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唯美的文章
1流年彼岸,岁月如霜
年华在指尖流逝,回望过去,追逐着岁月的脚步,轻轻倚在你的窗沿,似幻似真,如影相随;伏在案前,笔尖下地回忆,淌着墨香,幻灭的人生。宛若一张白纸,轻轻提笔,用最细腻的文字,描绘你的倦容,只将你写进我的一生,写不尽的是一纸情缘,写尽的却是人世的繁华。
我曾在落英之前,明月之下,执手拈花,归途之上,满地霜华;静看着你,穿枝拂叶,辗转在流年的彼岸,荡尽我一厢的情愿,在寒秋中,一遍又一遍细数着过往的画面,漠然间,泪已拆两行,眸子里尽是忧伤,再难相忘,多余的不过是无奈。
且留一曲相思,秋月共舞,独饮秋霜,落叶总是习惯地演绎着别时的梦,暮秋之际,古木之下,抬首间,满目萧然;凝眸间,云飘千里外,月光如霜,归雁沉寂,唯人在归途。
流年若梦,繁华如白素,独倚楼台,张望着茫茫人海,月影匆匆,行人渐尽,在那百转千回之中,你的回眸,瞬间凝结,依稀可见你那微微翘起的嘴角,就这样触动我的心弦。
也许我们本不该相遇,也许我们从来都只能是擦肩而过,只是命运让我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便是天涯相隔的遥遥相望,守在岁月的末端,望尽过往匆匆人影,你又何曾出现过;花都开了,你却不在;花谢了,你依然错过,几经春秋,零落成泥,徒留这一季的芬芳,一缕情长;那等待,犹如深埋了一千年的种子,你都不曾出现,它又怎会开花结果。
柳絮如霜,孤芳自赏,眷恋着春天的斑斓,只影相伴,独守寒冬夜;遥遥等待,终不如期,惟深情依旧,到最深处,却是冰雪消融;宁愿就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宁愿只是曾经不经意飘落在你眼前的枯叶,而你只是微微一笑,任风携它而去,将它遗忘在记忆的彼岸,在那里,曾有过它一生中最美的际遇。
我曾在城楼之上,静静地观望着,扬袖而去,思绪随风飘荡,暮秋之下,回忆总是如此委婉;而你,来不来都一样,心里想念的是你,牵挂的也是你;或许,惟有在这样的一种等待与守望中,方能激起心中平静已久的思念,一生一世,在梦与守望中,安静地凋零。
天伦盛世,倾城烟花
无眠之夜,烟花倾城,串串的大红灯笼高高耀起,繁花的隆重彰显盛世的空前,我笑着,含泪的心默默坚强。
——题记
2010年,盛世的元宵佳节,我依旧窝在小小的窗内,呆呆地默默地,静听窗外零碎的鞭炮声锣鼓喧天声此起彼伏,想象得到,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定已一街两行地串了起来亮了起来,骤降的温度怎能驱走倾城的热情?传统而喜庆的“红”更显我的单薄与顾影自怜,撩望窗外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阴重得似要落下泪来!
美丽且孤独的心不管不顾了,携了小儿,飞离那小小的窗,期望在今夜红灯的照耀下,拈来此年的福。
熟人的笑脸我在一一认真地回应,脸却总是很僵,带着落寞,与喜气格格不入。
夜来了,寒更重,经久不衰的鞭炮声烟花声掺在一起声声振耳,拉着小儿温软的小手,穿过熙攘的人潮,在串串大红灯笼的指引下,选好位置,没有约定的来赏这盛世的烟火。
我的世界里,总在孤独地不停地将自己燃烧给儿子,如春蚕,直至丝尽。我的无怨无悔只为撑起稚子七彩的天,看他欢欣,我会笑,宛若重生,全然忘了蜡炬成灰时的泪。
一玫玫“流星”呼叫着划过头顶冲向夜色,争先恐后,一声接一声地“啪啦”着,碎在无尽的夜空,那夜,立马开出一片片美丽的花朵来,五颜六色的,逐层逐层的绽放,大了绚了,更大了更绚了,耀亮整个天庭,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天伦盛世”四个鲜红的大字在夜空中璨璨生辉,一股暖暖的温情从心底弥漫上升,浮生繁花,上帝宠爱,倾城尽享天伦,何幸?仰观“天伦盛世”,痴痴,可我呢?鼻开始酸,思想还未定时,一条条长龙与一个个小蝌蚪啾啾地嚣叫着相互奔涌向夜空,一个比一个冲得高,一个比一个叫得响,争先恐后地绚烂着怒放着,无论是紫色的高贵还是暖色的张扬,恨不能将全部色彩尽情地撒满天庭的各个角落。美是销魂的,也是残忍的,绚烂了平淡了,淡至无法掩饰满心的失落,惆怅未尽,一堆堆的小星星又冒着滋滋的光腾空跃起,自信地膨胀着着膨胀着,直至在夜的尽头绽开成一朵朵千姿百态的小菊花,那些夜空的花朵在忽隐忽现枯枝的掩映下,别有风情地平寂着绚烂着绚烂着平寂着,直至慢慢地四下散落误入凡尘,落在枝头落在屋顶,化为夜空下含香簇团的薄烟,依依不舍不忍散去。青烟中的那一座座高楼,在七彩烟花影疏摇曳的映照下,璨璨辉煌高山流水,全然没了昔日的呆板古朴,倒显得几份灵动与庄严来。
空气中弥漫着盛世的香气,我痴了我醉了,心空了心碎了,转瞬而逝的美丽灿若夏花,而瞬息明亮的烟花下相拥交颈的情人们却引我不忍回眸眼眶湿润,烟花的美丽碰我心深的寂寞,什么时候,我才能投入你的怀里,与你一起见证人世之美妙与沧桑?心里的落寞除了尽情地敲打键盘,还有什么能让我释怀我的感情?我在说什么呢?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这是不是,我的悲哀?
倾城烟花,谢后,余一城薄烟,似梦似幻梦一场,烟花寂寞。
生命亦如烟花,而我这生,未梦,还不如一场梦,却也寂寞。
我这生,茍生于世,烟落无痕。
我笑着,侧看红灯下稚子脸上灿烂的笑嫣,含泪的心默默坚强。
B. <岳阳楼记>
重点是最后一段,常考的。
经典题型: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3.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结合作者当时被流放的背景,显然“古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应合了“古仁人”拥有的坚定意志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格。也表明这一类人的境界是不为自己进退而悲喜的。所以在文中议论这个人物。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借代
9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是总写
10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是空间描写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承上启下
文章分段段意
第一段:交代作记缘由
第二段:由岳阳楼的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段:览物而悲者
第四段:览物而喜者
第五段: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理解性默写:
1、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由写洞庭湖的浩瀚气势过渡到写迁客骚人不同情怀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迁客骚人见到不同景物产生了不同的感情,写悲情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表达欢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5、作者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
6、由古仁人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是进亦忧,退亦忧。
7、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的作法不可取。联系全文,说说他肯定的古代圣贤的作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表明了他的旷达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伟大的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与“悲”照应的八个字: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与“喜”照应的八个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9、在第二自然段中总领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1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一般迁客骚人在外界条件好,个人境遇顺利时,便会产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回答:因物而喜);而外界条件恶劣个人境遇不顺时,便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答:因己而悲)
