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海底里有什么鱼图片
扩展阅读
一千米等于多少平方图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图片上写上字的软件 2025-05-18 04:10:35

海底里有什么鱼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2-12 07:54:52

1. 海里有哪些鱼 图片

泥鱼孟 Siganus canaliculat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蓝子鱼科
香港: 泥鱼孟
中国: 长鳍蓝子鱼
台湾: 长鳍蓝子鱼、臭肚
栖息环境: 底栖。本种能容忍较混浊之海水。幼鱼大群出没于浅水内湾及珊瑚礁。
备注: 鳍棘有毒。三月至六月为产卵季节。性成熟体长低于18.5 cm (TL)。

坑鳒 Plotosus lineat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鳗鲶科
异名: Plotosus arab, Plotosus anguillaris, Silurus lineatus
香港: 坑鳒
中国: 线纹鳗鲶
台湾: 鳗鲶
栖息环境: 礁石区。
备注: 第一背鳍及胸鳍具毒棘,含剧毒;曾有致命个案。五月至七月为产卵季节

鸡泡鱼 Lagocephalus gloveri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四齿鲀科
香港: 鸡泡鱼, 黄泡,青鸡泡
中国: 暗鳍兔头鲀
台湾: 克氏兔头鲀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有毒。头、肝、表皮、肠脏、卵巢及精囊均含有毒素,能引至中枢神经系统麻痹。

金鼓 Scatophagus arg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金钱鱼科
香港: 金鼓
中国: 金钱鱼
台湾: 金钱鱼、变身苦
栖息环境: 底栖。幼鱼出现于淡水及咸淡水,成鱼出现于混浊浅水内海。
备注: 背鳍及臀鳍之鳍棘有毒。

白老虎 Apistus carinat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异名: Scorpaena carinata, Apistus alatus
香港: 白老虎
中国: 棱须蓑鲉
台湾: 棱须蓑鲉
栖息环境: 居于大陆架的软质海底。
备注: 鳍棘有毒。

狮子鱼 Dendrochirus zebr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异名: pseudomonopterus zebra, Pterois zebra, Brachirus zebra
香港: 红须鱼、狮子鱼
中国: 花斑短鳍蓑鲉
台湾: 斑马纹多臂簑鲉
栖息环境: 见于珊瑚、碎石或岩石质海底。
备注: 鳍棘有毒。

达摩毒鲉 Erosa eros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中国: 狮头毒鲉
台湾: 达摩毒鲉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鳍棘有毒。

老虎鱼 Hypodytes rubripinni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香港: 老虎鱼
中国: 红鳍赤鲉
栖息环境: 居于浅水石礁。
备注: 背鳍鳍棘有毒。

老虎鱼 Paracentropogon indic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异名: Hypodytes indicus
香港: 老虎鱼
中国: 印度赤鲉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鳍棘有毒。

老虎鱼 Vespicula trachinoide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香港: 老虎鱼
中国: 粗高鳍鲉
栖息环境: 居于岩石生态区的洞穴或遮蔽地方。
备注: 鳍棘有毒。

双指鬼鲉 Inimicus didactyl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中国: 双指鬼鲉
台湾: 双指鬼鲉
栖息环境: 礁石区。
备注: 香港在1999年首在赤洲首次录得本种。背鳍鳍棘有毒。

单指虎鲉 Minous monodactyl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中国: 单指虎鲉
台湾: 单指虎鲉
栖息环境: 居于大陆架的软质海底。
备注: 鳍棘有毒。

日本鬼鲉 Inimicus japonic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中国: 日本鬼鲉
台湾: 日本鬼鲉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鳍棘有毒。

石头鱼 Synanceia verrucos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香港: 石头鱼
中国: 玫瑰毒鲉
台湾: 肿瘤毒鲉
栖息环境: 岩礁或珊瑚区,不迁移。
备注: 鳍棘有毒。具保护色和把身体藏于沙中。香港于2001年7月10日首次在西贡的青洲录得本种。

石崇 Scorpaena neglec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香港: 石崇
中国: 穗鲉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鳍棘有毒。

