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鼻炎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图片
扩展阅读
搜索超市门口摊位图片 2025-05-14 16:48:10
卡通中分男生图片 2025-05-14 16:46:34

鼻炎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18 13:13:15

① 儿童鼻炎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艾灸是一种用艾熏灸穴位以治病的中医疗法。艾灸用于小儿保健起源较早,古代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的记载。艾性温,火催之,对肺、脾、肾虚寒的确有明显的温补作用,而且艾灸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是艾灸用于小儿保健的突出的优点。

一、艾灸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灸法是艾条悬起灸。艾条悬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悬垂于穴位上方施灸也叫温和灸。

温和灸:艾条点燃的一端悬垂于穴位上方施灸,让艾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3cm,以孩子感觉温热而无灼痛为宜,以皮肤温热潮红为度。操作时,妈妈可将另一手的手指,放置施灸部位附近,用妈妈的手指来感知局部的温热状态,以免烫伤孩子的皮肤。若热了就将艾条远离皮肤一点;若不热,则可以距离皮肤再近一点,根据手指的感觉调整艾条的高度。妈妈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距穴位皮肤2~3厘米处缓慢施灸。由于小儿不会准确地反映灼热程度,所以需要妈妈细心观察,以皮肤红晕为度,艾火的距离可随时稍加变动,以不烧伤而又达到目的为原则。

二、儿童鼻炎的施灸主要穴位为身柱穴,配穴为脾俞,命门,中脘,神阙,合谷。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身柱也就是我们人体的“顶梁柱”,为督脉之脉气所发,接近肺脏,属督脉经,通于脑髓。它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嗽之功效,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

三、家庭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家庭操作也方便,现在是一种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能接受的家庭保健方法。但作为一种专业的中医治疗方法,仍有许多事项需要妈妈们注意:

1、要专心致志并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取得孩子的配合

若孩子不愿意进行艾灸,妈妈不要强迫他,可以先在自己身上施灸,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知道艾灸没有痛苦。只有取得孩子的配合,施灸的部位保持不动,才能取得疗效。

3、避免烫伤

孩子的皮肤很细很嫩,妈妈需要细心体会施灸部位的温热感,及时调整艾条的高度,并且注意及时刮灰,以免施灸过量或落灰导致皮肤起泡。手法不熟练的妈妈可以在孩子的施灸部位放置一块纱布毛巾,也可在孩子睡着后施灸。

4、找准穴位

体位一方面要注意舒适、自然,同时一定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年龄小的孩子可在孩子入睡后施灸,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注意防火

用艾条灸完之后,可将点燃的艾条放入铁质奶粉桶或茶叶桶中,盖好盖子,隔绝空气即可熄灭。

1、吐乳身柱、上脘、内关。

2、支气管炎身柱、脾腧、下脘、丰隆。

3、气管炎风门、肺腧、尺泽、太渊。

4、哮喘身柱、灵台、中脘,丰隆

5、肺门淋巴结核风门、身柱、灵台、中脘、合谷

6、百日咳风门、身柱、肺腧、命门、尺泽。

7、下痢命门、中脘、天枢、大肠腧、合谷。

8、腹泻身柱、大肠腧、天枢。

9、水样泻大肠腧、水分、天枢、太白。

10、消化不良肺腧、胃腧、中脘、天枢、内庭。

11、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大椎、身柱、中脘、合谷(少灸),直接灸身柱穴亦效。要坚持常灸,能改变儿童体质,由弱变强。

12、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1)急性期:大椎、风门、身柱、命门、曲池、合谷。

(2)上肢麻痹:大椎、曲垣、肩髃、曲池、尺泽、支沟、内关、手三里、合谷。

(3)腹肌麻痹:前面局部施灸,后面在相对部位取背腧穴。

(4)下肢麻痹:肾腧、次髎,殷门、秩边、承扶、髀关、伏兔、环跳、委中、承山、阴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溪、太冲。在患侧取穴,适当选择,交替使用。

13、小儿夜啼身柱、中脘、神阙。

14、流涎脾腧、中脘、合谷。

15、新生儿破伤风然谷、神阙。

16、佝偻病身柱、大柕、肾腧、中脘、上巨虚、绝骨。

17、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角孙,直接灸或灯火灸均可,灸患侧,双侧病灸双侧。每天

灸1次,1~3次即愈。又:翳风、颊车、角孙、手三里、外关。

18、新生儿窒息神阙、内关。

19、尿闭关元、中级、阴陵泉。

② 鼻炎灸什么穴位

迎香穴。顺便给你介绍一个保健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威的,可以看看,
摘自:
http://jiankang.cntv.cn/jiankang/zhonghuayiyao/classpage/video/20110721/100891.shtml

健鼻操:1、轻推前额: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印堂往上至神庭穴,快速上下来回推,共36次。
2、推搓鼻翼:用食指顺鼻两侧,从鼻翼上至鼻通穴上下来回推36次,感觉发热就行了。
3、按揉迎香穴(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先用食指按1分钟,再内揉10次外揉10次。
4、推搓大鱼际:两手交差来回快速推搓大鱼际。

个人感觉回答的很好,给点分吧!

