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张东汉地图。图片!东汉!东汉!
前面的答案看着都不清晰,给张清晰一点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图片来源于:东汉地图(高清版)
㈡ 中国古代地图
谭其骧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
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
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
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第六册:宋·辽·金时期;
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
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本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均受到关注和好评
㈢ 汉唐佛像雕塑艺术的特点比较 高清佛像图片大全109张
摘 要:雕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佛像雕塑尤为突出。孝梁佛像雕塑不仅代表着雕塑艺术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国的佛教文化。汉朝四百年的历史为佛像雕塑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唐朝自由、开放的历史文化更开创了崭新的佛像雕塑时代,又一次掀起了佛像雕塑艺术的高潮。
关键词:汉唐佛像;艺术特点;比较
作者简介:侯绪刚,出生于1982年2月,毕业学校:鲁迅美术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职务:助教;研究方向: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1
汉、唐雕塑堪称我国雕塑史上的高峰,其雕塑作品数量之大,质量之优,特点之博大精深都居于我国历史之首。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发展的不同理解,促进着汉唐佛像雕塑自身发展特点。汉唐的长期统一发展为佛像 雕塑的出现到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丝绸之路把佛像引入我国,随之佛像的工艺发展在汉朝进入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印度佛教文化在汉武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逐步深入到汉地,最初佛教文化与汉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两种文化经过不断的碰撞与融合,被汉人广泛接受。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佛像也逐渐成为了贵族与皇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此佛像雕塑艺术被广泛流传开来。同时,汉文化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佛像的雕塑艺术,使其成为一种新的雕塑艺术形式。汉代木雕佛像一般为皇族配饰随身佩戴;其铜雕塑、石雕塑为佛殿、石窟所用。
佛教文化在汉代时期的发展,很快就被当时的贵族和官吏所使用,代表着财富、身份和权势。长沙马王堆1号、3号汉墓出土了500多件余察护身佛,其佛像雕刻工艺精湛,保存完整,令人叹为观止。“日本考古学家在朝鲜平壤(即古乐浪郡)发掘了大批精美的汉代木雕佛像。汉武帝时曾征服朝鲜北部,设立乐浪,贞番、临屯等郡”。东汉时期铜铸佛像兴起,木雕、石雕、铜铸佛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也正是由于佛像雕塑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汉族地区,并与汉文化和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其雕塑风格与秦代比较发生了变化。
汉代佛像雕塑艺术一般运用大写意手法;雕刻自然、随石形,气势饱满,形态夸张;其特点生动富有魅力。在多种雕塑艺术中,有一种为“体量”的正形空间雕刻法,雕刻出的佛像外形生动,能体现真切的佛像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情感。佛像雕塑为三度空间造型艺术,古代的工匠们用其精湛的艺术手段,把佛像雕刻出有生命且充满活力的形态,突出雄浑、凝重、博大的气魄造型特征。复杂而丰富的人物神态与情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勃勃生机,其刀法简洁、有力、生动,气势雄浑。而且汉代雕塑艺术还在刻画人物状态上,注重刻画人物形态和神韵,强调神与情并重,令人叹为观止。汉代的佛窟不仅留下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同时展现了其雕刻技法的娴熟,充分展竖慎茄示了汉代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乡情。
唐代时期我国文化开放,宗教信仰自由,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皆为鼎盛。正是由于唐代这种宽松的开放政策,使得佛教发展自由;佛教文化与唐文化的融入,为佛像雕塑艺术走向人文化、世俗化奠定了基础。唐代佛像雕塑艺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受唐代审美文化影响,其佛像雕塑饱满,有血有肉;刀法为圆刀,佛像衣纹被雕刻的流动飘逸。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唐代佛像雕塑艺术进一步中国化,艺术形式已经进入较成熟阶段。唐代雕塑艺术风格继承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格,表现水平已大大超过南北朝。唐代修建了大量内容丰富的佛像石窟、寺庙等;莫高窟的佛像体现出盛唐艺术的富有和健康,成为雕塑史上不朽的杰作。
