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浅谈中国汽车文化:到底缺失在了,哪个环节
“汽车文化”一个看似高深却又藏在灰色地带的词语,虽然很难让普通人与之接触,却总能挑起我们的兴趣。在看过《速度与激情》电影后,我们想体验JDM形态下的刺激漂移,人人都有做土屋圭市的愿望;在看过《的士速递》后,我们想让自己的家用车经过改装后可以扮猪吃老虎;在看过美国大片后,我亦寄希望于一台高性能皮卡飞奔在狂野西部……其实不论是日本的漂移文化、欧洲的改装文化、美国的皮卡文化还是英国的老车文化,其实都可以纳入“汽车文化”这一范畴,因为它们足够吸引人,也拥有被普遍认可的历史。
ps://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6958a3979625bc315d607cd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当然,老车文化光靠民间热情是很难达到一定发展的。所以,如果没有政策作为基础,是很难将这座“空中楼阁”打稳基座的。所以,相比于民间的老车维护,我更希望老车能够“平权”。这里的平权,指的是拥有权和路权。
针对拥有权,大可出台一些措施,将无主的经典“僵尸车”,在本厂商或者资质合格的厂商处进行回收翻新,再进行拍卖。此时,老车的拥有权和新车一样,并且在手续等问题上让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顾虑。
其次是路权问题,由于很多老车排放指标无法达标,所以无法迁移罗。比如我在外地收了一台国二排放的老车,但在我们的整改下实际达到了国四甚至国五排放标准,但依旧无法异地落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此时,我们更希望相关的检测机构能“看实际而非看绿本”。或许能出台这样一个政策:在整改排放达到更高标准后,是不是将大绿本上的排放信息作出相应的升级?
编后语:
从改装车文化到老车文化,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极大困难。但是我依然希望各位积极的玩家能积极地面对困难,并且在全社会的协助下发展我国的汽车文化。当然,纵使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堪忧,也请一定不要放弃。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将之实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酒后飙车的人是什么心理
酒后飙车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思考,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了,只想着自己舒服和发泄心中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