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教神像图片
信什么道教啊,现在还这么迷信,你还怎么活
2. 道教的仙家人物
道教的仙家人物如下
史上十大崇道皇帝
(2)道教人物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道教称谓
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方丈: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
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
3. 速求道教人物图象如三清,和道教经文如太上九幽拔罪宝忏
这里有三清的图片http://www.09dt.com/sqd.asp
4. 道教人物
道教先贤
黄帝
中华民族之共同始祖
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尹
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
道家着名代表人物
列子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张道陵
可称道教实际创始人
张角
“太平道”创始人
魏伯阳
道教丹鼎派着名理论家
葛玄
葛仙翁
葛洪
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
许逊
后世尊为净明道派祖师
魏华存
上清派第一代宗师
寇谦之
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
陆修静 他清整后的道教称“南天师道”
陶弘景
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学者
岐晖
楼观道着名道士
王远知
隋唐着名道士 唐名道,
孙思邈
医药学家,“药王”
王玄览
唐代高道
成玄英
重玄哲学流派代表之一
建议你看看http://www.zaixian.net/jiaoxianxian.htm
或者
http://shixiu.fjbtv.com/nanshi/zhuzuo/jiao.html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道教学术思想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道教立教的过程
第二节 道教学术思想的渊源
一、黄帝先后时期学术思想的初步规模
二、三代(尧、舜、禹)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规模
三、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变
四、周穆王西征与神仙故事的起源
第三节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方士
一、秦汉时期的道家与神仙
二、汉初内用黄老的文景之治
三、汉武帝与神仙方士
四、东汉重视图谶开启道教的先声
第二章 道教的建立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道教
一、诸山道士时期
二、张道陵的创教时期
三、魏伯阳的弘扬神仙学术
四、黄巾张角的旁门左道
五、汉末着名的道士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道家
一、许旌阳的丰功伟绩
二、抱朴子的富贵丹砂
三、魏晋玄学与道家思想
四、道佛思想的冲突与调和
第三章 道教的成长
第一节 北魏时代道教的定型与道佛之争
崔浩的弘扬道教与排佛
第二节南朝的道教与陶弘景
陶弘景调和道佛的主张
第四章 道教的扩张
第一节 唐初开国与道教
一、唐高祖的尊奉道教
二、唐太宗与道佛两教
第二节 新兴道教的吕纯阳
第五章 道教的演变
第一节 宋初儒道归元的华山隐士陈希夷
第二节 宋代的皇帝与道教
一、宋真宗神道设教的动机
二、道君皇帝宋徽宗
第三节 正统道教南宗的崛起
一、张紫阳的丹道
二、白玉蟾与朱熹
第六章 宋元时期新兴的道教
第一节 北宋道教全真道的建立
一、创始全真道的祖师王重阳的事迹
二、丘长春与成吉思汗的因缘
三、丘长春如何感化成吉思汗
第二节 元代敕封天师道与其他
普及民间道教观念的两部书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明太祖与周颠
第二节 明成祖与武当山的张三丰
第三节 明世宗与陶仲文的前因后果
第四节 明末清初道家派别的分支
第五节 康熙雍正与道教
第八章 二十世纪的道教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道教的衰落
第二节 当代学人研究道教学术的活动
一、影印《道藏》的发起
二、《道藏精华录》的编辑
第三节 研究道教学术的人士
一、刘师培的《读道藏记》
二、陈樱宁的实验丹道
附录:海内外道教士之统计
5. 道教的代表性人物
道母九天玄女三清玉帝各派祖师等等很多.
6. 道教和佛教的建筑物上的壁画都有那些常见人物谁有这方面的图片资料 谢谢
佛教中通常是四大天王和佛陀的十大弟子,或者500罗汉
http://tp.zgfj.cn/ 这个网站是专门的佛教图片
http://www.fjdh.com/Photo/Index.html 这里的图片也很全
中国道教
http://www.chinataoism.org/ 这里也有图片
7. 道教的七十二位全神图片谁有啊
8. 道教掌门人图片
元始天尊!那个没有。
9. 道教都有哪些着名人物
道教比较出名的人物有:
袁天罡,唐代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在隋朝时曾出任盐官令。着有《五行相书》、《Tui背图》等着作。
李淳风: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陕西岐山人。公元602年生,670年卒。 其与袁天罡合着《推Bei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着称于世。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 王重阳
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出生于山东省登州栖霞。
张道陵:张陵,道教称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上。他的八世祖为“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
张三丰:张三丰[1],元、明(一说金)着名道士,生卒年不详,传说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是太极拳的创史人,经考证得字子冲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生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另有记载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于辽东懿州望平县(今黑 山县姜屯镇)在莲花湖畔亦有张真人故居。明成祖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了“遇真宫”。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
葛洪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着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着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另外还有葛玄、魏存华、陶弘景、陆修静、陈抟、孙思邈、许逊、萨守坚、吕洞宾、左慈、刘海蟾、叶法善、张伯端、李白、华彦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