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腰肌劳损安哪个穴位图片
扩展阅读
电脑豌豆图片 2025-07-24 03:45:19
纸盘京剧脸谱图片大全 2025-07-24 03:44:33
有花有树有鸟的动态图片 2025-07-24 03:42:16

腰肌劳损安哪个穴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04 01:07:43

‘壹’ 腰肌劳损什么穴好

腰肌劳损这个疾病好发于白领一族,主要和久坐是关系密切的,这就需要在患上之后避免久坐,并且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可以使用按摩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有腰肌劳损按哪个穴位好?揉命门穴。有腰肌劳损可以按命门穴,命门穴位置是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和肚脐处于相对的位置。方法就是右手或左手握拳,拳尖直接置于命门穴上,先按照顺时针方向压揉,大约需要9次,然后在按照逆时针压揉,次数也是9次,之后在重复压揉大约36次作用,腰肌劳损患者坚持按揉此穴,是可以起到温肾阳、利腰脊作用的。揉肾俞穴。肾俞穴位于患者第二腰椎棘突下,和命门穴相平,按摩的时候需要双手握拳,然后将拳尖直接放在两侧肾俞穴上,按摩方法是顺时针压揉,之后再逆时针压揉,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天坚持按揉此穴,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腰肌劳损疼痛、乏力等症状的。揉腰阳关穴。腰阳关穴,也是缓解腰肌劳损症状可以按摩的穴位,这个穴位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和髂脊相平。具体方法就是患者左手、右手握拳,然后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需要进行反复的按揉,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的作用,此外还具有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建议要坚持按摩。

‘贰’ 腰酸背痛不难办,多按哪几个穴位能够顿感轻松

现代人尤其是对于那些白领来讲,他们长期坐在办公室中,面对着电脑腰酸背痛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腰酸背痛用吃药的方式来解决,那么这种长时间的持续性的疼痛,用吃药方式缓解,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也能够缓解腰酸背痛带来的不适感。

这两个穴位,坚持按摩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腰酸背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对于那些久坐在办公室的人,一定要定期的按摩这两个穴位,并且多加运动才能够防止腰肌劳损。

‘叁’ 你知道腰肌劳损四步拿捏法吗这四步是怎样操作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的工作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腰肌劳损的症状,腰肌劳损的症状非常容易在过度劳累之后出现,主要是因为腰肌的疼痛,导致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生活,这种疼痛很多人容易把它和脊椎突出混淆,但事实上如果只是上半身的疼痛,跟下半身没有关系,下半身也没有觉得疼痛,在这种状况下就是腰肌劳损。

所以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学习这四部拿捏法,它对于缓解腰痛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同时在网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腰肌劳损相关的一些保健操,可以跟着网上学习,这些保健操对于你的腰肌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生活的同时,大家也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像这种能对自己的腰部有缓解的方法,最好多多使用。

‘肆’ 腰肌劳损按摩哪个穴位视频

患有腰肌劳损可以按摩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凹陷处,按摩时手握拳顺时针压揉10次,再反过来逆时针压揉10次,如此反复25次,可以起到利腰脊及温肾阳的作用,是一个效果明显的按摩方法,可以长期进行。

‘伍’ 坐久了腰酸背痛,可以按哪些穴位缓解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过或者曾经出现过腰部酸痛的情况,可能有些人就不太在意,这样只会让情况加重,那么你不妨通过对身体的六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帮助你舒经通络,消除腰肌劳损,缓解腰肌痉挛与疼痛,使腰部强健有力。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张善东

揉命门穴: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揉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揉腰阳关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揉腰眼穴: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捶阳陵泉穴: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拿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N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陆’ 腰肌劳损按哪个穴位,早上起来腰上肌肉疼

肾俞,志室,大肠俞,小肠俞等等腰部穴位都可以。

‘柒’ 人体后背穴位图,完整图

人体背部穴位主治:

1、络却穴、玉枕穴

身体方面:头痛眩晕、视物不明、鼻塞、热病无汗、失眠。

2、百会穴、后顶穴、强间穴、脑户穴

身体方面:头晕目眩、失眠、心烦、健忘、耳鸣

3、风府穴、哑门穴、大椎穴、天柱穴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颈椎病、头晕耳鸣、手脚麻木、鼻炎、胸闷、落枕;

