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马黄蜂图片高清
扩展阅读
纸杯蛋糕图片大全 2025-07-13 21:26:25

马黄蜂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 2022-08-19 07:08:07

Ⅰ 这是什么

马蜂 胡蜂科(Vespidae):本科的蜂,通常叫黄蜂或者马蜂,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发达。咀嚼式口器。触角膝状。大大的复眼。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状。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胡蜂的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的小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毒性很大,其蜇针的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被称为抗原5的蛋白,被马蜂蜇伤后应及时处理。 原则如下: 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 2、马蜂蜇人后不会有毒刺留在身上。(如果是蜜蜂蛰的话就要把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3.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4.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5.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哪怕一点也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补充 一位昆虫学的教授说,马蜂作为一种益虫,以虫子为食,它一般只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才蛰人,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防治马蜂的方法,平常采取的办法只有火烧、喷药剂灭杀。万一碰到马蜂,最好马上蹲下来,用衣服把头包好,这样可以临时预防。 专家提醒:不小心惹得马蜂“发火”时,可以趴下不动,千万不要狂跑,以免马蜂群起追击。被马蜂蜇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此时,应马上涂抹一些食醋,使酸碱中和,减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当时有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此外还可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等去除蜂毒,但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搽抹,那样不但不能治疗,反而会加重肿胀!若遭遇蜂群攻击时应立即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注意:特别提醒大家重视的是任何损伤,都不要以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人为的亡。 我们一般常见的蜂有蜜蜂、(黄)马蜂。如果是蜜蜂蜇的,它的刺会留在人体内,可以先把断刺拔出。由于蜜蜂毒液为酸性,因此可用肥皂水或氨水清洗;要是被黄(马)蜂蜇伤,则要用食醋止痛止痒。

Ⅱ 这是什么马蜂

马蜂,即黄蜂,膜翅目胡蜂科动物。黄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Ⅲ 怎么区分马蜂和黄蜂

一楼不要误人子弟哦,蜂分两种,蜜蜂和马蜂?细腰蜂怎么办?泥蜂怎么办?让它们都灭绝么?这样不好吧?

不过确实黄蜂就是马蜂。

胡蜂科(Vespidae):本科的蜂,通常叫黄蜂或者马蜂,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很发达。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状。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胡蜂的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的小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蜜蜂属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带图片的介绍请见:
http://202.196.80.251/data/luomh/luomh1/kunchongxue/muochimu.htm

膜翅目Hymenoptera的特征明显,包括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等。 本类群分布很广,已知种类100000多种,估计至少250000种,包括各种蚁和蜂。 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广腰亚目(叶蜂科)是低等植食性类群, 包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细腰亚目(锥尾部:姬蜂科 茧蜂科 小蜂科 赤眼蜂科 瘿蜂科
针尾部:胡蜂科 泥蜂科 土蜂科)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包括蚁、黄蜂 和各种寄生蜂等。
膜翅目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蜂和蚂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两对膜质的翅,口器为咀嚼式。腹部第一腹节并入后胸,叫并胸腹节。第二腹节缩小成"腰"称作腹柄。雌虫具针状的产卵器,有的种类具有刺螫能力,属完全变态类型。膜翅目分为两个亚目。
常见科介绍
(一)广腰亚目
1.叶蜂科
(1)体粗短扁平,前足胫节2个端距;
(2)前胸背板后缘向前深深凹入;
(3)触角丝状,7-10节。
如小麦叶蜂、梨实蜂,幼虫食叶或果实,产卵于叶子或果实内。
叶蜂
茎蜂
2.茎蜂科
(1)体细长,筒型,前足胫节一个端距
(2)前胸背板后缘平直或微凹。
本科为蛀食茎干的种类,产卵在植物组织中,如:梨茎蜂、麦茎蜂(幼虫腹末有尾突可区别于麦杆蝇)。
(二)细腰亚目(锥尾组)
A. 姬蜂总科
1.姬蜂科
(1)第一亚缘室与第一盘室合并;
(2)有第二回脉;
(3)第二亚缘室常缩。�梢恍〕崾摇?
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幼虫和蛹。如棉铃虫齿唇姬蜂、玉米螟厚唇姬蜂。
2.茧蜂科
(1)第一亚缘室与第一盘室不合并;
(2)无第二回脉;前翅一般无小翅室;
(3)翅脉在翅缘发达;腹部第2、3节间愈合,不能自由活动。
不寄生蚜虫,多寄生于鳞翅目幼虫。
姬蜂
茧蜂
3.蚜茧蜂科(有人归在茧蜂科内)
(1)、(2)、(3)同茧蜂科,
(4)腹部第2-3腹节间有缝,可以自由活动;
(5)翅脉在翅缘多退化;
仅寄生蚜虫。如麦蚜茧蜂、烟蚜茧蜂。
B. 小蜂总科
共同特征:触角漆状,翅脉极退化,仅前缘具1-2条脉。
小蜂总科包括的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体型极小,有的0.25mm,大的也只有5-6mm,多寄生于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卵或幼虫,在生防上最为重要。
1.小蜂科
(1)头及胸部背面有许多大的刻点;
(2)后足腿节膨大,下缘有许多锯齿,胫节弯曲;
(3)前翅无纵褶。
2.跳小蜂科
(1)中胸背板无盾纵沟;
(2)三角片内角接触,盾间沟平直;
(3)中足发达,胫节端部有一粗大的距,善跳。
多数寄生于介壳虫,少数寄生鳞翅目鞘翅目卵。如跳小蜂。
3.金小蜂科
(1)体长1-2毫米,多为金绿色、金蓝色或金黄色;
(2)中胸背板盾间沟不完整;
(3)盾间沟中间向弯曲,三角片不接触;
(4)中足不发达。
本目为鳞翅目昆虫天敌,寄生于鳞翅目蛹。如棉铃虫金小蜂。
4.赤眼蜂科
(1)体极微小,不到1毫米,腹部无柄,腰较粗;
(2)翅面上有许多排列成行的毛列;
(3)大多数种类复眼红色;
(4)跗节3节。
本科全为卵寄生蜂,寄生鳞翅目卵。如玉米螟赤眼蜂。赤眼蜂在生防上研究最多。
C.细蜂总科
缘腹细蜂科
触角11-12节;前翅有缘脉和翅痣。卵寄生蜂,成虫体色多为黑色。
(三)细腰亚目(针尾组)
1.泥蜂科
(1)腹部第一节明显呈细柄状;
(2)背板不达肩板;
(3)前后翅翅脉通常不达翅外缘。
如黄泥蜂。
2.胡蜂总科
(1)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达肩板;
(2)前翅第一盘室长于亚中室;
(3)翅窄长,休息时纵折。
胡蜂科:爪不分裂、不具齿,中足胫节2个端距。
蜾蠃科:爪分裂或具齿,中足胫节1个端距。
胡蜂
蜾蠃
3.蜜蜂科
(1)后足携粉足;
(2)后足胫节无距,头胸等宽;
(3)前翅亚缘室3个以上。
本科社会分工现象明显,如中国蜜蜂。
蜜蜂
蚂蚁
4.蚁科
腹部第1或1、2节变成小节状突起。
本科多为捕食性,如广东、福建的黄琼蚁,防治柑橘害虫
两亚目(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80科,估计至少25万种。大多数为捕食性或寄生性,是重要的天地和传粉昆虫,只有少数为植食性。
在经济学上,本目昆虫是人类目前利益所见的最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
本目昆虫在习性上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其中蚂蚁和蜜蜂占据了三大社会性昆虫的两席。在蚂蚁和蜜蜂中,其社会行为的复杂性让人震惊。

