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什么叫博物馆图片
扩展阅读
软件恢复图片不清晰 2025-05-21 21:03:44
160斤猪肉是多少图片 2025-05-21 20:56:51
壁纸卧室有哪些风格图片 2025-05-21 20:56:06

什么叫博物馆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2-26 20:43:29

A.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图片及相关介绍

1、《游春图》:《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画作高43厘米,宽80.5厘米。画卷描绘出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各种花树点满山野,桃红柳绿,相映成趣。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游春图

网络-写生珍禽图

网络-碧玉光素大盘

网络-御题驼矶石长方砚

网络-中秋帖

B. 首都博物馆简介(要带图片的!)

[编辑本段]首都博物馆简介
位于孔庙内的首都博物馆老馆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当时的馆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孔庙内。孔庙占地2.2万平方米, 创建于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经历代修葺,三进院落保存完整。主体建筑有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明、清进士题名碑林为国内仅有。两侧殿庑辟作展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环境幽雅宁静。
为了容纳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务更多的参观游客。1999年,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由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5月24日,首都博物馆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
[编辑本段]展品陈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2000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启动之时,展陈大纲的编写工作随即开始;展览大纲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多位学术权威的指导,力求体现已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最新成果。展览设计力求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枯燥的展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展陈技术和手法,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给观众以体验式的参观经历,具备形式上的亲和力、趣味性、互动性,做到雅俗共赏。
数十年来,首都博物馆广泛征集各类文物,馆藏文物已达二十五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民间工艺品等,藏品中还不乏享誉海内外的孤品与珍品。首都博物馆馆藏的各类文物总计 8.3万余件,其中一级品305件。藏品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地区出土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商周以至辽、金、元、明、清各代。馆藏珍品如京郊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铜器“堇鼎”,通高62厘米,重41.5千克,内壁有铭文4行26字,对研究北京古代历史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伯矩鬲”,“碧玉版十三行”等。

首都博物馆内设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
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
以上展览共展出馆藏文物5622件。
临时展览是研究与观赏北京文化与其它地区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关系的舞台。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
首都博物馆内景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的设计源自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无疑在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青铜、木材、砖石等传统的材料代表北京悠久的历史。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表现新北京的现代。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
[编辑本段]建筑风格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青铜、木材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一种历史的久远。北广场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产于自古以来为营造北京城供应石材的房山地区;方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椭圆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青铜材料,并饰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等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编辑本段]建筑指标及功能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礼仪与公众活动:举行礼仪活动时,仪式前大厅多媒体投影屏幕会放映相关的标语和背景信息。仪式中大厅各处具有均匀清晰的音响。大厅具备新闻摄影电源和发稿信息终端,能够根据会议、礼仪的进程自动地联合控制相关的灯光、窗帘、音响、投影等设备。室外广场的大屏幕可同时转播仪式实况,并自行进行实况拍摄和录音。仪式结束后半小时内立即可提供相应的多媒体光盘。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