皮肤方面:鱼尾纹、面部皱纹、毛孔粗大、皮肤过敏、油脂旺盛、暗疮。

4、大杼穴、风门穴

身体方面:咳嗽、胸闷气喘、鼻塞、肩背酸痛、伤风、咳嗽;

皮肤方面:神经性皮炎、额头肤色晦暗

5、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肺俞穴、阙阴俞穴、心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

身体方面:感冒咳嗽、心慌惊恐、面红发热、失眠健忘、身热头痛;

皮肤方面:红血丝、毛囊炎、过敏性皮炎

6、灵台穴、至阳穴、督俞穴、膈俞穴、譩譆穴、膈关穴

身体方面:虚胖、乳房松弛、烦闷不安;

皮肤方面:面色青黄、眼袋、皮肤粗糙

7、筋缩穴、中枢穴、肝俞穴、胆俞穴、魂门穴、阳纲穴

身体方面:少气乏力、精神不振、内分泌失调、心烦易怒、食欲不振;

皮肤方面:皮肤粗糙、皱纹、面色秽浊、色素沉积、口唇苍白无华。

8、脊中穴、脾俞穴、胃俞穴、意舍穴、胃仓穴

身体方面: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痔疮、腹泻、腰背疼痛、体内湿气、腹胀、食欲不振;

皮肤方面:酒渣鼻、暗疮、红血丝、眼睑浮肿、面黄浮肿、面色潮红、油脂旺盛、嘴周痤疮、脂溢性皮炎。

9、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肓门穴、志室穴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腰酸痛、口干唇燥、脚冷乏力、便秘、腹痛、小便不利、阴部肿痛;

皮肤方面:黄褐斑、黑眼圈、暗疮、面色苍黄、肤色晦暗滞浊。

10、腰俞穴、长强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胞肓穴、秩边穴

身体方面:泌尿不畅、痛经、子宫内膜炎、便秘、性冷淡、阴部湿痒;

皮肤方面:皮肤干燥、粗糙、雀斑、妊娠斑。

11、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阴穴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经痛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便秘、阴部湿痒;

皮肤方面:雀斑、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面色苍黄、暗哑无光。

12、承扶穴、股门穴

身体方面: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便秘、痔疮、臀部炎症。

13、合阳穴

身体方面: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性内膜炎

14、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

身体方面: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痔疮、便秘。

15、跗阳穴、昆仑穴

身体方面:头痛、眩晕、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膝关节炎。

督脉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人体背部有各脏器的背腧[shù]穴,这些穴位在功能上与各脏器相对应,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1、肺俞

①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可有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可结合观察。

②本穴如有反应,在肺经的太渊、孔最、中府等处往往呈异样变化。

③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痰饮咳嗽之症。

④诊得条索状结节,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多为咳嗽、气急、肺热胸痛、感冒等病变。

肺腧是天灸的常用穴:天灸是在三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将特定中药(如甘遂、细辛等)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使人体阳气得天阳之助,达到驱逐内伏寒邪、补益人体正气的目的。

伏日为庚日,庚日属金,与肺相配,故天灸善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天灸治疗哮喘往往选取肺俞、定喘、风门等,以宣通肺气,从而防治哮喘的发生。

2、心俞

①若有棱状结节,伴有显着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

②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

③心脏疾患尤其是心痛时本穴如有反应,在巨阙穴处往往呈异样变化。

3、肝俞

①局部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多为失眠症。

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常见头晕、失眠、心烦不宁之症。

③出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患者有胁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纳呆、寤寐不宁等症状,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

4、胆俞

①发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多属黄疸。

②凡有细条状及压痛者,多为下肢外侧痹痛,若在命门穴同时有气泡样反应者,则属下肢麻木。

5、脾俞

①局部皮肤凹陷,或按之软若棉样,以虚证为多。

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并有压痛者,患者常有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状。

③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着压痛者,为下肢内侧红肿、行走困难或大趾运动不利之征。