12.总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的句子: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4.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静影沉璧。
15. 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显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展露出作者的宽阔胸襟。
16.作者认识到“古仁人”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形成的原因是他们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阐述古仁人之心(或古仁人志趣)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20、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3、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进亦忧,退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5、文章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6、抒发作者宿志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表现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梁惠王下》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这句话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0、朱镕基总理在视察洞庭湖时,要求有关部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重现洞庭湖昔日美景。请写出描写洞庭湖昔日美景的句子: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广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31、全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2、“古仁人”们的思想感情不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3、请写出文中一处写景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4、“二者之为”的具体内容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和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5、请写出文中一处议论的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6、第四段中抒情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7、写鱼鸟自由闲适情态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8、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9、范仲淹高度概括对岳阳楼所见“巴陵胜状”的描绘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2、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44、突出滕子京政绩(赞美滕子京)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5、能体现作者作记缘由的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6、文中与“前人之述备矣”照应的句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代的内容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8、文中引起下文写景抒情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49、说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50、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答: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51、作者的旷达胸襟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52、“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3、“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54、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议论。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5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6、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
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5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答:作用:体现本文主旨。1、天下兴亡,匹夫有则。2、位卑未敢忘忧国。 58、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5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的修辞:对偶。
60、“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答:他们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61、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谏。2、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6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3、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 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64、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己而悲”的感情; 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 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5、概括各段的大意: ①交代作记的缘由。 ②描写洞庭湖远景,生发议论,引出两种情景。 ③——④、描写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极其感受。 ⑤、阐述古仁人之心,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
66、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或理解。
答: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67、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试简述其原因。
答:写景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68、“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在哪?
