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非主流图片冬天里面要有个穿羽绒服的女孩在雪地里,意境很唯美。
看过很多小女孩穿羽绒服在雪地的唯美图片,但和非主流扯得上什么联系?
杀马特那种打扮才算非,时尚 好看 不是非,许多人误解。
有农非这么一个词,总之非主流是骂人的,真正算非的也是极少数。
非主流是另类到让大众无法接受的意思,现在大多人不知道非主流的意思也不知道什么才算非,都是因为一传十十传百的误会。
B. 冬天雪景怎样拍照才好看
今天我们将讨论在下雪的冬天如何拍照。在冬季拍摄仍然充满技术难题和情节难题,我们今天将设法解决这些难题。
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在积雪中的人(而不仅仅是人)的痕迹。
总结
当然,所有技巧都是不错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您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创造潜能,并以任何人都没有的独特方式寻找节奏和风景,并且不要重复在摄影现场发表的内容。这也许是不仅在冬天拍摄的任何照片的主要组成部分。
C. 在雪地里怎么拍美照
京内网
【手机摄影第一媒体】
冬日的雪天是影友们最喜欢进行摄影创作的天气之一,也是会碰到最多问题的拍摄题材之一。如何在这样童话般的时节里拍出像专业摄影师一样的作品,你需要的是:掌握以下20个关键词!
冬天转眼之间就在身边了,雪使这个世界变得如童话般美丽,在冬季降雪频繁的地方到处可见“雪压冬云白絮飞”的景致。怎样将雪景记录下来拍摄出美丽的照片才是关键。
01.正确时间
不要觉得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废话,你会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所说的拍摄正确时间就是下雪时呢?这时你就需要学会用摄影师思维思考:在整个雪天的时间段里什么时候会出现有利于拍摄的光线?当雪花覆盖大地,覆盖物被太阳照射后会多角度反光,所以我们应该避开太阳过于刺眼的时候,选在某个晴天的清晨日出前后或傍晚,这时的散射光比较能够拍摄出雪的质感和层次。
02.实用的器材
拍摄雪景的环境气温较低,建议大家考虑携带较专业可靠的单反。在拍摄风景类作品的镜头选择上以长焦、广角为主。除此之外,常常还需携带的器材有三脚架、偏光镜、遮光罩等。
03.温度要零度以下
“零度”以下,这是拍雪花结晶特写的最佳温度,在北方的隆冬时节便是你要准备寻找这些小东西的时候了。我们可以从网络、搜狗等搜索引擎上查到许多关于雪花晶体形成的原因,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大家只需要记住,拍摄晶体需要尽量无风、水汽大且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寒冷环境。
04.“雪景”白平衡
专业摄影师在拍摄雪景时,会在拍摄前习惯性地检查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如果此时你的相机还设置在常规的“自动白平衡”,那么你就失算了!你在这种模式下所得到的图片就会“充满蓝调”!如果你的相机不具有手动设置白平衡的功能,或者你还不能熟练地进行手动设置,那么就可以在此时直接选择“雪景/阴天”的自动白平衡模式;如果你已经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相机了,便可以根据不同相机的设置模式,对着纯白色的雪进行自定义白平衡图片的拍摄,从而自己设定好环境里最正确的白平衡。
05.分次测光
拍摄时,常出现“雪天一片白”的图片?别担心,你的相机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使用的“自动曝光模式”失灵了!在这样高反差的场景下,为了暗部亮部都能体现,可进行分别测光,然后进行组合得到一个较准确的曝光值。
06.“背景”对比
当我们在雪天拍摄时,你会发现从前景到背景都雪白一片,这时为体现画面的层次,常常需要在前景,或者背景上增添一些跳跃的色彩形成对比。
07.逆光和侧逆光