佛教文化在唐代处于全盛期。佛教文化快速的传播,使得佛像雕塑比比皆是,广为普及。石窟中雕凿的大、小石佛为当时盛行,寺院中佛像,多流行泥塑或木雕佛像;铜、铁佛像的雕塑也随处可见,大铜佛雕塑也具一定数量;观音、文殊、普贤、罗汉等各种佛像运用材料多样,为难得的艺术珍品。龙门石窟中得奉先寺中有九尊造像,其《卢舍那佛》形象各异、气质各不相同,每尊雕塑雕刻细致入微,整组佛像组合排列有序,氛围和谐。无论规模的宏大和佛像造像工艺的完美均为罕见。《卢舍那佛》为经典佛像雕塑之一,佛像头部雕刻最为细致,佛面浑圆饱满,眼睛雕刻慈悲入神。精湛的佛像雕刻艺术为佛像自身增添了无限的智慧和法力,好似具有洞穿一切的力量。唐佛像其面丰满,神情庄重、慈祥;身材雕塑比例均匀、结构合理,比较写实;形态舒展大方,动感强,佛衣质感柔和、轻薄。佛像雕塑艺术富有的真实感、立体感,也是唐代雕塑风格成熟的表现。
汉唐的佛像雕塑艺术作为我国佛像雕塑史上的两大高峰,其独特的特点为世人展现了非凡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汉代佛像雕塑的特点被赋予了自然的生命形态,其佛像基于原材料形状雕刻,造型自然、简练、雄浑、夸张、丰富多彩。唐代佛像雕塑的特点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佛像的精美令人深入其中,能享受其悠久的历史信息。汉唐佛像雕塑艺术无论技巧还是风格方面,都吸取了雕塑的精华,真实地体现了汉唐繁盛的经济、文化和艺术成就;是我国佛像雕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从汉代佛像的引入到唐代佛像的盛行,大量的精美作品;无论收藏于博物馆,还是藏与民间,都展示其佛像雕塑艺术的风采。从精美的小佛到巨大的石窟佛像都寄托着艺术家虔诚的信仰和对生活美好的祈盼。佛像雕塑的一锤一斧都离不开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佛像艺术的创作的推动力。汉唐佛像雕塑在历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芒,更为了解历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克翘.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㈣ 求汉朝末期各州的郡县详细图 要高清图片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这13个州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州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是亭。(三国时期又出来很多州,例如交州太大,东吴分出块广州来,凉州太大,曹魏分出块雍州来,不细谈了)
先说下每州的郡吧(多亏楼主没问有多少个县):
司隶: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
豫州: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颖川郡。
冀州: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乐陵国,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广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
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鲁郡,泰山郡,济北国。
徐州:东莞郡,琅琊国,彭城国,东海国,下坯郡,广陵郡。
青州:济南国,齐国,乐安郡,北海国,城阳郡,东莱郡。
荆州: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
扬州:靳(上面带个草字头,不会打)春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吡陵典农校尉部。
益州:阳平郡,武都郡,汉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东郡,广汉郡,东广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踺为郡,汉嘉郡,蜀郡,永昌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样珂郡,越隽郡。
凉州: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陇西郡,南安郡,广魏郡,安定郡,扶风郡,京兆郡,北地郡,冯诩郡。
并州:雁门郡,新兴郡,太原郡,西河郡,乐平郡,上党郡。
交州:交趾郡,郁林郡,苍梧郡,朱崖郡,高凉郡,南海郡。
幽州:代郡,上古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㈤ 明明地动仪很精巧,为何会从中国的历史中消失呢
东汉时期,十二月十三号,洛阳城风平浪静,一个突然掉落的铜球,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一个由张衡制作出来的奇怪仪器突然启动了,在面朝西北方向的门口上衔着的珠子,重重地落了下来。很多人对这个现象也是不理解,虽然议论纷纷,但很快都因为不解而失望离去。
在那个通讯落后的年代里,过了好几天,才有一个西北而来的译者乘着快马而来,高喊“陇西地震”。原来铜球掉落的方向就是地震的方向,人们被这古怪的仪器震惊得说不出话了。
现在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预测方面,以前较古代有了很大的提高。正确认识地动仪的作用,不要将张衡神化,这对我们正确的认识历史有着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