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按摩宝宝哪个穴位退热图片
扩展阅读
我肚子好饿搞笑图片 2025-08-20 22:17:23

按摩宝宝哪个穴位退热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27 08:36:13

1.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这三大部位可以试试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这三个主要的退烧穴位,平时多按摩,也能有效地防止感冒发烧。本文主要讲述了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若非感冒引致的发热,请在医嘱指导下按摩或者服药。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助退烧。
发烧按摩十宣穴助退烧
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发烧按摩曲池穴助退烧
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发烧按摩风池穴助退烧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发烧按摩迎香穴助退烧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这三个主要的退烧穴位,平时多按摩,也能有效地防止感冒发烧。本文主要讲述了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若非感冒引致的发热,请在医嘱指导下按摩或者服药。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助退烧。
发烧按摩十宣穴助退烧
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发烧按摩曲池穴助退烧
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发烧按摩风池穴助退烧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发烧按摩迎香穴助退烧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 半夜三更孩子发高烧又不愿贴退热贴,怎样就可以快速退烧

1.适当增减衣服。给宝宝穿的衣服不要太多,被子不要盖的太厚,解开宝宝的领口,以利于身体散热。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脖子、手掌、脚底,以利于热量散失。多喝水,尤其是温开水,进入体内补足津液,有利于发热和致病毒素的排出。

5.按摩退烧。快速给孩子退烧的第五个实用方法是用按摩的方式帮助孩子退烧。这种退烧的方法是很多中医常用的,中医专业术语也叫按摩退烧。众所周知,人的穴位很多。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孩子降温。常见的有按摩三官穴、青天合水、板门穴、天竺穴等。但是,这是专业的方法。建议不会的家长不要轻易尝试,因为不能乱动穴位乱按摩,会造成严重后果。

3. 孩子发烧可以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吗

谣言:最管用退烧方法,不管烧多狠,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烧。

辟谣: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及急诊科临床症状,有人提出在小儿发烧期间,给小儿采取推拿的方法有利于退烧,那么小儿推拿退烧有用吗?最近网上甚至流传着“最管用退烧方法,不管烧多狠,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说到退烧,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发热。

什么是发热?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医学上将体温在37.5~38.0℃称为低热,体温在38.1~39.0℃称为中等热,体温在39.1~40.0℃称为高热,体温在40℃以上称为超高热。

推拿能够辅助退烧,但不管烧多狠,推拿都能搞定是不科学的。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疗法,在长期的实践中证实能够辅助退烧,也因其操作方便、无针、无药,无创伤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烧多狠,推拿都能搞定吗?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第一、小儿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推拿只是能够辅助降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发热的原因,而临床上认为当患儿体温持续超过38.5℃,且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应怀疑存在感染的可能性,要及时就医判断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引起肺炎、重症感染等危害患儿健康。第二、目前普遍主张当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方面。但仅仅用推拿患儿是否能够短时间减低温度,能降低到什么程度,目前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而由于儿童大脑发育还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经常会出现高热,如果降温不及时、有效就会造成抽风、惊厥甚至颅内感染等,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高热,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8.5℃,且患儿烦躁不安时,应及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给患儿服用退烧药。

总而言之,小儿推拿对退烧是有帮助的,但是小儿推拿仅仅是一种退烧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小儿发热,而且对于出现高热,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降温治疗。

面对小儿发热,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发热对小孩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体温如果过高会对小孩造成伤害。

其次,发热时,家长要勤给孩子测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且患者精神、活动可以,未出现明显不舒服,可以采取非药物降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可以通过多饮水,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不主张传统的在发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冷、温水擦浴有可能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

第三,若孩子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热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具体剂量参照各种药物的参考剂量。在使用降温退热药物时,不可过频,以免引起低体温或其他不良反应,一般24小时内退热药物的应用不超过4次。使用退热药物后一定注意要给孩子多多补充水分,并及时换洗内衣。

第四,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假如孩子出现了全身皮肤温度潮湿冰冷、颜色发青、四肢颤抖、精神差、活动差、拒绝吃饭、身上出皮疹等任何一种异常表现时,就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希望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儿发热,更好的呵护小孩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6).

