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欠”字的本义是什么
欠的意思:
1.人在疲倦时张口出气:打哈~。
2.身体稍稍向上移动:~身。
3.短少,不够:~缺。~安。
4.借别人的财物没有还或应当给人的事物还没有给:拖~。~账。
Ⅱ 鉴字的本义是什么
鉴(拼音:jiàn)是汉语常用字,古字写作“监”,读平声。“监”始见于甲骨文,其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后来“监”常用于监视之义,大约到春秋时加“金”旁成为“鉴”,指映照的工具——盛了水的大盆,相当于平面镜,引申指可作为参考的事。又用作动词,表示照,再引申为审查、仔细看。
鉴的初文是监。监是会意字,古字形像人跪或立在器皿旁边自鉴其容。以铜为鉴(镜子),大约是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的事了。在这之前,人们就靠水来自知其容颜。后来有了铜镜,加之“监”的引申义使用频率增高,至春秋时代用为器物名称加“金”字旁以示区别,旧时有上下结构(鉴)和左右结构两种形体(⿰金监),其中上下结构形体的“皿”字变为“罒”形,左右结构形体变化不大。汉字简化时,以上下结构为正体,将眼睛(臣)改为二竖,省略字中的器皿“罒”,写作“鉴”。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Ⅲ 的字本义是什么
“的”字有多个读音,常用的是“de”,有以下几层意思,就算它的“本义”吧
定于与后面的名词是修饰关系,如:美丽的风光;宏伟的建筑。
定语与后边的名词是所属关系,旧时也写作“底”,如:我的书;社会的性质。
3.用在词或词组后,组成“的”字结构,表示人或事物,如:吃的;穿的;红的;卖菜的。
4.用字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跟“是”相应,如:他是刚从北京来的。
Ⅳ “山”字的象形文字图片是什么样的
山字的象形文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
白话版《说文解字》:山,宣发地气。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所有与山相关的字,都采用“山”作边旁。
(4)还字本义的图片是什么扩展阅读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
外地人来到云南丽江,不仅为秀美的玉龙雪山、大研古镇所折服,也为纳西族独有的东巴文所吸引。这可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
早在2003年,东巴古籍作为东巴文化的载体,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记忆录”。在中国迄今为止已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五项遗产中,东巴古籍是唯一一项少数民族世界遗产。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和丽峰(纳西族)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东巴文是丽江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
东巴文的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从文字自然形态发展的角度看,东巴文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随着纸的发明,纳西先民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
从保留下来的卷帙浩繁的《东巴经》看,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网络全书”。
有趣的是,在丽江,纳西族的老百姓会讲纳西语,但不会写东巴文字,因为东巴文字只有“东巴”才有资格学,而“东巴”是纳西族的“祭司”。
为了保护和传承东巴文,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及有关研究机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而言,主要是三大工作,一是开展深度研究,二是加强了对东巴传人的培养,三是立法。
早在1980年6月,丽江地区行署就正式发文成立“丽江东巴经翻译整理委员会”。1981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由省社会科学院和丽江地区行署双重领导,2004年改为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
国家民委、云南省民委、省文化厅、省社科院都先后资助东巴圣典翻译工作。为抢救东巴文化,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近年来整理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共计一百卷(为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
还编写出版了一系列东巴文化图书,如《东巴文化艺术》、《东巴文化研究所论文选集》、《纳西族东巴教仪式资料汇编》等,对现存的东巴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丽江市还用特殊的“学院加民间”的方式培养新一代“东巴”,让他们在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仍保持自身与乡野社会的联系。
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2002年,东巴文化研究院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共同开办了“纳西族语言文学和东巴文化方向”本科班;
2003年,经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东巴文化研究院与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共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东巴文化登上了大学殿堂,填补了东巴文化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空白。
2005年5月,“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国际标准化”正式立项,由云南省民语委牵头,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正在进行中。(记者任维东)
Ⅳ 行字的造字法和本义是什么
行为象形字,其本义是十字路口,后延伸至直排、营业机构、兄弟姐妹的次序等。《说文解字》认为是“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
一、笔顺
撇、撇、竖、横、横、竖钩。
二、组词
进行、行为、行走、行人、行李等。
(5)还字本义的图片是什么扩展阅读:
一、进行 [ jìn xíng ]
前进。
二、行为 [ xíng wéi ]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三、行走 [ xíng zǒu ]
1、行路;走动。
2、清代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军机处上行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把额外派遣的官职称为行走,不属正式编制。
四、行人 [ xíng rén ]
在路上走的人。
五、行李 [ xíng li ]
1、出行时所带的衣箱、铺盖等。
2、也作行理。使者。
Ⅵ 字字的本义是什么
1.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间。~斟句酌。
2.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
3.书法的作品:~画。~幅。
4.字的音:~正腔圆。
5.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6.合同,契约:~据。
7.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
8.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Ⅶ 发字的本义是什么它的甲骨文怎么写
附图为“服”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及隶书。
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很明显“服”由三部分组成:“月(凡)”、“卩”及“又”。
“卩”为下跪人形,“又”为其身后一手,而“月(凡)”是像竖盘子的形状,整体形象为“一个人用手驱使另一人捧盘子”,有服从,顺从之意。
图片较大,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附图:
Ⅷ 何的本义是什么
何字是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人用肩担物之形,为担荷之荷的本字。其本意为担负的意思,后多作为疑问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