拍摄时,你可以大胆地利用一些逆光和侧逆光来描绘景物,即使是拍摄天空和地面山脉的远景,它们也能产生深远的气氛。
08.避免凝露
摄影器材都是摄影师的心肝宝贝,由于雪景拍摄气温较低,当我们将相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较温暖的地方时容易发生湿气凝结,此时会让相机暂时失效,无法拍摄,所以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09.放弃闪光灯
拍摄雪花晶体时,我们为避免雪花因闪灯离微小晶体过近,散发的炙热温度使雪花融化,需要放弃利用开启闪光灯让晶体更具有光感和质感的方法。
10.适当的前景
雪景拍摄中,前景的选择对于摄影师营造气氛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由于雪景难有层次的特殊性,利用挂着冰凌的树枝,或铺着厚厚积雪的道路、花朵、建筑物等作为拍摄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间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现力,使得整个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可以像例图一样作一个形状边框让景物更有一番情调,这样就不至于因为雪天白茫茫的一片而使观看者产生厌倦的情绪。
11.雪花光斑的产生
在我们拍摄漫天飞舞的雪花时,当雪花距离镜头较近,而我们选择的对焦区域在雪花儿后面较远距离的背景区域,那么你就会拍摄到雪花光团状的图片。
12.小心水汽
你有没有发现在寒冷天气下用取景器拍摄时,自己呼出的水汽有时使相机镜头变得朦胧?所以你最好随身携带一块镜头布,对相机进行随时清洁。当然,最好在拍摄时戴上口罩了!
13.巧妙利用偏振镜
让“天空更蓝,白云更白”的好东西?没错!拍雪景时最好带上这个好伴侣―偏振镜。加了偏振镜后的曝光补偿需要比没加之前减少1/4到 1/3较好。不少专业摄影师都会认为:偏振镜是不可缺少的滤镜!其实偏振镜的作用还有很多,我们在下一期实战板块中,会进行详细地介绍。
14.显微镜下看雪花
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清了雪花晶体的模样。而这些由显微镜拍摄下来的雪花晶体也就成为了世间难得的艺术品。我们如果自己有一个十万倍放大倍率显微镜,也可以尝试接着相机拍摄一下晶体。
15.阴影制造层次感
冬天虽然感觉柔和但缺少细节,为打破平淡,可用阴影让白色画面在明暗上产生平衡,影子造型也能让景物顿增立体感。
16.脸部曝光
一、选择光线不太强烈的时间拍摄,让顺光时被摄者脸部和背景曝光适中;二、进行包围曝光;三、光照强烈情况下,使用逆光拍摄,暗部靠补光。
17.拍点小景
大家都忙活于拍雪的浩大磅礴时,不妨把视线分一些在眼下的小景上,可爱的雪人、窗户上的冰晶、被雪覆盖着的椅子等都是冬天绝好的题材。
18.HDR合成
当你想要在强烈的逆光下拍摄晚霞透过白皑皑的树林时的五彩光影,却因为总是苦于把握不好树阴里的暗部细节,天空中太阳附近的亮部细节都能够充分体现的时候, HDR合成将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只需要在这种光线下进行三次曝光:不足、正常和过度,接着我们只需要将这三次曝光进行组合就能够得到一张有生动细节的美丽晚霞雪景图片了!
19.快门选择
在拍摄有人物在画面中的雪花飞舞照片时,快 门速度选择在1/60s以下可以将雪花儿凝结成线条,而设置在1/80s至1/120s便可以记录下雪花儿的飘飞过程了;如果画面中有行走的人物出现,以上快门速度也可以让人物不至于模糊。
20.气氛营造
例图是在雪后浓雾这样的恶劣天气下拍摄的,也许这样的天气会让你放弃创作,但摄影师们却能让雾气变成描述氛围的好帮手。所以,暴风雪和雾天都是能出好片的时机,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
注:本文转自拍客控,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者支付稿费,谢谢?
友情提示:
投稿作品请发至邮箱:
投稿要求:
主题及风格统一的组图18张以上;
图片相关描述及拍摄器材;
作者简介一份!
