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张金色“卍”字图片
给你做了一个,链接给你⑵ “卍”是怎么读的,什么意思
“卍”读wàn,声母是w,韵母是an,声调是第四声。意思是:是佛教相传的吉祥的标帜,来自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卐:
注音:ㄨㄢˋ;
拼音:wàn;
粤拼:maan6;
该字称“万字”[注 3][注 4])是一对古老的符号,也是汉字系统的其中一对字符。“卐”和“卍”两个字符已作为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收录于Unicode之中。
中国最早的“卍”字符出现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卍”字符也出现在汉代的五铢钱币上。中国传统纹样中就有使用这个符号的万字不到头。康熙字典收录了左旋的“卍”为汉字,其部首是“十”,笔画数为六。
(2)卍字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近现代的意义:
到了近现代,不同国家和文化重新赋予了这个符号或类似物各种不同的意义,有些国家使用符号作为他们的象征,而有些国家则没有赋予这个符号特殊的意义,而是作为某种装饰用途。
美国飞行员在二战时甚至在战机上涂上这个符号去标记该飞行员击杀德军战机的数量,作为对德国的渺视和某种讽刺。
日本:
近现代的日本是其中一个最广泛使用“卐”字的国家,“卐”或“卍”出现在神道教及汉传佛教寺庙,以及一些纪念碑上。一些早期的日本民族主义者身穿的和服上也纹有“卍”字。
芬兰:
在芬兰,从1918年到1944年,与卐字类似的“hakaristi”成为空军及陆军徽章。蓝色hakaristi来自芬兰内战中,最初赠给白军飞机的瑞典伯爵埃里克·冯·罗森(Eric von Rosen,亦是一名纳粹主义者)的幸运符号。Hakaristi现在仍然以不突出的形式用于芬兰的奖牌及装饰物。
⑶ 卍 佛教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的符号标志是“卍”。
“卍”这个符号藏语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
在藏民族看来,“卍”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卍”为“雍仲”吉祥符。
卍(万,两个Z左旋)与卐(两个反Z右旋),早期是不同写法,唐代武则天时代将卍或卐定为一种写法即卍,卍为汉地佛教专用写法了,另外,西藏的雍仲本教一直使用卍。有趣的是汉地佛教的“卍”字符与藏地古象2雄佛法雍仲本教 所崇奉的“卍”符号相一致。
“卍”万字是佛祖的心印,藏语称其为“雍仲”,因为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雍仲”这个佛号的佛教。
(3)卍字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卍字旋向争议:
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据《慧琳音义》第二十一卷、《慧菀音义》,及《华严经》等,总共有十七处说到卐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画的卐字相乃是左旋──卐。
还有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的卐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数的记载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
在古印度的传说,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佛是法中之圣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种大人相,此在《金刚般若经》中就有记载。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而大多数都认为左旋是对的,右旋是错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欧洲的希特勒,也
使用卐字相来做为他纳粹主义的标帜。此后,即有更多的争论,有的说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实在唐朝的武则天后时代,曾经创造了一个字──卍,念做“万”字,表示吉祥万德的意思,就是右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则是正方形的卍。
至于印度教则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雍仲本教(bon-pa)则用左旋。
根据日本国士馆大学光岛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纪时始见于婆罗门教的记载,乃是主神毗湿奴的胸毛,是称为 vatsa 的记号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
到了西元后一世纪时,又更名为svastiko ,本为牛犊头部的毛发螺旋相,演变成主神毗湿奴的胸毛相,后成为十六种大人相之一,又成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希特勒在纳粹党旗中,使用的左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使用右旋卍。
⑷ 这是什么字,看图片
这是传统的万字图案,表示喜庆连连,读音万。
⑸ 佛教万字符(左向的“卍”和右向的“卐”)如何解读
“卍”字(英文为swastika)在梵文中作Srivatsa,音译为“室利踞蹉洛刹那”,旧译为“吉祥海云相”,意为“吉祥之所集”。 “卍”形符号的写法历来有左向“卍”和右向的“卐”两种。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藏传佛教则以右旋的“卐”为正规,这是汉地和藏区在使用“卍”形符号的区别。
一般认为“卍”字符之所以读“万”音是武则天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定的,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
(5)卍字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卍”字的其他意思
1、“卍”字不是在有了佛教以后才有的。在佛教以前的印度早就存在。在印度,这个符号叫swastika,由 Su (吉祥)和 Asati( 有) 两字合成,是一个寓意吉祥的符号。
2、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也有发现,包括中国、俄国、西藏、日本、埃及、古代的克里特和特洛伊、斯堪的那维亚、苏格兰、爱尔兰、美洲的印第安土着、南美洲的玛雅、阿剌伯、美索匹达米亚、罗马和早期的基督教、拜占庭。
由于广泛的发现,因此被视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像来研究,人类学家称之为“十字纹”或“太阳纹”,一般相信与太阳有关。
3、在霎哈嘉瑜伽, “卍”字是神祗格涅沙的符号。格涅沙是永恒的小孩,有一个象头,四条手臂,代表根轮的四块花瓣。他的代表元素是土,相应矿物是碳。碳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亦是大地中最重要的元素。格涅沙是父神和母神创世时所分出来的第一个力量,因此代表生命的力量。
4、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的党徽,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 ,两S交错而成“卍”形。希特勒认为卍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于一九二零年用作纳粹党党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万字符