石狮 Scorpaenopsis gibbos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异名: Scorpaena gibbosa, Scorpaenopsis gibbosus, Scorpaenopis gibbosa
香港: 石狮
中国: 驼背拟鲉
台湾: 驼背拟鲉
栖息环境: 礁石区。
备注: 鳍棘有毒。

石狮 Scorpaenopsis neglec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香港: 石狮
中国: 魔拟鲉
台湾: 斑鳍鲉
栖息环境: 底栖。见于大陆架。
备注: 鳍棘有毒。

大口鱼 Trachicephalus uranoscop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鲉科
香港: 大口鱼
中国: 䲢头鲉
台湾: 䲢头鲉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鳍棘有毒。

黄𫚙 Dasyatis akajei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土𫚉科
香港: 黄𫚙
中国: 赤𫚉
台湾: 赤土𫚉
栖息环境: 底栖。
备注: 尾棘有毒。

牛鳅 Platycephalus indicu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 牛尾鱼科
异名: Platycephalus insidiator
香港: 牛鳅,沙鳅
中国: 鱼(甬)(印度鱼(甬))
台湾: 印度牛尾鱼
栖息环境: 底栖。见于近岸沙泥底。
备注: 牛鳅鱼本身没有毒鮨毒棘,但它的鳃盖边绿非常锋利,如给割伤后很难埋口,所以要小心。

2. 海底世界有什么

海底世界有七彩神仙鱼、玻璃鲶、非洲王子、红龙、锦鲤等。七彩神仙鱼:体长20厘米,近圆形,侧扁,尾柄极短,背、臀鳍对称。玻璃鲶:属鳅科和鲶科。鱼体透明如同玻璃,可以清晰数出体内的骨头数,犹如骨骼标本,故称之为“玻璃鲶鱼”,又名玻璃猫。非洲王子:是一种如同鲈鱼一般的典型的鲈形目的体型的鱼。

海底世界有七彩神仙鱼、玻璃鲶、非洲王子、红龙、锦鲤等。

1、七彩神仙鱼:体长20厘米,近圆形,侧扁,尾柄极短,背、臀鳍对称。体呈艳蓝色,或深绿色、棕褐色,从鳃盖到尾柄,分布着8条间距相等的棕红色横条纹。

2、玻璃鲶:属鳅科和鲶科。鱼体透明如同玻璃,可以清晰数出体内的骨头数,犹如骨骼标本,故称之为“玻璃鲶鱼”,又名玻璃猫。

3、非洲王子:是一种如同鲈鱼一般的典型的鲈形目的体型的鱼。小型慈鲷,成年个体10~12cm,如同鲈鱼一般的典型的鲈形目的体型,体色橙黄,背鳍近边缘处有一条宽约2mm的黑色条纹非常清晰和显眼。

4、红龙鱼: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5、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

3. 海底鱼类图片及名字

海里常见的鱼有带鱼、鱿鱼、石斑鱼、沙丁鱼、黄花鱼等。

1、带鱼。

为温热带海区的中、下层食用经济鱼类,又叫刀鱼、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4. 海底的鱼有哪些

海底的鱼有:跳鱼、紫鳗虾虎鱼、剥皮鱼、石斑鱼、棱鱼、鳕鱼等。

1.跳鱼

鳕鱼它是一种海鱼,这种鱼一般是生活在深海中的,在欧洲地区是很出名的,而鳕鱼的种类还有很多,它的体型一般都比较短,肉质细细嫩,食用起来并不是很腻。鳕鱼的体内带有着大量的鱼油,所以也会被用来制作鱼肝油,一般鳕鱼的价格较贵。

5. 海里常见的鱼有哪些

海里常见的鱼有带鱼、石斑鱼、沙丁鱼、鲳鱼、黄花鱼、绿鳍马面_、鲤鱼、鲫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鳊鱼、石鲋鱼、鲈鱼、河豚、白鲫鱼、尼罗罗非鱼、黄尾密鲴鱼、银鲴鱼、鲻鱼、梭鱼、鳗鱼、荷包鲤、墨鱼、灯笼鱼、比目鱼、小丑鱼、燕子鱼、蒲鱼、狮头鱼等。
1、带鱼:为温热带海区的中、下层食用经济鱼类,又叫刀鱼、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2、鱿鱼: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
3、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棘鳍总目、鲈形目、鲈亚目、_科,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
4、沙丁鱼: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也指制成油浸鱼罐头的普通鲱以及其它小型的鲱或鲱状鱼。
5、黄花鱼:黄花鱼又名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耳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