优秀投稿将获得神秘奖品一份?
D. 求一图片,一个人在雪地中显得很孤独的背影。
马克,这意境适合当背景图片。
E. 雪地赤身跪求一张雪地梅花图片
上网络搜下图片啦,好多,一定有你喜欢的
http://hi..com/lx2680/album/item/96543498b15248296e068c82.html#IMG=96543498b15248296e068c82
http://hi..com/jiujinghe/album/item/6083a76157e0116ceaf8f8c1.html
F. 求动漫冬天下雪背景图片!!!
G. 今年的雪下得很大!想拍点雪景如何拍是最好的
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飘雪、积雪和风雪景观。拍摄飘雪时,应该选择雪团直径大且密度又较稀的雪天,并用深色的背景(建筑物、街道、树林等),把雪团飘落的轨迹衬托出来。拍摄积雪景观最需要准确的曝光,必须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天气的阴晴、时间的早晚、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雪的色泽和覆盖情况等等,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大胆增加一些曝光量。
第一种是单纯的雪景,即使有人物,也是雪景中的点缀、陪衬,最有利的时机与方法是:雪正在降落时,特别是在降鹅毛大雪时,用小一点的光圈(如用标准镜头可用f/11或用f/16的光圈,距离标尺放在5米上)。
第二种是以雪(常常是“积雪”)作景,人物为主,要形成人与雪的强烈对比。此时注意雪的反光不能直接反射到人物的脸上或身上,太阳斜射地面时,起伏不平的雪自身投下阴影,会增加质感和量感。用彩色片拍雪景加用偏振镜,一方面能够调整天空的颜色,而且可以消除反光和降低色温(因为雪天色温较高,会出现蓝色的影子);要尽可能用遮光罩,以防止杂乱的反射光进入镜头。
第三种是人在雪(常常是“风雪”)中,雪的反射光可以反射到人物的身上或脸上。要选择在干雪中拍摄,注意光线角度和背景画面的搭配。
◆曝光:
正确的曝光是拍摄雪景中最基本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雪是洁白的晶体物,当其积聚在景物上使其成为白色,从而增加了景物的反光度。景物上有雪的部分亮度很高,而没有雪的部分则显得很暗,这使得各部分的反差很大。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其测光值是由景物反光来获取的,因此如果你直接对着雪景来进行测光,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偏暗,此时你必须进行曝光补偿才能获取正常的曝光。
正确测光和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在大面积雪景中,用照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光,根据显示的数据拍摄雪景,一般都曝光不足,这是因为照相机的内侧光表都是以一定的程序进行测光的,它所显示的数据是综合场景中高光部分、中间色调、阴影部分的平均光值。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酌情增加1-2级曝光量,也可将照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物体,采取局部近测,并按此时测得的数据,将相机调到“手动”位置进行拍照。有入射光测光表的摄影者,在雪地里根据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光束测光,按所得曝光数据拍照,那将是准确的。
积雪覆盖的时候,由于雪的反光,有雪的部分背景亮度显得很亮,而没有雪的部分则很暗,反差很大对于大多数自动相机来说,测光是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度来定的,所以由于积雪的光反射,使得环境背景光的强度值比较高,而实际上物体的亮度并不高,导致测光不准,此时直接拍摄则照片往往显得曝光不足,大白天的景色看起来象晚上,白白的积雪看起来是土黄色的,多么恐怖呀!
下雪的时候天气必然潮湿,湿度比较大,雾可能比较重。如果温度不够低,则雾气和液态的雪花相夹杂着,造成能见度低,有雾气的时候通常能见度在1公里以内,此时尽量不要用过高的变焦倍数,否则画面会很模糊、颜色也暗淡,还不如走近些再拍。
由于积雪的光反射造成的测光不准,使得在顺光和逆光的时候都可能遇到反差很大的画面,比如拍松树,有雪的地方很白,没雪的树枝则显得特别暗,再加上整体曝光不足,排出来的效果往往是黑色的,“大雪压青松”变成了“脏雪和铁丝”,岂不大大的糟糕?
