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鱼的身体部位名称有哪些
鱼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1、头:控制中心;
2、身:里面有好多器官;
3、背鳍:控制平衡;
4、尾:划水,控制平衡;
5、尾鳍:决定运动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6、腹鳍:保持鱼体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7、胸鳍:划水;
8、鳃:呼吸,过滤;
9、眼:看东西;
10、嘴:吃东西;
11、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则身体会轻微摇晃。
鱼的种类大全及名称:
1、鳙鱼,适应能力非常强,广泛的分布在我国东西南北,不论温暖的南边,还是寒冷的北部,江河湖库都是它们活动的区域,喜温水,滤食浮游生物和植物,属滤食性鱼类,是我国的经济鱼种之一,也是大众餐桌上的美味。
2、青鱼,我国的各大水系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分布广泛,喜欢在水下层活动觅食,好食贝类、昆虫、软体动物,也喜欢吃谷物类食物。喜温冷水体,多出没于江南以南的广阔平原地区和江河中,如今很多湖库也开始大量养殖。
3、马鳢,民间也叫黑鱼,分布比较广,喜欢潜在水的底层,生性凶残,不失时机地偷袭来犯者。喜欢食肉性。福建、云南、江西、广东、浙江、台湾、东南亚等地都属于它的栖身之地,它有十几个品种的同类,搏击此鱼,十分刺激。
4、罗非鱼,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洲鲫鱼。它是外来物种,繁殖力、适应性极强,南方各大水域都有分布,喜温水,全水层都有它的影子,属杂食性鱼类,江河湖库溪塘均可钓获。
5、鳡鱼,生存在中南部水域。喜欢居住在水的中下层,觅食的时候会在水的中上层活动,喜温水。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异常凶猛,有百鱼首恶之誉,有水中霸王称号。
6、鲶鱼,分布在我国的华中、华南、华东大部区域,在水的下层活动,喜温冷水系,肉食性鱼类,喜食腐,性情凶猛,在华东华南国家均有分布。
7、鲌鱼,也有地方叫它翘嘴鱼,分布在我国各个水域,喜欢温性,爱在流动的水体中捕食生存,江河或大的湖泊都是它的栖身之地,食性较杂,荤素不拒。
⑵ 鱼翅,鱼鳍,在鱼的哪个部位,最好有图,标注(全鱼的图,因为我不知道鱼翅长在哪里)
鱼鳍分为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尾鳍,头部后面的叫做胸鳍,腹部底下的叫腹鳍,臀鳍长在尾巴前面,尾鳍就是鱼尾了,你所说的鱼翅是鱼的背鳍,就是鱼背上的那个。
⑶ 鱼的身体部位名称是什么
1、鱼嘴
常见的鱼大部分没有牙齿,但咽喉部都有一对咽齿,专管磨碎食物但没有咀嚼功能,只有防止被捕。
2、鼻孔
不用来呼吸,只起到嗅觉的作用。
3、鱼眼
鱼眼虽然往外暴突但目光短浅看不远,一般都是一二米远。
4、腮孔
鱼头内都有一个腮,腮中红色丝状物在水中可以充分展开,以吸收水中氧气,并把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实际上起到肺的呼吸作用及过虑水中杂物。
5、腮盖
有保护腮叶的作用,可随呼吸张合。
6、鳞片
即鱼体外表的一层鱼鳞,起着保护鱼体的作用。
7、背鳍
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
8、尾鳍
起着前进后退转向的方向,象征着船柁。
9、胸鳍
用于划水,在水中起到船桨的作用。
10、肛门
除排泄功能外,雌性鱼和雄性鱼的肛门后边都有一个生殖孔。
鱼简介:
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尼尔森在1994年的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以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⑷ 鱼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鱼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1、头:控制中心;
2、身:里面有好多器官;
3、背鳍:控制平衡;
4、尾:划水,控制平衡;
5、尾鳍:决定运动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6、腹鳍:保持鱼体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7、胸鳍:划水;
8、鳃:呼吸,过滤;
9、眼:看东西;
10、嘴:吃东西;
11、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则身体会轻微摇晃。