⑹ 请问佛教中的卐符号到底哪个方向是对的啊怎么左右的都有不要说现代两边都可以,本来是哪边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据《长阿含经》说,它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六,说是释迦世尊的第八十种好相,位于胸前。在《十地经论》第十二卷说,释迦菩萨在未成佛时,胸臆间即有功德庄严金刚卍字相。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宽大庄严经》卷三,说佛的头发也有五个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卍字相。‘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现吉利无比,称为吉利海云,又称吉利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说: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利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卍;有向左旋──卍。依据《慧琳音义》第二二十卷、《慧菀音义》,及《华严经》等,总共有十七处说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画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还有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数的记录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笯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卍字相。在古印度的传说,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佛是法中之圣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种大人相,此在《金刚般若经》中就有记录。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而大多数都觉得右旋是对的,左旋是错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欧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卍字相来做为他纳粹主义的标帜。此后,即有更多的争论,有的说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实在唐朝的则天武后时期,曾经发明了一个字──卍,念做‘日’字,象征太阳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瓋,佛教则是正方形的卍。至于印度教则以右旋表现男性的神,左旋表现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棒教(bon-pa)则用左旋。
依据日本国士馆大学光岛督博士的钻研,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纪时始见于婆罗门教的记录,乃是主神毗湿笯的胸毛,是称为vatsa的记号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到了西元后一世纪时,又更名为'svastiko,本为牛犊头部的毛发螺旋相,演变成主神毗湿笯的胸毛相,后成为十六种大人相之一,又成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
总之,在佛教不论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来表征佛的智慧与慈悲无穷。旋归表现佛力的无穷运作,向西方无穷地延长、无尽地展示,无休无止地救援十方无量的众生。故亦无须执着、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示是右旋或左旋了。
上文内容来自中国佛教文化网
http://wh.zgfj.cn/ChangShi/2011-01-24/18994.html
⑺ 佛教万字符谁有图片 给一张 谢谢
卐,是右旋的,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教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比如日常的绕佛绕塔等,均是右绕。
这个是纳粹的,不正的
从新查了下:
佛教中的“卍”字不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称为“吉祥海云相”,而且还是佛教建筑或器物上常用的装饰图案。从一定意义上说,卍字已经成了佛教的一种象征。
卍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laksana,音译为“室利靺蹉洛刹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译此语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六九三年)制定卍读“万”音,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印度以右旋为吉祥,如礼敬佛或塔,要求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等。因此有人认为古来写作“卍”形有误,如《楞严经》卷一就有“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而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却认为应以“卍”为准。
从广义来看,卍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那麽,中国古代是否也出现过卍字图案呢?
一九八O年在青海民和县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卍字纹长颈壶。壶的周围有四个卍字形的图案,线条圆熟,勾画清晰。图案的空间位置分布均匀,不类草创之作。据一部反映我国观察彗星历史的科教影片的介绍,在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中刻有星座的标座,其中彗星的标志即作卍字形状。
根据资料判断,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卍字形的图案出现。出土这种图案的地区十分辽阔,包括甘肃、青海、广东、内蒙等省区在内,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对这一神圣的符号并不陌生。中国卍字符号的出现不仅早于佛教的传入年代,而且早于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年代。卍字是我国先民自己创造的一种代表某种崇拜对象的符号,并非伴随佛教而来,也不是武则天制造的。至于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的党徽“卐”字,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两S交错而成“卐”形。希特勒认为“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于一九二○年用作纳粹党党徽。应该指出的是,这与上述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要加以严格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