6. 常见的海鱼有哪些,附图片和品种

6、鳕鱼

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食用和经济价值,纯正鳕鱼是指鳕属鱼类,主要分为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和太平洋鳕鱼。通常鳕鱼的概念会扩大到鳕科鱼类,有50多种,大多数分布在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比较重要的鱼种有黑线鳕、蓝鳕、绿青鳕、牙鳕、挪威长臂鳕和狭鳕等。

7. 海底有什么鱼,哪些鱼生活在海底

海底的鱼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海域,海底的深度不同,因此鱼的种类也不一样。常见的深海鱼类有线鳗、鼬鳚、燧鲷、合鳃鳗、灯笼鱼、黑头鱼、红口仿鲸、稚鳕等等。这些鱼的外形不同,习性也不一样,很多看起来都怪模怪样的,但它们都能适应海底的巨大压力。


一、琵琶鱼

琵琶鱼的学名是𩽾𩾌,这种鱼一般在海面以下2-500米深的海底处生活,它的外形十分奇特,身体多为圆锥形,头则比较大,嘴巴有大量的尖牙,身体柔软而且没有鱼鳞。其头部有肉装突起,形状类似灯笼,而且可以发光,所以又叫灯笼鱼。

二、鳐鱼

鳐鱼的种类众多,在全世界的大部分水区都有,体形差异也比较大,小的只有50厘米,大的可达8米。这种鱼一般都生活在海底,身体为扁平的菱形,胸鳍看上去就像一对翅膀,眼睛突出,方便它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三、水滴鱼

水滴鱼很少被人类发现,因为这种鱼生活在1200米的海底。它的全身呈凝胶状,长度在30厘米左右。它没有鱼鳔,因为在那样的深度,鱼鳔无法有效工作,为了让它可以保持浮力,它的身体构造也和一般的鱼类不同,其密度比水要小。

四、后肛鱼

后肛鱼是一种深海鱼类,它的体长在10厘米左右,这种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部裸露,尾鳍分为两部分,身体为褐色,眼睛黑色。为了适应深海的环境,它的眼睛很大,可以捕捉到微笑的光芒,从而有利于捕食和逃脱。

8. 海底有哪些鱼它们在颜色形状上有什么特点选择两三种鱼,按先总后分的顺序

1、雷达鱼

雷达鱼体长7-9cm,圆筒形。眼睛紧靠身体前端,背鳍一分为二。第一背鳍的棘条高耸挺拔,像一根天线似的耸立在鱼背上。

第二背鳍和臀鳍上下对称。鱼体前半身银白色,后半身粉红色,尾鳍紫红色。娇小玲珑的雷达鱼,长不过一寸,样子宛如河塘里的小野鱼,只是身上如萤火虫般会闪闪地发着光,才使人们认识到它的不同凡俗。

2、蝙蝠鱼蝙蝠鱼体态如薄饼,鱼身呈白色并带有褐色条纹。身上有很多刺,口小,头顶的“钓竿”短而在口上面。生活在深海的蝙蝠鱼的钓竿状物尖端有发光的器官。使用胸鳍与腹鳍行走,遇有危险或受惊吓时,像青蛙般跳动逃走。

3、赤𫚉

赤𫚉是一种沿海地带经常能够看见的鱼种,这种鱼的尾巴上有一个硬棘,这上面是有一个毒腺的,所有垂钓的人一定要多多注意,一旦被蛰到后会引起很剧烈的疼痛感。

5、鲳鱼

鲳鱼是食用和观赏都兼具的鱼类。生活在亚热带到热带地区。体表被有硬鳞或骨鳞,或裸露无鳞。外鳃孔1对,鳃间隔退化,鳃丝为双行的鳃条所支持,通常有膘,鳍条多分节,肠内无螺旋瓣。有些鱼有背肋和腹肋,耳石坚实。一般为体外受精,无泄殖腔。现知全世界硬骨鱼类大约有18 000种。


