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帮我找到 步辇图 的这个版本 高分100
给我分...我给你高清滴..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2%BD%E9%FD%CD%BC&in=13745&cl=2&cm=1&sc=0&lm=-1&pn=10&rn=1&di=2162353300&ln=534&fr=ala0
快点给我分啊
2. ⑩中国的名画有哪些
中国的名画还是比较多的,比较着名的,有类似于徐悲鸿的奔马图或者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可以上网查阅。
3. 步辇图质疑:画中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连画本身都是假的
画家陈佩秋先生在《收藏家》2003年第四期上发表《论阎立本步辇图与历代帝王图》一文,系统阐述了对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步辇图》的质疑。过去关于《步辇图》的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唐人真迹,一种是宋人摹本。由于《步辇图》的绘画技法明显逊于《历代帝王图》以及其他一些唐人真迹或墓室壁画,所以宋人摹本说在当今占据主流。而陈佩秋先生的观点显然不认为现存的《步辇图》是宋人摹本,而是纯粹另起炉灶的伪作。她的质疑点力道十足,值得重视,现简单罗列其质疑要点如下,详细论证请看原文。
另外武都公李道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武都公李造的误写。武都公李造生活年代比李德裕偏早,是开元天宝时候的人,也曾经在一些书画上题跋押名。但李造总不会糊涂到将自己的名字都写错的地步,推理者以为原本上李造是用行草书体,章伯益用篆书改写看错了,因此写错。原文是行草,硬给改为篆书,且不说是画蛇添足,前面已经说明章伯益绝不会写出如此水平的篆书。与李德裕同时的武都公为李宗闵,乃是李德裕的政敌,李宗闵并无李道或李道志这样的别名,也不大可能与李德裕联名重新装裱字画。也可证明是作伪者臆造。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推断,阎立本步辇图真迹在北宋时期尚在,先后收藏于吕夷简家和宋朝宗室赵仲爰家。靖康之难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步辇图》真迹去向不明,并没有和其他阎立本名画一样入藏金章宗秘府。到了元朝初年,伪造的《步辇图》开始出现,造伪者对绘画、书法和收藏有一定见识,但没有达到极高的造诣,他在伪造《步辇图》的过程中耗费了一定的心机,也查阅过米芾的《画史》等资料,并且伪造了明昌诸玺、章友直(伯益)的篆书以及众多宋人题跋印鉴来提高此画的身价。此画在元英宗时期进入内府,经集贤院时隔六年的两轮检验中被视作真品,自此往下流传,直到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此画虽然也算得上古画,但绝非唐人真迹,也并非宋人摹本。大体年代不会早于南宋。
注:本文所有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大意觉迷
4. 历史书上的图片:共九张图(如图)求出处或名称!!急求!谢谢!
你所传的图是隋唐时期的,大部分图在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的彩页里面有。
1.杨州古运河道边古迹文峰塔。
2.唐三彩骆驼载舞俑。
3.敦煌壁画舞蹈图。
4.松赞干布像
5.文成公主像。
6.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情景。
7.<<金刚经>>图(局部)。
8.日本唐招提寺图,鉴金东渡日本后在奈良设计建造的。
9.是唐朝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陶俑图,具体名称说不出来了。
5. 中国十大名画有哪些
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2、唐·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着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3、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着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4、唐·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作者是唐代着名的宰相韩滉。韩滉 (723-787)〔唐〕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师休之子。那时,韩干以画马着称,韩滉以画牛着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这幅《五牛图》,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幅。
5、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纵27.9cm 横69cm。《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6. 中国古代有哪些着名的画
《洛神赋图卷》网络网盘ti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作品相关简介: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7. 故宫博物院手里有哪些堪称“国家宝藏”的惊世之作
在故宫众多绘画藏品中,不管是论是年代久远还是论绘画技巧,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只能称得上“精品”,而算不上“极品”。宫里有几件作品,千里江山图和它们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展子虔的《游春图》
其他的不说,前段时间和《千里江山图》一同展出的一幅画作,和千里江山图比起来,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相传是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
《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所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6个字,可以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珍品。整幅作品画面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是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董源的《潇湘图》
董源被董其昌视为“南派”山水开山鼻祖,其画作风格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印象。这幅藏在故宫的潇湘图,不以山之奇怪为美,而在一个文化的底蕴,这正是潇湘胜地人文的现实体现,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郭熙《窠石平远图》
五代至北宋时期,是书画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创了中国书画史上的多个新的风格画风,其代表人物有李(成)郭(熙)董(源)巨(然)等,然而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对于书画圈外的朋友们,这幅作品好像不怎么熟悉,但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名画。
卫贤的《高士图》
卫贤的这幅高士图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及树木的皴笔密集,近树精心勾画,远树则勾、点结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层层烘染,显得质感凝重。除了作品本身非常好之外,这幅图还是一重要的断代作品,体现了五代时期绘画承上启下的特点,在这之前,唐代一般是以人物为主,这之后北宋一般以山水为主,这幅作品山水和人物并重, 在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在国家宝藏里还被拿出来专门与《千里江山图》做了比较,具体怎么表述忘记了,大概意思是:清明上河图能成为流传的佳作,这幅千里江山图也可以,真的很佩服宋徽宗的审美,几百年以后的时候,都被预测的这么清楚。清明上河图在其五米多长的画卷上,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东京汴梁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并清楚地体现了北宋时期的建筑、生活状态、市场等多种情况,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除了《清明上河图》,上面其他几件作品好像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在故宫展示历代书画作品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像清明上河图和青绿山水图这样的引发“故宫跑”,而是在某个焦虑里“被遗忘”,如果要谈及书画史,这几幅作品都是绕不开的“巨作”。
8. 除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名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 ;阎立本《步辇图》;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仇英《汉宫春晓图》;郎世宁《百骏图》等等
9. 故宫的《重屏会棋图》,为啥是三重时空之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宫旧藏。在游览这座博物馆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珍贵文物,但为何《重屏会棋图》能在众多文物中脱颖而出,吸引游客的注意呢?原来,这幅画作的创作手法非常特殊,后人还将其称为“三重时空”之作。
10. 中国古代名画名称、朝代、作者
<洛神赋图卷>顾恺之(东晋)
<步辇图>阎立本(唐)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唐)
<簪花仕女图>周坊(唐)
<潇湘图>董源(五代)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宋)
<泼墨仙人图>梁楷(宋)
<墨兰图>赵孟坚(宋)
<秋郊饮马图>赵孟頫(元)
<夏山高隐图>王蒙(元)
<桃竹锦雉图>王渊(元)
<庐山高图>沈周(明)
<灌木集禽图>林良(明)
<山路松声图>唐寅(明)
<万壑争流图>文征明(明)
<黄甲图>徐渭(明)
<秋兴八景图>董其昌(明)
<荷花双禽图>朱耷(清)
<松鹤图>朗世宁(清)
<丛竹图>郑燮(郑板桥)(清)
<范湖草堂图>任熊(清)
<没骨花鸟图>任颐(清)
<枇杷图>虚谷(清)
<依样画葫芦图>吴昌硕(清)
呵呵,先回答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