附上名称

Order HYMENOPTERA 膜翅目
Suborder SYMPHYTA 广腰亚目
Argidae 三节叶蜂科
Cimbicidae 锤角叶蜂科
Diprionidae 松叶蜂科
Siricidae 树蜂科
Tenthredinidae 叶蜂科
Suborder APOCRITA 细腰亚目
Andrenidae 地花蜂科
Apidae 蜜蜂科
Braconidae 小茧蜂科
Ichneumonidae 姬蜂科
Chalcididae 小蜂科
Chrysididae 青蜂科
Cynipidae 瘿蜂科
Eulophidae 釉小蜂科
Formicidae 蚁科
Halictidae 隧蜂科
Megachilidae 切叶蜂科
Mutillidae 蚁蜂科
Pompilidae 蛛蜂科
Pteromalidae 金小蜂科
Scoliidae 土蜂科
Sphecidae 细腰蜂科
Tiphiidae 小土蜂科
Vespidae 胡蜂科

Ⅳ 马蜂是什么样的,有图片吗

马蜂俗称为虎头蜂,前后为黑色,中间为黄色。


(4)马黄蜂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

它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Ⅳ 这个是什么马蜂

这个马蜂我们这边叫鬼头蜂,不知道别的地方叫什么,蜂尾有毒,被蛰之后会有肿痛的感觉,如果同时被多只蛰不能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快速蔓延,应尽快就医,被多只蛰了之后轻者出现肿痛,重者神智不清气短胸闷,切勿存在侥幸心理。希望有所帮助

Ⅵ 马蜂的样子

黄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马蜂高清摄影图片[1]

黄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亦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

马蜂(5张)

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

毒素和螫针: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2-3]

Ⅶ 马蜂图片有哪些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

Ⅷ 美国再次惊现大黄蜂,这大黄蜂到底有多大

之所以被称为大黄蜂,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蜂,它的身长有2 英寸,如果被大黄蜂蛰了应立即赶往医院去处理,否则就有性命之忧。美国华盛顿的相关农业的官员表示,因为担心大黄蜂会杀掉授粉的蜜蜂。他们正在想办法寻找大黄蜂的蜂巢,而当地的农业厅也表示,在上周他们已经在布莱恩镇的附近发现了六只的大黄蜂。

居民要是发现大黄蜂,应立即汇报

在最近这几天,有科学家在布莱恩又补了一只大黄蜂。他们试图将无线电粘在大黄蜂的身上,然后让大黄蜂飞回到巢穴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途径找到巢穴,但是因为胶水没能够快速地干透,所以无线电就掉了。后来科学家又通过同样的办法又补了另外一只大黄蜂,现在还在尝试当中。而当地相关部门人也督促当地的居民,如果有发现了大黄蜂的中介,一定要及时的汇报。

Ⅸ 这是蜂类还是什么昆虫

从这照片看,应该是蜂类。而且像是马蜂,马蜂蜇人很痛的。

马蜂,又称为“蚂蜂”、“胡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