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曝光时间可以手动调整,从-2.0到+2.0的范围内以0.5为间隔设置。根据俺的实验结果,一般可设置到1.0左右,拍摄的时候可打开LCD屏,此时可看到调整曝光以后的画面效果或者试拍1张观察,以明亮而不刺眼为佳,不足或过头了效果都不好。
曝光补偿无疑是拍摄冰雪碰到的最大难题,过度是一片惨白没有层次,不足则一片灰暗丧失了雪的韵味。相机上的测光系统以中灰为测光基准,雪和冰要比中灰明亮得多,如果再加上晴天阳光的反射,测光表就会受到欺骗,此时要进行补偿曝光,原则是要加不要减。
若仅拍局部有雪的画面,增加1挡曝光为好,此时雪的比例在画面中占1/3左右。若画面中雪景的比例在1/2以上,则应加1.5至2挡曝光量;若全画面都是雪而且有强烈阳光照射,应加补偿2.5至3挡曝光量,以上数据是以平均测光方式为准。碰上一次好的雪景拍摄机会不容易,最保险的拍摄方法是用包围曝光法。几乎所有的EOS系列相机都有包围曝光的功能,称为AEB功能,即在拍摄测光时,连续三张会设定不同的曝光值,若每一张照片按0.5级顺序加上补偿,总会拍出一张理想的照片。
◆光线:
光在摄影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去改变自然光线,因此我们只有等待光线的变化或者采用不同的角度合理的利用光线。
由于雪是一种洁白的晶体,其反光度较高,当然太阳照射到上面时会显得更加明亮。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进行拍摄,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射的关系,不但不能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景物失去立体感。因此,为了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雪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后侧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但是,逆光或侧面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没有被雪所覆盖的其它色调的景物必然会因此而容易变成黑色,所以为了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它色调的景物都能够有层次感,拍雪景就必须选择柔和太阳光线。
拍摄雪景,最好是雪后晴天,如能赶上清晨的光线则更好。在阳光下,运用侧光和侧逆光,最能表现雪景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影调也富有变化,即使是远景,也能产生深远的气氛。如果拍摄雪中人物,脸部最好加辅助光,相机镜头上要戴遮光罩。如果用黑白片拍雪景,应加用深黄、橙黄或黄绿色滤光镜,以压低天空影调,减弱雪地亮度,使景物影调柔和。若用彩色片拍雪景,最好用偏光镜,以吸收白雪反射的偏振光,降低亮度,调节影调,使蓝天的白云突出,还可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一般来说增加一挡曝光补偿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现场的环境而定,因此拍摄完后及时的进行图片的回放,来判断曝光补偿的增减。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雪景都需要曝光补偿,只有雪在画面中占大部分面积时才考虑进行曝光补偿。
善于使用闪光灯,必要的时候采用慢速同步由于背景光线较亮,在逆光或阴影下的物体则显得亮度不足,需要补闪光灯,以便拍出层次来,而闪光灯的距离一般是比较有限的,所以也要注意拍摄距离不要太远。
◆快门:
风雪的拍摄,若采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则可拍出被风吹卷的雪花的流动感,从而增加作品画面的线条结构。
如果你需要拍摄一张漫天雪花飞舞的照片,那么你应该选择较深的背景,这样避免背景的干扰。同时快门的速度也不能太高,一般在1/125秒左右,这样雪花飞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线条,表现出雪花的动感。
在下雪天,要获得一幅雪花飞舞的照片,应选择深色背景作衬托;快门速度不宜太高,一般以115至160秒为宜,这样可使飞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线条,有雪花飘落的动感。在拍摄大雪纷飞中的人物时,要注意不要让雪花太接近镜头,以免因透视关系让雪花挡住人的脸部。
◆参照物:
拍摄雪景还应充分利用带雪或挂满冰凌的树枝、篱笆墙、建筑物等为前景,提高雪景的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加强人们对冰雪的感受。
