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拇长肌在哪个部位图片
扩展阅读
全部图片合成视频软件 2025-08-17 07:06:05

拇长肌在哪个部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22 21:24:49

⑴ 胫部、脚踝及脚部都有哪些肌群呢

胫部的肌肉从膝关节之下的胫骨上端开始,向下覆盖胫部前方,一直到踝关节结束。胫部肌肉主要负责的动作是背屈、伸出和内转踝关节。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是脚趾部位最主要的伸肌。这些肌肉的肌腱覆盖踝关节、脚部,连接到脚趾。这些肌肉使脚部背屈,与屈肌起相反的作用。若小腿肌肉紧绷或这些肌肉用力超过限度,肌腱就会发炎。胫骨前肌发端于胫骨外髁,插人端在内侧楔骨的中间和跖底表面。胫骨前肌负责双脚的背屈和内转,跑步过程中每一步都靠它提起脚趾。如果因为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而导致肌肉和肌腱发炎或受刺激,前胫部就会疼痛难当。脚部有一个毫无用处的结构,即跖腱膜,又被称为足底腱膜,这是一个连接脚跟和脚趾的硬纤维组织。重复的脚踝运动会激发这种组织在脚跟插人端的生长。本章稍后会提供具体的拉筋操来缓解这个问题。双脚和脚踝是由众多控制脚部运动的小尺寸肌肉组成的。双脚和踝部的肌肉与关节使双脚大范围的运动成为可能,这些运动包括:跖面屈曲、背屈、倒转、外翻和旋转。足底的肌肉共分为四层。第一层最靠下(即最靠表面,离地面最近),包括拇展肌、趾短屈肌和小趾展肌。小趾展肌形成了脚底的侧表面。第二层包括蚓状肌和跖方肌,以及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肌腱。第三层包括拇短屈肌、栂收肌和小趾短屈肌。第四层是最深层(即足底最靠上的一层),包括骨间背侧肌的四块肌肉、骨间足底肌的三块肌肉,还有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的肌腱:双脚的外表面是趾短伸肌。胫部、脚踝和双脚拉筋操对以下运动有益:篮球、无网篮球、拳击、自行车、徒步、远足野营、登山、定向越野、冰球、曲棍球、滑冰、轮滑、纵列式轮滑、武术、网球、羽毛球、壁球、跑步、足球、美式足球、橄榄球、滑雪、滑水、冲浪、游泳、竞走。

⑵ 正中,尺,桡神经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

正中神经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第1、2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第1、2蚓状肌

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第3、4指深屈肌,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对掌肌,小指屈肌,第3、4蚓状肌,骨间肌,拇收肌,拇短屈肌深侧头

桡神经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

(2)拇长肌在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正中神经是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后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长短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到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少数病例与尺神经同时受伤。

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的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食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发于臂丛内侧束,初与肱动脉伴行,离开肱动脉向后下方,至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可在体表触摸到,穿经尺侧腕屈肌到前臂内侧,沿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分为较粗的掌支和较细手背支。

尺神经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至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中部发出细的皮支,向下穿过深筋膜,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

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初在肱动脉背侧下行,后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沿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方,于肱骨外上髁上方,肱骨中、下1/3交界处穿经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在此处分为浅、深二终支。

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出现抬起前臂时呈“垂腕”的姿态。其感觉障碍是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的皮肤最为明显。

⑶ 腿部肌肉图和名称

1.大腿肌群
大腿分为前外侧、后侧和内侧三个肌群。大腿前外肌群主要由股四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组成;大腿内侧肌群主要由大收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以及股薄肌组成;大腿后群(股后肌群)主要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组成。 
1.1大腿前部肌肉群
    大腿前部肌群主要有:缝匠肌(sartorius)、股四头肌(quadriceps)、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latae)。