答: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9、本文的议论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这种“忧”“乐”与前文“迁客骚人”的“悲”“喜”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7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7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体会。
答:任选其一即可。谈体会既要联系全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政治报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72、文章除了对“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进行了对比的描述之外,还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①洞庭湖阴晴自然景物描写方面②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③古仁人的忧乐观。
超经典的哦!!!
C. 求《岳阳楼记》原文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编辑本段]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整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刻唐代的贤士和现在的名人的诗词文章在上面,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优美的景色,全在洞庭湖。包含着远处的连山,吞吐着滔滔的江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晚阴晴变化,景象变化无穷。这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集,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连绵的雨下个不停,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倒下,桨折断;临近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号叫,猿猴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的情怀,满眼望去,一片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着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很浓,颜色很青。然而有的时候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有心情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的感觉,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是快乐到了极点。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编辑本段]注释
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过,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和:和乐。
废:荒废
具:同“俱”,全,皆。
兴:兴办
乃:于是。
增:扩大。
旧制:旧时的规模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
夫:那。
一:全
胜状:美好的景色
衔:包含。
吞:吞纳
浩浩汤汤(shāng):水势很大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横:广远。
际涯:边。( 际 涯 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阴:阴天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此:这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完全,详尽。
矣:语气词“了”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
南:向南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这里指恍然矢志的诗人
会:聚集。
于:在
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得无……乎:莫非……吧
览:观赏
异:不同
若夫: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隐耀:隐藏了光辉。
耀:光耀
岳:高大的山。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
潜:潜藏。
行:形迹。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折断。
樯:桅杆。
楫:桨。
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斯:这个。
则:就。
有:产生。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去:离开。
国:国都。
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说坏话,讥讽嘲笑自己。
畏:害怕。
谗:谗言。
讥:讥讽。
萧然:凄凉的样子。
感:感慨。
极:到极点
而:顺接连词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
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一:一片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芷:一种香草。
汀:小洲。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答:应和。
何极:哪有穷尽。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宠:荣耀。
偕:一起,一并,一作"皆"。
临:迎着。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嗟夫:唉。
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以: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庙:宗庙。
堂:殿堂。
庙堂:指在朝廷。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是:这样。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必:一定。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没有。
斯人:这样的人。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段意总结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综上所述,二至四段描写了岳阳楼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岳阳楼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幼年丧父,对下层任命的痛苦感受较深。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一生的论着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D. 缅怀革命先烈 做有道德的人手抄报图片
天空因为飞鸟而绚烂,海洋因为波涛而雄浑,春天因为鲜花而多姿,冬天因为白雪而晶莹,而我的生活,因为“老师”而美丽。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像风一样吹进了我的心灵,抚摸我起伏的灵魂;又如雨一般浸入我的心灵,滋润着我的灵魂;像雷那样地撞进了我的灵魂,打着我的心弦;更像雪一样飘进了我的灵魂,点缀着我的人生,使它五彩缤纷。
老师,我想对您说:我要将感恩之心献给您。不会忘记,我遭遇尴尬时您那鼓励的眼神;不会忘记,成绩落后时您那鼓励的笑脸;不会忘记,取得成功时您那无言的喜悦。教师节来临,您踏进班上那一刻,我们献上最深情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我想对您说:像所有遭遇失败与挫折的人那样,我们都会感到满目萧然、黯然失色。我亦如此,虽知失意与落寞乃人生中的一种经历,不必往心里去,但人本来就是血肉之躯,在前进的路途中,总要忍受一些无法抗拒的力量的冲击。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您对我的谆谆教导,“敝开心灵之窗,闲暇自己的思维,在快慰中得到解脱,冰释那颗坚固的心,将心中的郁结转向美丽的星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磨练意志,又怎能成功?每一次的挫折中,终会有一次飞翔。不要为眼前的失败困扰,不必被现在的挫折吓退,要永远坚信,“收获蕴藏艰难中,成功总在风雨后?”
老师,我想对您说:生活中,您不经意的微笑、不经意的教导,使大家的心情顿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您是那么和谐地出现在每个人的心上,您让人们变得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枫叶装点秋天,使秋天不再枯燥乏味;飞鸟装点苍穹,使天空苍远而不空泛;而您像阳光般装点人生,使人生美丽而不娇弱。
老师,您的微笑让我开朗,所以我感谢您;
老师,您的包容让我自信,所以我感谢您;
老师,您的慷慨让我善良,所以我感谢您;
老师,您的慈爱让我温馨,所以我感谢您;
“老师,谢谢您!”是您贯穿我整个人生的成长,陪伴我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在感谢中成长的我充满感激,而这感谢源于您——我最敬爱的老师。
您是我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指导我正确的方向。老师,您知道吗?您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想大声对您说:“老师,您对我真的很重要!”