满眼全是雪的景色看上去可能有点沉闷,你可以加些有色彩的物体以增添雪景的亮点。例如利用挂满冰凌或铺着厚厚的积雪的青松树枝、点缀着花花绿绿的广告标牌的灯杆、或者是建筑物等作为拍摄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间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现力,使得整个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不至于因为白茫茫的一片而使观看者产生厌倦的情绪。
◆滤镜:
偏振镜(PL镜)是拍摄冰雪时特别有效的辅助滤镜。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当然强烈的点状反光不在此列。有了这种功能,拍摄时就可以控制冰雪反光的程度,以达到最好的层次表现。使用方法是将偏振镜装在单反相机的镜头上,缓慢旋转偏振镜,就可以在取景器中观察到反光的表现程度,以达到你需要的效果为止。偏振镜的第二个作用是强化吸收蓝紫色光线而不影响其他色彩。这样在晴朗的天气里,蓝天白雪都会表现在十分出色,否则将会丢失冰雪的层次,拍出来的画面与你看到的景物有很大差异。
使用偏振镜(PL镜)还需要曝光补偿吗?为表现冰雪的白色,仍需进行适当补偿。使用偏振镜后,画面中暗部表现增强了,此时若以正常标准加级补偿,则会使暗部失去层次,为使画面有均衡的表现,加偏光镜后的曝光补偿比未加之前减少1/4到1/3为好。
◇◇保护:
雪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护好你的器材。由于冬天气温低,空气也很潮湿,这样的环境很有可能影响数码相机的使用。因此进行简单的防寒防潮处理是必要的,例如简单的用塑料袋包一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不拍摄的时候可以把相机放在衣服中,可以达到保温的作用。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池的保温,电池在低温下消耗很快,保温能提高其使用时间,当然多准备一些电池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就是要注意个人的保温了,衣帽、手套这些都要准备好,冬天真的很冷。
◆凝露:
由于天气比较冷,我们要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拍摄,以防止机器的提前老化。另外,当把数码摄像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时容易发生湿气凝结,此时会因为摄像带与摄像机的磁鼓粘连,摄像机自动保护,摄录按钮暂时失效,无法继续拍摄,所以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你必须要把数码摄像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例如从滑雪场回到宾馆房间的时候,可以先将数码摄像机装在塑料袋中,然后密封,当袋内空气的温度达到周围环境温度时再取下塑料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湿气凝结现象的发生了。
如果你使用取景器来拍摄,那么在寒冷的冬季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呼出的水汽使机身上变得一片朦胧,有时甚至镜头也会被你的水汽所“污染”,所以你最好随身携带一块软布来随时清洁机身,而且最好在拍摄时带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气,如果拍摄时间比较短,那么也可以暂时屏住呼吸。
当然,如果你使用LCD液晶显示屏来取景拍摄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不过,就如前文所提到的,使用取景器拍摄可以剩下不少电力,在随身携带的电池电力紧张时使用取景器还是比较明智的。
注意镜头不要蒙上水雾。
注意防潮,如果正在下雪,一定要用个东西罩在相机上面,否则相机进了水就比较麻烦了!
◆电池:
电池是雪景拍摄时碰到的另一大难题,低温使电池消耗非常快。如在零上20摄氏度还有一半电量的电池,到零下5摄氏度会马上消耗干净。
电池在低温下的使用时间是会大大缩短的,所以在冬季外出拍摄时要注意好电池使用时间的把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弥补这一缺憾,最好就是要备足备用电池,两块电池加起来的使用时间应该可以大大延长你的拍摄时间,在不拍摄时,我们最好把电池从机身上取下来,放入棉衣口袋中,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另外,使用取景器拍摄也可以比使用LCD液晶显示屏节约电力,在电力紧张时建议大家使用取景器来进行拍摄。
回答者:爱吃家常饭 - 经理 四级 1-28 22:37
http://hi..com/tommmmmmmmy
我的空间啥都有 全是关于摄影的
呵呵 我用的也是400d 但是北京这一阵没怎么下雪
我不太好告诉你 我也没怎么拍 ....
