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丑书才是书法,你认同吗
有人说“丑书”是真正的书法艺术,是一种百年以后才会被大家觉得美的真书法,也有人说“丑书”就是江湖书法家的江湖骗术,你们觉得呢?
沃兴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擅长行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性的重大展览并获奖。当初他是笔者很崇拜的一个书法先生,经常的看他的书法视频讲座,很受启发。
2. 在当今书法界,为什么“丑书”越来越盛行
越来越盛行?这个真没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相比前几年的群魔乱舞,这两年来无论是出镜率还是话题性,“丑书”都少了很多。
如果问曾经盛行的原因,那么只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郑重声明:本文用图来源于网络,且图文无关。
我是酺客,文化领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我的答案帮到了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或关注。
3. 丑书真的好丑啊,这能算书法么
什么是书法?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更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那么什么是丑书呢?丑书一词更多的应该是部分人对超出自己审美习惯以外的书法艺术的一种贬称!
其实,丑与不丑肯定是相对的。丑与不丑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制定标准?如何精确界定?就书法来说,不管是草、隶楷、行还是甲骨文、大篆、小篆,不管是钟张还是羲献,不管是唐宋还是明清,书法艺术的风格发展都是非常丰富和变化之大的,每一次书法变革肯定都是褒贬不一的。如果每个人都固守传统,那么今天还会异彩纷呈么?如果我们动不动就把不符合自己审美观点(习惯或者偏好)的东西简单粗暴地当作丑,那么对于被贬为“丑”的一方来说,另一方又何尝不是“丑”的了呢?
就拿绘画来说,我们的中国画有工笔和写意之分。众所周知,工笔比较工整、细腻、相对写实,而写意比较粗犷、概括甚至抽象。那么能简单粗暴地就把工笔定义为美把写意定义为丑吗?如果是那些水平很差的初学者画的工笔就都是美的?……
如是,书法本身就也不是纯粹具象的载体,而当你非要用具象的标准去限定的时候,那就只能是以似谁谁谁(似王羲之兰亭序?似孙过庭书谱?似米芾……)去衡量了!但是,请别忘了“似我者死”!
4. 丑书是书法创新还是落后,你怎么看待丑书
书法创新的前提必须以书法技巧为基础,规范汉字为载体,而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行为去冠以书法创新名义。
5. 朱之文写书法被称为“丑书”,一幅卖20万,为什么这么值钱呢
想必“大衣哥”朱之文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歌手,在2011年参加《星光大道》获得了年度总决赛第五名的好成绩,之后又以一首牵动人心的《我要回家》亮相了201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可谓是一时风光无限啊。
当然,我们还是要相信“大衣哥”,他本无意,也抑制不了市场对他及其一切行为的炒作,但还是希望大衣哥正如他的书法中写道的那样“做好人,唱好歌”“保持本色,为大家唱好歌”,其他的容易被市场误解的东西,尽量不要去触碰。
6. 近来书法界出现大量丑书、怪书,这样不写端正的字好吗
这样不写端正的字当然不好了,而且对社会、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的恶略。其实从书法的发展历史来看,也有过很多不写端正字的人,也有很多的书法作品不是用端正的字写的。不过那些不写端正字的人以及那些书法作品与这些丑书、怪书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面,不具有任何的可比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书法进行艺术创作、创新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不是用奇怪的方式来博出位,这样只能成为书法界的毒瘤。其实历史上很多艺术创作的先驱创作的作品都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便慢慢的接受了那样的创新。但是那些用吼叫、注射器、头发等物品创作出来的作品则与历史的发展明显相悖,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的。
7. 书法界的“丑书书法派”是什么派,为何叫丑书
丑书之所以能够流行,不丑难搞定"特等奖",是 面对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心理的焦虑不安,探索,彷徨,挣扎。甚至不顾吃相很难看,急功近利的心态突显。以丑为美,指鹿为马,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看你服不服。根源在于中国书协。书协是丑书的保护伞,书协是丑书的根据地,书协是丑书的俱乐部,书协是丑书的引路人。
丑书流行,是当今所谓“流行书风”的一种表现形式,恬不知耻,迎合了社会的嬉皮士心态,各种炒作,与沿街叫卖黄赌毒无异,严重误导和愚弄了普世的价值观。其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和现实的动因。归结一句话,都是功利和利益惹的祸。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可以让人看到其布局、形体之美,可以让人看到落笔之苍劲、运笔之流畅,可以让人感受到其书写时的酣畅淋漓和荡气回肠,还可以让人在脑海中联想起所描述的画面来。此乃书法的真谛。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承载、传递和延续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重任,也是东方文明的典范。
8. 丑字草书写法是什么
丑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丑的释义
1、地支的第二位。
2、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3、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
二、组词
丑行、丑话、露丑、丑剧、丢丑等。
(8)丑书法的动态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一、丑行 [ chǒu xíng ]
丑恶的行为。
二、丑话 [ chǒu huà ]
1、粗俗难听的话。
2、指不中听的话(多带有提醒、警告的意思)。
三、露丑 [ lòu chǒu ]
出丑;丢丑。
四、丑剧 [ chǒu jù ]
指具有戏剧性的丑恶的事件。
五、丢丑 [ diū chǒu ]
丢脸。
9. 什么样的书法算丑书
脱离了书法的章法规范,而又没有大众审美需求,不被大众认识或人为制造的变形字就是丑书,这种所谓的字与传统文化和大众审美理念背道而驰,是个别人以创新为名,以扭曲的心态,以无知和肤浅的大脑,为满足自我所制造的另类字符,而又往往以大众不懂艺术为托词进行掩盖,无论丑书还是荒唐的乱书,它已完全不属于书法的范畴了
10. 他们的字很丑,为什么被称为书法大家
徐生翁、谢无量、吴丈蜀他们的字很丑,为什么被称为书法大家?
