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手是一种什么药材
佛手柑(C. m. var. sarcodactylis),或称佛手,为枸橼的变种,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近年来,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它的外形长的很像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着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喊源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同属植物香柠檬有时也被误称为佛手柑。
1]该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
佛手-原植物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实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佛手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 与原种性能相似,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指。果肉几完全退化 供药用,为芳香健胃药。
佛手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返岩:叶先端钝,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 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 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园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2]
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着的疗效。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由于赤松金佛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佛手
它的经济价值也相对较高。用金佛手制成的各种药酒,芳香扑鼻、甘纯味美,多次受到专家的肯定;用金佛手制成的保健茶,获得国家专利,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金佛手保健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是祖国中草药遗产宝库的新发掘;用金佛手果、皮、叶提取的芳香油,已被国际上作为高级烟用香精的重要原料。专家认为,利用佛手加工食品、饮料、酿制佛手酒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着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 “果实金黄花浓郁,漏渗御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 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佛手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漱;煮汤,治心下气痛。”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 果均可入药,性味辛、甘、苦、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和痰湿壅肺等证。药理研究表明,佛手主要含柠檬油素等香豆精类,尚含黄酮苷、橙皮苷、有机酸、挥发油等,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
下面介绍几款佛手常用食疗方,供参考。
来自--网络
⑵ 什么是佛手它的药用如何
佛手 概述: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 佛手 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纳首张开如指。果肉几完全退化。供药用,为芳香健胃药。 佛手 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印,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其裂数即代表心皮之数。裂纹如拳者称拳佛手,张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 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园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 性味 辛、温。 成分 含挥发油及橙甙等。 功用 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 [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 鲜佛手12—15克(干的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气痛有效。 [湿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气管炎)] 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温服。 [传染性肝炎]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着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药用便方有: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枝茄山6克,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干9~27克,败酱草按年龄计算,每岁l克,十岁以上每两岁增加1克,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时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为一疗程。计治64例,皆愈,临床症状平均在4~6天内消失。(《中医杂志》1957.7.361~362页)。 【英文名】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别名】佛手柑、手柑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猛中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圆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2) 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 3 ~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文名称: 佛手 外文名称: Fu Sheo 公司: 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年代: 四十年代 单位数量: 10 类型: 直软标 规格: 长182mm 宽77mm 参考价格: 30~60元 图片: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SmokeMark/DL/DL-164239/SmokeMark/Pic/0/imageView/__end_key__ 临床应用: 1.(《闽南民间草药》)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2.(《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 3.佛手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⑶ 什么是佛手果
佛手学名:Citrusmedicavar.sarcodactylis别名:佛手柑、五指香橼、五指柑科属:芸香科柑橘属
小乔木或灌木,枝有刺,幼叶枝带紫红色。单叶互生,叶柄短而无翅;佛手果的成长照片(16张)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有时微凹,侧脉明显,叶缘具波状钝锯齿。花单生,果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橙黄色,皮粗糙。佛手是常用的中药材。其果实干片有清香气味,味微甜稍带苦,性味辛、酸、无毒,能理气化痰,舒肝和胃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胸闷脘胀、肝胃气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经蒸馏坦核枯得到的饱和水溶液为佛手露,善治气膈、解郁、宽胸开胃。叶、花和果供提炼高级香精油,是食用香精的原料。佛手果实皮色金黄,肉质白嫩,香脆甘甜,除鲜食让洞外,是果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佛手果实可加工成蜜饯佛手、甘草佛手,还可加工成佛手茶、佛手露、佛手果冻和佛手香酒。花及幼果晒干均可入药。佛手果形奇特,又具浓郁香气,比香橼更浓,久置更香。佛手四季氏茄长枝叶,周年常绿,四季开花不断,果熟时金色,果端或伸长如手指,或紧握似拳,形状奇特,观树、观叶、观花和观果皆宜。佛手可庭园地栽,也可盆栽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