嗯.... 你用 风景档 或M档吧 光圈 快门差不多的时候 用包围曝光试试...
还有 重要的是 白平衡一定要调好. 不要让雪景偏色
先给你一篇
<转>在冬季拍摄的妙招
冬季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光,兼有晴天到暴风雪等各种各样的气候现象,为摄影师提供了拍照的绝佳素材。这里有9个好方法,让你在这个冬季里大显身手。
1、色彩感
冬雪可以是很棒的拍摄对象,但是全是雪的一张照片看上去可能有点沉闷。你可以加些有色彩的物体以增添雪景的亮点比如这幅照片里的红色小汽车。在暴风雪后拍摄时,它就是将这个灰沉沉的天气照片化成一幅美丽的冬季图片的必要元素啦。
2、节日彩灯
多姿多彩的节日彩灯可以拍出色彩丰富的照片。你很可能认为在夜色是映衬它们最佳背景,由此认定晚上是拍摄彩灯的理想时间。但是事实上这样拍出来的效果不过是黑色底上的一些彩点。如果尝试在“神奇时段”在黎明或黄昏的时候拍摄的话,你同样可以在景物中记录下一些细节,而且画面更富趣味性。拍摄之时必须借助三脚架,而包围曝光法也是不错的方法。
3、日出
在漫漫夏日里,太阳通常都很早就升起。而在冬天日出时间比较晚,这意味着你不必早起以捕捉这些美丽的景观。你可以对着太阳一边的天空(但是不要让太阳进入相机的取景框)来进行测光,就象这里的一个例子。
4、暴风雪过后
冬季是个风雪频繁的季节,但暴风雪过后,就会有晴空万里的感觉,还会出现不可思议的亮光。要拍摄这种景色,就要先做好观察的准备工夫。查询当地的天气预报情况,掌握暴风雪会发生的时间,并侦察出有可能会出现美丽景观的地段。
5、在“坏”天气里拍摄
很多摄影师会在天气变“差”的时候躲在室内发牢骚。其实他们正错过拍摄的大好时机,因为这类型的天气往往会酝酿出让人惊叹的作品。别让自己成为徒发牢骚的一员。装备起来(穿多层服装),并在不良环境下保护好你的装备,然后是寻找摄影素材。
6、光秃秃的数枝
秋季里色彩绚烂的树叶往往令摄影师驻留。但是你不应该忽略掉冬天那已脱叶的树木。它们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你可以在树的下面用广角镜进行仰拍,就象这里的一张照片显示的那样,或者在远处用长焦镜头拍摄。不管是哪种方式,关键都是要突出树木枝桠有趣的部分。如果你是在树下正当中往上拍的话,就减小光圈,加大景深,以使照片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清晰地显现出来。
7、冰柱
冰柱会为照片增添趣味的元素。拍摄时你可以移近它,只拍摄单条冰柱的一部分,或者走远些,把它们的周遍环境也拍进来。你还可以绕一圈,在前景光或者背景光的情形下拍。在拍近照的时候,同样减小镜头光圈,尽量加大景深。
8、窗户滤镜效果
窗户会在冬季中会产生出有关水的各种有趣变化,象雾和雨点。这些可见的湿气本身可以是绝佳的拍照题材,同时它们也可以成为你有趣的“滤镜”。聚焦水滴或者雾气,在窗外的各种景物都会呈现出各种结构的效果。如果你的相机有景深预览功能,那你可以试试在改变光圈大小时的各种效果;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的话,你就试拍出光圈最大、一半光圈和最小光圈的三种效果。
9、雪景曝光
测光表(包括机内测光系统)都是以中灰密度为曝光标准的,如果你按测光表的读数来曝光的话,你拍出的照片就是灰色色调。白雪通常被认为是白色,而非灰色色调,所以白雪的照片在曝光色调达到白色的时候效果最佳。现在AF 35mm SLR相机附带的全方位测光表就在重现白雪景致上效果一流,无须任何的纠正,但对于旧式的中央测光表,拍摄的时候就应该比测光表的读数上再增加1-1/2 档的曝光。对于AE模式,你可以补偿+1到+1.5个档的曝光。如果不补偿曝光的话,你和你的测光表就会给白雪“蒙骗”了,照片则是黑呼呼的。在你用自己的相机第一次拍雪景的时候,你可以进行梯级曝光,拍出几种照片并做记录,看看到底要达到你所期望的照片效果,需要补偿多少曝光
还要看你喜欢那样的了
H. 怎么ps下雪背景
PS雪景有2种方法的:
第一种方法:1、利用调色工具调出雪景
2、打开素材图,并复制为图层1(快捷键Ctrl+J);
3、点击图层面版下方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选取“通道混合器”,进行设置,得到灰白图;
