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腰不好灸哪个部位图片
扩展阅读
搜索化学元程学表的图片 2025-07-13 07:40:37
葫芦高清图片 2025-07-13 07:26:00
男人的艰辛生活图片 2025-07-13 07:15:17

腰不好灸哪个部位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05 12:21:29

⑴ 腰痛艾灸哪个部位图解,腰痛艾灸有用吗

最好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明确诊断腰痛的原因,腰肌劳损,腰椎盘突出,肾虚,肾脏功能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腰痛。
不管什么原因,腰痛可以艾灸小腹部,肾俞 八髎 三阴交,艾灸时,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刮痧在做艾灸。

⑵ 艾灸能缓解腰疼吗艾灸哪几个穴位缓解腰疼更有效

艾灸能缓解腰疼吗?艾灸哪几个穴位缓解腰疼更有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这都艾灸能缓解腰疼吗?艾灸哪几个穴位缓解腰疼更有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腰疼可以灸命门然后选取痛点。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腰肌劳损,主要是腰部周围的筋膜、肌肉、韧带,软组织周围的慢性炎症,劳累之后或者下雨天症状加重,属于痹症腰痛的范畴,滋养经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等方法,具体辨证治疗。肾俞穴。这个穴位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二腰椎,其棘突下旁开约二横指处;这个穴位有强腰利水以每天艾灸一次,每次10~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人体只有存在疾病才会出现阿是穴,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局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症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艾炙能够治疗腰痛 艾灸法是中医学传统式的一种治疗方法。 有行气活血、温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逐痹、祛瘀消结、扶阳举陷、预防疾病健康保健等功效。 饮食搭配平衡,蛋白、维他命成分宜高,人体脂肪、胆固醇宜低,避免肥胖症,戒烟戒酒控酒。

⑶ 腰背疼按摩艾灸什么穴位

有句顺口溜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句话可谓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合谷、列缺、足三里、委中的治病作用,这四个穴位合起来就称为“四总穴”。 足三里穴主治腹部疾病,腰背部疾病则找委中穴,列缺穴可以治头颈部疾病,面部和口部的疾病就要看合古穴了,总体看这四个穴位几乎可以治虚隐疗全身病变。这四个穴中两个在上肢,两个在下肢,均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乱野以下。根据中医远道取穴的原理,他们可以用来治疗头面躯干部的疾病。 委中穴:护腰功臣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合穴,本经经气在此汇合进入膀胱,经气较为强劲。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所以委中具有很强的舒筋通络、祛风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委中穴在膝后部皱纹的中央处,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背部的经络几乎为膀胱经所占有,因此委中穴所治疗的范围很广,尤其是治疗腰背部疾病的要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历代医家还会用它治下肢无力、酸肿、小腿拘哗誉喊急痉挛等症。 列缺穴:通三经,疗杂症 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是此经脉气所发的学位。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和手阳明大肠经。因此,它治疗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既能疏风解表、利咽消肿,还能解决牙齿、生殖器疼痛、遗尿等各种杂症。无论三经哪处有病症,都可以用它来配合治疗。 其中,列缺穴对因外邪引起的头痛效果最为显着。平时生活中,如果出现头疼、颈椎病、落枕等颈项部疾病都可以掐、揉列缺穴来缓解疼痛,但如果病痛持续不能缓解,那就要到医院确诊治疗了。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⑷ 体寒艾灸身体的哪个部位比较好

体寒的情况下,医生一般要求泡脚,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除了泡脚,我们还可以进行艾灸来缓解体寒。下面是我分享的体寒艾灸的部位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体寒艾灸的部位介绍

体寒艾灸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体寒艾灸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主治疾病为: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此外,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

体寒艾灸关元穴

穴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作用:关元穴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体寒艾灸神阙穴

位置: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作用: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主治疾病为: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体寒艾灸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作用: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主治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体寒艾灸命门穴

穴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

作用: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人体的动力之源。

主治疾病为: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体寒艾灸太溪穴

穴位: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

作用: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

主治疾病为: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分别是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适,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也可用艾灸。

体寒泡脚加什么好

体寒泡脚可加姜

功效:散寒,治疗手脚冰凉。

做法:在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生姜即可。

原理:姜味辛性温,如果内服,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

体寒泡脚可加红花

功效: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木或淤血。

做法:取干红花50克,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还可以选择先用部分热水浸泡干红花20多分钟后再加水泡脚,这样药效更好些。

原理:红花主治妇女病,具有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效。可以有效改善女性体寒的毛病。

体寒泡脚的时间

⑸ 针灸治腰痛到底该怎么选穴

风湿腰痛
症状:腰痛重着,转侧不利,痛连臀国,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
穴位: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