(1)缝匠肌:全身最长的肌肉,呈扁带状,起自骼前上棘,斜向内下经大腿前面达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可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全身体积最大的肌肉,有四个肌头:股直肌(rectus femoris)、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和股中间肌(vastus internus)。其中股中间肌被股直肌覆盖。作用:为强有力的伸膝关节的肌,股直肌还能屈髋关节。

(3)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作用:紧张阔筋膜并屈大腿
1.2大腿后部肌肉群
     大腿后部肌肉群称包括: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和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大腿后部肌肉群作用:后群肌主要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当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旋内。
 

1.3大腿内侧肌肉群:大腿内收肌群
    大腿内侧肌肉群包括5块肌肉:耻骨肌(Pectineus)、长收肌(Adctor Longus)、短收肌(Adctor Brevis)、大收肌(Adctor Magnus)和股薄肌(Gracilis)。其中短收肌被长收肌和耻骨肌覆盖
 

2.小腿肌群
 

小腿肌也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2.1小腿前侧肌群
前群有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趾长伸肌(extensor longus digitorum)、拇长伸肌(extensor longus pollicis);
 

⑷ 胳膊上的肌肉都有哪些说出名称!谢谢了!!有没有什么图解的!有叫公肌的吗

主要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二头肌肉是手臂弯曲后凸起的肌肉,三头肌是背对着二头肌的部位,有叫肱(gong)肌的


具体是有很多分类,如下

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以内侧和外侧两个肌间隔分隔。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一)前群

前群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的肱肌和喙肱肌。

1.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呈梭形,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并以一个腱止于桡骨粗隆(图3-24)。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上臂。

2.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的内侧骨面。作用:协助上臂前屈和内收。

3.肱肌brachialis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起端有3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向下行经大、小圆肌之间;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止方的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以下的骨面。向下3个头会合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

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大多数是长肌,跨过多个关节运动前臂和手,肌腹位于近侧,细长的腱位于远侧,所以前臂的上半部膨隆,而下半部逐渐变细。

(一)前群

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和内侧面,共9块,分4层排列。

1.浅层(第一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

前臂肌1

屈肌。

(1)肱桡肌brachioradialis: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向下止于桡骨茎突。作用:屈肘关节。其它4块以屈肌总腱起自肱骨内上髁及前臂深筋膜。

(2)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面。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3)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radialis:以长腱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屈肘,屈腕和腕外展。

(4)掌长肌palmaris longus:肌腹很小而腱细长,连于掌腱膜。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flexor capiulnaris:止于豌豆骨。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只有一块肌,即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lys。肌的上端为浅层肌所覆盖。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通过腕管和手掌,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每一个腱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两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节、屈腕和屈肘。

前臂肌2

3.第三层 有两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

(1)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起自桡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以长腱通过腕管和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作用:屈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2)指深屈肌flexor cligitorum profouns: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4.第四层 为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是扁平四方形的小肌,位于桡、尺骨远程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作用:使前臂旋前。

(二)后群

共有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

前臂肌3

1.浅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这5块肌以一个共同的伸肌总腱起自肱骨外上髁。

(1)桡侧腕长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向下移行于长腱经手背,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外展。

(2)桡侧腕短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在桡侧腕长伸肌的后内侧,止于第3掌骨底。作用:伸腕。

(3)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肌腹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手背分别至第2~5指。在手背远侧部,掌骨头附近,4条腱之间有腱间结合相连,各腱越过掌骨头达指背向两侧扩展为扁的腱性结构,称指背腱膜。

(4)小指伸肌extensor digiti minimi:肌腹细长,长腱经手背尺侧至小指,止于指背腱膜。作用:伸小指。

(5)尺侧腕伸肌extensor carpi uluari:止于第5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内收。

前臂肌4

2.深层 也有5块肌从上外向下内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1)旋后肌srpinator:位置较深,起自尺骨近侧,肌纤维向下外并向前包绕桡骨,止于桡骨上1/3的前面。作用:前臂旋后。