③ 慢性鼻炎艾灸什么部位

你好,慢性鼻炎多是由于感染,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导致鼻腔炎性反应引起的,单纯针灸物理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配合针灸或超声雾化等进行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挖鼻等不良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粉尘等理化刺激。

④ 儿童鼻炎艾灸哪个部位

儿童鼻炎艾灸部位图解如下:

一、艾灸迎香穴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经验取穴法

第1步:坐位

第2步:用手指沿鼻唇沟向上推,至鼻翼中点旁,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二、艾灸印堂穴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经验取穴法:坐位或仰卧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本穴。

三、艾灸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经验取穴法

第1步:站位,弯腰

第2步: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膝盖骨(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本穴。

四、艾灸风池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经验取穴法:

第一步:正坐或俯卧位

第二步: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有两凹陷

第三步:此凹陷大致与耳垂齐平,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⑤ 艾灸治疗鼻窦炎的方法怎么操作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左右。很多人艾灸治疗鼻炎不方便加上肺俞,因为肺俞在背部,自己够不着,用艾灸盒就会方便很多。却不知肺俞在治疗鼻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

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皮毛者,肺之合”(《素问?咳论》),“肺主一身之皮毛,在治疗鼻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⑥ 艾灸真的可以治鼻炎吗

您好!艾灸鼻炎穴位:上星穴、肺俞穴、合谷穴、关元穴、足三里、飞扬穴等,印堂穴和迎香穴也是效果明显的穴位,但因为在面部,非专业人士最好不要选用
1、鼻炎艾灸穴位——上星穴
上星穴,属督脉经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作用功效:熄风清热、宁神通鼻、降浊升清。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出血,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2、鼻炎艾灸穴位——肺俞穴
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肺脏的背腧穴。取穴时,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主治疾病有: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3、鼻炎艾灸穴位——合谷穴合谷,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4、鼻炎艾灸穴位——关元穴关元穴,属任脉。其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鼻炎艾灸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足三里是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主治疾病有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6、鼻炎艾灸穴位——飞扬穴
飞扬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酸痛,癫痫,痔疾,脚气等。
7、鼻炎艾灸穴位——印堂穴
印堂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于经外奇穴。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
8、鼻炎艾灸穴位——迎香穴
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

⑦ 鼻炎艾灸哪些穴位好

患上皮炎,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打喷嚏、流鼻水.。。诸多鼻炎症状让人烦恼不已。怎样治疗鼻炎?爱美网推荐鼻炎治疗偏方,只需坚持,就能缓解,甚至根治鼻炎。 1、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2、冷水治鼻炎 洗脸不用热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来水管放出来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进鼻孔里,而后擤出来,再盛水吸进去,再擤出来,连续几次,每天坚持。 3、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可治鼻炎 取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花棒上,伸入鼻腔内均匀涂上药膏,每次以涂满鼻腔为准,一日两次,一般鼻炎有3至5天即可痊愈,无后遗症。 4、盐水洗鼻治好我的鼻炎 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 5、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 6、大蒜治鼻炎 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7、自治过敏性鼻炎 每天洗脸前先将鼻孔插入冷水中,轻轻吸气,使冷水与鼻腔粘膜充分接触,然后将水呼出,如此反复进行,持续1一3分钟(可抬头换气),洗完脸后再用中指揉压鼻翼两侧约20次左右。贵在坚持。 8、按摩眼框可治鼻炎 双手食指按在两眼下的眼框骨边上有个很浅的小坑,用些力上下揉动一二百下,每天不少于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即可生效。 9、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方法:滴香油。香油就是普通的食用香油,每天三到五次,每次五滴左右,滴入鼻内。 注意:鼻塞严重时不要滴,可变换一下体位,待鼻子通气后再滴,滴前将鼻涕擤干净。持之以恒,必定见效。制或焙制的方法,使丝瓜藤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⑧ 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是哪里

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如下:

1、身柱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艾灸穴位图

⑨ 鼻炎艾灸那里

通常鼻炎可以艾灸风池
太阳
迎香。不过鼻炎跟肺和肾也有关系,具体配穴还得根据你的身体情况的。高效率的艾灸是不会照病配穴的,一定是先辩证的。

⑩ 艾灸能治鼻炎么灸什么穴位呢

基础穴可以印堂穴、上星穴、迎香穴这3个穴位。还可以加灸辩证穴风池穴!具体位置自己网上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