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瘦金体钢笔书法字帖
瘦金体书法极难临摹,要求下笔者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所以想写好瘦金体还是得不断的练习以及临摹。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瘦金体钢笔书法字帖,希望对你有用!
瘦金体钢笔书法字帖欣赏
瘦金体钢笔书法字帖图片4
瘦金体书法好看在哪里?
瘦金体原本为"瘦筋体",是说其筋骨之力,以弱胜强,后来因为其斩钉截铁之痛快,遂以"金"易"筋",称为瘦金体。这种书法好看就好看在其瘦骨上,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上,与画笔相呼应。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❷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
徐国英,号胡杨、龙文斋主人,生于1944年,秉承家学,临池五十余载,楷书尤精,其楷法融颜、欧、褚、瘦金等诸体之长.那么他的瘦金体又是怎么样的作品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欣赏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图片4
书法 | 瘦金书·书法史上的“奇葩”
后人评价宋徽宗是“一代昏君,千秋巨匠”,关于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后世毁誉参半,多有因其人而损其书画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唐后主李煜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是隽永诗篇,然其作为一个不称职的政治家,一直被人讨伐。
或许在另外一个文艺的世界里,他们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那么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宋徽宗赵佶自创的“瘦金书”,欣赏一下属于它独特的魅力。
“天骨遒美,逸趣蔼然”是赵孟頫《跋宋徽宗摹唐人明皇训子图》中对宋徽宗“瘦金书”之赞,数百年来对于宋徽宗“瘦金书”的评价实际上是存在争议的,赞扬之声有之,诟病之语亦是不少。
“瘦金”其名
“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以独特的笔法自创的,有人说“瘦金书”原名“瘦筋书”。一般认为“瘦金体”本为“瘦筋体”,以“金”易“筋”, 只是人们对赵佶“御书”的珍重。
但是不是真就如此呢?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早有“瘦金书”一词,指其具有劲瘦如铁的特点。明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说到:“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这里提出“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的自号。根据上述两条材料,“瘦金书”应当是一开始就有的称呼,而“瘦筋书”、“瘦筋体”可能是后世人在理解上不同而产生的别称。
宋徽宗其人
宋徽宗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赵佶本不能继位,但哲宗英年早逝,无子,因此登基继位,为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二十五年,历靖康之难,成为亡国之君。到底是玩物丧志,还是赵佶其实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这是一个问题。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纪》,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关于他的艺术天分,《宣和遗事》中说他“才俊过人,善写墨竹君。能挥薛稷书,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典”。清代叶昌炽《语石》云:“道君虽青衣受辱,艺事之精冠绝今古”。再加上流传下来的关于宋徽宗的书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宋徽宗本人的艺术修养是非常高的。还有一点,那便是宋徽宗崇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这对他的书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瘦金书”的形成
关于瘦金体的形成源流,历来就有学者写过多篇文章进行分析。综合来看,应该有两个大的部分:一是书法本身的取法;二是绘画艺术的影响。
书法上的溯源也是有很多异议的,有人说赵佶师法黄庭坚,还有褚遂良、薛稷、薛曜等之说,不过比这更直接的可能是“援画入书”的影响。赵佶擅长工笔画,有人评价他的字“点如菊,撇捺似兰,横直如竹,虽字亦画。”
好了,了解了一些背景后,我们就来欣赏欣赏瘦金书的作品吧。
《楷书千字文》规整而硬瘦劲挺、透着灵秀之气,《大观圣作碑》纤细优美、沉静而内敛,《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灵动娟丽、不落娇弱,《秾芳诗》豪气跃然、瘦硬中见丰腴……这些作品的美感特征,并不是每一个书家都能够达得到的。
后人模仿“瘦金书”的一些作品
学者叶昌炽在《语石》中提到关于“瘦金体”:“直如矢,劲如铁,望之如枯藤冒树……亦如游丝袅空,烟蕴直上。”这对“瘦金体”“瘦硬劲挺”的特点作了生动的概括。纵使有不少赞誉之声,但历代特别是官方权威对于宋徽宗的书法都不够重视。
的确,以传统的审美眼光来看,更加偏向于欣赏含蓄、敦厚、外蕴藏于内的书体,而“瘦金书”看起来给人一种锋芒毕露、刻薄软弱、缺乏内涵的感觉。
我认为“瘦金书”虽然看似锋利,但给人一种爽利果断的感觉,傲骨天成,其间又不乏细腻和温柔,笔力的柔和与直硬构成了一定的动态感。尽管整体看起来过于整饬,有一种形式化的感觉,但还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