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节日才穿汉服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传统节日名称 节日时间
春节
正月初一
冬至节 12月22日前后
元宵节 正月十五
上巳节 三月初三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寒衣节 十月初一
下元节 十月十五
腊八节 腊月初八
祭灶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腊月廿九或三十
2. 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2)重阳节穿什么形制汉服图片视频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历史演变:
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古时南北各地风俗各异,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重阳节习俗活动鲜见于文字记载。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明清,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近现代,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3. 重阳节应穿什么服饰
重阳节的天气有点凉意,在寒露之后,我们知道寒露的温度不到20度,有的地方只有十几度,所以穿衣要注意。处在冬季末尾,夜间与白天温差较大,所以夜间要多穿衣服做好保暖工作哦!此时夜间气温大约在10到15之间。打底:保暖内衣、薄打底衫、棉衣外套:皮衣、薄棉外套、风衣、运动外套。需要根据夜间与白天气温搭配不同着装。
4. 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服饰
汉族:
传统服饰:汉服(不要搞混了,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装)
节日:节、元宵节、花朝节、上元节、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元旦节。
5. 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排名是怎么样的
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排名:
1、汉族:1220844520人
2、壮族:16926381人
3、回族:10586087人
4、满族:10387958人
5、维吾尔族:10069346人
6、苗族:9426007人
7、彝族:8714393人
8、土家族:8353912人
9、藏族:6282187人
10、蒙古族:5981840人
11、侗族:2879974人
汉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中国人口的92%。是古代华夏族同其他一些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以勤劳智慧着称于世,受儒、道、佛学思想影响,崇尚仁义忠孝。重要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吉、辽、黑、新、甘、青、宁、冀、豫等省区。历史上,蒙古族曾出现过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数学家、天文学家明安图等代表性人物。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善畜牧、骑射,住蒙古包。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每年夏秋之际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日。
6. 一群身穿胡服的人在中国的土地上(2010年10月16日重阳节成都市春熙路)当众烧毁汉服,这是一种什么样境界
这是一种囧的境界。
这是一种蛋疼的境界。
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境界。
这是一种无比震精无比提神的境界。
这是一种把我给雷得外焦里嫩的境界。
这是一种中华民丄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境界。
这是一种大敌当前而内忧外患无人力挽狂澜的境界。
这是一种欲攘外而不能安内兄弟相争手足相残的境界。
这是一种内不修政丄治外不拓疆土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的境界。
这是一种sb满街脑残横行FF不知其臭而使美特隔岸观火日贼笑掉大牙的境界。
7. 求重阳节的来历风俗的视频素材,我想要做视频
不想做作业吧。。
8. 这种一套裙子能穿去逛街吗,重阳节登高能穿上这套裙子去登高吗
这种一套裙子能穿去逛街吗,重阳节登高的话最好不要穿上这套裙子去,不方便的
1.白色的搭配规则
白色可与任何脸色搭配,但要搭配得奥妙,也需费一番心计心情。
白色下安装带条纹的淡黄色上衣,是柔和色的最佳组合;下身着象牙白长裤,上身穿淡紫色西服,配以纯白色衬衣,不失为一种获胜的配色,可宽裕表示自我特性;象牙白长裤与浅色休闲衫配穿,亦然一种获胜的组合;白色褶折裙配淡粉血色毛衣,给人以温柔萧洒的感受。红枉费配是斗胆的连系。
上身着白色休闲衫,下身穿血色窄裙,显得亲近超逸。在强烈对比下,白色的分量越重,看起来越柔和。
2.蓝色的搭配规则
在所有脸色中,蓝色装束最便利与其他脸色搭配。不管是相似于玄色的蓝色,还是深蓝色,都对比便利搭配,而且,蓝色具有紧缩形骸的恶果,极富魅力。
矫捷的蓝色搭配血色,使人显得娇媚、俏丽,但应当心蓝红比例妥贴。
相似玄色的蓝色合体外衣,配白衬衣,再系上领结,参加一些正式景象,会使人显得怪异且不失放恣。曲线显明的蓝色外衣和及膝的蓝色裙子搭配,再以白衬衣、白袜子、白鞋装点,会透出一种轻巧的娇媚气味。
上身穿蓝色外衣和蓝色背心,下身配细条纹灰色长裤,体现出一片素雅的风致。因为,大作的细条纹可柔和蓝灰之间的强烈对比,扩张优雅的气质。
蓝色外衣配灰色褶裙,是一种略带守旧的组合,但这种组合再配以葡萄酒色衬衫和花格袜,吐映现一种自我特性,从而变得明快起来。
蓝色与淡紫色捂配,给人一种奥秘的感受。蓝色长裙配白衬衫是一种额外平时的梳妆化妆。如能穿上一件高雅的淡紫色的小外衣,便会平添几分成熟城市味儿。上身穿淡紫色毛衣,下身配深蓝色窄裙,即使没有花俏的图案,也可在当然之中流映现成熟的风韵儿。
3.褐色搭配规则
与白色搭配,给人一种清纯的感受。金褐色及膝圆裙与大领衬衫搭配,可体现短裙的魅力,扩张优雅气味。采用守旧素雅的栗子色面料做外衣,配以血色毛衣、血色领巾,显明矫捷,俏丽无比。
褐色毛衣配褐色格子长裤,可体现精细精美和成熟。褐色厚毛衣配褐色棉布裙,通过二者的质感区别,阐扬出穿戴者的特有特性。
4.玄色的搭配规则
玄色是个百搭百配的色彩,无论与什么色彩放在一起,城市别有一番风情,和米色搭配也不例外!眼下,双休日逛街时,上衣可以还是夏季的那件玄色的印花t恤,下装就换上米色的纯棉含莱卡的及膝a字裙,脚上穿戴白地彩色条纹的平底休闲鞋子,具体人看起来异常满意,还足够着阳光的气味。
实在,不穿裙子也可以,换上一条米色纯棉的休闲裤,最好是低腰微喇叭的裤型,脚上还是那双休闲鞋,已经前卫,芳华逼人。
9. 是明天重阳节的时候穿汉服呢,还是后天游西湖的穿呢
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