,红薯刚开始放的稍微紧凑一些也没有关系,后面晒干了会瘪掉,间隙会变大;
5、晒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及时翻面,让每一面都能晒太阳,一般晒2-3天就能晒干了,晒干之后可以装在保鲜盒或者保鲜袋中,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能保存3个月左右;
6、具体晒的软硬程度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晒的硬一些水分比较少,能保存的时间比较久,晒得稍微软一些,水分含量比较多,能保存的时间稍微短一些;
【烤箱版地瓜干】
如果刚好遇到没有太阳的天气,可以放在烤箱里烤一下,上下火120度先烤半小时,然后转100度再烤半小时,具体的可以根据自己家的烤箱温度和地瓜干的粗细来调节,烤的地瓜干如果还有一些软,可以再放在外面晾晒一下就可以了;
地瓜干的做法总结:
1、做红薯干的红薯建议挑选红薯,白薯的味道和颜值都不如红薯;
2、红薯发芽之后还是可以吃的,不用扔掉;
3、如果觉得操作不好,不喜欢红薯发黑,也可以蒸熟了再切开,只是这样比较费时间;
3. 地瓜能生吃吗。
可以生吃,红薯纤维含量很高可以很好在清理肠道
但如果肠胃不好则不建议生吃,生地瓜中的淀粉,若没经过高温,不易消化,容易产生腹胀,嗝气等不适
4. 地瓜的来历是什么
中国地瓜(红薯)的身世很坎坷,它是从外国移到本土繁殖开来的。
此物原产中美洲,传到我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其间有三个人为红薯的引进冒了极大的风险。一个人叫陈益,他在万历八年来到今越南一带,当地酋长设“苕宴”款待他,他觉得红薯味极美,于是贿赂了当地人,获得红薯的种子,夹带出境,当地得知走失了“苕种”之后,就发兵追击。
还有一个叫林怀兰的医生,也是到今越南一带行医,医好了国王女儿的病,国王很高兴,要赐最高档的食品(煮熟的地瓜)给他吃。林怀兰多了个心眼,要求赐食生地瓜,吃了一半,留了一半藏进怀里带出来,过关的时候,被查出来了,关员被林怀兰的行为感动,又担心不好交差,于是让林怀兰跳水假装沉河死去,这样子林医生才安然回来,将地瓜的种植遍布广东一带。
还有一个人叫陈振龙,他从吕宋岛将地瓜引入福建,更是煞费苦心,将地瓜藤绞入汲水绳之中,蒙混过关,才得以渡过茫茫大海。回到家后,先在家中种植,然后大面积推广。
地瓜的生长习性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
苗期温度宜在22-25℃,茎叶期宜在22-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若是低于8℃,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枯萎死亡。根块期温度宜在22-25℃。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块数量及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