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高血压
高血压在医学上的判断是指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对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而言,一般是在体检或医院就医时,会意外发现自己血压增高。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普通人群,或是年龄增大的群体,比如40岁以上的中年以及60以上的中老年,要养成定时监测血压的习惯。如果血压超过临界值,就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决定是否需要服用降血压药物进行治疗。
Ⅱ 什么是血压什么是高血压为什么要重视高血压
血压分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我们平常所讲的血压,主要是动脉血压,进行体检量血压时,医务人员会在距离肘关节一到二厘米的位置绑上测压带,将听诊器放入测压带内部,听的就是肱动脉的搏动声。
为什么要重视高血压呢?
一个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的话,血管内膜就有可能会受损,血管内膜受损之后,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泡沫细胞、脂类物质会在此处聚集,形成一个粥糜样斑块,也就是所谓的血栓,该斑块一点一点的变大,就会导致管腔狭窄,进一步会使得该条血管供应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了血栓,就会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如果脑血管发生了阻塞,就会使得患者发生脑血栓,会产生呕吐甚至昏迷的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栓如果在血管壁上脱落下来,有可能会阻塞小的血管,一旦阻塞了肺部的小血管,将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Ⅲ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压力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它是指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称之为高血压。收缩压高压,舒张压是底压。测血压医生会说高压多少,底压多少。如果在不同的时间三次测量血压均超过140/90mmHg,称之为高血压病。
目前高血压病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壮年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中老年人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升高或者是不升高,导致脉压差比较大。治疗上主要是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常用的钙拮抗剂包括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也有非洛地平片等,在用药期间应该注意监测血压。血正高可适当喝路丁茶。
Ⅳ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就是在不同的3天测量血压高压高于140mmHg,和/或低压高于90mmHg,也就是高压高于140mmHg,低压高于90mmHg这叫高血压。高压高于140mmHg,低压不高于90mmHg也叫高血压;高压不高于140mmHg;但是低压高于90mmHg也叫高血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这个病人一直在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在正常范围也叫高血压病。高血压绝大多数和遗传基因、饮食、体重、休息、情绪、吸烟、喝酒、活动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少吃盐、戒烟酒、多运动、控制体重、不熬夜对控制血压有好处。
Ⅳ 高血压是什么平时注意什么高血压的病发症有何
高血压作为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危害着人体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高血压就是体循环内动脉血压增高,通俗来讲也就是血压高于正常值,在平时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清淡,如果不注意的话,会引发很多关于心脑血管上的高血压并发症。三、诱发高血压并发症多且难治
高血压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引发的并发症也是不可以忽视的。高血压容易导致一些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会影响到冠状动脉血管的健康。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眼部疾病,常常会出现眼出血,水肿的症状。最严重的会对大脑产生危害,会引起脑出血,中风的症状,从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
Ⅵ 测量血压的 高压 低压 是什么意思
低压表示舒张压,高压表示收缩压,正常值,收缩压90-130/舒张压60-90。
人体心脏跳动是收缩、停顿是舒张,收缩时将血液注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回流到心脏,正常的心跳是60—100/分。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扩张、压力加大,心脏舒张时,血管弹性回收,压力减小。这样血管形成了两个压力——收缩压/舒张压。
为保持血液不间断流动血管必须具有一定张力和弹性,成年人血管的弹性随年龄增长而减弱,这样张力就会增加。正常标准血压是以肘正中动脉压力为据110/70mm汞柱,成年人低于90/60mm汞柱为低血压。
高血压判断比较复杂一些,40岁以前血压不超过140/85mm汞柱都是正常的,40岁以后收缩压每十年增长10mm汞柱,绝对数不超过160mm汞柱也是正常,但任何年龄舒张压超过85mm汞柱都是高血压,舒张压比较真实的反映血管的张力和弹性,因此诊断高血压以舒张压为主要依据。
(6)什么是高血压简便易懂图片扩展阅读:
影响低压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有两个:
1、心跳频率改变时对低压有较大影响。心率增快,舒张期偏短,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小动脉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较少,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动脉中存流的血量增多,导致低压高。
2、外周阻力增大时,主动脉中的血液向外周血管的流动速度减慢,主动脉中存留的血液增多,故舒张压增大。
Ⅶ 高血压有什么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