9. 大海里有什么鱼

沙丁鱼、石斑鱼、沙丁鱼、鲳鱼、黄花鱼、鲤鱼、鲤鱼、鲤鱼、大头鱼、青鱼、草鱼、鲷鱼、鲈鱼、河豚、白鲫、尼罗罗非鱼、黄尾鱼、银鲻鱼、鲻鱼、梭鱼、鳗鱼、鲤鱼、墨鱼、鱿鱼、比目鱼、小丑鱼、燕子鱼、鲶鱼、狮子鱼等。 2. 带鱼:是温带热带海洋中下层的一种经济食用鱼,又称刀鱼、裙鱼、肥带、油带、齿鱼等,性情凶猛,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3.石斑鱼: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属刺鳍目、射鳍亚纲、棘翅目、鲈目、鲈鱼亚目和科。它是一种大中型暖水海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和南海。 沙丁鱼沙丁鱼:4。沙丁鱼:胶原、鲱鱼、鲱鱼、沙丁鱼、沙丁鱼和沙丁鱼,以及一些鲱鱼品种,包括普通鲱鱼和其他小鲱鱼或鲱鱼。①海洋里有很多种鱼:鲨鱼,生活在海洋里,是海洋里的鱼。早在恐龙出现前3亿年,鲨鱼就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它已经有5亿年多了。它们在近1亿年里几乎没有变化。带鱼是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带鱼科硬骨鱼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它分布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和南海。它与大黄鱼、小黄鱼、鱿鱼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海鲜。

3.石斑鱼生活在沿海暗礁、波浪起伏的砾石海域、珊瑚礁、沉船或人工暗礁。石斑鱼是一种典型的食肉性食肉鱼。凭借其敏锐的视觉和对光、色的敏感,它经常凶猛地捕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是新鲜的动物。它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 4. 墨鱼、比目鱼等。海水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常见的有:带鱼,鲅鱼,鱿鱼,墨鱼、鲈鱼、鳗鱼、三文鱼、细鳞,沙丁鱼,金枪鱼。 不太常见的鳕鲳鱼、马哈鱼、石斑鱼、马面鱼、大花尾,大懵仔,红柚,青班,油锥,火点,赤𫚉。

10. 海底世界有哪些鱼

1、鲨鱼。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鱼类。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

传统观念认为鲨鱼的软骨(即鱼翅)中蛋白质很高,但这是错误的。鸡蛋的蛋白质远远超过鱼翅。此外,研究显示,由于鲨鱼体内易于富集汞,同时鲨鱼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经毒素,故对人体有潜在危害。因为几十年来的大量猎杀,鲨鱼存在灭绝风险。

2、海龟。隶属龟鳖目、海龟科、海龟属。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

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适应在水中生活,四肢变成鳍状,利于游泳。一般仅在繁殖季节离水上岸。雌龟将卵产在掘于沙滩的洞穴中。

3、电鳗。电鳗属于裸背电鳗科的鳗形南美鱼类,拉丁学名为Electrophorus electricus。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它不是真正的鳗类,而与鲶形目的种类近缘。

电鳗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盘点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世界上已知的发电鱼类达数十种,其他会放电的鱼类还有电鲶、电鳐等。

4、魔鬼鱼。魔鬼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类,学名叫前口蝠鲼。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只要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所以人们叫它“魔鬼鱼”。

5、具有齿鲸类典型的形态学性状:纺锤形的身体;单个新月形的呼吸孔;头骨套叠,上颌骨向后扩展与额骨重叠;颅顶偏左的不对称;圆锥形或钉状的齿等。各种间最明显的变异与喙、上下颌、牙齿等摄食器官有关。喙的长短和大小,牙齿的多少和大小,反映了不同物种所占有的生态位的范围。

如牙齿总数从仅10枚左右(里氏海豚)到共有250枚(长吻原海豚)。外形也呈大幅度的变异。只有少数种类如虎鲸和领航鲸为显着性二型,更多种类则可为身体大小、形状、颜色,和背鳍形状的轻微性二型。身体大小从小于1.5米(矮海豚属的一些种)到超过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