4、选取“通道混合器”调整图层,将“混合模式”改为“滤色”,出现彩色效果。
5、点击图层面版下方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选取“色相饱和度”,调整选取“绿”,调整树木在雪景下颜色。点击图层面版下方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选取“亮度/对比度”,进行亮度和对比度调节。
6、
按下“shift+ctrl+alt+E”,得到最终效果。
第二种方法:1、利用颜色替换和画笔工具调出漫天雪景
2、打开素材图,进行复制(快捷键ctrl+j),生成为“图层1”;
3、选取“图层1”,选择“套索”工具的“磁性套索”选项,把图像中“树木、草地和铁塔”部分进行比较精确的选区,选区完成后,按快捷键ctrl+j,创建为“图层2”;
4、选取“图层2”,选择菜单栏中“图像——模式——颜色替换”,将“吸管工具”在图像中的“树木”部分点击,调节“容差”,将“图层2”中“树木、草地和铁塔”部分地转化为选区,在“色相”选项的“结果”颜色框内点击,打开“拾色器”在将选取部分颜色替换为“白色”,创建积雪效果。
5、按快捷键ctrl+j,创建“图层3”,选择“画笔工具”,将笔尖设置为“柔角9相素”,按F5,打开画笔面版,依次设置“画笔笔尖形状、形状动态、散布、其它动态”,打开“湿边”和“平滑”效果。
6、选取“图层3”,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用设置好的“画笔”在图层3上拖动,拖出“雪花”。
7、选取“图层3”,选择菜单栏中“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增加“雪花”的真实感。
8、按下“shift+ctrl+alt+E”,得到最终效果。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喔
I. 有哪位高人能够帮我弄几张以雪地为背景的 孤寂的背影的图片 彩色漫画的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fm=index&pv=&z=0&word=%D2%D4%D1%A9%B5%D8%CE%AA%B1%B3%BE%B0%B5%C4+%B9%C2%BC%C5%B5%C4%B1%B3%D3%B0%B5%C4%CD%BC%C6%AC+%B2%CA%C9%AB%C2%FE%BB%AD%B5%C4&s=0#
J. 怎样用photoshop制作雪地地面的效果
用Photoshop制作雪地地面效果的方法如下:
1、制作背景
启动Photoshop,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对打开的新建对话框进行设置,创建出一个新文档。
2、设置新建对话框
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然后在选项栏中对渐变颜色进行设置,完毕后按下键,在视图内由上至下绘制垂直渐变色。
3、绘制渐变色
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 1。选择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在视图中绘制路径。
4、绘制路径
按下键将路径转换为选区,然后将选区填充为淡蓝色(R206、G245、B255),按下键取消选区。
6、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并填充颜色
分别新建图层,使用同样操作方法,绘制出其他图像效果,组成雪山效果。
7、制作雪山效果
创建一个新图层,选择工具箱中的自定形状工具,设置前景色为白色,然后对选项栏进行设置,完毕后在视图中绘制树图像。
8、绘制树图像
使用移动工具,按下键的同时拖动绘制的树图像,将其复制,然后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对图像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整,接着在图层调板中,对创建的副本图层的不透明度选项的参数进行设置。