中央礼仪大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高度34米,其装饰中国文化特征突出、现代气息浓郁,是举行礼仪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文物库房——面积充足、分隔合理;安防消防设施先进、完备;拥有10吨液压电梯,文物运输车可从地面运到地下二层库房,目前为中外博物馆所独有。
多功能会议厅——具有多语种同声传译、数字电影播放、会议表决系统、会议厅专用网站等国内最选进的设施。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编辑本段]先进的技术
收藏、展示、研究是博物馆三大主要任务,首博新馆充分吸纳和采用了当今世界博物馆建设的先进技术,在这三方面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准。
智能化工程——展厅安装智能化控制温湿度的空调系统,保证展厅内观众活动的空间是舒适的温湿度,而展柜内保持利于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在文物库房则是根据不同材质的文物库区提供不同的温湿度。馆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含停车库管理和灯光照明控制)、消防监控与自动灭火系统(含应急广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音响灯光联动控制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其中自动灭火还针对文物易损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设计。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首博数字化建设项目是全国文博界的创新工程:
(1)博物馆信息资源建设实现完整框架的数字化技术方式;藏品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
(2)展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展览必要位置设置多幕投影、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影像、数字影片等多种多媒体展示项目,以强化展览效果;打破了以往展陈教科书式的乏味与单调;
(3)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于博物馆各专业子系统基础之上的服务于全馆各部门及观众(包含在馆外观众)的综合信息平台。
首都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子系统包括: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展示后台管理系统、首都博物馆网站等11项。
多媒体展示——在展陈中,广泛使用多媒体展示手段,如多幕投影(在国际博物馆领域首次使用)、幻影成像、数字电影,强化展陈效果,深化实物展品信息的传达,完全打破了以往历史文物类展陈教科书式的乏味与单调。
环保、节能——采用蒙皮式非晶体柔性太阳能发电板,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太阳能电源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馆内还采用节能灯具、胶体电池EPS应急电源;馆内装饰材料和展柜等展览用品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环保产品。
文物修复——引进成套先进的文物保护和修复设备,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护与修复水平,使首都博物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
[编辑本段]优质的服务
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
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特殊人群使用的触摸屏。
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
中央礼仪大厅大屏幕——采用目前国际上最高分辨率的全彩色大屏幕,播放介绍首博展陈、临时展览和北京历史名胜的数字影片;采用双基色大屏幕以文字方式播放展陈与服务信息。
教育与互动式服务——馆内常年举办专题讲座、少儿主题活动、动手体验项目、互动多媒体项目等。
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首都博物馆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博物馆,必将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首都北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本段]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0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参观。社会公众参观首都博物馆需事先预订免费参观票,事先未预约的观众恕不接待参观。
交通信息
一、地铁:1号线木樨地站。
二、公交线路:
52、114、308、337路木樨地东站
37路三里河东路南口站
26、45、114、308、319、937、937支、937支1—支7、937专、937金星专线白云路站

C. 博物馆有哪几种类型

综合类,自然历史类、历史文物类、行业类、艺术类等类型
美术馆如果有自己的收藏也可以称为美术博物馆,如果是陈列别人的画作,自己没有藏品的,就是美术馆

D. 博物馆与记忆如何用图片形式来表示

可以用两张对比图表现吗?我是这样想的,第一张图——博物馆里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小孩子微笑的看着博物馆里的一件艺术作品或雕像。第二张图——人物由小孩子变成成年人,大人变成白发老者。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幅艺术作品前,老人专注的看着,仿佛在回忆着什么,看看,看着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从这两幅对比图片,能把博物馆与记忆联系起来。在博物馆里同样的情境下,能够引发人们对过去美好的追忆,虽然时间在流逝,小孩成长成壮年,大人变成白发老者,但它们的亲情依然那么浓厚,儿女的孝心和老者接近暮年的满足表漏无疑。由对博物馆的记忆,引发更深一层次的心灵的记忆!
这是我一点拙劣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E. 参观博物馆为什么不能拍照

对于博物馆内禁止拍照的原因,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解释是为了保护文物。可这样给孩子解答,是正确的吗?

事实上,正常的拍照并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唯一可能造成直接伤害的,只有闪光灯而已。

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化。因此,无论什么文物,最理想的保存环境都应该绝对无光。

但咱们去博物馆看展览的时候,总不能摸黑观赏吧。光线对博物馆的展览显然是必不可少。因此,针对各种文物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文物保护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严格控制文物在展览过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

所以,博物馆里禁止拍照也是有依据的。就算现在大部分的博物馆对拍照没有要求,但有的博物馆会在注意事项里注明:禁止使用闪光灯、自拍杆等。

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多博物馆禁止拍照的初衷,都是希望观众能够在更好的氛围下欣赏艺术品。尤其是在如今的很多展览中,光线、声音等元素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当观众拍照时,不仅会影响观感,也会对其他参观人员造成影响。

F. 自然博物馆参观的图片,照片,文章

北京自博物馆介绍:\r\n Beiji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grew out of the preparation department of National Centr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founded in 1951. Beiji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was formally named in 1962. Being the first large-scal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founded on our own strength after new China was established, the museum bears three main functions: the specimen collecti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of paleontology, zoology, botany and anthropology. The museum today boasts its rich collections, high-level research and ever-enlarging exhibitions. It has been one of a few museums of natural history in China and named as National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ation Base .