肾虚腰痛
症状:腰痛酸软,喜揉喜按,遇劳则甚,双膝无力,反复发作,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关元、气海。肾阴虚:绝骨、照海。
凤凰中医:针灸治腰痛病因不同穴位选取不同
湿热腰痛
症状: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
症状: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由此可见,腰痛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腰痛、肾虚腰痛、温热腰痛以及瘀血腰痛等。病因不同,症状不同,针灸治疗选取的穴位,亦不同。

⑹ 腰痛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腰疼艾灸的准确位置图

1

腰痛艾灸法则

风寒数兆湿腰痛治当温经散寒,气滞血瘀腰痛治宜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则益肾壮腰,三种腰痛均适宜于艾灸治疗,尤其适合温针灸法。

2

腰痛艾灸部位

取穴以督脉和足太阳经为主。

大椎:第7颈椎下凹陷中。

脊中:第11胸椎下凹陷中。

腰阳关:第4腰椎下凹陷中。

肾俞:第2腰椎下旁开1.5寸。

大肠俞:第4腰椎下旁开1.5寸。

腰眼穴余槐:第4腰椎下旁开3-4寸的凹陷中。

阿是穴:腰骶部压痛点。

委中:腘窝正中点。

3

腰痛艾灸取穴解析

诸穴除委中系循经远端取穴以外,均为局部取穴,起疏调局部经络气血作用,“通则不痛”,委中是腰背部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活络镇痛。

4

腰痛辩证艾灸穴位搭配

1.寒湿腰痛可加大椎。

2.气薯毁租滞血瘀腰痛:加合谷,太冲,膈俞行气活血,化瘀镇痛。

3.肾虚腰痛:加灸命门益肾壮腰。

⑺ 腰痛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腰疼艾灸的准确位置图

5

腰痛艾灸操作方法

1.可分别神斗实施艾条温和灸,温针灸,艾炷直接灸或隔物灸。

2.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腰痛可在局部加拔火罐或刺血拔罐。

3.肾虚腰痛宜在命门,肾俞穴用隔附子灸法以温补肾阳。

6

小贴士

1.艾灸治疗腰痛,因病因不同,疗效常有差异。风湿性腰痛,腰肌劳损和肾虚腰痛灸疗效果最好;腰椎病变和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针灸可明显缓解症状;因脊柱结合,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属于灸疗范围。

2.平时多用两手掌根按揉腰部,早晚各1次,可减轻和防止腰痛。

3.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配合推拿按摩,牵引正瞎旁等举橡疗法。

⑻ 肾虚引起的腰痛,可以做艾灸吗,应该灸什

当然可以。肾虚腰痛就直接艾灸后腰部,那里有命门穴、肾腧穴、次髎等。也可以艾灸腹部,有关元穴、神阙穴、气海

⑼ 腰间盘突出用艾灸灸哪个地方

我告诉你下面五个穴位,都对于治疗腰部疾病有很大好处,你开始都要艾灸几次看看,如果哪个穴位的效果明显就多灸几次,不过一定要坚持呀-----艾灸:每天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以上。 一 大肠俞 本穴内应大肠,为大肠之气在背部转输之处,故名大肠俞。 位置:第四腰椎正下方,旁开约两指宽的地方。 主治:腰腿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便秘、痔疮、肠鸣、痢疾。 二 昆仑 原为山名,“昆仑”指高大的意思,故名昆仑。 位置:位于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腰骶部痛、足跟肿痛、头痛、项强、目眩、难产。 三 膀胱俞 穴近膀胱,为膀胱经气转输之处,主治膀胱疾患,故名膀胱俞。 位置:平第二骶骨孔,距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腰骶部痛、膀胱炎、小便不通、遗尿、泄泻。 四 委中 “委”委屈也,“中”中间,即曲屈膝关节在腘窝正中凹陷处,故名委中。 位置:膝盖后方褶皱的正中央位置,触摸时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主治:腰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利、腰腿牵痛、腹痛、吐泻。 五 秩边 “秩”指序而言;“边”指旁,远的意思。膀胱经背部诸穴按秩序依次排列,该穴正当背侧最下边,故名秩边。 位置:于第二十一椎(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主治:腰膝酸痛、急性腰扭伤、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阴肿、脱肛、大便难。

⑽ 请问腰间盘突出施艾灸应该放什么位置啊[无图不采纳自重]

很简单的~我配合图片给你说明一下吧

采用四孔或者六孔艾灸盒灸后背即可!如果是压迫腿部那么可以艾灸腿部不舒服的地方!刚开始也许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艾灸正在疏通经络,所以不会很快有感觉,那么就需要坚持下去了。坚持艾灸肯定会好的,同时你可以配合中医按摩,去专业按摩店配合按摩效果会更好地!望采纳~另外提示一下,艾灸那里有病灸那里即可!腰部有病肯定是灸腰部了。还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