9、复制并调整图像
(1)在移动工具选项栏中,勾选自动选择图层选项,单击图像,则自动选择该图像所在的图层,如果图像覆盖整个视图,则只能选择位于最上层的图像。取消该选项的勾选,则只移动当前选择状态下的图层中的图像。
(2)再次将树图像复制两个,并分别对其大小和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将较小的树图像所在图层的不透明度选项的参数设置为50%。
10、复制其他树图像
在所有图层的上方新建一个图层,然后将该图层填充为白色,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设置前景色为淡蓝色(R161、G236、B255),在视图中进行涂抹。
11、 绘制图像
在图层调板中,设置刚绘制的图像所在图层的混合模式选项为线性加深。
12、设置图层混合模式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对打开的新建对话框进行设置,创建出一个新文档。
13、设置新建对话框
在未标题-1文档中,切换到通道调板中,单击调板底部的创建新通道按钮,新建Alpha 1通道,执行滤镜→渲染→云彩命令,为该通道添加云彩效果。
14、渲染云彩效果
(1)可多次按下键重复上次滤镜操作,以达到满意的云彩效果。
(2)按下键,单击Alpha 1通道,将该通道作为选区载入。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将选区拖动到制作梦幻背景文档中,并执行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对选区的大小进行调整。
15、变换选区
(1)如果直接按下键,执行的是自由变换命令,进行调整的是选区内的图像。
(2)创建一个新图层,将选区填充为淡蓝色(R149、G230、B242)并取消选区,设置新建图层的混合模式选项为柔光,不透明度选项的参数为84%。
16、设置图层
在图层调板中,将除背景图层之外的其他图层全部选中,然后按下键,将其放置到一个图层组内,并将其命名为背景。
17、图层编组
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组按钮,新建一个图层组,将其命名为房子。参照前面绘制图像的方法,创建新的图层,在视图的右下方处绘制一些房子图像,然后再绘制出房子上的灯光图像。
18、绘制房子图像
双击图层组的空白处,弹出组属性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更改图层组名称,也可以在图层组的名字上直接双击,当名称呈可编辑状态时输入新名称,按下键应用。
19、添加人物
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光盘文件。
20、素材文档
将该文档中的人物图像抠出,并复制到制作梦幻背景文档中,然后修整边缘图像。
21、添加人物图像
(1)抠图完毕后的修整边缘操作,可以使图像边缘虚化,更好的融入梦幻背景中,不至于使人物和背景出现格格不入的现象。
(2)执行图像→调整→曲线命令,打开曲线对话框,参照图5-429所示设置对话框,将图像的色调调亮。
22、设置曲线对话框
执行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设置对话框,增加图像的饱和度。
23、增加图像的饱和度
接下来利用通道,在人物的肩膀上绘制出小熊图像。
24、绘制小熊图像
配合使用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和自定形状工具,分别对其选项栏进行设置,然后在视图中绘制出雪花图像,并设置部分图像的透明度。
25、绘制雪花图像
(1)设置部分雪花图像的不透明度时,既可在绘制前的画笔工具和自定形状工具选项栏中直接设置,也可以在绘制完图像后,在图层不透明度选项中设置。
(2)最后在视图中添加相关的文字信息,完成实例的制作。
26、 完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