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昆曲 名人
着名演员】
魏良辅,字尚泉,江西南昌人,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俞振飞是卓越的昆曲艺术家,他具有一定的古文学修养,又精通诗词、书、画,他不但精研昆曲,同时又是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因此他能将京、昆表演艺术融于一体,形成儒雅、飘逸、雄厚遵劲的风格,特别是以富有“书卷气”驰誉剧坛。他深受海内外推崇的代表节日有《太白醉写》中的李白;《游园·惊梦》中的柳梦梅;《惊变·埋玉》中的唐明皇;《琴挑》中的潘必正;《八阳》中的建文君;《断桥》中的许仙等,演来无不栩栩如生。
王瑾
。韩世昌、白云生、顾传�、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侯永奎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及解放后培养出的李淑君、蔡正仁、计镇华、张继青、洪雪飞、汪世瑜等一批优秀演员
⑵ 黎安的介绍
青年昆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一九八六年六月考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演员班,一九九四年毕业。工小生,师承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等老师。
⑶ 在新编历史剧《景阳钟》中成功扮演崇祯帝的昆剧演员是哪一位
黎安
上海昆剧团青年昆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一九八六年六月考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演员班,一九九四年毕业。工小生,师承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等老师。 2002年,主演改编昆曲《伤逝》中的涓生,并因此赢得白玉兰表演主角奖。 2012年7月,主演《景阳钟变》获得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榜首。2013年获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⑷ 黎安的生平
1986年,黎安和昆三班所有60个同学一样,从800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考进了上海戏校昆剧班,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三代昆剧演员。内向羞涩的黎安被分到老生组,成绩也并不出众。这个不爱说话的男孩,课余常会溜达到小生组,躲在门口看热闹。“我当时觉得小生组上课很热闹,就经常偷偷去看,没想到被岳老师注意上了,时间长了,她就劝我改行唱小生。”黎安回忆当年自己漫无目的并且懵懂的偷窥,至今觉得是一种天意和缘分。而从他踏进小生组的那一刻起,他也开始了和昆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岳美缇情同母子的师生情缘。
在戏校的9年,黎安并不冒尖。毕业后分到上海昆剧团,几乎没有人看好他。“那时候我又高又瘦,所有人都说我扮相不好、个子太高,不适合唱小生。”一米八四的个头,很长时间都困扰着黎安,穿上高靴站在台上,怎么看都像一根“筷子”。就在所有人都劝他改行的时候,岳老师却鼓励着这个她一手带进小生组的学生。“黎安30岁的时候,会是最好的。”很多年后的今天,黎安想起当年老师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过的这句斩钉截铁的断语,仍然感到温暖和感激:“我觉得没有老师,绝对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沉默的黎安,慢慢做着自己的选择。他开始练习化妆,不管有没有自己的演出,只要团里的化妆师在,他就在一旁边看边学,并根据自己的脸型修改琢磨。因为身材太高做出来的动作不容易协调美观,他就对着镜子苦练功夫。而岳美缇也注意到爱徒身上这股坚韧的劲头:“那时候除了武行演员,几乎没有人会天天来剧团,只有黎安每天都来吊嗓子,他很少受外界的诱惑,总是坚持自己的目标。”
1998年,上海昆剧团几乎倾巢而出,排演当时计划要全球巡演的六本《牡丹亭》。黎安的同学们几乎都被选去了,但当时的黎安却“理所当然”地被撇在了剧组之外。当被问及那段日子的感受,黎安说,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就是憋着一口气而已。“憋着气”的黎安很“听话”地接下了团里所有周末小剧场演出的任务。“那时候团里真没有人了,我几乎每个礼拜要演两场折子戏。”在全本《牡丹亭》排演的同时,黎安终于有机会主演了自己的第一台原创大戏《白蛇后传》。黎安说,从1998年到2002年,自己数不清演了多少团里的小剧场演出,那段日子,让他真正地“飞速成长”。