一点号晋堂书法
书法和写字不同,写字要求美观工整,书法更注重内在美,讲究精神文化内涵。以人为喻,好字是帅哥美女,只要好看就达标;好书法要求品行高尚,学识超众,外貌不佳无伤大雅,品貌兼优更好(就像王羲之的书法)。有些风格的书法作品,不符合常规的审美习惯,外形显得很丑,但格调很高,充满内美。如魏碑中的龙门二十品、石门铭和魏晋残纸等,虽然外貌丑拙,但格调高古,比馆阁体显得自然而有味道。
《石门颂》
《张迁碑》
《魏晋残纸》
《龙门造像》
《石门铭》
以上这些书法名作,虽然字形显得比较丑,但自然、高古、浑朴的气质后世难以企及。
清代馆阁体小楷
清代馆阁体小楷,字形工整的如同印刷体铅字一样,毫无生气。
以貌取人是肤浅的,以“貌”判别是否是书法更显得无知,这是宋代大文豪大书法家苏轼说的。下面我就介绍三位字形很“丑”的书法大家,来说明判断书法好坏的标准不是字形的美丑。
一、入选《二十世纪书法经典》丛书的徐生翁
徐生翁(1875~19XX),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一生以鬻书画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适,数十年足不出绍兴,不求闻达,以布衣终天年。书法精楷、隶,由颜真卿入手,上溯晋魏汉秦,尤得力于北朝碑版,所作古朴无华而有奇逸矫纵之气,时人号为“孩儿体”。《美术丛刊》《中国书法》有专题介绍。他的书法入编《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徐生翁》卷。徐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被人们公认的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
他的字结体奇崛、生拙古辣,有时看上去好像完全放弃了用笔,但别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为别人称道,但的确是格调高古。有人称道他的小幅作品,这是因为一些小幅作品他还注意通常意义上的审美习惯,而大部分创作,则不受任何约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结体奇崛、生拙古辣,由北碑出,又不受北碑的制约,全然一派独往独来的狂放形象。
二、二十世纪十大书家谢无量
谢无量(18XX--19XX),字仲清,四川乐至县人。谢无量年方二十,已有盛名,为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先后担任过《京报》主笔、孙中山先生大本营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习等职。孙中山应该不会选一个不会写字的人当秘书长吧。
谢无量不以书家自居,初亦不以书家名,但有眼力的人知道,谢无量乃藏龙卧虎,不是一般俗家俗字所可比肩的。民国第一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说,谢无量的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 学王羲之的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也曾赞曰:“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
谢先生的字由绚烂归于平淡,看上去稚拙,实则博大精深,背后有一般人不易企及的学养支撑着,故与俗书无缘。
谢无量书法取法魏晋,碑帖兼融,而又并不主宗一碑一帖者。他抛开了书法纯文人化取向,而是兼采汉魏碑刻及民间残纸意趣,以求其风骨兼备。谢无量书法打破了帖学的文野之别,扩大了帖学的取径范围,从而一扫明清文人书风末流的酸腐和孱弱,透露出一种清健率朴之美。
谢无量被书法界公推为二十世纪十大书家之一,确系名至实归。
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吴丈蜀
吴丈蜀(1919—2006),当代着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四川泸洲人。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书法报》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在四川、上海、香港等地卖文鬻字,40年代以书法出名,那时候的人比现在人们的人文素养好,应该不会买副丑书挂在家中恶心自己吧!
吴丈蜀书法作品有着书卷气,将广泛而深厚的学养渗入到自己的书法中去。吴丈蜀擅行书,所作萧疏劲逸、质朴率真。其书法用笔结体,上取汉魏碑刻之浑沦大气,下取诸家简牍之潇洒神韵,以碑意化入行草,古拙苍劲,格逸趣高,无丝毫纤弱柔媚之态。吴丈蜀书法以拙寓巧,以朴寓华,似拙非拙,似朴非朴,富有神韵天趣而蕴含风神独绝之美。
吴丈蜀《兰亭序》
美术理论家鲁慕迅曾以《千古两兰亭》为题介绍吴丈蜀所书的《兰亭序》,并称吴丈蜀的书法为“文人书”,日本也有人称吴丈蜀为“文人书道大家”。
以上三人都不是高官,徐生翁贫困潦倒一生,谢无量虽然是国民党早期的高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了平头老百姓,在二十世纪末被评为本世纪书法大家,应当没有人为的吹捧因素,吴丈蜀第一次参加国展差点落选。他们在书坛享有盛名是实至名归。。
好书法有的不入俗人眼,欣赏书法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特别是风格质朴、野逸的书法,可能不合有些人的胃口,但你不能因此而称它是丑书,就像你不喜欢吃螃蟹,无法改变螃蟹是美味这一事实一样。如果你觉得馆阁体最好,那你的欣赏水平有待提高,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馆阁体不是书法,是写字。近年来,许多人说八十年代以前的老一辈书法家写的如何如何好看等等,徐生翁、谢无量读书学习的时代在清末,而且他们二位学识渊博,吴丈蜀读书于民国,因知识渊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们学的都是传统知识、传统书法,你也认为写得还不如小学生吗?
你评价一个小学生的字说写得漂亮,这对他是赞扬,因为小学生书写水平再高,一般都处于实用的写字阶段,写字的要求就是美观工整;你评价一个书法大家的字说写得很漂亮,这不是一句赞扬的话,你的所谓的赞扬,让行家听了觉得这位书法家的水平还处于把字写的工整美观这一初级阶段,他不是书法家而是写字匠。
书法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美学修养,不懂欣赏就多看多听,不要随便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