(4)鳍足在鱼的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一、鱼的简介: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二、鱼类特征:
鱼类是体滑而形如纺锤、呈流线型、具鳍、用鳃呼吸的水栖动物,但更多的种类不符合此定义。有的鱼体极长,有的极短;有的侧扁,有的扁平;有的鳍大或形状复杂,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鳃开口形状位置变化极大。
网络鱼
⑸ 鱼鳍在哪个部位
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前一个字对应每个鳍的位置。
1、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2、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3、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
4、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⑹ 鱼鳃、鱼鳍分别是在鱼的哪个部位以及它们的作用
鱼鳃在鱼的头部,鱼鳍在鱼的背部,鱼鳃是鱼呼吸排水系统,鱼鳍掌握平衡。
⑺ 鱼鳍在鱼的哪个部位
鳍和臀鳍:垂直波动,维持鱼体直立; 尾鳍:左右摆动,推动鱼体前进; 胸鳍:当尾鳍不运动时,胸鳍向鱼体两侧张开,作前后摆动时,鱼体前进;一侧胸鳍摆动时鱼体向不动的一侧转弯; 腹鳍:摆动范围不大,向两侧略展,保持鱼体稳定; 各种鳍的用处是各不相同的。如中央鳍的作用是平衡鱼体,防止头尾左右摆动和左右滚动;伸展胸鳍,利用水的阻力可把游动的鱼体弄停。如果是只伸展一面的胸鳍,遇到阻力后,鱼体便会改变方向,游向伸展胸鳍的一方。腹鳍亦能像胸鳍控制鱼身,停止前进。胸鳍和腹鳍能防止头尾上下停动,稳定鱼体。如改变胸鳍和水平线的角度,则能借以浮沈。鱼的尾鳍是最主要的推进器官,使其沈稳地向前移动。排列在脊柱两侧有对称的肌肉,一侧肌肉收缩,另一侧肌肉伸展,因此鱼体才得以顺利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⑻ 鱼翅是什么鱼的哪个部位
是鲨鱼的鳍。
鱼翅实际上是取自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由鲨鱼的胸部、腹部、尾部等地方的鳍翅干燥制成。鲨鱼属软骨鱼类,鳍骨形似粉丝,但咬起来比粉丝更脆。
鱼翅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海参和鲍鱼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味。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但食用后能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
鱼翅的等级分布
鱼翅按颜色分,有黄、白、灰、青、黑、混(黄白色)等六种,其中以黄、白、灰三色较优。由于产地和焙制方法不一,又有淡水翅咸水翅之分。
淡水翅系用日光晒干,或用石灰水浸渍而成,质量较好;咸水翅用盐水浸渍,质量次于淡水翅。鱼翅还可按形态完整与否分类。涨发后成为整只翅的称为排翅,为上品;涨发后散开成一条一条的叫散翅,为次品。
鱼翅主要产于我国沿海的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山东等省及南海诸岛。日本、美国、印尼、越南、泰国等地均产。一般来说,进口鱼翅以菲律宾的吕宋黄为上品。
⑼ 鳍 怎么读 什么意思
读:【 qí】
意思: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有调节速度、变换方向等作用。
一、鳍的组词:
腹鳍、背鳍、臀鳍、肉鳍、鳍棘、鱼鳍、尾鳍、鳞鳍、鳍鬣、鳍条、植鳍、脊鳍、鳍式、胸鳍、鳍足目、白鳍豚、金鳍雀、总鳍鱼
二、鳍的笔顺:
三、相关组词:
1、胸鳍[xiōng qí]
鱼类胸部的鳍,在鳃的后面,左右各一,是鱼类的运动器官。
2、鳍足目[qí zú mù]
适应水栖生活的食肉哺乳动物。体呈纺锤形,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多生活在海洋中。油脂和皮肉均可利用,经济价值大。主要种类如海狗、海豹和海象等。
3、金鳍雀[jīn qí què]
金鳍雀体色亮蓝,从吻至额头经背鳍为鲜黄色纵带,尾鳍则为淡黄色,胸鳍基底有一黑点,体色艳丽,是珍贵的鱼种,数量稀少,市面少见。
4、白鳍豚[bái qí tún]
白豚。
5、总鳍鱼[zǒng qí yú]
鱼的一类,有肺,可以在水外呼吸,鳍强壮有力。最早出现于泥盆纪,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为鱼类进化成两栖类的过渡类型,现在仍有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