G. 关于博物馆介绍

中国丝绸博物馆坐落在玉皇山北莲花峰下,1992年2月建馆,占地约4.8万平方米。博物馆建筑既富民族传统,又具时代特色。它展示了我国5000多年丝绸文化与发展成就。
丝绸博物馆规模宏大,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设序幕厅、历史文物厅、民俗厅、蚕桑厅、制丝厅、丝织厅、印染厅、现代成就厅等展厅,陈列千余文物、标本、图片、机具和现代展品。历史文物厅还展出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绸残片---河南荥阳出土的罗织物,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物---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的绢片,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器上的残绢痕,古代"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锦等等。现代成就厅介绍了我国当代丝绸生产、科研的最新成就,展现出我国丝绸文化未来与前景。馆内还有友谊商店 ,展销精美的丝绸、工艺美术品等 商品。馆区内还设有桑园、染草园及与丝绸文化相关的园林小品。

交通情况:
乘游3路到丝绸博物馆站下。
价格:
5元,学生票2元
==================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以南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是中国第一座在古窑址基础上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
南宋官窑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64平方米,由展厅和郊坛下官窑遗址保护建筑两部分组成,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随着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于2002年进行了扩建和陈列改造。经改造后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南宋官窑的风韵与特色,既突出官窑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 ,又充分反映官窑与南宋宫廷文化及社会习俗的密切相关性。
南宋官窑博物馆陈列雅致、内涵丰富、环境清幽,自建成以来对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普及陶瓷知识,突显杭州南宋故都历史风貌起到了良好的展示和传播作用,被授予浙江省文明博物馆和省、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自2003年5月18日起,已免费对社会开放。
http://www.ssikiln.com/docc/zs.htm
==============
西湖博物馆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69449/node352676/node352681/userobject15ai4810800.html

============
杭州历史博物馆:位于粮道山18号,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展馆分正副两楼,共有基本陈列厅8个,临时展厅2个。基本陈列厅陈列了杭州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特别突出了杭州历史上吴越、南宋两个重要时期;临时展厅不定期地推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陈列。为一座反映杭州乡土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于2000年10月8日正式开馆。

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4:30 周四闭馆

联系电话:87802660

==============
良渚文化博物馆
http://www.liangzhuculturemuseum.com/

==============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临平南苑街道人民广场北侧。
博物馆总投资6000万人民币,建设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这是一座既反映余杭历史,又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良渚文化和余杭历史、解读余杭和整个江南水乡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重要窗口。它首次以中国文化地理区为单位设馆和组织展览,是对中国博物馆界长期以来按行政地理区为单位设馆和组织、展示文化资源这一常规的一次突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为博物馆题写馆名。
博物馆内设7个展厅,4个单元展览。第一单元余杭历史文化陈列,通过各种图表、器物、人物塑像、场景等手段,有重点地反映自7000多年前马家浜文化开始至现代的余杭历史发展重大事件和各地名胜、自然资源等。第二单元馆藏良渚文化精品陈列,第三单元为江南水乡文化陈列,主要介绍江南水乡形成的原因、地理景观特征及对文化形成的意义,并通过历史叙述的方式介绍江南如何从一个最荒蛮落后的地区变成中国最繁荣、最发达和最文明、最具现代感的地区,以及这一地区周期中国文明构成中的地位,这正是学术界和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机构对它发生兴趣的原因,也是建设这一博物馆的价值所在。第四单元为专题陈列厅,可视形势需要举办各类展览,以增加博物馆活动内容,也可以使展览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欢迎您!
电话:0571-86245461 86136976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人民广场
票价:15元
交通: 杭州游客可乘509路到临平下车。

H. 图片中博物馆陈列物叫什么名字很常见,但不记得名字了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I. 自然博物馆 照片 里边都有什么

度娘直接搜索自然博物馆即可

J. 博物馆图片有几张

呼呼~~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