然而尽管一直很努力,荣誉和奖项似乎总是和他无缘。连续两届苏州昆剧节,同去的同学几乎都得了奖,黎安却都榜上无名。岳美缇回忆当时的情景很是感慨:“记得那次我还出国在外,黎安打电话给我,说比赛又没评上奖,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只能安慰他。没想到挂了电话才5分钟,他又打来,反过来劝我别为他担心。他就是这样,外表温和但内心坚定。” 2002年,黎安在同学吴双的建议下,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排演了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小剧场昆剧《伤逝》,这是昆剧第一次尝试现代题材的小剧场剧目,也是黎安从艺生涯中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伤逝》的演出颇为成功,几年间在大学校园上演了数十场。而剧中的涓生,也为黎安赢得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奖项——白玉兰表演主角奖。 当年反对的声音已渐行渐远,耳边的鼓励让黎安看清了方向。他开始更努力地学习传统剧目,同时创作一些新角色。当年小生班里的8个同学现在只剩下他和张军。黎安说他开始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望乡》、《占花魁》……这些岳美缇演来出神入化的剧目,黎安都开始努力认真地学来琢磨。同时,他也尝试恢复和创作《龙凤衫》、《长生殿》等全新的剧目角色。现在,黎安会的新老剧目和折子戏大概有四五十出,应该是他同辈人中最多的。 从《伤逝》开始,黎安渐渐发现,自己开始有粉丝了。在演出后,会有观众跑来要求合影签名,在网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支持他。“我真的不知道从哪天开始的。”黎安说。也许,这么多年,昆剧进校园和剧团小剧场的无数次演出,让这些观众不知不觉地开始聚集在他身边。虽然并没有组织,但他们却都乐于用“安粉”这个名字自居。
也许是因为一切都得来不易,黎安很珍惜那些支持他的观众。平时,几乎每次演出后他都会上网看粉丝们的评论和意见。有一个台湾的粉丝给黎安做了一个名为“生生不息——黎安的昆曲世界”的个人网站。网站的人气日足,很多观众在演出后把剧照和剧评发上论坛交流,甚至有一个高中女生为黎安创作了卡通漫画形象。“有一次我演完《望乡》后网上的评论普遍不佳,当时我很想不通,事后觉得观众的意见都很有道理。”黎安说,“我很喜欢昆剧的观众,他们都是因为喜欢看戏而关注我。从他们那里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昆剧,黎安觉得越来越不能分割。被问及昆剧对他意味着什么,他说:“就是生命吧。”他和团里的吴双、谷好好都被公认是剧团的戏痴。他自己也笑着承认这一点:“我平时的生活也挺平淡简单的,就是剧团和家里。以前踩自行车的时候一直琢磨戏,那时候最有灵感。现在觉得积累很重要,包括演出的、练功的,还有看各种演出的积累。”
虽然觉得名利和荣誉之类的肯定,已不再如当年那样重要,但奖项却又一次不期而至。在上昆新创的《紫钗记》中因饰演男主角李益,黎安再一次去参加了曾经是他梦魇的苏州昆剧节。虽然全剧改了八稿,自己也演得很过瘾,但他对自己得奖却没有信心。“昆剧节闭幕前一天,领导说大家开机等结果,我等到晚上12点没有音讯,估计这次又没戏,于是干脆关机睡觉了。没想到半夜2点接到团里的电话,原来他们辗转半天才问到了我家的电话。后来我才知道我竟然得了榜首。” 黎安笑着说起这个故事,他说自己很意外。而事实上,对于20岁时那个挫折不断的自己,和今天这个已经成为很多人偶像的自己,他同样感到意外。“我没想到自己今天会这样,虽然状况还行,但也不算很满意,因为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积淀还太少。”
⑸ 沈昳丽的沈昳丽2011年演出记录
1月16日(星期日) 上昆迎新公益专场 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平江路中张家巷14号)
每周日下午2点演出票价20元现场买票
玉簪记 琴挑
潘必正:黎 安 陈妙常:沈昳丽
2月16日(星期三)19:15
【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列演出之元宵专场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号)
黎安、沈昳丽《墙头马上》
3月2日(星期三)18:00 《牡丹亭》 “上昆进校园”
华师大中山北路校区
黎安、沈昳丽
3月3日(星期四)14:00《玉簪记》 “上昆进校园”
华师大中山北路校区
黎安、沈昳丽
3月11日(星期五) 18:30 《玉簪记》
地点:九龙塘香岛中学
免费入场。
香港演出:《牡丹亭》
主要演员:黎安、沈昳丽、倪泓、何燕萍
3月12日(星期六)19:30(演出前有导赏及演出后有座谈)
地点:赤柱圣士提反小学礼堂