[2]刘晓红.小儿急性发热的诊治思路[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1-6.

辟谣专家:

山西医科大学 赵一静博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组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 吴一波博士

复核专家:

中华医学会 唐芹研究员

4.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大椎穴部位退烧快,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此穴位适于感冒引起的发烧或高烧不退。

发烧的症状表现是脸部发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是没有食欲,都可能是发烧了。发烧时身体的水分消耗比较大,表现为小便尿量减少,小便发黄,颜色较深,这些都有可能是体温增高的情况。孩子发烧的过程中由于发热和散热的不断发生变化,小孩的表现也会全身不适,疲倦乏力,情绪不稳定,这可能是低烧了。

发烧搓曲池穴、风池穴、大椎穴、鱼际穴等穴位退烧快,推拿按摩适用于中低烧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揉穴位帮助退热,一般是建议搓揉曲池穴,可以很好的解热止痛,搓风池穴可以疏风解表,避免风邪聚集。

5. 小孩,发热按摩哪个穴位可以退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6. 宝宝发烧时,可以通过按摩哪个穴位使宝宝快速退烧

了解感冒发烧的原因

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37℃,超过37.2℃就属发烧了。虽然宝宝的症状看起来都是感冒发烧,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医看来,感冒属于一种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风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们经常说的“孩子是受了风,导致了感冒”。风邪,有冷风和热风,所以这感冒也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们的颈椎的位置,在两个肩部连线的中间,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点,大概在三厘米左右。这个地方是我们的一身阳气的汇聚之地,因此按摩这里能够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热功效。当然了如果是大人发烧的话还可以去拔火罐,这样效果会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数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气小了,动作就要快,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穴位造成足够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针对成年人的操作频率是120-160次/分钟,而针对小儿,就需要160-200次/分钟。

另外,操作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不能力气一会大、一会小,速度一会快一会慢。只有操作手法规范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7. 宝宝发烧不用急,几个手法力到病除,哪些手法能够治疗宝宝发烧

小孩子如果出现发烧的症状,家长当然就会提心吊胆,害怕以后对小孩子体温中枢造成负面的影响。不过家长也不要担心,因为现在的治疗宝宝发烧方法特别多,家长可以利用按摩的手法来适当缓解,比如按摩天河水穴、无名指指腹、印堂穴、攒竹穴,结合医生的要求来恢复,也许可以达到不错的作用。但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手法不一定能够发挥出作用,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如果出现发烧的症状,没有找到合适的药物,可能很难恢复,所以家长要谨慎。

3、印堂穴、攒竹穴非常重要,不妨睡觉之前适当按摩。

头部的印堂穴、攒竹穴都是很重要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们的内脏功能,也能改善内分泌系统。如果适当按摩,让内分泌更加畅通,遇到发烧的症状,也许可以更快恢复,增强抵抗能力和调理能力。

8. 小儿推拿怎么退烧,一分钟学会简单退烧法

多喝水

喝水可促进发汗,对调节体温有帮助。而对于发烧多汗,或伴有腹泻的宝宝,多喝水有防止虚脱的作用。

饮食营养易消化

宝宝发烧时,消化能力减退,故应准备清淡而有营养,并且口感软烂、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发烧伴有出汗、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稍微补充点淡盐水。

症状较重者,应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粥、鸡蛋羹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

调节室内环境

注意保持房间舒适透气,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直接吹风。若条件允许,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

适时增减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温水拭浴

用37℃左右的温水擦拭宝宝,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儿童用药在用量上有严格的规定,宝宝既往的用药情况、体重和年龄都是用药的依据,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大部分退热药则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剂量,并对服药的最大剂量有规定,在给宝宝服药前需要多注意。



9. 十二岁儿子发烧按摩哪里会退烧

孩子的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是退热的特效穴位,有时候可以立竿见影退热,可以试试。也可暂且可以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如若不见效 ,及时医院就诊。

10. 孩子发烧怎么按摩退烧

发热不建议居家自行处理,因为发热是疾病发生时的一种症状,自行退热可能会掩盖其真正的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