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肌肉注射的正确操作步骤
肌肉注射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1、携用物至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向病员作好解释,解除顾虑,以取得合作。
2、准备好注射器,抽吸药液(同皮内注射法)。从安瓿内吸药液法: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0.5%碘酊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左手食、中指增值住安瓿,拇、无名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食和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
3、消毒皮肤:同皮内注射法。从棉签缸或棉签纸袋内取出棉签两根,夹于左手小指,再从小指里取出一根蘸碘酊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后,夹于左手无名指。
4、左手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约为2.5-3cm,消瘦者和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同时快速拔针。
6、观察反应。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拓展资料:
三查七对是临床和护理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要提醒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核对。50年代,由我国护理前辈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它是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
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内容:
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
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及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
一注意: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应。
‘贰’ 各类打针(臂膀,腹部,臀部等)的位置在哪里最好有图解,要详细通俗地说说!谢谢大家!
胳膊上:上臂三角肌下缘
你这详细通俗是不成立的……医学就是复杂的……建议打针去医院……自己扎到坐骨神经是要瘫的……
‘叁’ 肌肉注射方法
注入药物 1、 洗手 2、 物品准备:75%酒精、2%碘酒 、无菌镊子缸及镊子、无菌棉签缸及棉签、弯盘、无菌注射器、注射药物、启瓶器、砂轮; 3、 如药液为安瓶:酒精消毒安瓶,砂轮,用砂轮划痕,再用酒精消毒安瓶划痕部,用手掰开安瓶; 如药液为密封瓶:消毒启瓶器,铝盖,启铝盖,消毒瓶塞; 4、 取注射器, 抽吸所用药液; 5、 放弯盘中备用,注意勿污染针头、活塞; 6、 选择注射部位 7、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连线法; 8、 皮肤消毒:面积4×6厘米,脱碘干净(2次),待酒精干 9、 排气 10、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注射部位,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头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迅速刺入肌层,进针深度为针体的2/3 11、 固定针头,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右手推动活塞缓慢注药 12、 注药完毕,固定针栓,干棉签按压针眼处,快速拔针,棉签按压片刻 【肌肉注射部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儿童):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3、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 【注射原则】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②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④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避开发炎、感染化脓、硬疤痕及患皮肤病处。 ⑤药物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尽空气。 ⑥进针后,先抽有无回血,无回血方可注入药物。 【注意事项】 1、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万一针头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 2、 长期作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 3、 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 4、 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5、 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淤血及血肿部位不宜进行注射。 你也可以上网搜一些肌肉注射的视频进行学习.
‘肆’ 皮下注射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这个三角肌下缘到底在什么部位呢
在肩部,呈三角形。
(4)肌肉注射注射在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三角肌(deltoid muscle)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近固定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旋内。中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旋外。整体收缩,可使上臂外展。此外,该肌对加固和稳定肩关节有一定作用。当手臂处于小于60°角位置时,此肌外展效率相当低,而在90°~180°度之间角度时表现出最大的收缩效果。
网络-三角肌
‘伍’ 肌肉注射法的肌肉注射部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陆’ 给狗狗注射应该扎什么部位
宠物猫狗的注射一般都是皮下,脊柱两侧大概两三指宽之内都可以,但是要避开脊柱,脖子也可以,但是要避开肩胛骨和股骨,这两个地方皮下几乎没有肌肉,打针不好吸收,容易起包。
‘柒’ 肌肉注射时打什么部位
肌肉注射有上臂三角肌注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注射,臀中小肌一般为小孩肌注部位。臀大肌注射有十字法定位和连线法定位,十字法定位即从臀裂顶点向左或者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做一垂直线,将臀部分分为四个象限,远外象限避开内角选择为注射区。连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的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定位法是上臂的外侧,肩峰下的两三横指处。只能用于小剂量注射。
‘捌’ 肌肉注射的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玖’ 正确的肌肉注射位置图
肌肉注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物注射方法,主要是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到肌肉组织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肌肉注射,最常用的部位是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三角肌、股外侧肌,主要是这些肌肉相对较大,没有大血管和神经分布,便于护士操作,是能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没有按照正确操作是有可能引起感染的,容易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用药后也容易引起过敏,注射完后,需要密切观察半个小时再让患者离开医院。
‘拾’ 狗狗肌肉注射注射什么部位
肌肉注射在后腿后侧肌肉或者是背部脊椎两侧离尾巴5至10厘米的三角肌,第2种新手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