票价:港币$180-500, 订座请电:(852) 28130360
3月16日(星期三) 18:30 “上昆进校园”上师大奉贤校区
《墙头马上》黎安、沈昳丽、胡刚、冷冰冰
3月19日(星期六)19:30
宁沪联合演出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焦廷标剧场
《疗妒羹·题曲》乔小青:沈昳丽
3月27日(星期日)15:00
【京昆文化讲坛】动静张弛 心有灵犀——真情沈昳丽 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号,来福士广场对面)
4月3日9:00
【东方讲坛】昆曲中的爱情世界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仙霞路650号)
主讲人:黎安、沈昳丽
5月8日(星期日) 14:30“西墙寄情”2011年昆剧名家汇演--台昆上昆合作演出
《墙头马上》
台北场-–2011台昆上昆联合演出(售票场)
地点:新北市立艺文中心演艺厅
票价2000/1500/1200/900/600/400
售票 两厅院售票系统02-3393-9888
台湾昆剧团02-2934-6110
5月18日(星期三)19:30 纪念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
2011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周
上海昆剧团经典折子戏专场(暨开幕演出)
时间:2011/5/18 19:30
地点: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牡丹亭·离魂》 沈昳丽 饰 杜丽娘
6月3日(星期五)上海三山会馆古戏台(中山南路1551号)
《玉簪记·偷诗》
沈昳丽 饰 陈妙常
6月18日 美国华盛顿傅立叶博物馆剧场
《长生殿》串折(定情、絮阁、惊变、埋玉)
沈昳丽 饰 杨玉环(定情、埋玉)
6月23日 美国纽约法拉盛图书馆
讲座 昆曲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沈昳丽 黎安
6月25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米勒剧场
《长生殿》串折(定情、絮阁、惊变、埋玉)
沈昳丽 饰 杨玉环(定情、埋玉)
6月26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米勒剧场
《蝴蝶梦·说亲》
沈昳丽 饰 田氏
7月1日(星期五)19:15 上海兰心大戏院
雅韵正红——上海昆剧团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演出
《玉簪记·秋江》(彩唱)
沈昳丽 饰 陈妙常
7月14日(星期三)14:00上海普陀区宜川社区
“红色华诞·党旗飘扬”——庆祝建党90周年上海“粉墨之星”优秀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
清唱
7月15日(星期四)14:00上海打浦街道
“红色华诞·党旗飘扬”——庆祝建党90周年上海“粉墨之星”优秀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
清唱
7月29日(星期五)19::30国父纪念馆 (台北市仁爱路4段505号)
白先勇原着舞台剧《游园惊梦》
7月30日(星期六)19::30国父纪念馆 (台北市仁爱路4段505号)
白先勇原着舞台剧《游园惊梦》
8月6日(星期六)13:30 天蟾京昆文化讲坛
佳人才俊 爱意缠绵
——昆曲中的爱情世界
时间: 2011年8月6日(周六)13:30
地点: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号,来福士广场对面)
主讲人:黎安、沈昳丽
9月13日(星期二)19:15
上海兰心大戏院
【传统·中国】上昆民俗节庆系列演出之中秋专场
暨夏季集训汇报演出
《长生殿·密誓》
沈昳丽 饰 杨玉环
9月18日(星期日)13:30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京昆明星公开课之闺门旦
沈昳丽 主教
9月28日(星期三)18:30 “上昆进校园”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伟长楼(地铁7号线上海大学站)
精华版《长生殿》
沈昳丽 饰 杨玉环
10月15日(星期六)19:15 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名团名剧省亲演出
温州大剧院歌剧厅
《墙头马上》
沈昳丽 饰 李倩君
11月6日(小兔子生日)
德国科隆歌剧院
全本昆曲《长生殿》德国演出
第二本 “霓裳羽衣”
沈昳丽 饰 杨玉环
11月26日
香港培正中学
昆曲《玉簪记》
沈昳丽 饰 陈妙常
11月27日
香港高山剧场
“生生不息”岳美缇昆曲小生传承专场
导赏环节主持人
11月28日
香港高山剧场
“生生不息”岳美缇昆曲小生传承专场
导赏环节主持人
12月3日15:00-17:00
深圳大剧院音乐厅
