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落枕了掐手的哪个位置图片
扩展阅读
餐饮新动态图片大全 2025-05-15 17:27:10
word设置背景图片割裂 2025-05-15 17:22:47
华为手机屏保人物图片 2025-05-15 17:21:14

落枕了掐手的哪个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03 12:06:03

Ⅰ 落枕穴 落枕穴在哪

  1.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2.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双手皆要按压。

  3. 落枕穴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按压落枕穴可有效缓解落枕症状。

方法步骤如下:

  1. 拳头握起来,二三掌骨头之间,顺着向下滑,滑到第一个凹陷,这个部分你压下去。用力压,会感觉到酸麻胀,这是第一个落枕穴

  2. 第二个在四五掌骨之间的第一个凹陷处。你向下压,压一会,你也感觉到有酸麻胀的感觉。在这种酸麻胀的感觉持续的状态下,你再不适的这个方向慢慢转头,转到感觉疼的位置保持住,在心里默数10秒。

  3. 然后重复这个动作,你会发现每一次转头,都会比前一次的活动范围更大一些。这样做上10次左右,就可以帮你慢慢地打开关节的卡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您一天最多不要使用超过5次。

  4. 除了用这个方法来活动脖子,落枕后您就尽量不要再随意转动脖子了。当然有条件的话想即刻就好可以来孵德调理下效果很好。还有您最好躺下休息,如果还要工作的话,您可以用手托住下巴,支撑一下,来帮助脖子做好固定,这样可以帮您更快地恢复。

Ⅱ 落枕了怎么办可以按摩哪些穴位缓解

治疗落枕法,按按以下这些穴位:
1 、点压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中间,小腿两侧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时稍微用力,就出现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处,一般来说有一侧的穴位是比较痛的,就重点点比较痛的一边 ,一般指压到15到20分钟,压的同时轻轻转动你的颈部,幅度由小到大。
2、 掐合谷穴:用大拇指掐痛侧的合谷穴到酸痛,同时也要缓慢活动颈部2分钟,对于轻微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于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
3 、弹拨手三里:落枕的人痛侧的手三里部位的肌肉会发硬!并且很敏感,轻轻揉拨都很酸痛,永大拇指揉拨痛侧手三里 1到2分钟 手三里位于手肘横纹处下2寸(稍外侧) 2寸也就是你的三个手指合并的宽度。
4 、击打肩井:用不痛的一边手掌击痛侧肩井 3到5次,同时活动肩部,不知道肩井,就击打肩膀中间部分就行,能明显的感觉到酸痛的。
5 、按风池穴 :用大拇指按风池穴约一分钟,风池穴位于后颈中间凹陷处往外侧2寸,也就是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一般来说,点完以上的穴位,自己活动活动,都能有效解决落枕问题。

Ⅲ 落枕按手上哪个穴位

按摩脖子上的风池穴和风府穴,另外配合肩膀上的穴位肩井穴

Ⅳ 脖子睡觉时受风落枕了,左侧疼,请问我应该按左手的落枕穴还是右手的落枕穴

临床上一般会只给你按患侧同侧,即你左手的落枕穴。
你自己可以两侧都按,同时配合头颈主动运动法。
头颈主动运动法:头颈向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来回运动。
主要是向你不能活动的那个方向,来回运动,缓和运动,由小到大,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
另外,自己按揉痛点,哪里最疼痛,按揉哪里,力度以你感觉有点疼,但还可以接受为度。
同时也可配合主动运动法。

Ⅳ 落枕了左右手拉脚指怎么弄的

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③颈部外伤;
④颈部受风着凉;
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前四种只要去除病因就可缓解。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另外提供按摩治疗法:
①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②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④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⑤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
〖落枕〗

Ⅵ 落枕后,常用的按摩方法。

1)在颈部的侧面到后边的区域找到酸痛的位置,对其按压按摩5分钟,使其有酸胀感(一般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我等级不够,无法提供图片了,这能自己网络了)
2)从手掌中的小鱼际肌(小指无名指后方)到肩颈部快速轻拍2分钟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颈椎与脊椎连接处上方位置)、肩井穴(肩膀上锁骨的最高处)1-2分钟
4)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5)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
(周一时候偶也刚好落枕,正好,现学现用……别担心,很快就好了,偶才3天……还有注意要用热水冲淋或热毛巾敷噢)

Ⅶ 落枕穴位图

神奇“落枕穴”缓解落枕痛苦

日常生活中,很多坐班的市民,常常一觉醒来就觉得脖子异常疼痛,这有可能就是落枕了,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自我按摩治疗法。


神奇的落枕穴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注意按摩前可涂少许颈肩松按摩膏于颈部即达到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的效果。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刺灸法效果更好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落枕又称失枕,睡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好发于青壮年,冬春两季多发。轻者数天可以自愈,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学习。

病因病理

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均可使局部肌肉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持续牵拉而发生静力性损伤。

颈项背部受风寒侵袭,严冬受寒,盛夏贪凉,风寒外邪侵袭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功能障碍。

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手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往往经治疗一次,症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药物等治疗,则疗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缓慢转动头颈,在颈项部找到痛点或痛筋后,用拇指或小鱼际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稳施压,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疼痛减轻,再找出新痛点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复,至活动基本正常,痛点消失为止。

2.伸筋疗法:运动医学研究说明,拉紧痉挛的肌肉使之伸展,并维持两分钟以上,可使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利用这一原理,有针对性地使痉挛、收缩的颈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颈肌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恢复颈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目的。

(1)胸锁乳突肌伸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侧下颌,并缓慢使患者头部转向对侧,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双手位置不动,两分钟后放松。双侧分别进行,重复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体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另一手扶同侧颞部,双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颈部侧屈向对侧,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为保持颈部侧屈位两分钟,随后放松,先健侧后患侧,重复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双手肘部按住患者双肩以固定肩部,双手手指重叠扶在患者颈枕部,逐渐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颈部前屈,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颈部前屈两分钟,随后放松,重复3~5次。

以上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配合应用。每日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

药物治疗

1.瘀滞型:宜活血舒筋,常用颈肩松按摩膏、舒筋活血汤(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加减。

2.风寒型:宜疏风祛寒,宣痹通络,常用颈肩松按摩膏、葛根汤(葛根15克,麻黄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个)或羌活胜湿汤(羌活15克,独活15克,藁本15克,防风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加减。

针灸治疗

1.处方:大椎、后溪、悬钟、落枕穴及阿是穴针灸并用,泻法。

2.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同时嘱患者在行针中向前、后、左、右活动颈项部;由风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拔罐治疗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轻者直接拔罐;疼痛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然后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牵引治疗

用枕颌带牵引,以坐位牵引为主,牵引重量为2~5千克,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物理治疗

可选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仪器进行局部理疗,温筋通络,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病症。

适宜技术

米醋热敷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备一块棉纱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将浸湿的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上面用一个70℃~80℃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20~30分钟。热水的温度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必要时可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如果家中没有棉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热敷后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预防调护

治疗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放松颈部肌肉,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颈部的功能活动,可作头颈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转动作,以舒筋活络。

睡眠时枕头要合适,不能过高、过低、过硬,避免颈部受寒受凉,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报、看电视。枕头要置于颈项部,避免颈部受风受凉。

Ⅷ 脖子落枕了捏手的什么位置能缓解

落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