E. 岳阳楼记 课文理解及默写答案(内有图 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1.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心旷神怡
1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F.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曹邺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骨肉在南楚,沉忧起常早。
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
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
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 刘长卿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一题作南州有赠) 贾至
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
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贾至
江路东连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遥。
莫道巴陵湖水阔,长沙南畔更萧条。
岳阳楼 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岳阳楼 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岳阳楼晚望 崔珏
干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岳阳楼 江为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登岳阳楼 麻温其
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
仙侣缑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
云门自统轩台外,木叶偏飞楚客前。
极目江山何处是,一帆万里信归船。
岳阳楼 陆游
身如病鹤短翅翎,雨雪飘洒号沙汀。
天风忽吹不得住,东下巴峡泛洞庭。
轩皇张乐虽已矣,此地至今朝百灵。
雄楼岌嶪镇吴楚,我来举手扪天星。
帆樯才放已隐隐,云气乱入何冥冥。
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
黄衫仙翁喜无恙,袖剑近到城南亭。
眼前俗子败人意,安得与翁同醉醒。
甯子与追和予岳阳楼诗复次韵二首 黄庭坚
去年新霁独凭栏,山似樊姬拥髻鬟。
个里宛然多事在,世间摇望但云山。
甯子与追和予岳阳楼诗复次韵二首 黄庭坚
轩皇乐罢拱朝班,天地为家不闭关。
惟有金炉紫烟起,至今留作御前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于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陈与义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
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
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
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
又登岳阳楼 陈与义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干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G. 描写乡情的唯美句子
3、思乡情结泛滥的时候,喜欢看星空,找找那些我在故乡也看得见的星座。那时,我会想,我离家,并不是太远。
4、一个人生命中的支撑点,友情、爱情、亲情乃至恩情。她们在表现上,有着一致的喜悦与哀伤。
5、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要遗忘,却欲盖弥彰;每个人,都有一段乡情,想要遗忘,却总是与岁月共峥嵘。乡情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也是一种深深的怀念。即便时光再怅惘,也隔不断思乡的情;即便流云再汹涌,也遮不断那心灵的归途。
6、微风抚水心,嫩芽透乡情。明月邀相见,与君约梦中!
7、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8、一梦江南,一纸信件,记的全是密密麻麻的乡情。一句诗歌,一个音符,点亮的全是12颗青春的密码。
9、情感依旧在,岁月染苍颜,近乡情更怯,不见若万年。知道你过得还好,可我疲惫的身心,要怎样去面对?
10、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11、去国怀乡,满目萧然。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1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13、故乡种植着游子的根,乡情是每个远走他乡的心灵最温暖的归宿,因为家乡养育并放飞了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时代的单纯的梦想,那时,那地,那人,是我们心底永不褪色的记忆。
14、一条白色的铁轨拉长冬天的痕迹。淡紫色的炊烟,清晰又杂乱,缭绕着候鸟的优美踪迹。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刻骨铭心的记忆渐渐模糊了。
15、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16、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17、一缕风,一朵云,一滴露,都闪动灵光,蕴含淡淡的乡愁,心有千结,情有万缕。唯独乡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1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9、夜夜那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的距离。日日,那是一腔滚烫的江河,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那是谁,在黄河边,声浑厚的豫腔,又将我迁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谁,在嵩山上,一句思乡的诗句,又将我带回心灵的故园。
20、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21、在那一缕缕的思乡,时光把我带向远方,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那无忧的快乐和青春,在记忆里,它变得渐行渐近,又变得渐行渐远。刻下了留恋的目光,让我永久收藏。
22、它们割舍不掉辛辛苦苦开创的领地,它们也不能永远在外流浪。回家这个概念并非人类专有,许多动物都有热土难舍的恋乡情结。
23、冬天天毫不吝啬的下着雨,更加有思乡情。
24、我回来了,尽管,你已经不在。这样正好,你不在,便不会有所谓近乡情怯,可以容我放肆地触景伤情不愿自拔不可自拔。
25、在一个停满了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地睡去。路灯在黑夜里无声地战栗着。车站里开走了最后的一班车,夜归的人静静地走过乡间的小路。
2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7、十五的月圆熬成一弯惨淡的下弦,浩渺的沧海化作无尽的桑田,我们在时光里近乡情怯,将思念埋葬如内心深处的坟茔。
28、风吹来的是淡淡的忧伤,而带去的则是浓浓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