“戏聚星期六”京昆明星公开课
主教明星:沈昳丽
12月30日(星期五)19:15
天蟾逸夫舞台
精华版《长生殿》传承演出
沈昳丽 饰 杨玉环
12月31日(星期六)19:15
天蟾逸夫舞台
“只在承先启后中”——与昆曲有关的1/4世纪
昆三班全体演员
⑹ 贾喆的个人履历
贾喆,男,昆曲武生。出生于1983年1月13日(农历壬戌年十一月三十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89年至1995年在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上小学。
■1995年至1997年在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上初中。
■1997年至2004年在上海戏曲学校京剧科上学,习京剧武生行当,主攻长靠兼短打武生。师从薛永康、王云樵、倪海天、张金龙等老师。曾主演的传统戏有《挑滑车》、《金雁桥》、《战马超》、《铁笼山》、《秦琼观阵》、《夜奔》、《武松打店》、《白水滩》、《艳阳楼》、《雁荡山》(饰孟海公)等剧目。在校期间曾赴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2004年入上海昆剧团做演员。 ■2007年5月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中,主演《挑滑车》一剧,剧中饰高宠。受到观众好评和关注,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7年参赛论文《性格注定的悲剧英雄》一文,发表在艺术双月刊《大舞台》2007年第四期上。
■2009年10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小戏小品创作大赛”《杨文广出征》获专业组“第二名”。
■2009年10月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获得“中国戏曲红梅花”称号。 ■2007年5月16日,农历丁亥年三月三十日,14时:2007年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第二天。(以选拔新一轮昆曲艺术领军人物为主要目的的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本日在杭州举行第二、三台演出)
第二台(14时) 演员 组别 展演单位 展演剧目 行当 鲍晨 演员组 浙江昆剧团 《琵琶记·扫松》 老生 朱振莹 新秀组 浙江昆剧团 《吕布试马》 武生 毛文霞 新秀组 浙江昆剧团 《占花魁·湖楼》 巾生 刘立争 新秀组 上海昆剧团 《天下乐·钟馗嫁妹》 花脸 侯哲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孽海记·下山》 花脸 袁国良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双熊记·男监》 老生 张军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双熊记·男监》 巾生 第三台(19时) 演员 组别 展演单位 展演剧目 行当 贾喆 新秀组 上海昆剧团 《挑滑车》 武生 沈昳丽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寻梦》 闺门旦 吴双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花判》 花脸 黎安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长生殿·闻铃》 冠生 谷好好 演员组 上海昆剧团 《扈家庄》 武旦 ■2010年5月30日, 天蟾逸夫舞台 ,上海昆剧团公益演出专场。 演出剧目 演员 《挡马》 杨八姐----赵文英, 焦光普----娄云啸 《芦林》 姜诗----侯哲, 庞氏------张颋 《琴挑》 潘必正----翁佳慧, 陈妙常----袁佳 《金雁桥》 张任----贾喆, 张飞----张萌 赵云----石宗豪,黄忠----张伟伟
严颜----张崇毅, 魏延----刘立争 刘封----朱俊 ■2010年7月25日,农历庚寅年六月十四日: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上昆夏季集训汇报暨经典剧目传承专场。 演出剧目 演员 《试马》 季云峰,娄云啸 《描容别坟》 陈莉,袁国良 《见娘》 黎安,何燕萍,张伟伟 《花荡》 吴双,刘立争,贾喆 ■2010年9月24日,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列演出之中秋专场,《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演出剧目 演员 《界牌关》 贾喆、张萌 《跳墙着棋》 汤泼泼 《看状》 黎安、袁国良 《瑶台》 沈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