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颗珍珠 就是
敦煌莫高窟。它坐落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鸣沙山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
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伟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两千
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
的珍贵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
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
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
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
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
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着
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 //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Ⅱ 沙漠绿洲
提起沙漠,人们就会想起那一望无际的黄沙和死一般的荒凉。可是在我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哈密和吐鲁番等地,却到处一片绿,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哈密瓜、吐鲁番葡萄等闻名中外,被人们称为“绿洲”。这是因为,哈密等地的地底下有着丰富的水源,流淌着一条条地下河。这些地下河的水来自“绿洲”附近的高山。高山上积有厚厚的冰雪,雪水穿过山谷的缝隙流到沙漠的低谷地段,夏季冰雪消融,雪水穿过山谷的缝隙流到沙漠的低谷地段,隐匿在地下的沙子和黏土层之间,形成地下河。这些地下水滋润了沙漠上的植物,也可供人畜饮用,给沙漠带来生机,形成了一个个绿洲。在撒哈拉沙漠,人们甚至能从沙漠的地下河里钓鱼呢!
只要有水,沙漠就能变成肥沃的绿洲。如果在沙漠的地下,有着丰富的地下水源。有了这些水,植物就能生长,沙就不那么容易甚至不能再流动了;植物又会反过来保护地下的水分,使它不很快蒸发,使雨水不致很快流走。有些植物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即使还没有充足的水源,也能大量培植起来。至于海市蜃楼有两种情形与说法!!在清新透明度绝佳的空气,有着极佳的视线,易使人们的距离感缩减,近地面较冷且密度较大的空气,与上层稍暖、密度较小的空气层在低钭的阳光下常易发生视线的折射,便造成海市蜃楼的幻像。另外一种则是说海市蜃楼说是大气折射的结果,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到近处来了。其实,这是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一种自圆其说。海市蜃楼是另外空间的真实体现。在物质的运动下,反映到我们这个空间里来了。另外,人们看到的海市蜃楼的景象有时是运动的,另外空间的物质就是运动的。在沙漠或其它地方,如果物质在运动下也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微观观测系统,人们就可以观测到另外空间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
Ⅲ 沙漠中为什么会有绿洲绿洲是怎么形成的
沙漠里有一片绿洲,因为那里有水,所以只有水可以导致生命,要在沙漠中建造绿洲,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首先是固定沙子,然后固化沙子。防风林带形成后,可以种植耐旱植物并逐渐绿化,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不容易的。然而,困难仍然需要解决,人们相信沙漠将来一定会变绿,沙漠的色调不是静止的,它也可以有各种颜色。
这其实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绿洲,虽然沙漠里几乎没有干旱和雨水,但有时水可以储存在地下,因为在沙漠中的一些地下水被雨水渗入地下, 其中一些由于沙漠中昼夜温差大,通过冷凝渗透到地下,另一种地下水是由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和流向沙漠地区的河水形成的。因为在有地下水的地区,大部分的人们依靠地下水灌溉并形成绿洲。
关于沙漠中为什么会有绿洲绿洲是怎么形成的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Ⅳ 一张图片 上边一半是沙漠一半是绿洲
壁纸,?
Ⅳ 神奇的沙漠小镇,仅有96人居住,为何被誉为南美最美沙漠绿洲
我们可能对于沙漠的第一感觉就是人烟稀少,寸草不生的样子,更不要说是在那里长期生活了。但是出乎我们所意料的是在南美的沙漠之中有一个神奇的小镇,并且这个小镇被誉为最美的沙漠绿洲,但是在这个最美小镇瓦卡齐纳中却仅仅只有九十六个村民在居住着。
在清澈的淡水湖里面,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姿,在湖里面映照着具有特色的小镇风情,也有漂浮着的沙漠,好像树,湖泊,房屋以及沙漠就这样融为一体了,如此般的仙境,令人叹为观止!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观赏,虽说这是个小镇,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东西也是一样都不少,果然是最美沙漠绿洲啊!
Ⅵ 既有沙漠又有绿洲的图,还有完全是沙漠的图
给你一些【绝美】摄影(大图),希望你会喜欢。
我收集了一些,都上传到了我的网络空间,这样也方便你翻页欣赏。
我想这些图片应该符合你的要求了,一共二十多张。
地址:
http://hi..com/xiliyan/album/item/1b0e25461cac6f066a63e5ed.html#IMG=b4faa894df5cac11d31b7017
单击图片就会得到大图。
(好累啊!只为你的70分啊~呵呵)
Ⅶ 仔细观察沙漠中的绿洲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凤光”为题,写一段话。
走在迪拜的街头,我看到那平坦宽阔的柏油大道直通远方,在两条马路之中架起了立交桥。
街道两边还有星罗棋布的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的绿化带。绿化带旁边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霄。这些大楼高低错落,整齐地矗立在城市之中。各种各样楼房数不胜数,一幢挨着一幢挤满了城市,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我继续走着,来到了迪拜的中心公园。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花园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茂密的树林青翠欲滴。由草地组成的绿海,碧绿一片,格外壮观。一棵棵大树就像一位位绿色卫士、护理着环境,绿化着领土。可以说,这儿就是植物的海洋。
我们接着向着公园的深处走去,只见一股股银白色的喷泉源源不断的从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中喷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池水清澈见底,一阵微风吹来,池水不时漾起波纹。
池塘之中有一个用铜做的小地球,可能是提醒阿联酋人民要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的吧!在风中,人们在小草身上浇的水洒落下来,小草也好像被此感动,而感谢阿联酋人民呢!