6、胃俞

①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饮食和有胃痛等病变。

②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多有呕吐、不食、胃痛、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

7、三焦俞

①局部皮肤隆起,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多有腰痛、带下、月经不调、小便混浊等症状。

②若有棱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一般是耳鸣、重听、头痛、腹胀满闷、吐逆之征(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

8、肾俞

①有条索状结节,凡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

②诊得棱状结节,兼有明显痛感者,多为血尿、腰痛、浮肿之症。

③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

9、大肠俞

①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且压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结。

②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大多有头痛、牙痛、腹痛、泄泻等症。

10、小肠俞

①凡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着者,多有头晕、后头疼痛、后项拘挛之症。

②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多为妇女子宫下垂。

11、膀胱俞

①诊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大多数是遗尿症。

②按得棱状结节,并有压痛者,一般有发热头痛、小便频数、尿赤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白带等症状。

③有细条索状结节、压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

‘捌’ 腰肌劳损按什么穴位

根据你的描述属于慢性损伤引起的,可以按摩阿是穴,委中穴,可以上医院针灸按摩治疗,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玖’ 腰疼按什么穴位

腰痛是一个症候群,其原因有很多,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除了脊柱原因引起的腰痛外 ,有些非脊柱因素导致的疾病也可伴有腰痛 ,如内脏器官引起的腰痛。但目前最为常见的是功能性腰痛,也叫姿势性腰痛,是由于长期不良姿势造成的慢性积累性损伤,最常见的是腰肌劳损.
临床上多推荐按倒走疗法,倒走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时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运动量以腰部不感觉到累为宜,可以少量多次进行锻炼,过多的运动量会加重腰痛的,可以随着疼痛次数的减少,疼痛感的减轻逐渐加大运动量,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倒走过程中可以有效矫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势,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
倒走不方便,可以做无实物模拟实验,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书,坚持直立,体验时间越长越好,感觉一下,疼痛有无减轻。
如果疼痛能够减轻,考虑到安全性和不容易坚持,可以穿一双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能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腰部前凸和骨盆前倾的姿势,和倒走的作用相同,也叫形体训练鞋,穿着它正常行走就相当于倒走,但是更安全,锻炼的总量更大,可以缩短康复时间,效果巩固,样子与正常的鞋接近,替代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按摩理疗。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维持一个姿势一旦超过了20分钟,肌肉就会开始紧绷,无论是什么姿势,维持太久都不好,而且不正确的姿势会加剧腰酸背痛.不要穿带跟的鞋,任何带跟的鞋都会加重腰痛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势,例如:不正确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势,长时间伏案阅读,书写和看电视,上网,在办公室长时间坐着的工作方式,不正确的搬运物品,长时间驾车,家居生活中工作台面的高度过低,琐碎的家务事等等都是会加重腰酸背痛的,要注意这些。不要过度劳累、睡过软的床铺。游泳也能够锻炼腰背部肌肉,有利于长期不合理姿势腰痛的康复,有时间可以锻炼一下。

‘拾’ 腰肌劳损自我按摩与保健的内容简介

主讲示范:王庆甫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所长
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导致了腰腿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劳损和疾病很是影响大众的身体健康。
一、腰椎间盘突出
01睡硬板床修养方法
02穴位按摩(华佗夹脊穴阿是穴 环跳穴 委中穴 阳陵泉 承山穴)
03自我功能锻炼(五点式练习 四点式练习 三点式练习 屈腿抬高)
二、腰肌劳损
01穴位按摩 (肾俞穴 命门俞穴 委中穴 阴陵泉穴 阳陵泉穴)
02自我功能锻炼(腰部摇桥)
三、 腰椎骨性关节病
01穴位按摩(涌泉穴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脾俞穴 肾俞穴 命门俞穴)
02自我功能锻炼(腰部后伸 向前弯腰 腰部旋转)
四、 腰椎管狭窄症
01穴位按摩(阿是穴 膀胱俞穴 环跳穴 承扶穴 委中穴 承山穴 昆仑穴 )
02自我功能锻炼(屈臀抱膝 仰卧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