其余4块肌均起自桡尺骨和骨间膜的背面。

(2)拇长展肌abctor pollicis longus:止于第2掌骨底。

(3)拇短伸肌extensor pollieis brevis: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

(4)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

(5)示指伸肌extensor indicis:止于示指的指背腱膜。

⑸ 请问拇长伸肌和拇长展肌的功能区别是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拇长伸肌的主要功能是拇指伸指。拇长展肌主要功能是拇指外展的功能。
指导意见:
多喝水,易消化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休息。

⑹ 正中、尺、桡神经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

臂丛神经由颈5至颈8颈神经前支,以及胸1神经大部分前支构成。桡神经是其中一个分支,自臂丛神经主要分布于上肢,桡神经是臂丛神经后束发出的,桡神经在上臂肌肉分支不多,主要分布于肱三头肌。

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深支和浅支,浅支分布到臂和前臂后侧的皮肤,最后分布到手背桡侧1/2和桡侧两个半近节背面皮肤,桡神经深支到前臂后面深浅肌层之间下降,沿途分肌支支配肱桡肌及前臂伸腕及伸指肌。

(6)拇长肌在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如果起来早,上班也不赶时间。再来一组20个站姿哑铃交替弯举,就在身体保持站立,左右手各拿一个哑铃,两边前臂交替弯曲。这对锻炼肱二头肌和前臂屈肌群和伸肌群很有帮助。

2、为了防止局部肌肉疲劳,而其他肌肉群得不到锻炼。第二天可以在做完俯卧撑之后,换一组哑铃动作。改为站立手握哑铃,自然下垂放松,做耸肩动作。做两组,每组20个。这主要是锻炼肩部三角肌。让你有个发达的肩部肌肉,穿衣服也好看。

3、第三天改为附站立双臂哑铃侧平举。这是锻炼上臂后面的肌肉,也就是股三头肌。也是一天做2到3组,一组20个。

⑺ 骨骼肌具体结构,组成,分布

一、骨骼肌的结构与组成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

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I带)及暗带(A带)。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骨骼肌由成束状排列的肌细胞构成的。各细胞长度不一,细胞间紧密排列,长短互补。各细胞外面都包有纤细的网状膜,叫肌内膜;各肌束又被胶质纤维和弹力纤维混合成的结缔组织膜包裹,叫肌束膜;在每块肌肉的外面,又包有1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叫肌外膜。

二、骨骼肌的分布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各膜的结缔组织彼此连续,分布到肌肉的血管、神经都沿结缔组织膜进入。

(7)拇长肌在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骨骼肌根据运动单位分类如下:

1、原动肌:引发身体特定运动的主要肌肉,主动收缩便可产生意向性运动;

2、拮抗肌:对抗原动肌运动的肌肉。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逐渐放松以保证运动过程的平滑;

3、协同肌:当原动肌通过一个以上的关节时,协同肌收缩可以防止其中的某个(些)关节干扰原动肌的运动。简而言之,协同肌起到协助原动肌运动的作用;

4、固定肌:当运动发生在四肢的远侧部分时,固定肌起到稳定四肢近侧部的作用。

⑻ 大腿内侧群肌肉有哪五块

内收群肌: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大腿肌内侧群,也叫内收肌群,包括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5块,作用都是内收髋关节。小腿肌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都可使足背屈。后群有小腿三头肌由浅面的腓肠肌和深面的比目鱼肌合成。

(8)拇长肌在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长收肌和短收肌都是身体中比较重要的部位,而长收肌是在我们的耻骨肌内侧,短收肌则是在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部位。长收肌是从自耻骨上支外面开始的,短收肌则是起自耻骨下支外面,它们从开始的部位就会有一定的差别。

而止点也不一样,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而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要说这两块肌肉的功能,其实和上面的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在近固定的时候,都是能够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而在远固定时,又能够让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下肢肌