夜幕初临,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池塘中,宛如无数条银蛇在游动。
走在迪拜的街头,你全然不知道这绿洲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这是怎么回事呢?是阿联酋人民创造的奇迹。
啊!沙漠城市迪拜——好美!
Ⅷ 沙漠中的绿洲图片,沙漠中的绿洲像什么,沙漠中的湖
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出现于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绿洲大小不一,从小泉水周围1公顷(15亩)左右到大面积有天然水或灌溉的土地,它就像是沙漠瀚海上美丽的珍珠,镶嵌在沙漠里,闪烁着神奇的色彩。
Ⅸ 六大最美的沙漠,新疆内蒙古各两个,其他的在哪
一提到沙漠,可能就会想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面积大,也因为它气候炎热环境恶劣,成为世界上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就充满了神秘性,从而吸引了一大批探险旅行者深入沙漠探险,随着如今旅游业的发展,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旅游线路也相继开通,它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世界10大奇异之旅之一。
Ⅹ 撒哈拉大沙漠“绿洲”是怎么回事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到红海海边,纵横于大西洋沿岸到尼罗河河畔的广大非洲地区,总面积大约有800万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300米之间,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还不到100毫米,气温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58℃。
撒哈拉大沙漠当中,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水草丰盈的地方,被人们称做“沙漠中的绿洲”。所以,“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
那么,撒哈拉大沙漠从古至今难道一直是这样荒凉吗?经过人们艰苦的探索,终于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还真的是一片绿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们也曾经在这片绿洲上,创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骄傲的一代灿烂文化。那么撒哈拉大沙漠的“绿洲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9世纪中叶的时候,德国一位叫巴尔斯的探险家,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曾经意外地发现了几处古代的文化遗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巴尔斯正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行走着,前边出现了一处高高的岩壁。巴尔斯抬头一看,只见那高高的岩壁上好像刻画着许多岩画,就急忙走了过去。等到巴尔斯走到岩壁跟前,看见那上边刻画着好多图案。这些图案当中刻画的有马、有人,竟然还刻画着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画得特别清晰。巴尔斯的心里感到非常惊讶,巴尔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记住了这件事情。
不久,巴尔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带,也发现了水牛的岩画。这时候,巴尔斯的心里开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里既然有水牛的岩画,就是说这里曾经生活过水牛这种动物,否则,人们不会凭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画在岩壁上。既然这里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说明这里在远古时代一定会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么能活呢?既然这里有水牛,这就可以说明在远古时代一定有游牧民族在这里居住过。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话,撒哈拉大沙漠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个绿洲了。”
后来,巴尔斯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的岩画上,发现了犀牛、河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岩画。他还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岩画里边竟然没有骆驼这种动物。巴尔斯感到更加兴奋。因为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会有骆驼!只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会有水牛、河马!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上没有骆驼,这就说明这里在远古的时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决不会像现在这副样子,到处都是沙丘和流沙。
于是,巴尔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成了前骆驼期和骆驼期,来标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的鲜明界限。后来,考古学家们都普遍采用了巴尔斯这种对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期。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法国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质学家曾经到了阿尔及利亚奥伦南部。他在那里也发现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画。经过仔细认真地考察,法拉芒觉得巴尔斯把撒哈拉的历史分成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非常合理。这时候,法拉芒还发现这些古代洞穴壁画里边,早期的作品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画当中忽然就没有了水牛的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法拉芒认为,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肯定是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里的水源没有了,撒哈拉才逐渐变成了沙漠。这样,撒哈拉地区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没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里的人们当然也不再去刻画它了。
1956年的时候,法国一个叫亨利·诺特的科学家曾经带领着一支法国考察队来到撒哈拉大沙漠,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山脉和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进行考察。他们经过好几个月的艰难跋涉,最后饮水用完了,大部分队员生了病,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往前走了。亨利·诺特决定呼叫飞机前来救援,放弃这次考察计划。没想到,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山洞。亨利·诺特和队员们立刻忘记了渴,忘记了累,忘记了病痛,动手发掘了起来。结果,他们除了找到了一些古代山洞,还找到了一条隧道。在那些山洞和隧道里,他们找到了大约3万件壁画作品。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一看,哎呀,这些壁画作品的色彩太丰富了,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赶紧拍照的拍照,制作拓片的制作拓片,兴奋地忙碌了起来。
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从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国的巴黎以后,立刻对那些壁画的照片和拓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后,他们认为,这些壁画生动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区有绿洲时代的社会风貌。
