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跖骨在什么部位
跖骨位于脚掌的中间部位,具体位置相当于人体手掌的掌骨位置,它属于小型的长骨,总共有五块,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分为第1-5跖骨。
跖骨的远端称为跖骨头,近端称为跖骨基底部,中间称为体部,跖骨底与近侧的楔状骨,或者骰骨关节面构成了跗跖关节。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共同构成了一个凸向上方的足弓。这是人体站立、步行或者负重的重要结构,如果足弓发生了塌陷,就形成了扁平足。跖骨的头部与前方的跖骨关节面构成了跖趾关节,这是人体站立、行走和保持稳定性的重要结构。
2. 勾骨是什么意思
钩骨是掌骨的构成骨,手掌中的八块骨分别为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人体骨骼构造颅部头盖骨筛骨 ( 1块) 蝶骨 ( 1块)枕骨 ( 1块)颞骨 ( 2块)顶骨 ( 钩骨位于头状骨和三角骨之间,呈楔形,其尖在后侧,基底朝前侧,学侧面及背侧面均似三角形。内、外侧和前侧均为关节面,前侧关节面呈鞍形,分别与第4、5掌骨基底关节面形成关节。学侧面的前内侧部分即为横向扁突的钩骨钩,突向掌侧,为腕管内侧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腕尺管的外侧壁,它与环指的外侧缘在一-条直线上,在豌豆骨的前方2.5cm处可触及。钩骨钩外侧是屈肌腱,内侧是神经血管束,尺神经深支绕过钩骨钩的基底进入掌中间隙,在基底部可见一压迹,即尺神经深支切迹。将钩骨钩与钩骨体部相移行的部位命名为“钩骨钩基底”,钩骨钩中部命名为“钩骨钩腰部”,钩骨顶端膨大部命名为“钩骨钩冠部”。分别将基底与腰部的前、后径命名为“基底长径”与“腰部长径”,将基底与腰部的内、外径命名为“基底短径”与“腰部短径”,长径和短径均在同一-水平点上测量。冠部前、后径最长处称为“冠部长径”。将钩骨钩顶端至测量腰部短径时的腰部横线的垂直距离称为“顶腰距”;将钩骨钩体部掌侧面至钩骨钩顶端的垂直距离称为“钩骨钩高”,规定钩骨钩高一律从钩骨钩的外侧测量。钩骨钩由钩骨体突向掌侧、外侧,大体近似扁板状。延前臂长轴(前-后方向)由切线位观察钩骨钩时,钩部都有--凸向内侧的弧度,有利于将腕管内侧的指届肌肌腱更稳定地固定在钩部凹陷处。研究发现钩骨钩的冠部长径比基底长径和腰部长径大,是钩骨。钩的最大长径。钩骨钩的顶常为弧度向上的圆顿状;仅1侧标本钩骨钩顶部为分叉状,项部中央存在一浅凹,其深度为1.98mm。
3. 第一掌骨在什么位置
位于拇指的下方的一根圆柱状的骨头。
根据查询维基网络得知,第一掌骨是位于拇指的下方的一根圆柱状的骨头。它的近端称为基底部,与手腕的多角骨相关节,它的远端称为掌骨头,与近节指骨相关节,形成了一个鞍状关节,可以进行屈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