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开展设计活动,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编写教学设计方案而设计。
二、立足于正确的教学设计观。
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强调方法的应用,从方法论范畴来思考设计教学,而不是以媒体观为指导,围绕教学资源展开教学设计活动。
教学设计的要求
1、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要说明属于课程标准哪部分的内容,要列出课标中相对应内容的具体要求,最好将对应的条款都写出。要写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及前后联系,能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并初步理解编者的意图。能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主要的教学建议。
2、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分析,特别是要能够结合本县本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真实状况,如果能列出具体的数据更好。教师非常认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反映了教师正在把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B. 如何教学儿童画
教儿童画画与教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成人注重理性,儿童更重感觉;成人讲究明暗体积、立体感,儿童注重随意地快乐涂鸦,玩得高兴就行。试着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想象,再加以指导就可以了。
(2)寓教于乐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一、教儿童临摹画的正确方法:
临摹画是学习绘画常用的一种方法。儿童学画以临摹范画为主,能比较快地学会初步的绘画技巧,有利于过渡到画写生画、意愿画、记忆画、命题和创作画等。因此,临摹是儿童绘画的基础。
儿童临摹的范画应是从简到繁的。家长和老师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安排,也可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看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效果会更好。
2、3岁左右的幼儿刚刚会拿笔,让他们临摹一些清晰的形象,如大红苹果、皮球、香蕉、树木花草、毛线团儿等等。3、4岁的儿童可以画一些他们喜欢的手帕、大高楼、汽车、简单的人物和动物。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画一些更复杂的形象,加点有趣味的情节。
也可以选择优秀儿童美术读物做范本,边讲边教孩子画。吸引人的情节可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形象特征也会记得清楚,又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
儿童临摹范画,既要求画得感觉要像,又允许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如儿童不喜欢一幅画中半圆形的落日,而愿意画出高挂天空的红太阳,那就不要勉强他画落日,如果范画是一只绿色的苹果,而孩子喜欢画成红色的还加了两个梨,这比依样画瓢的收获要大。呆板的画会影响儿童作画的兴趣。
要提醒儿童在画画时把形象画得大小适当,特别画人物不要画得又细又小,欣赏时很不好看,要将形象画在纸的中央。家长应鼓励儿童泼辣大胆地作画,形成挥洒的画风。在画楼房、大桥、电线杆等物象时,画直线可能吃力,但也不要用直尺而养成不良习惯,一笔不直就再补上一笔,感觉直了就可以,也不应经常用橡皮擦改画面。
当儿童把形象画歪了或画错了时,最好等着他把全画面都完成时再批评,并且鼓励儿童亲自改正、添加,这样可避免儿童产生依赖性。
二、儿童画指导方法:
1、鼓励
因势利导地让儿童进行这一创造,要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事物的特征,启发和保护儿童的想象力。画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某种阶段,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益处,不要以为儿童长大后不见得就能成为画家,小时候画画便是多此一举。
当儿童画画的时候,他的大脑和手无疑都受到了锻炼,绘画对他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学校的老师都反映,爱绘画的学生,一般都思想活跃、思路开阔,逻辑性强,他们不光画画好,其他功课也好,尤其语文表达能力比其他学生好。
同时,通过绘画学习与创作的艰苦过程,锻炼了儿童的意志,增强了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
2、年龄阶段
当儿童由幼年时期进入少年时期,有的儿童不再画画,而有的儿童不再满足于幼年期的创造,把目光转向了高一层的技法学习,这样的儿童成年后有可能成为画家,我们不能耽误了人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倾向,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导,使之成材。
通过儿童的绘画创作活动,能够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对美的创造,不要小看了儿童画。
网络儿童画
C.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有哪些各类型课件有那些特点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有PPT、Flash、Authorware以及几何画板。
课件特点
1、丰富表现力
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这样,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2、良好交互性
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
3、极大共享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在全世界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3)寓教于乐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1、课件要具有可教性。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制作的课件要与课堂内容有密切联系,具有教导积极向上意义。
2、课件要具有易用性。课堂时间有限,决定了制作的课件必须简单易用。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像亿博智能教育云平台就提供了备课一键上传的功能;操作界面简单明了。
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易操作;运行要稳定。防止老师因为课件问题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3、课件要具有仿真性。课件在理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这样的软件有虚拟化学实验室、数理平台、几何画板等。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让学生充分利用软件的功能来进行做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D. 求图片:关注成长,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为主题,围绕校园生活的心理漫画
各中学、各教委(育)办、市直小学、紫帽中心小学:
心理漫画是一种集通俗性、幽默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它既源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又“寓教于乐”,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关注自我生命成长历程,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根据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研究,决定举行晋江市中小学心理漫画评选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内容
本次活动以“关注成长、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为主题,围绕校园生活、家庭教育等,采用心理漫画的形式,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受、体验及感悟表现出来。
二、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学生
三、参赛作品要求
1、主题鲜明、选材新颖、积极向上、内涵丰富、风趣幽默,能准确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思;
2、具有较好教育意义,能引发人们对生活意义、心身和谐的思索以及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
3、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性;
4、漫画的繁简、风格题材不受限制,彩色或素描均可,但要求必须是笔绘的,不能是电脑作画;
5、参赛作品要求原创,杜绝抄袭;
6、作品用纸统一为A4大小白色素描纸单面作画,采用单幅、双幅或4联格(由4小幅漫画组成)的方式,若有对白或文字说明的务必工整、美观、清晰;
7、下载填写参赛作品信息卡(见附件),贴于每份作品背面的右下角。
四、作品报送方式
各单位在广泛发动,组织评比的基础上,推荐本单位优秀的学生漫画作品参加评选,初中、高中各报送5份,各教委(育)办、市直小学、紫帽中心小学报送10-12份,于2011年10月24日前送交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处。
联系人:陈老师 庄老师,联系电话:85609357。
五、评选办法
评选将按学段(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评出一定比率的一、二、三等奖作品。
附件: 2011年晋江市中小学心理漫画评选活动作品信息卡
E. 父母要学会互动式教育,真正的互动式教育是什么
父母给自己力量和勇气这就需要亲子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作为父母,要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
F. iEnglish中有一个寓教于乐的ETP,这个是什么呀
ETP是把教育隐藏在玩中的严肃游戏,严肃游戏是利用爱玩、爱PK的好胜心达成教育目的。ETP隐藏了四个教育深意:第一孩子需要认真的观察才能找到图形,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其次,在听的过程中,孩子点击图片没有用,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第三,在图形出现的过程中,耳朵一直在听,培养孩子的听力词汇。听力词汇既不是阅读词汇,也不是拼写词汇,而是听到就知道它的意思;第四最重要的一点,ETP有图片、文字和声音三个信号组成一个闭环,形成一个语境,在这个环境中一直不停的输入和输出,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一般都会喃喃自语,发出声音,把听、读、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母语思维的闭环,母语思维是希望孩子听到它就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翻译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的翻译思维。这四个教育逻辑组成了ETP的底层。ETP板块包含近万张图片,有3万多个生活常用词汇,用来提升孩子的生活词汇听力。 ETP设计的也非常好玩,有1对1、3对3、5对5对战。2020年,iEnglish举办了首届ETP大赛,吸引了全国25万用户同时在线对战,这样的游戏把教育隐藏其中,是真正的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