这些壁画当中,有古代游牧部落围剿野生动物的狩猎场面。那些野生动物的形态刻画得非常逼真,让人一看就能够认出来是大象、狮子、野驴,还有什么河马、犀牛、羚羊。它们被猎人追得拼命地奔跑着,那模样特别疯狂,看上去就好像要从画面上跑出来似的。
这些壁画当中,还有不少专门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那些人物的身体显得很高大,最高的约有9米。人物的外形差不多都是胳膊和腿显得特别长,腰却很细,肩膀很宽,那模样非常像现在非洲黑人的身体特征。而且,有的人物形象的肩膀和后背上有很多白色的斑点,就跟现在西非和中非黑人装饰在身体上的标志差不多。所以,有些科学家觉得这些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黑人种族的模样。这就说明了撒哈拉史前文化是非洲土着黑人创造出来的。
这些壁画当中,有些作品刻画的是宗教仪式。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那时候生活在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在壁画里边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这就说明水牛那时候可能在人们的生活里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就把水牛当成一种特别神圣的图腾崇拜的东西了。
那么,这些壁画是什么年代创作出来的呢?亨利·诺特他们用放射性碳14的测定年代方法表明,这些壁画大约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创作出来的。亨利·诺特他们还发现,这些壁画往往是用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年代刻画在岩壁上的,所以显得重重叠叠地刻画在一块儿。这些都说明,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千年了。这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正处在有水、有草、人兴畜旺的草原时代。
自从亨利·诺特他们有了对撒哈拉地区的重大发现和考察结果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纷纷走进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进行科学考察。这些科学家们不仅在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而且还在利比亚、尼日尔爾尔、马里、乍得和苏丹这些国家的沙漠里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盖的范围和现在的沙漠地区几乎一样的广远。
撒哈拉地区的绿洲时代是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撒哈拉的绿洲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它的沙漠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也就是说,撒哈拉的史前文明又是什么时候衰落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撒哈拉壁画里边,那些水牛、河马和犀牛的形象开始逐渐消失了。这就说明,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到了公元前100年的时候,撒哈拉地区所有的壁画几乎快要停止了,撒哈拉地区的史前文明也就开始彻底衰落了。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和研究,估计这也许是由于那时候的水源开始干涸了,气候开始变得特别干旱了,要不就是发生了饥荒和疾病。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的草原逐渐变成沙漠大概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先是气候发生突然的变化,下的雨迅速减少,一部分雨水落到干旱的土地上以后,很快就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干了;另一部分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量不多,也就滞留在了这里,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就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就形成了沼泽。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变化,沼泽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就变干了,这样就慢慢形成了沙丘。这时候,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变化得更加坏了,风沙也越来越猛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劲儿地砍伐树木,没有节制地放牧,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经过科学家们测定,山洞里边的骆驼形象大约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现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00年的时候,撒哈拉就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
经过科学家们艰苦的探索,撒哈拉地区的“绿洲之谜”就算初步揭开了。不过,科学家们对一些问题还是有点解释不清楚。科学家们看着这些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不由地产生了一个疑问: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刻画了那么多的岩画,可是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来刻画的呢?
有的科学家说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的一种岩石叫路石色页岩,能画出红、黄、绿一些颜色来,而且色彩十分艳丽。再说科学家们曾经在那些山洞里边发现了一个调色板,就是用这种页岩制作的。这个调色板上还残留着一些储石页岩的颜料。在这个调色板旁边,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小石砚和磨石这样的调色工具。所以说,生活在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的人们也许是先用一种特别锐利的陵石,在岩壁上刻出野生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轮廓来,然后再把储石页岩做成的颜料涂抹上去。
这个问题不管科学家们解释得正确不正确,反正总是有了一种解释。可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撒哈拉地区山洞里的那些岩画经历了好几千年,可岩画上的颜色为什么没有怎么褪色,还是那样艳丽呢?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开,成为又一个难解之谜。
另外,撒哈拉大沙漠地区那些山洞里的岩画,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特别神秘的色彩。1956年,亨利·诺特他们在阿尔及利亚阿哈加山脉东北面有个叫塔西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山洞,那里边有一幅6米高的彩色人物壁画。当时,亨利·诺特看着这幅壁画,怎么看怎么感到纳闷。原来,这是一幅半身人像,刻画着人物的头、肩膀、两只胳膊和上身,奇怪的是就是没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更加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人物像的脸上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在脸的正中间,而另外一只眼睛却长到了耳朵边上,那模样显得特别怪诞、特别滑稽。当时,亨利·诺特越看越觉得壁画上的这个人物形象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刻画的,于是给这个人物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伟大的火星神”。
后来,好多当代的人们看了这幅人物壁画,都感到特别惊奇:“哎呀!它的表现手法,怎么会和法国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的表现手法那么相似呀?而且,它的人物外形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也十分相像呀?”人们除了惊叹以外,又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撒哈拉地区那些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呢?这当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这些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上来,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